《三國第一強兵》第七卷 百戰強兵鑄,撥雲見彩虹

第四五七章 繁忙除夕夜

第七卷 百戰強兵鑄,撥雲見彩虹

第四五七章 繁忙除夕夜

那次興兵,除了把舅舅吳景積攢的數百私兵葬送掉之外,沒掀起任何浪花來。
同樣是這個令無數英雄煩憂的除夕夜,彭城郡守府內,同樣也在進行著一場關於天下大勢,和自家未來的重要對話。
實際上,王羽點名請袁術派孫策北上,就有這方面的意思,袁術也是默許的。誰知道孫策先是輕輕放走了戲志才,然後又揚言向王羽挑戰。面對這種突變,兩大諸侯也只有莫名驚詫的份兒了,這助戰之議,自然無疾而終。
豫州的袁紹舊部,孫策倒也不是沒有立場收服,但問題是,即便收服了,那些人效忠的目標也是袁術,不會聽他號令,一樣是為人作嫁。
雖然在周瑜的勸說下,孫策勉強接受了這個機會,但心裏的憋屈卻是揮之不去的。故而他在佔據了彭城后,不顧周瑜的阻攔,放言向王羽挑戰。甚至一度還制定了一個野心勃勃的計劃,打算攻入泰山,給王羽重重一擊。
說到這裏,孫策的情緒已經平復下來了,他本也不是有勇無謀之人,只是看待王羽上,他怎麼也做不到拿得起放得下。
要不是袁術存了覬覦徐州的心思,他可能已經停止供應孫策糧草,勒令其回壽春了。
「曹操在河北大戰中牽涉極深,雙方的領地在兗州也是犬牙交錯,王羽若要戰,目標必然是他。若我與曹操易地而處,既不能切斷元父、泰山之路,也擋不住青州強勢的兵鋒,莫如忍一時之辱,退守東平、乃至東郡……」
「二虎競食!至於這誘餌么,呵呵……」周瑜微微一笑,一字一句的說道:「不就是這彭城國么?」
兩人頓時就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地位上的差距就是這麼大。
周瑜神采飛揚,言之鑿鑿的做出了上述論斷。
孫策當然不甘心,他一度曾努力過,試圖在老家吳郡東山再起。可實在是本錢太少,地頭蛇許貢,袁紹的部將周昕,對有袁術背景的孫策嚴防死守,一點機會都不給他留。
府內的侍衛、僕從早就跑得遠遠的了,孫堅時代的幾位宿將,也熟知這位長公子的武藝和脾氣,自不會在這個當口來觸霉頭。他們心裏也篤定得很,反正有人會勸的,不用擔心事態會演變至無可收拾的地步。
周瑜手中羽扇一搖,神閑氣定的說道:「我軍兵不過數千,又無隔月之糧,在徐州更是了無根基。就算奮勇作戰,取得一些戰果,也只能是為袁公路做了嫁衣。何況,張頜的五千河北精銳正攻向琅琊,隨時可以加入戰團,取徐州,談何容易啊。」
「不行!公瑾,你從前就知道我,我孫家自來就沒有孬種,豈能畏難而退?你既然說王鵬舉遲早會來圖徐州,某正好在此與他決一死戰!」孫策揮舞著雙臂,一張俊臉漲得通紅,中氣十足的怒吼聲,將屋頂的瓦片都震得亂抖,發出陣陣戰慄似的簌簌聲。
「那,莫非是汝南?」孫策在兵法韜略上也有很高的造詣,周瑜分析了這麼多,他也發現豫州的機遇了。何況汝南西南而向就是荊州,他還想著為父報仇,去劉表那裡討個公道呢。
不畏孫策的怒氣,心平氣和的向他提出勸告的,是看上去年紀比孫策還小的少年,只聽他用清朗的聲音,無可辯駁的語氣說著:「孫伯父一生勇烈,諸侯無不聞其名而色變,當日王鵬舉在陽人打敗徐榮,使得伯父失聲驚嘆,讓你耿耿至今,可你有沒有想過,他贊的是什麼?」
只是由於參与者的特殊性格,這場對話的氣氛過於激烈了一點。
孫策似乎有些明白了,但卻始終隔了最後一層,讓他無法看到最後的答案,於是他追問道:「計從何出?」
「為了防止王羽策動盟友圍攻,曹操一定會收縮汝南、譙郡、沛國的兵力,對天下大勢來說,到底會發生怎樣的變局,情報不足,尚不可預知。但伯符兄,有一點是肯定的,其中的最大機遇,正是為你而設的!」
「非也,非也。」
計劃未能得以實施。
面臨這種前後維谷的境地,以孫策的心高氣傲,以及對王羽的那強勁的競爭心理,他又豈能甘心?
說明真相,袁術肯定不會支持。就算他眼界再淺,再沒心沒肺,也不會在王羽和袁紹激戰的時候抽後腿。對他來說,袁紹掛掉,就是最大的勝利,要不是離得太遠,他自己的形勢也不咋地,他都恨不得派兵去河北助戰呢。
「是武藝?那王羽武藝雖然不錯,但在兩年前,其武藝並未臻至巔峰,其臨陣變化,或許值得讚歎,可離讓伯父動容至此的程度還差得多。」
周瑜純粹是從戰略態勢上分析的,他認為,沒了泰山,再去強爭濟北,戰略態勢就會反過來,壓倒性的不利,曹操那麼精明的人,肯定不會幹這種傻事。
「如今王羽以弱勝強,擊破袁紹,聲威大振,在其風頭正盛的階段,貿然與其爭鋒,就算勉強勝得一兩場,頂多也就是擒殺其一二部將罷了,于大勢又有何益?若是當真激怒了對方,盡起精銳來戰,憑彭城這寥寥數千軍馬,縱是伯符你再如何勇猛,也沒有回天之力啊。」
「然也。」周瑜點點頭,他知道那個智勇雙全的義兄回來了,手一翻,手中頓時多了柄羽扇,也不用輿圖,走到大廳中央,就那麼抬扇指點,侃侃而談道:「王羽大戰河北獲勝,天下皆懼之,卻很少有人看出其中的機遇,青州主力,已然被牽制在河北了……」
其後袁術待孫家舊部倒還不錯,卻也沒有重用孫策的意思,反觀王羽在泰山可謂風生水起,只手反轉乾坤,短短數月間,解決了百萬黃巾,平定了青州,已是一方豪雄了,連袁術與其打交道,都得客客氣氣的。
「汝南雖然不遠,中間也隔著數百里,其間勢力駁雜,難道你我也要象伯父當年一樣,一城一城的攻過去?」
「伯符,離開彭城不是避戰,而是為了更好的與王羽一較高下!」
古人嘗言:居移氣,養移體,說的大抵就是所處的環境和地位,對人的能力和氣質會造成影響。
戲志才走之前,將彭城的存糧都燒了,孫策的部隊完全無法自行補給,只能靠袁術從淮南支持。遠征泰山需要的糧秣不是個小數目,即便以周瑜的本領,也沒辦法在不說明真相的情況下,說服袁術提供這些糧草。
「沒錯,現在回江東,糧草、渡船,都沒有著落,劉繇與袁公路對峙日久,江防也非常嚴密,似乎無機可乘。」周瑜微一停頓,然後露出了一個信心十足的微笑:「但伯符莫要忘了,你手中還有很大的一個籌碼!」
周瑜的論斷和許攸驚人的一致,但比許攸更厲害的是,孫策軍的勢力完全沒有什麼情報網可言,周瑜的情報,都是從徐州收集來的,不但談不上翔實、細緻,連準確性都保證不了。
其實這事兒本來也挺憋氣的,當日辭別母親,撇下弟妹,孤身北上,孫策就是存心與王羽爭個高下。誰想到了南陽,王羽已經打道回泰山了。
北上彭城是個好機會,可令孫策深感屈辱的是,這機會是源自於對頭的一封書信!
「公瑾這樣說,莫非果有良策,可破當下的困局?」
山不轉水轉,孫策本也沒太在意,只是憋足了勁,想要在戰場上建功立業,等日後再在爭鼎天下的沙場上拼個高低。但世事難料,誰也沒想到,縱橫無敵的孫堅竟然在襄陽吃了大虧,中了劉表的誘敵之計,重傷不治而死。
「為我而設?」孫策皺起了眉頭,凝神思索片刻,遲疑問道:「公瑾莫非建議我進取徐州?」
「是軍略?而今天下大亂,漢室傾頹,正是能人志士一展所長,成就功業的時代!以伯符兄的兵法武功,伯父對你的期待想必是極深的。兵法有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攻,下政攻城,行軍布陣在戰略中的重要性,在末等一流,你斤斤計較於此,豈不有負伯父的殷殷期許?」
其實,對於真正的智者來說,就算沒有足夠的情報支持,僅僅從一鱗半爪的零星信息之中,就足以得出相似的結論。
許攸距離三國時代真正的智者巔峰還差得遠,比之劉備,也未必就強出太多,但他長期從事情報工作,在這方面的造詣遠在劉備之上,故而他指點江山時,使劉備有驚為天人的感覺。
元父和泰山兩道天險,是連通青、兗二州的要道。元父在濟北國,曹操策動臧霸攻泰山,最低的戰略目標,就是奪回泰山險要,將兩條險要都握在手上,構築從濟北泰山而起,中經東平,止於東郡的綿長縱深,這樣,他就會處在很有利的戰略位置上了。
「那……」孫策迷茫了,他不是沒想到周瑜可能會說的那個答案,他最盼望的,何嘗不是打回江東老家?在那裡,孫家有得是人脈,甚至還有人會接應。但同時,難以逾越的困難也是實實在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