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強兵》第七卷 百戰強兵鑄,撥雲見彩虹

第四六二章 營建亦為才

第七卷 百戰強兵鑄,撥雲見彩虹

第四六二章 營建亦為才

關寧心裏一百個不解,只覺腦袋裡全是漿糊,黏稠稠的,一個念頭都轉不動。
「如果是通常的建城思路,在下不敢妄言,但君侯既然想一切從簡,那在下倒是可以說上幾句的。當年關家莊一度曾毀於洪水,後來重建,全靠路過的一位道長指點,在下在這方面略有幾分心得……」
以小吃大,吞併荊州就是個大命題,實際上,連諸葛亮自己都沒能完成;
這個就有點遠水不解近渴了,就算派人追上徐庶,讓他想辦法與吳循接觸,一來一往,也得半年以後,太慢。
這不是因為弟弟,弟弟名列驃騎名錄的消息並未傳開,在外人眼中,不過是個讀過書,武藝還不錯的少年而已。對形單影隻的劉備來說,關家莊提供的資源才是最重要的,因此,父親才享受了這樣的待遇,事後反悔,也認為奇貨可居,試圖讓自己以此為進身之階。
三國鼎立的格局形成后,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攻宛洛,主力部隊出漢中,攻略關中的分進合擊的大戰略,更是涉及到了大範圍的協同作戰。
關寧這一說起來,就是一發不可收拾的架勢。
王羽完全沒理會兩大軍師的去向,他滿心都沉浸在城管大隊的發展上面。等雪一化,屯田就要展開了,但作為戰場的幾個郡,民生被破壞得相當厲害,失去家園的百姓說不定還要分神修房子。
儘管他事先就存了要棄商從政的心思,也在著力打聽,將軍幕府考核的詳情,但還是被王羽直截了當的三問,給問得直犯暈。
目前看來,情勢正在往好的一面發展。
所以,城市規劃方面的人才,亟待挖掘。就王羽目前所知,古代的建築學和堪輿學是混在一起的,若是能找到傳說中的南華老仙,八成就對路了,此外,王羽還真就沒啥頭緒。
從管家口中,他已經很詳細的了解過劉備和許攸從接觸,到互相試探,最後通過一場對天下大事的論對,確定了賓主關係。
王羽的作風,他二人早就習慣了,關寧卻極度的不適應。
這個規律,賈詡並不是很認可,但不能否定的是,商人和人打交道的經驗,確實比普通人多。而這些人通常還很細心,執行那些繁瑣而沒什麼難度的工作,成效的確遠在習慣了高高在上的名士們之上。
王羽多少有些失望,好歹是名將的哥哥,總該有些異於常人之處吧?若是懂得謀略或者兵法,聽了剛才這些話,多少應該有點想法才對。
這一番論對,足足耗了兩個多時辰。
關寧連忙解釋:「君侯莫要誤會,在下只是聽說,君侯會在元宵那天會盟河北群雄,想著這段時間四方軍民雲集,總要有個消遣的去處。後來又聽說君侯下令,埋葬屍體都需遠離高唐城十里之外,在下便猜想,君侯會不會有將治所移到高唐,並擴建高唐城之意,故而……」
關定心裏沒底,遲疑答道:「只是一些故交好友……」
剛巧趕上關寧來應募,說自己有個弟弟叫關平。王羽當然知道關平是誰,欣喜之餘,順便讓人核實了一下,結果意外發現,關寧這個人本身,就很有點意思,故而才有了今天這場考校。
關寧答不出這個問題,只能說此人對兵法韜略沒有進行過研究罷了,王羽倒也不會就此否定他,緊接著又問了個問題:「關掌柜,你對高唐城擴建這件事,有什麼看法?」
用關寧提供的這種辦法建房子,就免去這些煩惱了。
父親得以恭忝列席,是劉備籠絡的表示,是很高規格的待遇,事先曾做了大量的鋪墊,是相當隆重的一件事。
直到王羽最後這一問,他才有些明白了,對方似乎是想藉此來考校自己一番。可剛剛說的這些東西,他連想都沒想過,又哪裡能說出個所以然來?
「沒想法?」正窘迫間,王羽善解人意的下一問來了,關寧這才如蒙大赦一般,連連點頭,額頭上,汗水涔涔而下。
真正難的,是將戰略付諸實施。
這是個大學問,王羽對此一無所知,田豐、賈詡也幫不上什麼忙。而建城同樣不是過家家,王羽雖然沒打算把高唐城建得和洛陽一樣,卻也不想搞得跟個大村子似的。
取益州,算是準備比較充分了,但依然連番激戰,損兵折將之後,這才順利拿下;
同時新建的城管大隊也有了收入來源,很好的融入到了新政之中去,建城等一攬子問題都能得到解決。
但自己身上有什麼值得看重的地方呢?
「我……在下……」關寧一個激靈,險些跳起身來,一向伶俐的口才不見了,磕磕絆絆的,連續換了好幾個自稱,就是沒說半句有用的。
他根本就沒把這些東西當什麼機密,古代信息傳遞速度慢,傳播範圍有限,致使很多人的眼界也有限。在這方面有優勢的人,可以輕易在大局觀上把智力高於自己的人甩開,就像是後世八九十年代,出過國的那些人一樣,隨便說幾個新鮮事兒,就能把其他人砸蒙。
田豐很厚道的沒打哈欠,只是在心裏腹誹了幾句,覺得王羽不幹正事,在建造這些小道上耽誤時間。
田豐聳聳肩,表示自己也不清楚。想了想,又眼帘微垂,目光落在一本墨跡尚新的書冊上,藉此向賈詡示意
「或者這麼問好了,」王羽也不氣惱,擺擺手,又換了個問題:「關掌柜,外面人都說,你走通了本將軍中的關竅,故而在新城建設中搶得了先機。可新城之事,本將在是在兩天前方與元皓議定,而你建商鋪卻是臘月,這莫非不是未卜先知之能么?」
「以在下管窺之見……」關寧終於明白了,君侯的確沒有興師問罪的意思,單純是在考校自己的才幹。想通此節,他也沒什麼好支吾的,當下抖擻精神,對答如流:「君侯要擴建的,並非通常意義上的都會,更像是個巨大的營寨。」
就拿諸葛亮的隆重對來說,光是聽到他的描述,可能會覺得很厲害,但知道這個,就能去吞併荊州,進取西蜀,進而爭鼎天下了嗎?顯然不行。
「城牆也不用拆除,只消把城門拓寬,方便進出即可,以在下直接,連護城河都不用填,既然不出入大軍,只消建上幾座木橋就行了,既美觀,又節省工期……」
「很好。」王羽沒頭沒腦的贊了一句,這次他吸取前面的經驗,不問那些大而化之的問題的了,而是問得相對具體起來:「對新城外城的商鋪民居布局,你有什麼想法?」
「果然是你!」王羽撫掌而笑:「你是不是還和別人說起過?」
賈詡和田豐不時對望一眼,都想象不出,這樣建出來的城,將會是怎樣一個景象。王羽倒是聽得津津有味的,這樣建出來的城市,他再熟悉不過了,不就是後世的二環、三環么?果然民間有長才啊。
賈詡聽了個開頭,就打著哈欠走了,他老人家忙著呢,可沒空在這閑扯;田豐倒是比較敬業,可聽到一半的時候,關寧說的那些木材如何選料,下水道如何開鑿,以及王羽說的取水問題之類的話題,徹底打消了他的求知慾,所以他也走了。
這不是開玩笑,和古代歐洲的城市完全不同,王羽看過文獻,早在商周時期,華夏的城市就有考慮城市排水問題了。
這個戰略根本沒能得到全面的實施,事實上,關羽攻襄樊和劉備攻取漢中的兩戰,應該就是在這個戰略的指導下進行的。
再拿許攸圖汝南的策略來說,其他的都是虛的,他真正打動劉備的,就是他手上的情報網和與袁紹舊部的聯繫。有了這層關係,劉備就有了從曹操口下奪食的資本,其他的各種好處,能不能拿得到,都還遠著呢,劉備這麼務實的人,肯定不會想那麼多。
賈詡好奇的看看關寧,沒發覺此人有什麼出奇之處,於是轉頭看向田豐,疑惑王羽為什麼擺出這副不依不饒的架勢,似乎一定要找出這人的優點出來。
他被嚇到了。
不是被王羽的問話嚇到,而是被王羽直截了當,漫不經意的態度嚇到。
實用的,才是最好的。
「還有城內的建築,這附近林木甚多,若是只求入主,不強調美觀,大可用最簡單的方法搭建……在下知道一個法子,只要有原料,就可以在一天內搭建起一座大木屋,內里寬敞,就是外觀不怎麼好看。還有……」
田豐倒是提供了一些情報,他知道的幾位建築大師,現在都在長安,其中一位王羽還見過,就是董卓派出的那五位差點被袁紹殺掉的使者之一,將作大匠吳循。
正因為有了這樣的認知,來之前,他已經做好了留下東西就走人的準備。誰曾想,他不但直接得到了召見,而且王羽就這麼很隨意的,在他面前和兩位軍師討論起了天下大勢。
這算是與聞機密了?
「很好,從今天起,你就是我青州城管大隊的第一任隊長。」王羽拍著關寧的肩膀,很高興的勉勵道:「關隊長,好好乾!」
這東西是青州的新進幕僚檔案,賈詡一看就明白了,準是什麼地方又缺人了。自家這位小主公這某些方面很偏執,比如他認為,商賈中務實的人才比名士中多。
因此,王羽打算自己先挖掘一個差不多的,和將軍府中的建築工匠們一起,先商量著把這個城搞起來再說。
漢中之戰是從建安二十二年就開打,直到建安二十四年結束。襄樊之戰則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展開,但完全沒能達成互為應援,相互呼應,最後是被各個擊破了,或者說關羽犧牲自己和荊州,策應了劉備在漢中的攻勢,消弭了曹操反攻漢中的威脅。
至於藝術性、風水什麼的,完全就不在王羽的考慮之內,他要建的不是千古名城,而是實實在在的一個商貿文化的中心。
他對歷史沒研究,但三國時代的人才,還是很有了解的,可就是想不出,到底哪位是擅長工程建造的。但他偏偏還知道,華夏古代的建築技術相當高超,講究也很多,選址、布局、道路鋪設、建築營造,甚至還得考慮下水道的問題。
「既然不用城牆,那麼這城便可以不用拘泥於形狀,大可依地勢而建,以圓弧狀,一層一層向外拓展……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為將來擴建留下餘地,人多了,就層層疊加上來……」
「不錯。」王羽笑著點頭。
王羽認為,擬定戰略這種事,是最簡單的,有足夠的信息量,對此兵法戰略稍有研究的人,就能擬定出個不太離譜的戰略來。
王羽的語氣倒是很平和,但語意中卻帶了一絲質問之意,以他的威嚴,就算質問之意只有一絲,聽在關寧耳中,也足夠驚心動魄了,畢竟只是個社會地位極低商人,他哪裡禁得住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