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強兵》第七卷 百戰強兵鑄,撥雲見彩虹

第五一二章 聲東擊西

第七卷 百戰強兵鑄,撥雲見彩虹

第五一二章 聲東擊西

周毅斬釘截鐵的說道:「我帶著剩下的人奪取孟津城,然後在此牽制于毒。能守則守,不能守就且戰且退,總之不會讓他放手攻擊河陽城,只要撐到你載人返航,計劃就成功了!」
壓力大,任務也得繼續,在眾人爭執的時候,他也沒閑著,這時眾人都看過來,他順勢將心下剛盤算出的那個不算成熟的計劃拿來出來。
有人去集結分散的部屬;有人去給四門守將下最後通牒;有人帶著斥候,往于毒大軍前來的方向迎了上去,看看是否能給對方找點麻煩,延緩其行進速度。
事先的布置無懈可擊,問題是,威脅並非來源於孟津守軍本身,而是于毒的上萬兵馬!
此外,評估河內的局勢,並據此把握隊伍的行進速度,同時協調雙方,同樣是徐庶要考慮的事情之一。
雖然撤退隊伍的組織協調有韓暹、楊奉,裴元紹打理;防禦追兵突襲有潘璋、馬忠;日常防務有管亥、李樂等人在,都不需要他多費心。但撤退涉及的問題,卻遠不止這些。
他的視線在眾人臉上一一掃過,最後落在了新任的水軍都尉陳撼身上:「就由陳都尉統率。奪城后,只消留下少數人駐守,然後發動城中百姓協防即可。主公在河內頗有威信,河陽百姓必不負主公。」
「于毒是個意外,誰也沒想到他突然離開張燕,投靠張楊,這很可能是我軍大舉西進的影響,但現在說什麼都晚了。想排除他的干擾很難,咱們能召集的人手雖多,但操舟西行就需要至少三千人了,能留下守城的,不足兩千。如果再考慮到守門武將可能動搖,奪城過程也可能產生的傷亡,此戰實不容樂觀。」
潘璋的抱怨只是習慣使然,其實他心知肚明,徐庶一點都不閑,相反,他現在忙得很。
安邑會戰的同時,運城和猗氏都留下了一部分守軍牽制,這些斷後部隊都是最忠誠的戰士,當然不能隨意拋棄。從有限的情報中判明敵情,做出斷後部隊何時撤離的判斷,並做出接應的布置,就是徐庶的工作了。
正因為幫手多,所以徐庶放心大胆的讓周毅執行計劃。可計劃比不上變化,如今河內暗流涌動,不知有多少股勢力明裡暗裡的參与了進來,孟津的鎖城正是其影響之一,周毅覺得自己有些應付不過來了。
「周老大,再過一個時辰,孟津城就要關閉城門了!」
聽到這個情報,周毅當即就是一驚,他身邊的一眾部屬也是嘩然色變。
等出門時,周毅已經完全恢復了一貫的從容和鎮定,甚至有餘暇觀察起周圍環境來。
「可能不行,那些人本來就是牆頭草,先前沒問題,可現在風聲傳開了,形勢也變了,很難說他們會怎麼選擇。」
「說起來簡單,可現在流言滿天飛,各方勢力都動起來了,張楊今天可以命令封城,焉知他不是在懷縣枕戈以待?若是咱們這邊奪了城,他的大軍隔日即到,這城奪了也守不住啊。」
等奪城成功后,還會有更多的人加入進來,充當水手,操控港口的那些船隻,去河東接應突圍的白波軍。
周毅沒說,其他人也沒提,事到如今,也只能相信主公和徐將軍了,自己這邊,只要做到自己能做的一切,就足夠了。
「此計大善,若在河陽設點接應,離河東的距離也更近了,至少能節約上百的里的水路,這樣往返也更快。不過,周老大你說要聲東擊西,那孟津這邊……」
就在安邑之戰結束后,他接到了後方的飛鴿傳書,上面只是用密語寫了寥寥幾個字,意思只有一個,那就是青州的主力大軍已經開赴河內邊境,將會全力策應河東戰局。
「都別吵了,這裏不是軍營,是敵人的地盤,別太把張楊不當回事了!于毒正帶著大軍殺過來,時間卡得剛剛好,光是吵也沒用,還是聽周老大的決斷吧。」
「那怎麼可以?主公率兵接應,是最後的辦法,輕易怎能使用?如今司隸一州各方勢力雲集,大軍一動,說不定會引起連鎖反應,戰事一起,若不能迅速平息,說不定會壞了主公的大計!咱們既然來了,還是盡量不要給主公添麻煩的好。」
周毅點點頭:「河陽城的防備應該不甚嚴密,奪船之後,直接逆流而上,強行奪城便可,這項任務就交由……」
每個人離開前,都會向周毅抱拳告辭,氣氛很有些慷慨激烈的味道,周毅也是一一抱拳答禮,也不知是因為氣氛的感染,還是事到臨頭那豁出去了似的感覺,一直在心中盤旋著的壓力和緊張竟也消失不見了。
「對!咱們之所以要奪孟津城,不過是為了這裏的地利之便,有渡口,有城池,還有大量的船隻。不過,只要咱們成功奪取了船隻,孟津城就不是唯一的選擇了,這一帶適合大量船隻停靠的地方很多,比如……」
「乾脆提前動手算了,反正幾個城門的守將都願意反正了。」
他的計劃之中還有很多疏漏的地方,特別是與河東方面沒有及時接洽,計劃就提前進行了,到時候會不會出現船到了,人沒到等意外?
城內外現在都有他的人,河內降卒中有很多心向青州的,若不是要確保可靠性,他完全可以帶一支大軍堂而皇之的入境。參与計劃的共有一千主力,都是忠誠度很高的人,一組十人,互相監視著,散佈於孟津城內外,就等著他的號令,就可以發動起來奪城。
「那周校尉你……」陳撼有些遲疑。他加入青州軍后,一直在水軍隊伍中,對青州的作風並不是很了解。周毅的計劃並不複雜,他已經明白何謂聲東擊西了,這個計劃中,最危險的無疑是聲東的,可看這樣子,周校尉似乎是要自行涉險。
然而,這是他第一次獨當一面,涉及的又是幾十萬人的性命,壓力是必然的。
主將寧願自己拚命,也不願意犧牲手下?這和陳撼一貫的認知,很有些不同。
周毅當然不會對此過於關注,觀察周圍環境,只是習慣使然,只要確定周圍沒危險就足夠了。見周遭無事,他轉身就要出門,腳剛抬起,步子還沒邁出,他的身形卻是微微一頓,繼而饒有興緻的轉過頭來,看向了酒樓大堂的一個角落。
作為司隸州內,連通洛陽與河內的最大渡口,孟津在太平時節是相當繁榮的。如今雖然因為戰亂變得有些蕭條,但舊日的繁華卻也保留了一些下來。
他不是第一次身處險境,跟隨王羽去洛陽的時候,比現在可兇險多了。現在他雖然身處敵境,但身邊的幫手卻很多,如果有王羽的命令,他甚至有能力在河內掀起一場兵變!
「聲東擊西?」
先是闡明了形勢,得到眾人認可后,他順勢說道:「我覺得,咱們大可以來個聲東擊西。」
徐庶很清楚這一點,周毅對此同樣有著極為清晰的判斷,因此他此刻面對的形勢未必有多可怕,但他承擔的壓力比徐庶可大得多了。
計議已定,眾人開始行動起來。
「這麼急?葉青那廝瘋了嗎?」周毅大吃一驚。
根據這些情報,徐庶反覆分析,謹慎判斷,但他心裏很清楚,最終的局勢並非把握在他的自己的手上,很大程度上,只能聽天由命了。
當初王匡起兵勤王,之所以與韓浩分駐河陽、孟津,就是因為這兩處的渡口條件最好。
如果一切如常,憑藉跟隨王羽這兩年曆練出來的心性手段,周毅頂多也只是有壓力而已,不會太緊張,可現在的局勢顯然已經超出了徐庶的預計,走向了未知的方向。
周毅本就是河內人,他選擇的這個落腳點,正是孟津城人氣最旺的一處所在,即便在形勢緊張的現在,依然人來人往,高朋滿座。
屬下對自己很有信心,但周毅卻只有暗自苦笑的份兒。他太懷念跟著王羽、徐庶身邊的時候了,那時,他不需要做決策,只要執行命令就可以了,哪像現在這樣,要做出的決定,無不牽涉著以千萬計的人的性命?
眾人身處之地,是在城中心一帶的一處酒樓中,從二樓的雅座上望出去,正好可以看見縣衙。在這裏的好處,一方面可以監視守軍的動靜,另一方面,也方便接收從四面八方傳來的消息。必要時還可以集中精銳部隊,對縣衙這個有可能成為敵軍指揮中心的要害處施以突襲。
「河陽?」眾人的眼睛同時一亮。
「是啊,洛陽方面已經徹底從函谷關以西退兵了,大軍東來,似有增援河內之意。子義將軍的水軍就是因為顧忌洛陽方面,這才不敢輕進。孟津的計劃必須成功,哪怕把咱們的命都搭上,也要打好這一仗!」
壓力好大啊!
「正是。有情報表明,黑山的于毒率領一萬大軍正兼程趕來,如果不出意外,他應該會在三天內趕到孟津!孟津封城,就是為了接應于毒的。」
「既然如此,乾脆不先不理會孟津城了,全力奪取港口和船隻。主公的大軍就在朝歌,隨時可以趕來接應不是嗎?」
「不奪城肯定不行。要接應的人太多了,別說一次,十次八次都未必能運送得完,沒有據點安身,先期到來的人如何保證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