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強兵》第八卷 鼙鼓動地起,塞上有青松

第五八八章 以漢之名

第八卷 鼙鼓動地起,塞上有青松

第五八八章 以漢之名

難道他們不知道,大漢已經日薄西山,氣數將盡了嗎?
以傷換傷!
只是因為王羽隨便發了個誓,他們就信以為真,以為自己真的是忠臣義士了嗎?
曹豹軍的前鋒緩緩的被壓退了下來,雖然他們的人數眾多,單是前鋒,就達到了對方的近三倍,但對方爆發出的戰意,卻比他們高出了百倍還不止。
來自丹陽的強悍戰士們怎麼也想不通,明明對方才是侵略者,背後也沒有高山大河阻擋去路,面對數倍於己的強敵,到底是哪裡爆發出來的如此強悍的殺氣呢?看他們紅著眼拚命的樣子,簡直就像是自己這邊每個人都欠了對方几十萬錢一樣。
最初的亂斗過後,在中軍的指揮下,青州軍找到了節奏,遵循著特定的節奏,由混戰,逐漸向整體攻勢發展。
鋸齒刀發揮出了大斧的效果,只是一刀揮斬,就將曹豹先鋒八千人的方陣削去了厚厚一層。
天地之間充斥著喊殺聲,天上的太陽都被嚇到了,匆忙忙拉過了一片雲彩,擋住了自己的臉,大地變得陰暗起來,彷彿不舍的靈魂遮住了天空。
曹豹在山下已經看傻眼了,吹號的章誑張大了嘴,擂鼓的許耽垂下了手。他們怎麼也搞不懂,這麼司空見慣的兩個字,怎麼會有這般神奇的效應?
千百年來,華夏都是以天子來代表國家的,故而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說法,只要沒有大規模的戰亂,皇朝的起始輪迴,就和普通人沒任何關係。
不斷有人慘叫著跌倒,雙方的陣列卻都不肯後退半步。活著的人就踩在同伴的屍體上面,跟跟蹌蹌地揮舞著刀矛,受傷的人大聲哭喊,卻祈求不來任何憐憫。
三千兵爆發出了三萬大軍般的戰鬥力。此情此景入目,誰能相信,就在不久之前,眾目睽睽之下,這支軍隊還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潰逃呢?
所以,以漢為名,本來就很具煽動力。再結合上王羽的身份,和青州一年來實施的新政,被王羽激勵起戰意的琅琊羽林很容易就變得投入起來。
曹豹只是個草包,章誑、許耽也強不多少,要不是同鄉的情誼和徐州名士的不合作,陶謙也不至於把他們幾個提拔起來。
「大漢!」將士們高呼著,捨生忘死。
他不懂,和他一樣的旁觀者多半也不懂。
以傷換命!
前沖的曹豹軍士兵剛將手中長矛刺出,還沒來得及歡呼刺中了敵人,就慘叫著倒下,難以置信地看見敵軍的環首刀從自己的身體中抽出來,帶著一抹血光劈向身邊的同伴。緊接著,他聽見了同伴的慘呼,以及重物摔倒在塵埃之中的聲響。
到底是誰第一個喊出來的,已經無可追查,但很快,一個口號出現在這個特定的節奏之中。青州將士像是黃河的縴夫一樣,每前進一步,就整齊的爆發出一聲號子。那號子就像是魔咒一般,奪人心魄,讓無數人捨生忘死。
青州軍藉著地利優勢奮力向前,向下猛擠,試圖將敵人擠下山坡,造成混亂乃至小規模的潰退。曹豹軍卻憑藉人數優勢強力反衝,試圖將突入方陣的青州軍擠成肉餅。
最重要的,就是讓人模糊的有了國家的概念,漸漸將「漢朝」理解成「漢國」。
丹陽勁卒聽得懂對方的話,卻不理解對方在想什麼,但他們能感受到此刻對方眼中的狂熱。他們開始猶豫了,退縮了,一些站在被擠扁了的方陣末尾的士兵開始鬆動腳步後退。
「大漢!」一個倒在地上的士卒聲嘶力竭地喊著,順著山勢滾下去,抱住一個敵人的小腿。二人在血泊中翻滾,廝打,刀子,膝蓋,牙齒,所有能用上攻擊武器全部用上,直到雙方同歸塵土。
他本以為,山上的青州軍戰意不高,就算堅持不退,也頂多隻有防禦之力,沒有,也不可能還有還手之力。
他睜著眼睛死去,空洞的眼神望著明艷的藍天,彷彿至死還在質問,到底為什麼。
王羽自相矛盾的行為,隱隱暗示著,這個國家將不會再是一個朝代,因為沒有至高無上的帝王,只有強漢留下來的精神和先烈們的英雄事迹。
兩軍剛一發生接觸,曹豹就後悔了。他激勵士氣那些話,不光忽悠了士兵,連自己也給忽悠了,準確的說,他是真心這麼想的。
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種觀念上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效的。在青州,國家的概念連初具雛形都算不上,這一次要不是逼急了,王羽也不會祭出這個殺手鐧
「大漢!」前排一個無名士卒揮刀大喝,硬生生擠入數個丹陽兵之間。四下捅來的刀矛很快讓他身上血流如注,在血流盡,力用完之前,他卻至少讓四個丹陽兵失去了戰鬥力。
毫無疑問,那就是敵酋王羽!
在這樣的猛將的率領下,軍隊的士氣自然會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應該不至於提升到這麼恐怖的程度才對。
在以漢為名的強大面前,誰能不退?
是主帥身先士卒?
這支青州軍歸屬於羽林軍的編製下,但他們的作戰風格卻與于禁的本隊不盡相同,相較於後者,他們的隊列中存在無數缺陷,像是一把帶著無數殘缺的鋸齒刀。
疑惑在累積,但很快便得到了解答。
雖然和煦的春風從背後吹來,太陽也按捺不住好奇心,將臉龐前面的雲彩撥開,將溫暖的陽光重新灑向了大地,但卻怎麼也驅不散曹豹三人心中那股寒意。
幾乎每個青州軍都在捨生忘死的戰鬥著……
難道他們真的不懂,天下諸侯在爭的,是大漢這口鼎;逐的,是大漢這隻鹿嗎?
王羽一面推倒漢制,一面立誓不稱帝的行為,看似荒唐、虛偽,但在青州的領地內,在輿論系統刻意的導向下,經過了近一年時間的發酵,很多東西都已經開始朝著王羽期待的方向發展了。
沖在最前排的士兵很快就都拼光了,後排的士兵卻不顧一切擁上。人們互相推搡著,擠壓著,血肉橫飛!
但曹豹軍卻一點都不弱,組成這支軍隊的主力,是天下聞名的丹陽勁卒!曹豹已經激勵起了他們的士氣,就算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時,他們也表現出來了相當的韌性。
心志堅定且純粹,所以他們才能義無反顧,勇往直前!
以命換命!
這支剛經歷過潰散的部隊,爆發出了驚人的戰鬥力,雖然人數比曹豹軍少了好幾倍,可他們卻無所畏懼,居然正面衝進了曹豹軍的方陣!
他們不是為了帝王而戰,也不是為了諸侯的野心而戰,他們是為了早日平定亂世,以漢為名,阻止禍亂天下的野心家們,將曾經的那個盛世重新帶給天下人。
也許,在亂戰之中,有幾個點是最顯眼的,一處就是中軍的那桿火紅的大纛下,一個黑甲戰神般的身影揮舞長槊,手下無一合之將,勢如破竹般將前鋒軍的方陣撕出了個大口子。
但這招是很有效力的。
明明是在異鄉,明明沒有死戰的理由,明明……
國就是家,在自己的家園當中,每個人會享受到遠高於前的國民待遇,同時,也有應該盡到的義務。
可就是這麼一把鈍刀,被人強力揮動起來的時候,同樣擁有極為強悍的戰力!
僵持的時間短暫而漫長,無數生命在這一刻回到大地的懷抱,無數靈魂飛上高空,在風中眷戀地俯視自己的軀體,沒有仇恨,只有對生命深深的眷戀。
長風蕭蕭,流水瑟瑟,天為之色變,地為之氣沮,只有火一般的戰旗迎風飛舞。
本領不大,心眼卻很多的曹豹不理解,善戰的丹陽兵也不明白,為什麼青州人會如此激昂的喊著這樣的戰號。
可無論如何質疑,眼前青州亡命的搏殺卻是真真切切的。曹豹覺得很荒謬,一個致力於將大漢朝一切都推到重來的人,卻以漢為名,激勵起了全軍的決死之心,天下還有比這更荒謬,更具諷刺意味的事嗎?
結果,對方一上來就給他來了個狠的。
身後的擁擠力量一輕,前排承受著巨大壓力的士卒們立刻加快了後退步伐。像打在礁石上的潮水一般,被高官厚祿鼓舞起來的士氣潮水般衰退,他們以比前沖還快的速度退了下來,留下一地破碎的兵器和屍體。
太天真,太無稽了吧?青州,可是連年號和律法制度都改了的啊!這是事實上的篡逆!
曹豹軍的攻勢嘎然而止,伴隨著巨大的碰撞聲,敵我雙方的隊列瞬間都變了型,士兵們面對面用盾牌擠壓著對手,用戰刀、長矛在盾牌和手臂的縫隙間互捅。
後世明清時代的話本小說里,常常會出現一個詞「人心思漢」,在王莽亂政、光武中興的時代有,在三國時代同樣有。大多數人懷念的「漢」,不是漢朝,而是曾經的太平年月。
「弟兄們,以漢之名,殺!」王羽手持長槊,橫掃、豎砸、斜揮,如同翻江的怒蛟,鬧海的麒麟。當面的敵陣迅速被撕開一個大大的豁口,無數忠勇的士兵順著豁口衝殺進去,掀起一波高過一波的血浪。
摔落塵埃的一刻,士兵還在疑惑,不明白為什麼對方明明看到了自己高舉的長矛,還硬生生的撞了上來,而且還能保持這麼強悍的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