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強兵》第八卷 鼙鼓動地起,塞上有青松

第七五一章 接踵而至

第八卷 鼙鼓動地起,塞上有青松

第七五一章 接踵而至

可單經連頭都沒低一下,就那麼揮舞著戰刀,大呼酣戰,硬生生砍出了一條血路。
就他的經驗而言,漢軍的陣列的確厲害,一旦讓漢軍列成陣勢,沒有三五倍的兵力,就很難從正面攻下,這是草原人比不了的。
這些理由說給中原的名士聽,或許能引起些附和,但胡人哪裡懂得這許多,他們只知道,原本期盼的美好生活泡湯了,打完這一仗,將來南下,依然要拿命來拼。而且,塞外還有個趙子龍,將留在彈汗山的老弱殺了個血流成河,這一仗……怎麼想都是得不償失啊!
公孫瓚本不願意單經、鄒丹來救,但他也不是婆媽之人,既然來了,那就同生共死,故而以燕鼓中最悲壯的鼓點,以荊軻刺秦之意而來的易水寒,回應屬下的同生共死之情。
公孫瓚卻突然皺起了眉頭:「這鼓……好像不太對。」
這一仗,沒有前軍后軍之說,面對十幾倍於己的敵人,他只想殺個痛快,醉卧沙場。
對胡騎來說,這是最為有利的狀況,他們的兵更多,且本來就沒有組織,小規模的作戰作戰,正是他們的拿手好戲。
斜刺里有胡騎沖了過來,放在平時,他肯定會大聲提醒,前軍快撐不住了,要儘快彌補損失的戰力,將預備隊派上去,這是他做為副將的職責。但此刻,他只是揮刀,將一名胡騎斬落馬下,然後大呼著沖向下一個對手。
「新軍,總歸還是有些不同的……」許攸磕磕絆絆的找起了借口:「再說,他留下一員大將,就分薄了爭奪中原的實力,這也算是對他的削弱,總之……」
「好,同生共死!」哽在嗓子里的那股氣終於宣洩出來,單經再次舉起了手中的環首刀,那刀上已是斑斑駁駁,儘是缺口和血跡,唯有刀鋒依然雪亮如故。
單經開始時沖在了最前面,就在他說了那番戰前鼓動士氣的話之後,但很快他就發現,自己被夾在了人流之中,就這麼衝著衝著,他已經徹底迷失了方向,只能靠著鄒丹的指引,才能勉強跟上。
「擊鼓,為將士們助威!」城頭,公孫瓚虎目含淚,高聲喝令:「不要敲錯了鼓點!」
又一路援軍接踵而至!
以死贖罪?
「啊!」他猛然抬起頭,極力眺望,入目的情景讓他止不住失聲驚呼出來。
「主公?」關靖一愣,下意識問道。
闖進去能做什麼?
在這兩場戰鬥中起決定因素的是雙方的計謀,魁頭認為,單經軍的隊列固然齊整,以少敵多也不落下風,但僅此而已,他不覺得單經、鄒丹有什麼難對付的。
不,不是的!死很簡單,可自己這區區一條命,哪裡能彌補得了這樣的滔天大罪?
這不是他第一次對上單經的援軍,在此之前,同樣的救援行動已經進行過了兩次。
「各位,請仔細想想,這就是幽州邊軍最後的菁華了,大家是願意在此刻,帶著十萬大軍圍攻他們,還是想等到將來,由各自的部落單獨面對?別看這些人都是步卒,那只是公孫瓚用度緊張,若有足夠的戰馬,這些人稍加訓練,就是很不錯的騎兵。」
「鄒兄弟……」他的嘴唇翕動著,嗓音晦澀。
單經苦笑,轉頭看看,鄒丹和他一樣渾身浴血,製作精良的魚鱗甲已經破破爛爛,勉強掛在身上。他知道,到此為止了。
不過,漢軍的陣列也不是沒有弱點,只要兵力夠多,機動的夠快,迂迴包抄,攻擊側后,就可以對漢陣周轉不靈的弱點加以利用,正如今天的這場對戰。只有騫曼那種少不經事的笨蛋,才會總想著和漢軍正面對決,最後落得個死無全屍的下場,也是活該。
看到戰局演變至此的時候,魁頭和各部大人們已經放下心,準備欣賞武士們象狼群一樣,將獵物撕得粉碎,嚼得連骨頭渣子都不剩。結果,他們看到的,卻是令他們極度震驚的一幕,失去了陣型的漢軍並沒有崩潰,而是用亡命徒般的搏命戰法,將胡騎的戰線打得步步後退。
第一次,單經用的是計謀,他用大部隊整師而進,吸引了胡騎的注意力之後,奇兵突出,數百死士從包圍圈的薄弱地帶突入,硬是衝到了居庸城的城牆下,和公孫瓚取得了聯繫。
他們用的語言全然不同,目標也截然相反,但最後的結束語卻是一模一樣。鮮卑人力求用最小的代價,阻止並消滅眼前的敵人,而漢軍則是一心要往包圍圈裡闖。
「燕鼓,易水寒!」公孫瓚毫不猶豫的回答。
「呃。」許攸的笑容頓時滯澀起來。
這當然不代表漢軍就此獲勝,畢竟取得聯繫不能等同為突圍成功,但魁頭畢竟是被嚇了一跳,等他惱羞成怒,準備發動全軍圍攻的時候,單經卻飛快的撤出了戰團,令得魁頭有氣沒法出。
一張張熟悉的面孔消失在面前,不屈的怒吼聲猶自在耳,單經的眼睛變得血紅一片。
「向前!」漫天的羽箭圍著他盤旋,幾根羽箭射穿了鐵甲,他卻感覺不到疼,眼中飽含熱淚,只覺得北風灌得自己喘不過起來,每呼吸一次都艱難萬分。
衝破了胡人的包圍圈之後,援軍要面對的,正是鮮于銀率領的萬人方陣。
能改變局勢嗎?
「漢軍,都是這麼不怕死的嗎?」雖然魁頭並未親臨戰陣,而是一直在遠處觀戰,可他還是被單經以及漢軍將士們的勇猛驚到了。
在這種形勢下又要向前進攻,又要維持陣列,本來就很難,就算是統率力超高的于禁,面對這種情況,也只能穩紮穩打,先穩住陣腳,再想辦法推進。單經、鄒丹的統率能力遠不及於禁,又哪裡穩得住陣勢?
慕容鋒的潛台詞顯然是在說:就算徹底覆滅了公孫瓚的邊軍,王羽只要再次擴軍,留一員上將守幽州,未必就比公孫瓚差多少。
胡騎不做一點一面的突破,只是利用人數優勢交替著接戰,對付這種戰法的最佳陣型不是進攻的魚鱗陣,而是防守的方圓陣。
即便沒有胡騎在兩翼圍攻,他們的殘兵也很難突破鮮于銀的阻擊,就算他逆天的突破過去,後面還有鮮于輔的三萬大軍,無論如何,他也無法達成最後的心愿了。
將眾人神色看在眼裡,許攸不慌不忙的捻著鬍鬚,嘿然冷笑,提醒道:「羽林軍雖然厲害,但那支軍隊是青州軍的主力,中原形勢正在急變之中,王羽不可能花太多時間在北疆。只要解決了公孫瓚,等青州軍回師南下,和其他諸侯爭奪中原,幽州,乃至冀州還不是任由縱橫?」
漢軍的魚鱗陣很快就支離破碎了。
「咚!咚!」鼓手將衣襖甩在地上,掄起鼓槌,每敲一下,就大喝一聲,每一下都傾注了渾身的力氣。
沒人敢給出肯定的答覆,即便是最底層的小兵,對居庸城的局勢也並非一無所知,讓他們給出答案的話,無疑將是全盤的否定。
北風烈,刀劍狂,望北斗,男兒行,一聲接著一聲,一闋連著一闋,如同驚天駭浪般,一浪接著一浪,從城頭直衝上去,越過難以逾越的阻隔,與大呼酣戰的同袍們融匯在一起。
鼓聲,如同巨人的腳步,在均勻的節奏中迴響著,彷彿壯士渡河遠去的身影,每一個腳印中,都有著說不盡的慷慨,每一個音符中,都透露著壯烈與絕決。
東南方向,也就是單經、鄒丹剛剛出現的地方,煙塵遮天蔽日,隱隱有激昂的鼓聲傳來,正是煙塵下的鼓聲破壞了城頭的鼓點!
指揮混亂,但尚未演變至敗勢的魚鱗陣,其實就是所謂的一窩蜂戰法了,于對戰雙方來說,就是混戰。
自己罵他吃裡扒外的時候,做夢也沒想過會有今天,對方會毫不猶豫的一同赴死,戰死的一刻,又是如此的慷慨壯烈。在被胡騎圍攻得手之前,他手中的馬槊下,早就累計了十條以上的人命!
可即便是如此迅猛的推進,也改變不了他無法接近城牆的現實。
實際上,那場戰鬥確實也沒什麼可關注的了。單經引領的亡命一搏,將戰線推進了數百步,但每一步,都要付出相當的代價,這條路,變成了名副其實的血路。
戰鼓也有分類,不是拿著鼓槌猛敲就能激勵士氣,不同的節奏,聽起來是不同的感覺。燕鼓,是春秋戰國時代流傳下來的軍樂,最大的特點就是其中的慷慨悲壯之意。
諸部大人的臉色也變得異常難看,在前線死傷、哀嚎的,可都是他們的兒郎啊。
明明只有不到萬人,面對優勢敵軍,失去了陣型且傷亡慘重,明明有了這麼多不利至足以致敗的因素,可漢軍居然連一個逃兵都沒有,所有人都在奮力向前,寧可和對手同歸於盡,也不願意向沒有敵人的後方逃跑。
「加速,加速,不用瞄準,別停,別和他們糾纏!」百夫長們瘋狂大喊。
任由許攸舌燦蓮花,眾人的情緒卻依然高不起來,許攸只能無奈嘆道:「只恨王小賊突然轉了性,否則,去了這頭蛟龍,驃騎軍那些魚蝦便不足為懼了。」
攻城的雜胡大軍,人數在四萬以上,都是鮮於家的嫡系或附庸,其中不乏在郡兵、邊軍中服過役的,以這些人為中堅組建起來的部隊,戰力和組織力都不在單經軍的普通士卒之下。
就這樣,無數漢軍和鮮卑牧人戰在了一處。
刀光閃爍,他只攻不守,揮舞著戰刀瘋狂向四下里亂剁,開始還有胡騎自負悍勇,和他拚命,可接連被他砍翻三四騎之後,哪怕是這些亡命徒也發憷了。
然後是裨將馮益,他用身體替鄒丹擋了一矛。其實兩人的關係並不甚好,一度為了安平太守的職位爭得不可開交,直到馮益發現,在渤海當差離高唐更近,時常能買到好酒喝之後,這場爭端才告一段落。但此刻,雙方並肩作戰,全無隔閡,生死與共。
偏將傅傑死了,就死在自己馬頭前,一名胡騎的彎刀砍中了他的腰,血順著傷口瀑布一樣噴了出來。曾經,自己是這麼的討厭對方,因為去高唐去得最起勁的人就是他,每次回來還不遺餘力的大肆宣揚。
援軍!
直到許攸獻上毒計,盯准單經心急救人的弱點,以雜胡大軍全力攻城,令鮮卑騎兵于路上伏擊,這才算是找回了場子。
戰事之處,他的策略很有效,本著料敵從寬的原則,他調動了三萬騎兵,對這股不足萬人,以步卒為主的漢軍從四面八法展開圍攻。
曾經名震天下的幽州邊軍完了,一大半的責任都在自己身上。要不是自己利用對主公性情的熟悉,一直用劉虞刺激主公,北疆的平靜局勢就不會這麼快被打破。就算被打破,要不是自己的進言,主公也不會撇下青州盟軍,獨自北上,更不會落到今天這般田地
「少婆婆媽媽的,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到,老子今天親手剁了十三個狗頭,還有什麼好遺憾的?主公不是常說么,馬革裹屍,正是我輩武人的歸宿,今天就同生共死吧!」
「如何不對?」關靖茫然以對。
「前進,全速前進,直接衝進居庸城去,別和他們糾纏!」軍侯們也是縱聲狂呼。
于禁在馬蹄梁全殲騫曼那一仗,把鮮卑的首領們都打寒了膽,原來叫得最凶,怎麼都不捨得退回草原的魁頭,此刻也沒了原先的威風。
能救人嗎?
「來啊,衝著你家單爺爺來!沒有單爺爺成全,哪有你們今天的囂張?兔崽子,現在是你們報恩的時候了,來啊,朝著這裏砍!」他將戰馬的速度催到了極致,一頭撞進了胡騎陣中。
廝殺更熾。
橫的怕愣的,楞的怕不要命的,現在的單經就是個不要命的瘋子,被他砍倒的那幾個騎兵不是毫無還手之力,其中至少有三個人在單經身上留下了傷口,其中一刀甚至砍在了他前胸,差一點點就割破了他的咽喉。
他的語氣極富煽動力,剛剛還在心疼的首領們眼神頓時一變,不心疼損失了,反是露出了濃濃的憧憬和貪婪神色,只有慕容鋒依舊愁眉不展:「聽說,驃騎軍成軍也只不過兩年左右……」
「這鼓點似乎……」公孫瓚沉吟不答,多年的軍旅經驗告訴他,鼓點的節奏有問題。軍鼓的節奏,關靖這樣的文官是不會懂的,而胡人喜歡用號角,對鼓沒這麼多研究,平時作戰主要用的都是牛角號,難道……
「誰說不是呢。」頭領們心有戚戚,點頭不迭,竟是沒人繼續關注正在進行的激戰了。
可即便如此,他們還是要闖進去,正如單將軍說的那樣,不能同生,但能同死!
還有很多……
金戈鐵馬,箭如飛蝗,鼓聲、風聲、馬蹄聲、號角聲,交織在一起,如同一闕離殤,令得生與死之間博殺的雙方渾然忘我。
漢軍大聲歡呼,順著他亡命一搏撕開的缺口攻入了敵陣。在這一刻,河北大戰後,因為政見而來的隔閡終於完全消除,幽州軍空前的團結起來,彷彿最初在公孫瓚手下成軍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