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強兵》第九卷 縱馬任西向,千軍破蒼穹

第八零七章 分歧與對峙

第九卷 縱馬任西向,千軍破蒼穹

第八零七章 分歧與對峙

「遼東水師,果然精銳。」魏延微微有些咂舌。
近兩百艘船隻聞聲而動,以陽儀的旗艦為中心,向東西兩個方向伸展開來,如同一隻白鶴驕傲的展開了羽翼。
「沒辦法。」柳毅搖搖頭,對陽儀的色厲內荏非常不滿,要不是他退的這麼急,本也不至於讓人家一句話就佔了上風:「要想扳回局面,只有你我其中一人,去太史慈的船上走一遭了。如何?你去還是我去?」
鶴翼陣利於遠程攻擊,也有利於展開兵力,包圍敵人。可問題是,遼東軍有可能有能在幾百步開外發揮威力的遠程武器嗎?另外,海戰靠的是風向和海流,可不是你想往哪個方向走,就能走得過去的,就算能走過去,時間上也未必來得及不是?
前兩天那把火雖然放得很爽,但光是在旁邊看著卻也不夠過癮。看遼東軍興師動眾的架勢,幾天肯定難以善了,要是讓太史慈一個人過去,再打起來的話,自己豈不是又只能看熱鬧?
陽儀被柳毅最後那一眼看得心頭火氣,一時也顧不上許多,怒道:「休要瞧不起人,劉將軍,某與你同去!看看到底是青州豪傑多,還是我遼東人更有膽魄!」
船隻列陣的技術含量,可比兵馬排列陣型高得多,從兩邊互相看見,到遼東軍列成鶴翼陣,一共也只有一炷香的時間,在此期間內,兩支船隊的距離才剛剛縮短了一半而已。單憑這一手,足以說明,遼東水師的素質是在青州海軍之上的。
太史慈鼓足中氣的一聲大喝,聲音遠遠傳開,在空曠的海面上回蕩不休,竟是令得大半個遼東艦隊都聽得分明,聞者無不色變。
「光是列隊整齊有什麼用,那可是兩百艘船,別說一個四不像的鶴翼陣,就算讓他們排出來個奪命剪刀,又能耐我何?」太史慈卻是嗤之以鼻。
「十二艘……」陽儀點點頭,轉向柳毅,冷笑著問道:「柳將軍,人家可是上門了,看到咱們也沒有躲閃的意思,就這麼大搖大擺的衝過來了……嘿嘿,現在怎麼辦?某是粗鄙莽撞之人,還是你拿個章程出來吧。」
眼下兩軍數量懸殊,陽儀對武藝雖然有些自信,但卻不會自大到以為能和太史慈抗衡的地步,而對面還有個魏延——雖然陽儀對魏延不大了解,但怎麼說後者也是與太史慈身份平齊之人,他又豈能不擔心太史慈給他來個擒賊先擒王?
陽儀氣得直咬牙,但一時也沒什麼辦法。
柳毅知道陽儀這是純心看自己的笑話,也確實對青州軍目中無人的態度很不滿,回答的語氣自然有些生硬:「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總不成讓他們闖過去便是!某和很多青州軍將都打過交道,萬一遇到熟人,面上須不好看,這一次就有勞陽將軍了。」
當然,眼看著士氣就這麼低落下去也不是個辦法,他轉向柳毅問道:「劉將軍,現在該當如何是好?」
「船隊?從東面來的?是返航的船隻,還是……」陽儀驚疑不定的問道:「有多少船?」
太史慈咂咂嘴,不無遺憾的嘆道:「主公說的沒錯,遼東水師同樣沒有多少海戰經驗。現在的麻煩是不能放開手腳大打一場,不然就簡單多了。這樣好了,文長,你留在這邊壓陣,我過去打個招呼先。」
說著,他就下令放小船,讓魏延換船,準備自己單舟趨前。
除非對上的也是外行,否則這個鶴翼陣就是個樣子貨。
第二天清晨,幾乎就在公孫度見到李敏的同時,遼東水師旗艦上的瞭望手便看到了海岸線,並以之稟報陽、柳二將。
柳毅是覺得這樣有點自滅威風,但想想現在也不是爭吵的時候,也只能默認了。
「東萊太史慈、南陽魏文長在此,青州、遼東兩家本屬同盟,貴軍不在遼東逍遙,突然來到遼西,攔住我軍去路,又擺出這副心虛膽怯的模樣,卻是何故?」
船隻的裝載有限,局部白刃戰的規模通常不會超過兩百,畢竟船的體積很大,兩艘夾攻一艘已經算是極限了。一艘船五十人多名戰兵,三艘船也就是兩百人不到。
「好說,好說。」佔了上風,陽儀也不為已甚,微笑頷首,大踏步的走出船艙,振臂高呼:「擊鼓!揚旗!列陣,迎上去,統統拿下!」
為此,兩人吵得不可開交,卻誰也壓不倒誰。其他人不敢勸,也沒法勸,都知道這二位是老冤家,老對頭,平時沒事還要吵呢,這次聯袂出擊,上面沒有公孫將軍壓著,焉能不大吵特吵?
柳毅就知道會如此,他一拂袖,慨然道:「也罷,某去走這一遭好了。」說著,看也不看陽儀一眼,下令放小舟,準備獨自去談判。
柳毅當然不同意。
太史慈拗不過他,也懶得多說,揮揮手,很乾脆的做出指示:「傳令給陳校尉,這邊就交給他了,若有變故,就按既定計劃打他娘的,某和文長自有辦法脫身,不必多慮。」
這一吵就是大半個時辰,吵得天昏地暗,難解難分,要不是瞭望手再次回報,告知他們有船隊接近,二人還不肯罷休呢。
「喏!」中軍應命,旗手用力揮舞著軍旗,將命令傳出。
「來的是青州隱霧軍,有兩面將旗,分別書有太史和魏……」
他的中氣可沒這麼足,退開一段距離之後,就算喊了,對面也未必聽得到。而且太史慈見機太快,藉著遼東旗艦後退的機會,一聲質問,問得也是理直氣壯,氣勢如虹,陽儀既沒辦法當眾解釋其中的彎彎繞繞,解釋了也無益於反壓對方。
這倒也不奇怪,遼東水師的成型,可以上溯到幾百年前的漢武時代,是有相當悠久的傳統的。就算只從公孫度算起,這支水師的存在也超過了二十年,和倉促成軍,成軍之後主要以運輸為主的青州水師自然不能同日而語。
青州船隊應聲減速,除了太史慈的旗艦加速突前之外,其他船隻都下了半帆,排成了一字橫隊,跟在後面緩緩而前。
令旗招動,遼東水師的陣勢再次變幻,旗艦兩側伸出兩排船槳,用力划動,船身緩緩後退,兩邊各五艘戰艦齊齊向前,排成了兩排,將旗艦牢牢護住。最前列的一艘船上,有人揚聲高喊:「來船止步,先道明來意身份,再行上前!」
從遼口起航,只需三百里就能跨過遼東灣,抵達遼西。海船行駛甚速,在風向順利的情況下,這點距離只需一晝夜即可。
遼東水師的將領和操舟的水手的確很厲害,排出來的鶴翼陣,也確實能唬住文長這樣的外行。但海戰不是陸戰,就算有再好的陣型,沒辦法將其發揮出來也是白扯啊。
「噝!」二將齊齊倒抽一口冷氣,陽儀的反應更是快到了極點,瞭望手話音未落,他的命令就已經喊出了口:「不要讓他們繼續靠過來,讓他們在一箭之地外停船,命令左右護衛,保衛旗艦!」
陽儀主張繼續向西行進,佔領桃花浦——也就是後世的興城菊花島,利用海島的掩護設下埋伏,伏擊青州的運輸船隊,盡量多俘虜船隻和水兵,一方面示威,表明遼東方面有能力切斷海上航線,同時也多抓些人質做籌碼。
「這……」陽儀面露為難之色,他不怕和青州開戰,但對自己的小命卻很重視,哪裡敢送羊入虎口?
「來了……」陽儀深吸了一口氣。
在這種規模的戰鬥中,猛將的作用將被發揮到極致!
……
如果沒有強手坐鎮,搞不好太史慈一個人就能掃平一艘戰船。
二將當即下令,命人乘小舟登岸,先確定現在的具體位置。等收到回報,發現船隊正處於唐就水和白狼水之間的地域時,二將頓時發生了分歧。
「來者何人?」柳毅仰起頭,向瞭望手問道。
伏擊雖然能在初期佔到便宜,但首先挑釁的責任卻是很嚴重的。依照他的想法,反正水師的補給也夠,乾脆就在原地拉出一條封鎖線來,讓青州的補給船無法通過,若有人強行闖關,再行扣押,光明正大的逼青州軍談判。
要知道,閻柔可是塞上出了名的大豪,箭術、武藝在邊塞內外都是大名鼎鼎的。單憑打敗閻柔這件事,太史慈就足以名震遼東了。
「一共是十二艘,看起來應該也發現我軍了,卻沒有迴避、轉向的意思!」瞭望手據實回答。
「這邊有震霆盯著呢,俺得盯著你,要是真打起來,將來主公面前俺也能做個見證不是?」魏延把頭搖得跟撥楞鼓似的,哪肯依從。
這個時代的水戰,來來回回只有那幾個套路,遠了用弓箭,近了可以用船撞,也可以跳船進行白刃戰。弓箭的威力有限,很難大量殺傷敵人,用船撞的風險大,命中率低,最有效率的還是白刃戰。
遼東相對閉塞,青州眾將雖然名聲不小,但還不至於在遼東也家喻戶曉。不過太史慈卻是不同,一來他在遼東呆過幾年,仗著一身武藝,闖下了不小的名頭,二來日前他夜襲閻柔,以五百壯士打敗了閻柔的七千大軍,名聲已經傳播了整個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