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叫我威廉三世》第十卷 滅日

第八章 厲害角色

第十卷 滅日

第八章 厲害角色

在向專家們大致了解情況之後,辰天一行來到了RC基地的「火炮靶場」,別以為火箭專家們聚在一起只研究火箭,只要和火箭有關的項目他們大都有涉及,例如赫爾曼·奧伯特負責的是真正的火箭,多恩伯格兼顧火箭的研究,並擔任「火箭煙霧發射器」的技術負責人,戈達德的單兵火箭筒項目研究已經由赫爾穆特·瓦爾特等人接替。
與71歲、充滿想象力的齊奧爾科夫斯基相比,45歲的羅伯特·戈達德則是理論家和實踐家,他1919年出版的《到達極大高度的方法》闡述了火箭運動的基本數學原理,並被德國火箭專家們奉為經典。戈達德從1920年開始研究液體火箭。1926年他研製的世界第一枚液體火箭試飛成功。
女皇似乎打算坦然的面對這一切,儘管對手前所未有的強大,但她依然記得亞歷山大一世當年擊敗了同樣不可一世的拿破崙,記得俄國著名將領庫圖佐夫導演的那場壯麗史詩。
房門被敲響了,侍從官報上來者的名號。
冬宮的一間書房裡,爐火熊熊,女主人坐在一張極其昂貴的貂皮沙發上閱讀宮廷版的《庫圖佐夫傳》,窗外白雪飄飄,完全聽不到遙遠的南部傳來的炮聲。
相比之下齊奧爾科夫斯基要合作一些,但一旦德俄戰爭爆發,想必這位倔脾氣的老頭也會加入美國人的行列,幸好基地的研究工作一直是由奧伯特、多恩伯格這些德國專家主持。
德國,易北河上游,蘇台德山區。
在距離薩克森首府德累斯頓30餘公里、距離波希米亞首都布拉格40多公里的河畔有一處地勢平坦的谷地,在1920年之前,這裏還是個平靜安詳、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自從1920年陸軍部買下附近大片土地之後,這裏就成了專門的技術研究中心。幾乎與外界隔絕的基地很快建立起來,大批研究用的器材和原料源源不斷通過易北河的河道運來,一棟棟別緻的房屋拔地而起,塗上黃綠色的油漆之後看起來與周圍環境渾然一體,谷地靠近河流的地方建起了一個小小的碼頭,碼頭與基地之間由一條石子路連接,在基地的另一側,一個供飛艇停泊的小型航空碼頭也被建立起來。到1928年的時候,進駐這裏的科研人員有千人之多,但在外人眼裡,它僅有一個RC的神秘代號。
索科洛夫直起身來,他很清楚俄國情報部門根本無力與德國情報部門對抗,更多的時候,俄國軍隊只能從戰場上了解對手的新武器,這的確是個令人悲哀的現實。
「南部的革命黨又在蠢蠢欲動了,不是嗎?」女皇話題一轉。
索科洛夫接過那本書,再次行了宮廷禮儀,然後離去。
這一天,標有金色紋飾的飛艇運送來的不是生活物資,而是一群身份極其特殊的人物,整個基地從兩天前就進入一級戒備狀態,附近各個山頭都部署了警戒哨,確保這一區域的絕對安全。
說到這裏,索科洛夫眼中放著精光,在去年10月和12月兩次鎮壓暴動的行動中,他精銳的騎兵部隊就斬殺了不下萬名革命份子,陸軍航空部隊也通過參与這些行動得到了一定的歷練,在日本的「善意」支持下,俄國陸軍目前所擁有的偵察機、戰鬥機和轟炸機已逾500架,規模上已經一躍成為歐洲第二、世界第三,僅次於德國和日本。
遠遠的,辰天就看到了那由根根鋼管組成的「奇特火炮」,這就是德國RC研究基地的最新產品——10管150毫米「煙幕發射器」。
從造價數百萬馬克的氦氣飛艇上下來的不是別人,正是德意志帝國的第四任君主吉安魯吉·威廉三世,隨行的還有陸軍大臣奧利·卡恩、陸軍部第一軍需總監馬克斯·霍夫曼和陸軍部首席炮兵專家馬克斯·鮑爾博士、貝克博士以及二十余名隨行人員。
「德國人只想看到一個四分五裂、沒有威脅的俄國,究竟是誰在統治俄國根本沒有關係,甚至可以是各國所懼怕的紅色革命黨人!威廉真是瘋了,瘋了!」女皇那歷來平穩的情緒終於在憤憤之下出現了一點小波動。
「陛下……」索科洛夫有些失望的低著頭,如果說這場仗真的是這樣非打不可,俄國所欠缺的就只是時間了。再過20年,甚至只要10年,俄國就能得到足夠的恢復和發展,屆時軍力也將在國力的支持下真正強盛,現在俄國軍隊雖然較10年前有了很大的改觀,但依舊缺乏裝甲部隊、重型火炮、優秀的作戰飛機以及足以和德國海軍抗衡的艦隊。
索科洛夫右手掌放在心口,半欠著身說道:
「德國人不肯釋放那艘魚雷艇,而且還說上面的艇員已經供認是受上級唆使對德國艦隊發動攻擊!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局面對於我們非常不利,我讓人去查了那幾個肇事艇員的身份,他們都是白俄羅斯人,家裡人幾個月前就不知去向了!」來者鎮定的表情很符合他那身嶄新的陸軍元帥軍服,也符合他200萬俄國常備軍統帥的身份,從平民軍官走到這樣的程度,其中的艱辛只有他一人知道,主上的知遇之恩他更是銘記在心。
當德俄邊境區域摩擦頻繁的時候,德皇出現在這裏的確有些讓人感到意外,事實上,在距離巴巴羅薩計劃開始還有4個月的時候,德國軍隊如果能從技術層面提高自己的作戰能力,那對於未來的戰事將是非常有利的。
不過,這一次辰天並未見到羅伯特·戈達德本人,這名美國專家在本國的時候混得很差,在1920年被高薪聘請到來德國的,本來負責單兵火箭筒項目(此人在歷史上1918年就研製出了單兵火箭筒,只可惜如此大有前途的武器因為一戰結束而被打入冷宮,至於巴祖卡直到20年後年才被另一位美國上尉研製出來),並且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只可惜在德美戰爭爆發以及美國戰敗之後,這位堅定不移的愛國者以拒絕參与任何一項武器研究來表示自己的抗議,現在只是偶爾與專家們討論一些純理論的東西。
「我會讓阿金費夫儘可能收集這方面的情報!」女皇說出這句話之後,卻不得不尷尬的面對俄國情報部門近年來屢屢損失高級間諜的事實,這些間諜不是被抓了去就是被德國人收買了,尤其是被寄予厚望的伊戈爾·伊萬諾維奇·西科爾斯基更是經典的「肉包子打狗」,不僅沒能從德國人那裡獲取有價值的情報,反而在德國的道尼爾II、道尼爾III型戰略轟炸機的研製中出力頗多。
「內容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德國打這場仗的決心!」女皇繼續著自己的坦然,「但我覺得他的真正目的並不是復讎和懲罰,而是俄國這廣袤的土地上令人垂涎的資源!巴庫油田區、伏爾加-烏拉爾油田區、南烏克蘭鐵礦區、東西伯利亞銅礦,這些不都是德國人想要的東西嗎?」
2月的易北河結冰期即將結束,在此前一個多月的結冰期里,RC基地的物資必須依靠山路和空運,所幸的是早在德美戰爭的時候,許多軍用飛艇就已退出戰鬥序列成為德國航空運輸的一部分,通常一艘中型飛艇能夠將1噸的物資運送到這偏僻的地方來,大型飛艇一次則可以運送3-4噸。
「陛下,對付革命黨我們倒是不必擔心,只要戰爭爆發,我們就越過高加索山脈將他們在土耳其的老窩一鍋端!只是,目前最大的問題還是實力高深莫測的德國軍隊,此前每次大戰他們都會拿出致勝的新武器,打英國時的航空母艦,打奧匈帝國時的裝甲部隊,打美國時的重型轟炸機和布雷潛艇,這次不知道又會拿出什麼可怕的東西來!」
「不用揣測了,那一定是德國人有意搞出來的!自從德皇在德國海軍百年慶典的晚宴上對我說了那番話,我就知道他用不了多久就會對我們動手了!」
「請他進來!」女主人將一張精緻的書籤放在正閱讀著的這一頁,然後將書輕輕的放在手邊。
齊奧爾科夫斯基1903年就發表了著名論文《利用噴氣工具研究宇宙空間》,這連同1911年和1914年發表的著作論證了噴氣工具用於星際航行的可行性,並推導出著名的齊奧爾科夫斯基公式,奠定了火箭和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理論基礎。此人不僅是著名的科學家,更是聞名遐爾的科幻作家,他1896年寫出的《在地球之外》描繪了2017年20名不同國籍的科學家和工匠乘坐自己建造的火箭飛船飛出大氣層,進入環繞地球的軌道,處於有趣的失重狀態。他們建成了大溫室,種出了足夠食用的蔬菜水果。他們穿上宇宙飛行衣從飛船里出來,在太空中飄遊。然後飛船又飛向月球,其中的兩個人乘一輛四輪車在月球表面著陸,考察一番之後又點燃火箭離去,與在環繞月球的軌道上等候的母船會合。受這批先驅鼓舞,地球上的人們也大量轉移到外層空間,住進環繞地球軌道上的溫室住宅。而那20名探險家則繼續飛到了火星附近,途中曾在一顆無名小行星上降落。旅途漫漫。許多年過去了。最後,他們成功地返回了地球,重新住進了建在喜馬拉雅山上的科學城堡。
在這溫暖的房間里,來者頭上殘留的雪花很快融化,所剩的那些白色,則是歲月在曾經英武青年身上留下的痕迹——俄國平民出身的最年輕將軍、最年輕的近衛軍統帥直到最年輕的陸軍統帥,索科洛夫創造著屬於俄國陸軍的一個又一個記錄,但是歲月無情,如今他已年近五旬,雖算得上年富力強,但也是華髮初生了!
「情況怎麼樣了?」女主人不僅統治著這個房間,也統治著龐大的俄國,只是,現在她的帝國好像遇到了一點小小的麻煩,西南邊那個更為龐大的帝國已經抑止不住的一再露出獠牙,萊茵大演習、波蘭大演習、波羅的海陸海空聯合演習,這些大手筆的舉動已經讓俄國邊境區域的民眾風聲鶴唳了。
在索科洛夫離開之前,女皇重新拿起手旁那本《庫圖佐夫傳》,連同裏面的書籤一同送給自己的心腹大將,「我親愛的元帥,希望您可以成為俄國的第二位庫圖佐夫!」
「陛下!」
2月的聖彼得堡依舊寒風蕭瑟、千里冰封,春天尚遠,何況夏日。
在到RC基地的武器試驗場觀看武器演示之前,辰天接見了這裏的技術專家們,別看這些人此時在德國還默默無聞,但在辰天眼裡卻是一群非常厲害的人物。首先,項目技術負責人赫爾曼·奧伯特就是德國目前最好的火箭理論專家和技術專家,他的經典著作《飛往星際空間的火箭》於1923年出版,被認為是德國火箭理論的奠基人之一;奧伯特的副手,32歲的瓦爾特·羅伯特·多恩伯格同樣是德國目前最好的火箭專家,負責RC基地火箭推進劑方面的研究;還有赫爾穆特·瓦爾特,德國火箭發動機、火箭起飛助推技術方面的新秀;除了這些德國本土的專家之外,德國軍方還趁著戰亂將俄國、美國最好的火箭人才搜羅一通,其中最讓德國專家們興奮的要屬俄國人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和美國人羅伯特·戈達德的到來,兩人在20世紀初的火箭理論界可都是響噹噹的人物。
就在一周之前,德國陸軍部敲定了一筆100萬支半自動步槍的大交易。儘管一代槍械大師勃朗寧已經在1926年去世,但是勃朗寧公司的設計師們還是在1927年末完成了勃朗寧的彌留之作——M1927式7.92毫米半自動步槍,在進行大量的試驗和改進之後,吉吉軍火按照此前與勃朗寧公司的協議花了600萬歐洲馬克買下這種半自動步槍的專利,並冠以吉吉公司M1928的名號開始批量生產。這種步槍採用導氣式自動原理和槍機迴轉閉鎖方式,全長1.2米,全重4.5公斤,彈容量10發,使用拆卸式短彈匣,由於是自動裝填,射擊速度較採用后拉式槍機步槍的毛瑟1898、莫辛-納甘、明治38年式步槍有了質的飛躍,但作戰效能、可靠性等性能還有待實戰檢驗。
「是的,自去年秋天和冬天兩次在高加索地區搞暴動之後,根據我們內線提供的情報,他們準備在3月份再次行動!請女皇陛下放心,這一次我同樣不會給他們任何機會!」
「那番話……」索科洛夫元帥有些意外,作為女皇的心腹之臣,他此前卻從未聽女皇說起過如此重要的事情,如果他早點知道的話,或許俄國現在的戰爭準備會周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