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叫我威廉三世》第十卷 滅日

第五十六章 兵臨夏威夷

第十卷 滅日

第五十六章 兵臨夏威夷

半個小時之內,207架戰鬥機和152架轟炸機從德國艦隊中的「凱末爾」號、「普魯士」號、「洛林」號、「約阿姆希」號、「塞肯道夫」號、「提爾皮茨」號6艘航空母艦上起飛並在艦隊上空完成編隊,雖然與偷襲無緣,但是這些德國艦載機無論數量還是質量均已超過整個夏威夷的日軍航空部隊。
相比之下,德國海軍將領們則將自己手裡的驅逐艦當成防禦敵方飛機、潛艇以及魚雷艇攻擊的護航艦艇,它們裝備120或是152毫米艦炮、不超過4具魚雷發射管、專門的反潛武器以及儘可能多的防空炮,最近一年建造以及接受技術改裝的驅逐艦上面還安裝了雷達設備。雖說都是驅逐艦,可是一艘德國驅逐艦和一艘日本驅逐艦擺在一起卻讓人看到兩種完全不同時代的武器。
接到這條電報之後,馮·達爾維克中將下令「凱末爾」號派出一隊轟炸機攻擊那艘仍在艦隊前方徘徊的日本輕巡洋艦。僅僅半個小時之後,出擊的德國艦載機報告說已經成功擊沉那艘日本巡洋艦。與此同時,居於艦隊右側的驅逐艦用聲納探測到一艘不明身份的潛艇。得到旗艦的攻擊信號之後,三艘魚級驅逐艦和兩艘魚叉級獵潛艦衝上去用深水炸彈將那艘潛艇一頓胖揍,不過兩杯咖啡的時間,海面上便翻起一陣油污和殘漬。
德皇和德國海軍之所以放心將如此強大的艦隊託付給馮·達爾維克這樣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指揮官並不是突發其想的決定,另一個世界的德國海軍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由於戰略上的原因遠沒有陸軍那麼多名將,能夠達到「聞名」的也就只有提爾皮茨、舍爾、希佩爾、施佩、雷德爾和鄧尼茨等寥寥幾人,但這並不能夠否定德國海軍將官們的素質。馮·達爾維克出身於普魯士的貴族家庭,17歲時即加入了德國海軍,並憑藉自己的才華和努力於1913年進入德國海軍的將官行列,以他當時的年齡這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另一個世界的他有幸指揮德國公海艦隊的第4戰列艦分隊參加轟轟烈烈的日德蘭海戰,但海戰的結局只是讓舍爾和希佩爾被世人知曉,此後達爾維克便和德國公海艦隊一道默默等待戰爭的結束。
上午8點15分,德國攻擊機群在繞了一個圈子之後從北面飛抵瓦胡島上空,雖然只是一個戰術上的小策略,卻讓日軍的預警時間大大縮短了,當德軍戰機飛臨珍珠港的時候,一半以上的日軍飛機還停留在港口附近的各個機場上。
對於駐守夏威夷群島的日軍來說,大批艦隻被調回本土並不是世界末日,同樣也不意味著他們會輕易將這個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的群島拱手讓給敵人。除了駐泊在珍珠港的艦隊之外,日軍在夏威夷的駐軍還包括一個陸軍航空軍、一個海軍岸基飛行大隊、兩個標準的陸軍師團即第19、22師團以及隸屬於海軍的一支陸戰旅團和一支要塞守備部隊,總兵力達7萬多人,擁有各式作戰飛機320餘架和大口徑要塞炮133門,這些大炮基本上都是當年美軍撤退時來不及帶走的。
命令下達后不久,11艘驅逐艦加速脫離了主力艦隊,這些都是安裝了新式聲納和鷹眼IIE型雷達的勳章級驅逐艦,從1914到1924年,德國驅逐艦完成了從魚雷攻擊到反潛防空的角色轉換,到1929年的時候,德國海軍中的200餘艘驅逐艦排水量均在1800噸以上,這在各國海軍中並不多見,尤其是仍將驅逐艦當成雷擊艦的日本海軍,其主力驅逐艦神風級、峰風級以及睦月級、吹雪級排水量均不超過1800噸,並且以航速高和大量裝備魚雷發射管為特色,其中睦月、吹雪兩級都裝備了威力巨大的24英寸(610毫米)魚雷,根據日本海軍將領的觀點,這些驅逐艦在近戰和夜戰中能夠輕易擊傷擊沉敵人的中型甚至是大型艦艇,一次成功的驅逐艦雷擊作戰可以讓敵艦隊損失相當一部分戰鬥機,從而為本方主力進行艦隊決戰提供有利條件。
入夜之後,馮·達爾維克中將下令艦隊實施燈火管制,並以「之」字反潛航線繼續向夏威夷方向前進,從珍珠港出來的那支日本艦隊自然是消失在德國間諜和偵察潛艇的視線之中,而德國艦隊周圍的日軍驅逐艦、潛艇還有水上飛機活動得比白天還要頻繁,這可忙壞了為艦隊護航的德國驅逐艦和獵潛艦,一晚上下來它們竟擊沉日本潛艇3艘、擊傷1艘、驅趕3艘,另先後與單獨行動的3艘日本驅逐艦交火併擊沉其中1艘。
在夏威夷群島的8個主要島嶼中,瓦胡島面積並不是最大的,但它各方面條件優秀,開發的也很好,因而成為這個群島中的佼佼者。島上有繁華的火奴魯魯(檀香山),有世界聞名的瓦基基海濱沙灘,還有世界上條件最好的天然港口之一的珍珠港。早在19世紀末,這裏就成為星條旗上一顆耀眼的「珍珠」,如今「珍珠」猶在,卻鑲嵌在了天皇的皇冠之上。
作為德國太平洋第4艦隊的指揮官,59歲的馮·達爾維克海軍中將從領命出征的那一刻起便深感責任重大,雖然目前德國海軍在太平洋編有四支艦隊,但是這第4艦隊毫無疑問是最強大的一支——戰列艦「愷撒·威廉大帝」號、「阿爾布雷西特」號、「格爾茨」號、「符騰堡」號,戰列巡洋艦「伍爾斯」號、「施佩伯爵」號、「呂佐夫」號,重型航母「凱末爾」號、「普魯士」號、「洛林」號,中型航母「約阿姆希」號、「塞肯道夫」號、「提爾皮茨」號,護航航母「克諾伯斯多夫」號、「路德維格」號、「赫爾曼」號、「默倫多夫」號,再加上7艘重巡洋艦和戰鬥巡洋艦、12艘輕巡洋艦、46艘驅逐艦、32艘獵潛艦和19艘輔助艦隻,這樣一支艦隊集中了整個德國海軍近1/3的力量。
德日戰爭爆發之時,珍珠港內停泊著由7艘戰列艦、4艘戰巡、2艘航母和大批輕型艦隻,不過到了1929年2月的時候,這裏的主力艦就只剩下戰列艦「伊勢」、「日向」、「薩摩」、「攝津」、戰巡「愛宕」、「金剛」以及航母「鳳翔」號,輕型艦隻也有近1/3被調回千里之外的本土,為的就是對付德國海軍部署在遠東的那兩支艦隊。
位於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島全年氣溫始終保持在14到32攝氏度之間,沒有嚴寒,也沒有過分的酷熱;這裡有深藍色的海洋和廣闊的海濱沙灘,這裏一年到頭都有鮮花盛開,這裡有別樣的人文風情,毫無疑問,這裡是一個休閑度假的絕佳去處。
在這個夜晚,整個德國艦隊中睡得最熟的要屬幾艘重型航母和中型航母上的飛行員們了,他們被要求關上艙門好好睡覺,外面的一切聲音在天亮之前都和他們沒有任何關係。艦隊中的四艘輕型航母則很好的擔當起夜間偵察和警戒的重任,從它們上面起飛的戰鬥機不斷驅趕試圖在夜間接近德國艦隊的日軍偵察機,只是限於夜間作戰的條件限制,雙方的戰機都沒能很好的發揮原有的技戰術水平,日軍的遠程偵察機數次突入艦隊上空,但偵察收穫顯然不值一提。
「將軍,偵察機報告在艦隊前方150海里處發現一艘日本輕巡洋艦!施切米特將軍請示問是否需要派遣艦載轟炸機將其擊沉!」穿著一身普魯士藍色海軍服、頭戴白色大檐帽的通訊官將最新情報彙報給正全神貫注于航海圖的馮·達爾維克中將,在夏季和熱帶地區航行的時候,德國海軍所配發的軍官、士官以及水兵軍帽均是這種白色樣式,在寒帶則是藍色軍帽加額外的軍大衣。
「輕巡洋艦?」達爾維克直起身來看著那名通訊官,在這片海域碰上日本軍艦並不意外,根據情報部門的偵察報告,駐守夏威夷的日軍通常將第一道警戒線部署在距離群島400到500海里的地方並由驅逐艦、潛艇和水上飛機擔當警戒,第二道警戒線則是250到300海里,擔當警戒的一般是陸基飛機和輕型艦艇,第三道警戒線部署在距離群島150海里以內的區域,通常以驅逐艦、巡邏艦擔當警戒,至於這輕巡洋艦……
在這個世界里,歷史從1914年的帕斯卡弗洛之戰開始走上了另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對英倫三島的封鎖戰、對奧匈帝國的威尼斯灣大海戰以及對美國的加勒比海大海戰,這一系列的勝利雖然被認為是德國領導層的勝利,可是像馮·達爾維克這樣的海軍中高層指揮官所起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舍爾、海因里希先後因年齡和身體原因推出艦隊指揮層之後,威廉·祖雄、本克還有馮·達爾維克這些常年奮戰在指揮一線的將領們終於開始擔當真正的大任了。
「告訴施切米特將軍,他的飛機只需要繼續監視那艘輕巡洋艦就可以了!另外,命令第一驅逐艦隊前出到艦隊前方40海里處部署獵潛陣型,並使用雷達進行對空警戒!不出意外的話,日本人的潛艇和飛機很快就會來拜訪我們了!」達爾維克中將信心十足的說到。
在不費一槍一彈奪取夏威夷群島之後,日本海軍如獲至寶,尤其是那經過美軍多年經營和修繕的珍珠港儼然已經成為一流的大型軍港,於是,日本海軍將第2艦隊也就是所謂的太平洋派遣艦隊司令部從塔希提遷到了這裏,並將這裏當作該艦隊的第一母港。
在指揮官方面,日軍的珍珠港守備司令是海軍中將布目滿造,艦隊司令是海軍中將向井彌一,陸軍守備部隊則由陸軍中將土橋一次擔當,三名中將軍銜相平、職務處於互不管轄狀態。
一個小時之後,潛伏在瓦胡島上的德國間諜發來電報,駐泊在珍珠港內的日本艦隊開始升火起錨,港口四周的軍用機場上戰鬥機起降的頻率也明顯增加。
就在奉命前往艦隊前方部署警戒線的驅逐艦隊抵達預定戰位的時候,潛伏在瓦胡島的德國間諜又一次發來報告,駐泊在珍珠港的日本艦隊開始向港外移動,編入行動部隊的計有戰列艦和戰巡6艘、航母1艘、裝甲巡洋艦4艘、巡洋艦4艘、驅逐艦22艘和輔助艦隻5艘,這已是日本在夏威夷的海軍主力,留在珍珠港內的僅有不足30艘輕型艦隻和海軍運輸船。
黃昏時分,突前警戒的德國驅逐艦隊擊落兩架前來偵察的日軍水上飛機,另有一架受傷后倉惶逃離。就在趕走日軍飛機后僅僅半個小時,驅逐艦隊又在附近發現一艘日本潛艇,4艘驅逐艦衝上去又是一頓海扁,那艘日本潛艇很快帶著上面的艇員永遠的沉入海底。
在第一波攻擊機群出發之後,德國艦隊繼續以18節的航速向夏威夷群島方向前進,在6艘主力航空母艦上,機勤人員緊張有序的將準備投入第二波攻擊機群的戰鬥機和轟炸機從機庫里提出來,4艘輕型航母則不斷派出偵察機和戰鬥機在艦隊附近空域進行偵察和警戒。
鬧哄哄的一晚終於隨著太平洋中部早早升起的太陽而結束了,德國艦隊已經駛到了距離珍珠港不到320海里的海域。在一艘艘轉為逆風行駛的重型和中型航母上,戰鬥機、轟炸機整整齊齊的排列在飛行甲板一端,用過豐盛的早餐之後,德國飛行員們精神飽滿的走進各自戰機的座艙,隨著起飛命令的下達,飛行員們從容的發動飛機、飛離甲板。
1929年2月11日,珍珠港以東500多海里的海面上,一支龐大的作戰艦隊正以三列縱隊的陣型向夏威夷群島方向疾駛。在那一艘艘戰列艦、戰列巡洋艦上,水兵們無不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艦載機時不時的在艦隊航空母艦上起飛和降落,整個艦隊呈現出一片忙碌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