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鑄第三帝國之新海權時代》第七卷 萊茵之歌

第23章 遙遙相望

第七卷 萊茵之歌

第23章 遙遙相望

「英國艦隊已經駛入凱爾特海區域,距離我們約110海里,航速在25節左右!」
張海諾還有一點沒有說明,那就是歷史上俾斯麥號的沉沒與這位英國將領有著莫大的關聯——當時的英國本土艦隊司令正是上任不到半年的約翰·托維!
在眾人揣測紛紛之時,張海諾鎮定自若的對航海官吩咐道:「肯特斯少校,測算一下卡瑪里尼亞斯灣到這裏的距離以及我們到布雷斯特的路程!」
好在少校是有備而來的,才沒有被這個問題考倒,他飛快的回答道:「按照計劃路線,我們再有兩個小時就能和它們會合了!將軍!」
張海諾微微點了點頭,而隨著雙方航空部隊的又一輪交鋒以各有損失的結果告一段落,艦隊進入一個難得的戰鬥間隙期,各艦官兵們或是救治傷者、搶修設備,或是抓緊時間休息,他們這些高層指揮官也應該抽出一些時間對戰局發展進行階段性的討論和總結。
「你說丘吉爾么?」提到這個名字時,張海諾仍然是帶有敬意的,畢竟這個在歷史上頗受爭議的人物是那個時代關鍵性轉折的主導者之一。
己方艦隊的行動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現在,張海諾就等著看英國指揮官如何應對了!
總體戰鬥力方面,以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剛勇」號為旗艦的H艦隊在沒有得到地中海艦隊增援的情況下是遠遠比不上德國主力艦隊的,「俾斯麥」號指揮室里的中低階軍官們之所以會表現出詫異甚至驚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在聽到這一報告的時候就自然而然的以為自己的艦隊遭到兩支英國艦隊的「夾擊」。英國本土艦隊和H艦隊加在一起的話,主力艦數量以及火力上都要強於德國艦隊——日德蘭海戰時的不利局面似乎即將重演。
參謀官從通訊室轉來海軍航空兵的偵察報告之後,眾人的反應相對平淡,艦長霍夫曼則轉過頭對站著喝咖啡的張海諾說道:「伏擊圈設在如此靠近英國本土的海域,為的正是一舉全殲我們,英國人這次野心真的很大!可是他們似乎忘記了一點,獵物太大反而會讓獵手難以下手,現在就連追上我們都很困難!」
倉促的敬過軍禮之後,少校航海官三步並作兩步走向下層海圖室兼第二作戰指揮室,這種悄然加溫的焦躁同樣可以在周圍其他中低階軍官的表情或者動作中得到體現,這也是任何一群新人在成長過程中所必須經歷的,而作為這裏經驗和資歷最為豐富的軍官,張海諾和霍夫曼對此有著截然不同的反應:艦長盡職盡責的督促指導著軍官們上傳下達,編隊司令官則在喝完他的咖啡之後來到外部艦橋接受午後溫暖海風的吹拂。
張海諾有意看了看自己的親密戰友,霍夫曼這時的神態變化不大,但剛才那種凌厲的眼神已經收斂了許多,以「俾斯麥」號艦長的視角,他完全有理由對眼下的形勢感到不安,好在大局觀不錯的他顯然已經意識到這種表面現象背後的東西:一旦德國艦隊駛入比斯開灣甚至進抵法國沿岸,德國空軍的力量將足以為他們提供強大的空中掩護,德國潛艇和海軍事先布設的水雷陣也能夠對緊逼的英國艦隊構成威懾,轉而言之,只要德國艦隊執意避戰,英國海軍就很難找到攻擊他們的機會,而素來嚴謹的德國人顯然不會允許一場塔蘭托式的失利在自己眼皮底下出現!
「第二戰術編隊的估計位置?」
不多時,神色嚴肅的航海官重新返回上層艦橋,得到霍夫曼的示意之後,他徑直來到站在艦橋外部防空哨位上的張海諾面前,「將軍,根據偵察報告的時間推算,南面的英國艦隊現在距我們大約240海里,而我們距離布雷斯特還有110海里!」
「是!」
霍夫曼緊接著又不無鄙夷之意的說道:「用如此小的誘餌勾引如此大的魚,我想全盤指揮這場戰鬥的英國統帥應該不是一個好的漁人!」
「H艦隊?」
戰端已開,未來的大戰略只能放在參考性的位置上。經過連續二十個小時未曾合眼的堅守,張海諾和他的助手們依然以峻松般的毅力矗立於艦橋上的作戰指揮室內。在這位肩負歷史使命的艦隊指揮官眼裡,這場重要的海上戰役有著多重意義:其一,未能親身經曆日德蘭海戰的他不想再次錯過又一經典海戰,目睹這波瀾壯闊的一幕也是每個軍事愛好者的夢想;其二,能夠作為一方指揮官主宰戰場是無數軍人畢生的渴望,何況這還是一場足以決定國家和戰爭命運的戰役;再者,能夠親手書寫這段歷史中未曾描繪的線條,他期待著和艦隊全體官兵一同譜寫最慷慨激昂的戰歌並留下一個完美的句號!
張海諾淡淡一笑,繼續品著他喜歡的黑咖啡。如果不是「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他的艦隊完全能夠以更快的速度絕塵而去,但這艘看似雞肋的裝甲艦給了他一個和英國艦隊若即若離的最好理由——至少在英國人眼中會是如此。
「240、110、110……」張海諾默默將這組數字念了一遍,同時按照腦海中的地圖大致估測了一下,除非德國艦隊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在比斯開灣繞圈子,否則兩支英國艦隊基本上沒有機會在同一時間出現在「俾斯麥」號射程之內。想過這些之後,張海諾又問這位航海官:
「庫爾特,最高統帥決定戰略,具體戰術特別是出擊時機的把握仍由艦隊指揮官掌控,不是么?不出意外的話,我們這次直面的對手應該是英國本土艦隊的司令官約翰·托維海軍上將,那可是一個素質全面、反應敏捷且戰功顯赫的將領,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
「嗯哼!」霍夫曼不慌不忙的說:「以我對英國海軍的一些了解,這樣大胆的策略不是英國海軍那些將帥們能夠單獨作出決定的,就像我們的萊茵演習實施與否最終由元首拍板一樣!」
霍夫曼則有不盡相同的見解:「約翰·托維……這確實是一位出色的指揮官,但我想如今英國海軍中最出名的艦隊指揮官,應該還是成功主導了塔蘭托空襲的安德魯·坎寧安海軍上將吧!那個可敬又可憎的人一拳就把義大利海軍打成殘廢,若非那樣,地中海的局勢也不會像現在一樣糟糕!」
艦橋上的眾軍官們幾乎異口同聲的說出這個名字。所謂的H艦隊是英國海軍海外軍事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戰前配屬於地中海艦隊司令部,戰爭爆發后,英國海軍部根據戰場形勢變化調整了地中海艦隊的建制,以埃及的亞歷山大港為母港的英國艦隊仍稱地中海艦隊,另一支駐直布羅陀的艦隊稱為H艦隊,兩支艦隊實力相差不多,作戰區域則以馬爾他島為界,而戰爭中兩場發生在地中海的著名戰鬥——對法國海軍的米爾斯克比爾之戰和對義大利海軍突襲塔蘭托就分別由H艦隊和地中海艦隊主導!
針對英國護航船隊的首場戰鬥結束后一個小時,保持26節高航速的德國艦隊已經遠遠繞過錫利群島並繼續向南駛去。根據地理上的劃分,他們所處的區域仍然處於凱爾特海的範疇之內,但在逐漸遠離愛爾蘭與英格蘭西南角的同時,它們和法國基地之間的距離也在不斷拉近,這意味著德國海空軍航空部隊的掩護力度正隨著時間而增強——儘管積極籌措中的巴巴羅薩以及德軍在希臘和北非的行動都需要德國空軍扮演重要角色,但深知萊茵演習意義之大,德國元首還是強令空軍調撥出儘可能多的兵力。也唯有在這一時期,德國的戰略重心才得以「西偏」,然而以阿道夫·希特勒不容他人更改自己的既定策略,東方終究是德軍統帥部今後的真正重心所在!
在私下裡談及義大利海軍之時,德國海軍將領們大都是不留情面的,但這一次非常巧合的是,霍夫曼剛剛提及安德魯·坎寧安的大名,指揮室里的內部通訊電話就響了。一開始還沒有人關注這看似再平常不過的情況,但那名負責接聽的參謀官在拿起聽筒后,臉色卻霍地發生了不好的變化。他手裡仍拿著電話,但表情異常急迫的對上司們報告道:「我們的潛艇在半個小時之前于卡瑪里尼亞斯灣以東約40海里處發現一支高速北上的英國艦隊,已經確定那支艦隊擁有至少5艘大型戰艦和9艘輕型戰艦,可以辨認的包括艦隊航空母艦1艘!」
雖然航海官不是傳令官,張海諾仍然對他吩咐道:「讓霍夫曼將軍立即派遣艦載偵察機前去尋找和聯絡第二戰術編隊,要求他們迅速向我們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