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鑄第三帝國之新海權時代》第八卷 彌天

第17章 戰爭劇場(5)

第八卷 彌天

第17章 戰爭劇場(5)

其中一個健步如飛的來到托維跟前,「噢,尊敬的司令官閣下,眼前的局勢對我們非常有利,我們應該再接再厲,繼續派艦載機攻擊德國艦隊,這次轟炸的重點,我覺得應該繼續放在『格奈森瑙』號上!」
這一報告本身並沒有任何問題,但它卻讓艦隊高層軍官們原本就有些糾葛的情緒擴大化了。以尤艮斯為首的高級參謀們,正憤憤不已的指責情報部門在德國艦隊動向上犯下了非常致命性的錯誤:這些人長期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卻被德國人耍得團團轉,他們的情報甚至對本土艦隊的指揮層產生了難以忽視的誤導。先是沙恩霍斯特級,然後是齊柏林號,現在突然又是一對袖珍戰列艦,所有早期情報中不該出現在這裏的德國艦艇就像是長上了翅膀。這樣下去,人們開始擔心唯恐德國海軍最強大的俾斯麥號也出現在這片海域——情報部門的多方面、多角度的偵察結果,都認定那艘重型戰列艦已經被困在聖納澤爾的諾曼底船塢了。
與此同時,另一群更加務實的高級軍官,則在激烈討論著德國人的真正意圖。通常情況下,海軍將領們都會將手中的兵力集中起來使用,就五指攢成一個拳頭,但現在德國人非但沒有這樣做,似乎還在盡量分散自己的兵力,考慮到英國艦隊有限的艦載機對付兩個目標就已經頗為吃力,繼續分兵顯然不是什麼好辦法。理論上講,英國的喬治五世級戰鬥力和德國俾斯麥級相當,對付沙恩霍斯特級更是不在話下,「伊麗莎白女王」號和「馬來亞」號對付兩艘袖珍戰列艦顯得綽綽有餘,可那些德國艦艇偏偏都是航速飛快的傢伙。除非它們因為戰鬥損傷和其他故障而失去航速,否則光拼航速的話,這些英國主力艦壓根就追不上!
此外,這支龐大的艦隊中還包括4艘重巡洋艦和3艘輕巡洋艦,它們的主要任務是為核心艦隻提供火力尤其是防空火力上的掩護。其中,性能較為出色的多塞特郡級重巡洋艦「諾福克」號被部署整個艦隊的前列,「多塞特郡」號和「埃克塞特」號一左一右守護著航空母艦編隊兩翼,戰前通過現代化改裝提升了防禦力和防空能力的肯特級重巡洋艦「肯特」號殿後。至於三艘經過改造的防空巡洋艦,均配屬在航母編隊周圍。
「海面上發現戰艦兩艘,初步判斷為德國的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它們的高射炮開火了,我們必須向上爬升!我們是按原計劃尋找並攻擊德國航母,還是對它們發動進攻?周圍沒有其他艦隻,就只有這兩艘德國戰艦,重複,觀察範圍內僅有這兩艘德國戰艦!」
延綿不絕的雨水不停洗刷著航空母艦寬敞的飛行甲板,在機勤人員的努力下,不多會兒,便又有幾架飛機通過升降機從機庫升上甲板,過了大約一刻鐘,幾架負責警戒巡邏的戰鬥機降落下來,忙碌而有序的場景能讓人倍感踏實。
無線電信號受到了一些干擾,但兩遍重複下來,通訊官們至少可以確保重點內容無一遺漏,然後,他們第一時間向航母編隊指揮艦「勇敢」號以及艦隊旗艦「伊麗莎白女王」號上的指揮官報告了這一情況。
托維點點頭,面帶慍色的說道:「我們難保再有一個或者兩個波次的攻擊就能徹底解決它,何況我們要對付的還有沙恩霍斯特號以及德國航母上的艦載機!若是一方面我們擊沉了格奈森瑙,另一方面德國艦載機機炸沉了我們的戰艦,這樣的結果是任何人都不希望看到的!」
這時候,「伊麗莎白女王」號上,凝重的氣氛也一掃而光,軍官們看上去個個愁眉頓開,兩位高級參謀一再要求通訊官員向「暴怒」號的飛行員確認消息,得知至少有4名飛行員親眼目睹魚雷擊中德艦「格奈森瑙」號併發生猛烈爆炸后,他們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不過,僅過了一會兒,一個令人驚喜的消息迅速在「暴怒」號航空母艦上傳開了:魚雷轟炸機組投擲的魚雷命中了德國戰列艦「格奈森瑙」號,那艘原本就已經受損的大型戰艦現在不廢也殘了!
顯而易見,英國海軍對「聲望」號、「納爾遜」號的沉沒以及QB-32船隊的慘劇不僅僅只是耿耿於懷,名譽和信心上的損失更甚於單純的戰鬥實力,使得這一切早已上升到「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的地步。
英國人這次看來是吸取了凱爾特海之戰慘痛的教訓,因而沒有再將他們的兵力分散配置。整整4個中隊的驅逐艦,圍繞4艘戰列艦、3艘航空母艦擺開了嚴密的護航陣勢:3艘N級和J級驅逐艦打頭,其後是排成一字縱隊的4艘戰列艦——「喬治五世」號、「伊麗莎白女王」號、「馬來亞」號和「威爾士親王」號,10艘驅逐艦守護著它們兩側易遭魚雷攻擊的位置。與最後一艘戰列艦「威爾士親王」號相隔不到兩海里的,便是3艘排成「品」字陣型的航空母艦——「暴怒」號、「勇敢」號和「勝利號」,兩個中隊的I級和部族級驅逐艦在它們周圍部署成環形防禦圈,為整個艦隊殿後的則是4艘G級和H級驅逐艦。
如此,整個艦隊的護航兵力總體呈現出前新后舊、兩翼強大的特色,這樣的配備用意非常明顯,不論遇上德國人的潛艇還是轟炸機,均可沉穩應付。可隨著時間的推移,艦隊周圍既沒有出現一架德國飛機,也沒有潛艇冒頭,相比于百多海裡外的激烈戰鬥,這裏的平靜讓每一個英國人都感到驚奇與不安。
隨著第一批出擊的艦載機機群返航並進入人們的視野,這種驚奇與不安終於變成了現實——當初以齊整陣容出發的33架艦載機,竟只有十余架得以返航,有一架的發動機甚至還在朝外冒著灰煙。航母機勤人員迅速清理出甲板,讓落魄的空中戰士們返回各自的母艦,有的飛行員看起來驚魂未定,有的顯得非常沮喪,還有幾架飛機的飛行員竟無法自己走出機艙。救護人員很快用擔架將這些傷號抬走,這一切,都讓人們無法自拔的陷入殘酷戰鬥帶來的迷茫之中。
在下令第二批艦載機部隊仍按原計劃尋找攻擊德國航母之後,托維獨自走到一旁,看著風雨漸小的海面,他不禁在心理問:「他究竟在想什麼?他的目標究竟是什麼?」
托維嘴角擠出一絲苦笑,德國人的嚴謹是世界聞名的,想要在他們身上撈到「順利」二字絕非易事。
瀝瀝小雨中,英國艦員們目送最後一架「大青花魚」升空。有人冒雨揮舞帽子,但更多的人只是默默的觀望著,短暫的送別包含著複雜的情緒。
老頭一看就很興奮,「沒錯,尊敬的司令官閣下!我們這次絕不能錯過機會,一定要確保擊沉格奈森瑙!擊沉那條該死的納粹戰列艦!」
托維沒有直接回應他,而是淡淡的反問說:「德國戰列艦的最大特點是什麼?」
面對年齡、資歷都要比自己豐厚的老將領,托維也不會擺出那樣拒人千里之外的架子,剛剛傳來的好消息也確實讓自己的情緒舒緩了一些,他微微頜首,「艦隊航空兵確實不負眾望,他們的犧牲精神值得敬仰,在這片海域困住德國艦隊,也就抓住了德國人的一塊軟肋!想要維持海上的主動權,希特勒需要他的艦隊。德國艦隊眼下就這麼四艘主力艦艇,失去一艘,戰鬥力就會出現很大的缺失。以德國目前的造船能力,補充速度遠遠趕不上形勢需要!」
就在軍官們估算著己方第二批艦載機差不多抵達德國航母先前所處的位置時,艦隊接收到了領航艦載機發來的報告——為了保證攻擊的突然性,一般情況下,艦載機起飛之後是要保持無線電靜默的。直到發現目標併發起攻擊,飛行員才會向母艦彙報戰況,現在的情況卻屬於另外一種。
當人們收回目光時,這才注意到艦隊中那三艘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上已經變得空空蕩蕩。36架艦載機組成了新的攻擊機群,加上第一波33架艦載機,這時已經有69架各型作戰飛機離開艦隊前去攻擊德國艦隊,加上在艦隊上空執行巡邏警戒任務的戰鬥機中隊,這時仍留在三艘航母機庫中的只有佔總數三分之一的飛機。
這裏到最近法國海岸的距離遠遠超出德國陸基作戰飛機主力——BF-109和斯圖卡Ju-87的戰鬥半徑,而德國艦隊目前在大西洋作戰的艦艇中僅有一艘航空母艦。在這種情況下,英國人確實不必過於擔心他們的艦隊遭到敵人空襲。在他們看來,最大的威脅仍然來自海面之下,為此,這支艦隊配備了足足27艘驅逐艦,約佔當時整個英國本土艦隊驅逐艦總數的三分之一,且絕大多數都算得上是目前英國輕型艦艇中的精英!
老頭遲疑了一下,「精密的設計和堅實的防禦!」
聽了這番話,老頭倒也冷靜下來了,他想了想,「但願我們的第二批攻擊機群能夠找到齊柏林號並順利將它擊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