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鑄第三帝國之新海權時代》第九卷 鷹

第12章 以變應變

第九卷 鷹

第12章 以變應變

在美國加入大西洋護航作戰的問題上,張海諾提出了一個讓阿道夫·希特勒不得不接受的建議,那就是趁美國艦艇還不能直接進入先前劃定的作戰區域,以強大的壓力迫使英國國內的妥協勢力向和談傾斜,並爭取在對德國較為有利的態勢下結束西線戰事。
一夜多夢。
略顯悶熱的天氣,讓張海諾一早起來發現身上已經出了不少汗,於是又沖了一個涼水澡,雖然昨晚傳來的不是一個好消息,但他的生活節奏並沒有就此打亂。不過,就在他剛剛開始在甲板上跑步的時候,副官又出現了,小夥子報告說有一位馮·海倫格夫人找他,對方表示有重要事宜相告。
「早上好,帝國海軍元帥閣下!」
這是芬娜第一次在談及幕後力量時用上「我們」這個詞,這也意味著她明確屬於那個秘密組織的一員。
「非常及時,不過,夫人,我很抱歉的是,我現在恐怕得回去處理這份情報了!」
若不是自己未雨綢繆的在康拉德·帕齊希的幫助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構建美洲情報網,並在阿道夫·希特勒登台後將這個情報網與帝國情報部門共享,張海諾恐怕也不會這麼快就得到來自大西洋對岸的情報——自戰爭爆發以來,派駐英國的德國諜報人員雖然取得了不少寶貴的情報,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英國反情報力度的加強,從英倫三島傳來的情報數量和質量都每況愈下。為了保證苦心構建的英國情報網路不至於遭到毀滅性的破壞,好些德國間諜不得不減少了活動,甚至轉入准「冬眠狀態」。
坐在元首書桌對面的椅子上,張海諾這天第三次看到了那份關於英美首腦會晤的情報。這要比原有歷史的進程稍稍提早了一些,但基於各種因素變化而帶來的影響,張海諾對這一情報感到的不是意外而是憂慮。但他也知道,即使英美之間不簽署那份著名的《大西洋憲章》,名義上仍屬中立的美國,事實上已經捲入到這場戰爭當中。最致命的是,這個工業經濟以及軍事潛力均為世界第一的國家,根據自己的地緣戰略和政治考慮,將又一次站在德國的對立面!
「這份情報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謝謝你,馮·海倫格夫人!」
張海諾當然不會輕易向外人透露自己的內幕消息,這正好也成為他脫身的理由。
對於英美首腦在大西洋會晤的意義,張海諾雖然不像史學家那樣研究得非常透徹,但他至少明白兩個原本就關係密切的國家將進一步聯合起來,而剛剛衝破「海上牢籠」的德國海軍,可能面臨著新的封鎖……
張海諾用彩色的鉛筆在地圖上劃出兩塊進攻區域之後,希特勒對著地圖端詳了許久。最近一段時期,他的情緒與舉止雖然越來越不穩定,可基本的戰略意識並沒有喪失掉。第一條路看起來既能夠治標又能夠治本,從而一勞永逸的解決掉西線的問題,但風險之大也是顯而易見的——即便是戰爭初期佔據絕對優勢的英國海軍,也不敢用近海逼迫的方式來圍困德國,水雷、飛機和潛艇都可以對這種戰術構成致命威脅。
經過數小時的飛行,容克-52終於降落在了阿爾卑斯山麓的一處空軍機場上,而要前往後來被成為「鷹巢」的山崖城堡,張海諾還需要搭乘一段纜車,最終才能抵達那處位於海拔1834米的堡壘。
至於這釜底抽薪的第二條路徑,見效雖然要慢很多,但好處也同樣是顯而易見的:眼下隆美爾在北非春風得意,德意聯軍已經推進到了埃及邊境,義大利在地中海區域也仍保留著不弱的海軍和空軍力量,而且,對英屬非洲殖民地的佔領將給德國帶來資源上的巨大利益,若是德意軍隊繼續向東南亞推進,甚至還能夠與他們的另一個軸心國成員順利會師,進而徹底扭轉全球戰略上的不利布局!
「我的元首,眼下要取得這種有利態勢,我們有兩條路可走:一是以水面艦艇進行近海壓迫,徹底斷絕英倫三島與外界的海上聯絡,只要美國不參戰,兩個月內即可讓英國本土陷入絕境,再接下來,我們或議和、或實施海獅計劃,都能夠徹底解決英國問題;二是在北非、地中海發動更為猛烈的攻勢,如果能夠隔斷英國在方向與殖民地之間的聯繫,進而蠶食英國在北非和亞洲的殖民地,英國軍民的士氣將會迅速衰弱,丘吉爾應該會在完全依賴美國援助和與我們議和之間作出正確的抉擇!」
「再見!」他轉身便快步走上了舷梯,長長的舷梯花費了他小半分鐘的時間,而在這期間,芬娜一直站在那裡,直到黑色的梅賽德斯開過來停在她身旁,並且由司機主動下來打開車門,她這才坐了進去。
「好吧,海諾!」芬娜從自己的手袋裡拿出一張對摺的紙,「我這裡有一份情報,我想你應該會感興趣的!」
張海諾略有些意外,他接過那張紙,打開掃了一眼,儘管裏面的內容他幾個小時前已經看過了,但還是非常認真的重新折好並放進口袋裡。
張海諾還來不及好好呼吸一下這山頂的新鮮空氣,便被弗朗茨·哈爾德將軍直接領到了元首辦公室。一路上,張海諾細心觀察著這裏的氣氛,和巴巴羅薩行動開始前的緊張與興奮相比,如今的最高統帥部行營里大多數人身上,似乎都能找到一種輕鬆的情緒。最近一段時間,阿道夫·希特勒分兵南進的決策固然遭到了諸多德軍將領的反對,但在7月底,東線戰場的總體形勢仍然處於對德軍非常有利的狀態。數量龐大卻裝備陳舊的蘇俄軍隊,在德國空軍和裝甲部隊的強力攻擊面前繼續潰退,每天都有上萬蘇軍官兵陣亡、被俘或是淪為逃兵。
「相信您能夠讓德國免於不必要的損失!」芬娜笑著給張海諾戴了一頂「高帽子」,然後允諾到:「閣下任何時候需要幫助,隨時可以來找我們!情報、資金抑或是其他一些更加艱難的東西,我們都會竭力而為!」
「希望這份情報足夠及時!」芬娜嘴角掛著微笑,看起來十分自信。顯然,她對於帝國情報部門的效率並不太看好。
張海諾想了想,沒有作答。
張海諾瞟了一眼她身後不遠處停著的梅賽德斯,以及裏面戴帽子、穿正裝的司機,「早上好!以後沒有外人的時候,還是叫我海諾吧!」
該說的都說了,不該做的什麼也沒做,張海諾無愧於心,便換上衣服下了艦。遠遠的,他就看到了一身潔白長裙、戴著遮陽小禮帽的芬娜,她就像早晨的一絲涼風,帶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
回到艦上,張海諾並不是真的要找任何人商量關於英美首腦在北大西洋會晤的消息,原有的歷史中,丘吉爾與羅斯福是在一艘美國戰列艦上進行會晤的,雖然地處公海,但戒備之嚴密可想而知,因此張海諾從一開始就放棄了外部突襲的想法。由於先前的情報是從帝國情報部轉來的,他也不用擔心元首和其他重要將領被「遺漏」的情況出現。倒是在早飯的時候,他收到了來自最高統帥部的指令——元首親自下令召他前去山崖城堡。
原本還因為東線戰事進展順利而沉浸在喜悅之中的阿道夫·希特勒,在獲悉英美首腦會晤的情報后,心情果然變得非常暴躁,當著張海諾的面,他滿口粗魯的將美國政府痛罵了一頓,他發誓要讓「小兒麻痹症患者」為今天的行為付出極其沉痛的代價,並要讓每一個美國艦員見到德國海軍的戰旗就發顫。
不過,暴怒中的希特勒也不至於作出對美宣戰的舉動,最後的理智告訴他,目前的德國還不足以與那個強大的工業國家正面對抗。抱著這樣矛盾的心理,讓他一見到張海諾就如獲救星,兩人對著大幅的世界地圖進行了一番深入討論,由於美國海軍公開加入護航行動,德國的破交戰略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美國海軍短期內能夠動用的艦艇數量之龐大,並非如今的英國或是德國能夠相比的,而才長遠來看,美國首屈一指的造船業和用之不盡的資源將為這個國家提供極其可怕的戰爭潛力,20多年前德皇軍隊的潰敗早已證明了這一點。
鎮定自若的吃完早餐,張海諾乘車前往但澤郊外的空軍機場,再從那裡搭上一架容克-52飛往德國南部,由於全程在遠離前線的德國境內飛行,這一次空軍只派出兩架戰鬥機護航,但讓張海諾眼前一亮的是,這兩架都是德國空軍不久前才正式列裝的FW-190單引擎戰鬥機。就張海諾所知的情況,由於這種新型戰鬥機剛剛開始裝備,目前在東線天空唱主角的仍然是BF-109系列戰鬥機,反倒是法國駐軍率先裝備了兩個大隊,在與英國皇家空軍為數不多的交鋒中,這些新式戰鬥機憑藉出色的機動性能、強大的火力以及良好的視界,得到了空軍指揮官和飛行員們的普遍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