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鑄第三帝國之新海權時代》第十一卷 覺醒

第8章 新角色

第十一卷 覺醒

第8章 新角色

「雷蒙,有些事情你看得太淺了,這趟渾水比你想象的要深!」在這個外觀上並沒有特殊之處的餐廳之內,張海諾之所以能夠暢所欲言,只因為他作為這裏的幕後老闆已經有十幾年時間了。
「是啊,以元帥和元首的關係,若不是得到了元首的同意,最高統帥部是不可能向海軍司令部作出那樣的指示的!」德國海軍潛艇部隊曾經的傳奇人物「瘋子赫森」,一臉平靜的喝著暖酒,面色微醉,心裏卻亮堂著。
與赫森一樣,張海諾慢悠悠的喝著酒,但長時間下來,他也已經續了好幾杯了,眼神中似充斥著迷離,但話語一字一句卻不含糊。其實早在面見阿道夫·希特勒時,他便已經從元首的措辭之間聽出了些變故,「誠實的小布倫迪」,莫不是在暗指自己的「不誠實」?
基爾市區的一處高級餐廳內,數名海軍軍官聚在一起,語氣激憤的這位,年紀還不到五十歲,卻已經是海軍中將軍銜。或許論大艦隊作戰經驗的話,那位新任的主力艦隊指揮官還不如他。
任命書來自德國海軍司令部,但真正的指令確實從最高統帥部直接發出的,那裡的解釋十分簡單:德國海軍自成立以來還沒有一位元帥級別的高級將領在戰鬥中陣亡過,而這種良好的傳統應該被保留下來!
這是幾乎每個海軍官兵心裏的真實聲音,然而當作戰方案最終出爐、元首親自拍板之後,艦隊指揮官的人選卻讓人們大為驚訝:海軍上將岡瑟·呂特晏斯。這是一個對於大多數德國人而言還非常陌生的名字,而這位此前一直指揮著德國輕艦隊的將領,在海軍內部雖然被公認是最有才華的指揮官,但由於張海諾的存在,自戰爭爆發以來並沒有多少指揮大艦隊作戰的機會。在挪威戰役期間,他負責挪威南部海域的海軍行動,表現中規中矩,當德國主力艦隊穿過英吉利海峽進入大西洋之後,他負責指揮留在德國本土的艦艇,並在北海構築了防禦性的海上西牆,1940-1941年間他指揮的艦艇在北海與英國艦隻有過幾次交手,德國海軍一方並沒有佔到太多的便宜。在張海諾前往地中海區域指揮作戰後,呂特晏斯重新成為波羅的海區域的德國海上指揮,並親自指揮以「提爾皮茨」號為首的艦隊炮擊蘇俄陣地——這,也是他唯一一次站在俾斯麥級戰列艦的指揮崗位上。
除了海諾·馮·分肯施泰因元帥,還有哪個人更適合率領德國艦隊執行大胆冒險的「警號」行動?
「那我們就這樣等著嗎?」舒伯特還是有些氣不過,他雖然是在張海諾重新回到德國海軍后才「入夥」的,卻早已是張海諾的心腹大將和左右手了。
許多人已經對這樣的反覆感到厭煩,但在如今的德國,沒有幾個人敢於將自己對統治者的不滿說出口,更不用說付諸行動了。
至於H41這條同級戰艦的命運也好不到哪裡去,它隨著H39和H40的第一次復工而鋪設龍骨,最初的建造頗為順利,但隨著H39與H40的二度下馬而繼續在船台上沉淪,在歐海之戰結束后短暫而美好的兩個月里,德國海軍三條H級戰列艦同時處於建造狀態,這著實讓海軍官兵們美滋滋的憧憬了一下未來,可是這些戰艦按照正常進度建造對鋼材、人力以及資金的消耗都是巨大的,德國的進攻矛頭一轉向蘇聯,鋼材補給首先中斷,隨後大批工人被抽調去其他船塢或是工廠,資金的劃撥也隨著最高統帥部的命令一同中止了。
既然是來自高層的任命,張海諾知道即便自己全力抗爭,也不會有太大的機會,冷靜下來,他覺得以自己目前的功績,過於在乎得失反而會惹來「功高震主」的麻煩,不如就將所有的悲憤藏在心中,冷眼看待這世間的一切變化。
「會嗎?」舒伯特從嘴縫裡擠出一句。
「當然,而且不會太久!」張海諾悶下杯中最後一口酒,「相信我!」
「元帥,請恕我直言,如果您直接向元首面陳利害,他應該是會收回成命的。畢竟以大家的了解,實在想不出呂特晏斯將軍有勝任那樣一支艦隊指揮職務的理由!」
「塞德利茨」號依然靜靜的躺在斯卡帕灣冰冷的海底,人們或許只能從海軍部資料館里的記錄中再去搜尋事實的真相,然而這對於「警號」行動及相關的人事變動並不會起到任何的作用。
窗外,鵝毛大的雪花漫天紛飛,街道上幾乎看不到人影。
三艘同級戰列艦,在海軍內部亦被稱為H39、H40和H41,是比現役的俾斯麥級更為強大的水面艦艇,16英寸艦炮和柴油推進系統的應用,將使它們成為這個星球上迄今為止最先進的攻擊型水面艦艇。若不是戰爭的爆發,憑藉德國在戰前的實力完全有能力實施它們的建造,但1939年入侵波蘭的行動打亂了海軍高層的設想,由於德國艦隊與英國海軍的巨大實力差距,就在戰爭爆發的第二個月,建造中的H39和H40宣布停工,部分鋼材被拆走用以緊急建造潛艇。隨著戰爭進程的深入,這艘命運坎坷的大型戰艦曾兩度復工——1940年法國投降,以及1941年歐海之戰,都給了德國元首奪取海權的龐大野心,但不列顛空戰的失利以及全面入侵蘇聯,又兩次讓H39和H40的建造計劃擱淺,如此反反覆復,以至於到了1941年底的時候,龐大的船台上依然只有最基本的龍骨和少得可憐的構架。
「我不明白,實在不明白!」長期擔任主力艦隊參謀長職務的雷蒙·馮·舒伯特,隨著岡瑟·呂特晏斯的到任也失去了自己的「存在價值」,他主動申請調離並很快得到了海軍司令部的批准,輕艦隊副司令的職務看似是對他長年盡職盡責的一種獎勵,但在波羅的海無謂活動的幾艘小型艦艇,永遠是無法和俾斯麥、沙恩霍斯特以及齊柏林之類的大型戰艦相提並論的。
任命下達之後,人們關注的另外一個焦點是海軍副司令馮·芬肯施泰因元帥,德國海軍主力艦隊的前任指揮官,此人任內以一系列輝煌的戰果為德國海軍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戰略版圖,但就在勝利的曙光已經出現在海平面的時候,他卻成了這一任命中最大的「失意者」。來自內部的傳言說,這位元帥之所以遭到棄用,並不是他能力不夠出色或是人緣不夠好,而是因為他率領艦隊的每一次出戰都令最高統帥部乃至整個國家提心弔膽,唯恐德國耗費多年重新打造的精銳艦隊被強大的敵人打入海底,也許是運氣使然,這位元帥贏得了每一場勝利,但代價也是相當高昂的,且不說那些沉沒的艦隻,德國兩艘最好的戰列艦先後遭到重創,長時間的維修雖然能夠讓它們重返海洋,但資深的海軍專家都知道,再好的艦艇,也會因為沉重的創傷而傷及筋骨,因而不管如何修復也無法恢復到百分之百的戰鬥力,當年有著「不沉之艦」美譽的「塞德利茨」號之所以沒能在日德蘭海戰後參加一場戰鬥,也正是受到了那次重創的困擾!
「等等看吧!」張海諾緩緩說道:「急也是沒有用的,反而會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按照「提爾皮茨」號的維修進入,「警號」行動初步定於1942年2月14日開始,而這一天又正好是西方的情人節,因而很快被人們戲稱為「情人節」行動。
「其實……」張海諾溫吞吞的說道:「我們確實需要一段時間的休息了,何不安下心來養精蓄銳,靜靜等候國家的召喚呢?」
一周之後,聖誕節來臨了,隨之降臨歐洲北部區域的,還有一股強悍的冷空氣。於是短暫的晴朗天氣結束了,取而代之的是紛紛揚揚的大雪,在如此惡劣的天氣下,工人們根本無法繼續在露天船塢正常工作,得到負責人的批准,三艘龐大戰艦的建造工程再度中斷了——這一次,總算不是來自柏林的直接命令。
「不,西蒙,人人都會犯錯,只是有些事情的對與錯需要由後人去判定,而那時候,我們或許都成了一堆骨灰了!」
出乎許多人意料的是,海軍副司令馮·芬肯施泰因元帥平靜的接受了新的任命——全權監督以及綜合協調德國的新一輪造艦計劃,尤其是儘快讓代號為H、J、K的三艘戰列艦恢復建造。
「你不明白的事情多了!」赫森慢慢悠悠的喝著酒,從場面上看,他也是張海諾之外這個包廂內最泰然自若的人——在關於潛艇部隊指揮權的競爭中,他或許早已熟悉了這杯苦酒的滋味,以其特立獨行的性格,能夠屈于資歷、戰績均不如自己的鄧尼茨之下,必然是有所內涵的。
納粹的統治手段眾人再清楚不過了,明著和元首作對沒有任何的好處,舒伯特也只有泄氣的喝著酒。
與此同時,另一項任命則在人們的預料之中,海軍參謀長赫爾穆特·海耶將親自擔任「警號」作戰計劃的總指揮,德國海軍總司令雷德爾元帥則只是作為全盤統籌者。
「相信元帥吧!他從來沒有做過一件錯誤的事情!」西蒙·普拉廷斯上校,潛艇技術部門的重要官員,也是從U-171時期就追隨張海諾的元老級人物之一,繼續投以百分之二百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