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雄心》第五卷 蛻變,戰場悍將展雄才

第52章 千呼萬喚「豹」出來

第五卷 蛻變,戰場悍將展雄才

第52章 千呼萬喚「豹」出來

山巒疊嶂的本寧山脈,就像是矗立在英格蘭和蘇格蘭邊界上的高大屏風,這裏石灰岩裸露,熔岩地形遍布,只有少數隘口通有公路,易守難攻。1941年初,從英格蘭北撤的一部分英軍遁入山脈,意圖憑藉地形據守,但尾隨而來的德軍部隊並沒有在此投入重兵,他們的裝甲洪流分別從這條山脈南北兩側的特倫特河谷地和南泰恩河谷地滾滾而過,勢不可擋地進入了蘇格蘭南部的低地區域——儘管英國人的小股散兵和游擊隊不斷進入襲擊德軍在谷地區域的後勤運輸線,但在制空權與制海權相繼旁落之後,英軍再也無力阻止德軍主力部隊湧向愛丁堡和格拉斯哥!
作為「35噸空降坦克」方案的策劃者,已經擔任空軍作戰部長的羅根親自到場觀看。天空中下著濛濛細雨,而在試驗場的空地上,四輛體型和外觀不盡相同的坦克一字排開。停在最右邊一輛,是德國黨衛軍和國防軍均已開始列裝的四號F2型坦克,它的戰鬥重量為26噸,故而要比旁邊三輛明顯小上一圈。43倍徑的75毫米長身管炮是它區別於以往四號坦克的最明顯區別,當然了,它的炮塔上焊接有隔空鋼板和鋼製柵欄,車體兩側安裝了鋼質裙板,這樣的設計已經在不列顛戰場上經過了實戰驗證,從官兵們的反響來看,效果相當不錯!
作為法國戰役結束后新組建的10個裝甲師之一,德軍第12裝甲師是一支以38(t)為主力的裝甲作戰部隊。除一百余輛原產自捷克的輕型坦克,該師還配備有30輛指揮型IV號坦克和大約70輛I號和II號坦克,總體戰鬥實力不遜於早期組建的那些德國裝甲師。不過在愛丁堡郊區,他們遇到了英軍極為頑強的抵抗,戰鬥中共有20餘輛坦克被英國炮兵使用的美製37毫米炮反坦克炮擊毀。最讓德國人印象深刻的,則是改裝了6磅步兵炮的「馬蒂爾達II」,57毫米口徑的火炮在使用穿甲彈的時候,能夠在800米的距離上擊穿這支德軍裝甲部隊所裝備的任何一輛坦克。雖然通過精巧的戰術配合最終贏得了愛丁堡之戰的勝利,但德軍指揮官們還是非常嚴謹地將自己部隊在戰場上遭遇的困境報告給了上級!
展示結束后,在空軍副司令米爾希的主持下,空軍兵器生產部、空降兵裝備部和空軍作戰部進行了「三堂會審」,大多數軍官都傾向於克虜伯公司的樣車,畢竟使用相對成熟的技術,幾個月後就能夠順利進入量產期,在這個問題上,羅根又一次發揮了自己的主觀作用:三個公司的樣車各有特色,在裝甲方面卻無一合格,在他的強烈建議下,三家軍火公司都獲得了各生產3輛測試車的訂單,但必須在裝甲傾角、裝甲厚度以及發動機穩定性方面做出相應改進!
至於最後一輛亨舍爾公司的樣車,外觀上依然沿用了德國坦克一貫的方形車身,所謂的傾角也只是「85度角的樣子貨」,而為了讓裝配有長身管75毫米炮的炮塔更具戰鬥操作性,他們特別設計了一個比四號坦克更寬更長的炮塔。從橫截面上看,這個焊接結構的炮塔呈半橢圓狀,並且增加了勺狀護盾,使得防禦較四號坦克增強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在發動機方面,因為考慮到空降坦克將由運輸機群承載,他們標新立異地選擇了Ju-86所使用的Jumo205型柴油發動機,鑒於坦克發動機的尺寸,最終在自己的樣車上安裝了改造后的6汽缸航空柴油機——1700轉速/分的時候可以提供720馬力的功率,以至於在比戴姆勒-賓士樣車重1.8噸的情況下,時速仍然高出了5公里,達到了相當驚人的60公里每小時!同時,亨舍爾公司的工程師們還考慮到了這種柴油機儘管使用的輕質航空燃料,能夠輕而易舉地從空軍各處機場甚至是一些運輸機的油箱里獲得!
為了掩護最後一批從海上撤離的人員,由6個步兵團、1個炮兵團外加1個獨立坦克連(在本書設定中,英軍後期由於坦克數量匱乏,將所剩坦克編整成為若干獨立坦克連用於戰略要地的防禦作戰)組成的英軍後衛部隊,在南郊與德軍第12裝甲師和第36摩托化步兵師的先頭部隊展開激戰。
1941年2月17日,愛丁堡。
在四號F2型坦克左邊由內往外依次是克虜伯、戴姆勒-賓士和亨舍爾的樣車。一眼看去,克虜伯的「35噸坦克」根本就是四號坦克的單純放大版,稜角分明的炮塔與車身依舊是四方盒子的造型,對於空軍訂購方案中「炮塔和車體傾角」的要求,設計師們看來並沒有特別在意——性能數據手冊上,車體傾角一欄寫著「85°」,幾乎是有等於無!
就常理而言,短短半年的時間從無到有地研發一款中型坦克過於倉促。因而在當初發出訂購方案的時候,德國空軍就要求各軍火公司儘可能採用目前三號和四號坦克的零部件,以力爭在1941年春天前完成樣車。
同一天,格拉斯哥戰役打響,德軍第22機降師在該港口城市的西北和西南郊區實施空降作戰,意圖迅速佔領了那裡大大小小的造船廠,而德軍第13、第16裝甲師連同1個摩托化步兵師、3個普通步兵師以及集團將所屬炮群向格拉斯哥以南約20公里處的英軍防線發起了猛烈進攻。
好在,並非所有的人都固步自封、滿足現狀。也就在愛丁堡和格拉斯哥之戰結束后的第二天,在柏林郊區的庫麥斯道夫試驗場,德國空軍前期向各軍火公司求訂的「35噸空降坦克」進行了第一次樣車展示。經過了前期的初步遴選,萊茵金屬的設計方案慘淡出局,而研發並製造了德軍四號坦克的克虜伯公司、車輛與發動機大亨戴姆勒-賓士公司、老牌軍火公司亨舍爾提出的方案均通過了驗證,他們均已研製出了第一款樣車!
造價方面,軍火商們的單車報價都達到了四號坦克生產型的三倍以上——許多軍官都覺得還不如直接改裝四號坦克,但羅根依然堅信,眼前的代價用不了多久便會體現出它的巨大價值!
21個小時拿下愛丁堡,26個小時攻取格拉斯哥,德軍不列顛之戰的強勢推進,很大程度掩蓋了坦克性能方面的不足,況且在德軍統帥部和陸軍的要求下,各大軍工企業正抓緊生產三號和四號坦克,但月產量也還不足650輛——短期內為龐大的陸軍裝甲集群換裝新式坦克是不現實的!
在由德軍空降部隊主導的前期巷戰中,通過「巨人」重型滑翔機運送的三號和四號坦克儘管得到了空降兵們的全力配合,卻還是被英軍使用的反坦克武器擊毀和重創了一多半。經過戰鬥結束后的清算,德軍官兵們驚訝地發現己方一輛三號坦克竟然被十多發大口徑反坦克槍子彈擊穿了頂部和後部裝甲,以至於整個成員組非死即傷!此外,英軍步兵的2磅炮(40毫米)和6磅炮(57毫米),在中近距離的作戰中均能夠有效威脅到德軍空降坦克!
戴姆勒-賓士的樣車,車身比克虜伯的寬且短,而且他們顯然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動力系統。它採用了一台戴姆勒-賓士自產的600馬力柴油機,其理論上的最高公路時速能夠達到55公里,且最大公路里程超過了300公里。就這兩項性能而言,已經遠遠超過了德軍現有的任何一款坦克,車身和炮塔傾角為75至80度。鑒於德國目前所有的坦克都裝備著易燃的汽油機,當羅根看到數據手冊上的詳盡介紹時,立即對這輛樣車充滿了期待。不過,若是他得知戴姆勒-賓士公司選用柴油機而非汽油機,最根本的原因是考慮到空降部隊採購的坦克數量非常有限,因而在柴油供應方面不會有太大麻煩時,不知道心裏會不會對巴庫和波斯灣兩大石油產區愈發的望眼欲穿!(德國採用的是乾餾法提煉汽油,因為這個的成本較低,技術也簡易。通過焦油獲得柴油是可行的。基本步驟是先分離出重油和輕柴油,在對重油進行分離,以獲得重柴油,但是裂解比例是有問題的,重油和輕柴油的裂解率大致是4:1,後者大約佔分離總量的20%。德國的國情決定,它們的軍隊建設必須首重陸軍,而並非所有柴油都適合車載柴油機,高功率、小型化的車載柴油機使用的只能是輕柴油,也就是只有合成燃料總量的20%可以為陸軍所用。而獲得的大比重的燃料——重柴油,卻並非德國所急需的,所以,德國假如要在陸上普及柴油機,不但會增加成本,而且回報率會低變得極低。)
格拉斯哥城外,一貫銳不可當的德軍裝甲部隊雖然只花費了5個小時即突破了英軍防線,但是兩個以二號和三號坦克為主力的德軍裝甲師,戰鬥損失率均超過了百分之十五——在攻堅戰中,由於英軍利用手中的各種武器實施反坦克防禦,德軍坦克裝甲薄弱的缺點暴露無遺,被反坦克炮、火焰噴射器、步兵反坦克炸藥以及反坦克槍擊毀擊傷甚多!
除了開拓性地使用了車載柴油機,戴姆勒-賓士公司還為他們的樣車選用了彈簧式懸挂裝置,考慮到空降作戰的特性,還對坦克抗震結構上進行了強化,這一點也頗讓空軍的技術專家們滿意!
通常情況下,樣車展示並不像後期測試那般全面檢驗機動性、防禦性、攻擊性還有長距離行駛的可靠性,加上這次準備時間較短,三輛樣車各有一些部件採用的是等重或者效用相近的「替代品」,所以德國軍官和技術專家們就像是面對博物館里的展品一樣繞著它們進行圍觀,並聽取主要工程師們對自己樣車的性能講解。接下來,勢在必得的克克虜伯公司和戴姆勒-賓士公司讓他們的樣車進行了載人試車,羅根也親自坐在炮塔上感受了一下「35噸空降坦克」與四號坦克的區別。總體而言,克虜伯的樣車技術最成熟,在繞著試驗場轉了兩圈都未出現故障,戴姆勒-賓士的柴油機在坦克行駛過程中三度熄火,而且柴油機冒黑煙、噪音大的特點畢現無遺。至於亨舍爾公司標新立異的航空柴油機,由於技術上還有待改進,最終沒能進行實際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