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運》第二卷 財福齊天

第413章 還是政府的力量大啊

第二卷 財福齊天

第413章 還是政府的力量大啊

不過,現在就算定了錢,嘿嘿,說不得,我還能卡到你混天黑地不是?
「我說老平,你這是做白日夢嗎,轉讓?那你等著新發明出來之後再說吧,能夠授權給你我就燒高香了!」
當然她也聽出來了,輝煌實際做主的人是那個借口村裡有事兒開溜的趙志強……
在國內,他們可是誰的面子都不給的!
有財大家發,聯合起來做大才能做強,現在這些人有了核心技術,有了資本,有了利益共同點,還有這麼一大幫子的人支持,這事兒想不成都難!
這個結果,姜建國已經給孫蘭說到了其中的厲害之處,孫蘭沒想到國家的電力器材設備採購竟然還有那麼深的水,而這個巨大的市場是由神秘的李家在把握著,今天這五大公司有這個態度太正常了。
書記已經定了調子,就算有人有意見,也不會跳出來再觸眉頭了,何況這事是和二把手政府首長一起敲定下來,主管經濟的陶副省長都不說話,別人哪個會說,又不是從自家包包里掏錢,相反卻都在迅速的盤算著,怎麼在這盤子巨大的蛋糕里體現自己的價值。不管是撈點好處還是政績,甚至名利雙收,心裏這麼想著,該有的態度那是必須的!
沒有紙質計劃?
人手不夠,沒關係,各公司馬上調人過來!
趙志強心中感嘆,還是政府的力量大啊,一個會兒下來,至少二十億的錢,有了,而銀行貸款也絕不會難,四十億足是能夠搞到的,畢竟就算沒有政府的頭頭們說話,財源公司的增入資本在那放著呢!
之後領導們離開,企業家們開始折騰組建聯合體的計劃,其實也很簡單,只要同意輝煌購入股份的企業,接受輝煌的龍頭老大地位即可。
因為,他們早就擁有自己一整套的供求體系,掌控著國家百分之八十的電力供求啊,其中有三分之一左右的電材需求是從國外進口,剩下的都在蘇江、川省等地生產,這些年來,別的省的電力器材料企業只能看著人家喝肉,能夠喝口湯,在本省範圍內做小單就算不錯,所以,真正擔心的,還是銷售的問題,雖然那個神秘的發明人說到了國際市場,可是國際市場認國貨嗎?
「輝煌劉總,你們這個發明,能不能轉讓啊,我們出五百萬!」一個粗嗓門立即吼了起來,這位是生產出身,對技術指標全通,知道七分之一的改良意味著什麼。
專利局那邊兒承諾以最快的通道幫助完成國家和其它國家的專利申請,涉及擴大產能建新生產車間,廠區、廠房等副省長親自來組織,企業間的轉並股權投資等由商務工商等幫助協調,四大銀行的行長副行長也不傻,之前已經知道財源投資公司要注資三十億,這下子省里再給20億……這可是民資合資企業啊,雖然以股權模式政儲投入,可是這些年也不見政府這麼著急就給一家傳統企業這麼多錢的,對那導線不懂,可是對1000-2000億的產值卻明白,就算只實現百分之五的利潤點那也是50至100億的凈收益,相當於投50億當年就實現成本回籠,就算沒有銀行的投入那也應該夠了吧,那麼把他們叫來顯然這盤棋的局要比預想的更大,一般的貸款周期特別是實體生產企業都是三至五年回款的,所以這一定是個不錯的投資,即在各部門或土地,或政策或專項扶助資金幾百萬,幾十萬的表態之後,四大行同聲許諾只要需要貸款,一定優先支持,以十億起步,三年低息工業貸款,上限省行可以向總行申請到五十億……
可是唯獨沒有任何表態或者說只說了一句要向國電、中電的在京總部彙報的兩大用纜巨戶,把握著國家百分之九十以上主輸電建設和維護的五大電力公司,竟然同時緘默,只是說會考慮購入將會研發的新產品,再多就什麼也沒有了,而且主會一結束就匆匆以去彙報為由離開。
孫蘭書記卻感覺,好有氣魄的一個計劃,雖然連紙質的文書都沒見到一張,可是這思路是極度清晰的!
會議雖然沒有稿念,沒有議程,可是卻個個參會人員關了電話,豎著耳朵聽,特別是那些國有或地方或個人的企業,每個人盯著眼前的那段導線看個沒亮,那專註勁兒絕對比看美女專註一百倍。
沒關係,協調會已經沒什麼可協調的了,共同發財誰不想?人家給技術又給錢的,一起做大,這個理兒沒有哪個生意人傻到不接受,立即就有人嚷嚷著要連夜完成完善劉洪輝說的計劃,發財的機會那可是能早一天是一天!
再關上門,都是遼省的幹部和企業了,更像一家人,特別是那些早就按捺不住的生產企業。
想發財,就靠政府!!!
他這一表態能出20億,當場把二十幾個有關部門震呆,因為這錢等於是一、二把手直接拍出來的,雖然這麼多錢要上會,可是能上會的人都坐在這兒呢,剛才孫蘭書記已經做了重要指示,要在經濟發展上和蘇江等省比比,打個翻身仗,讓他們看看遼老大重新振興的樣子!
二十幾個沈城的企業家其實恨不得只有自己享有這個權力才好,可是他們都知道,這新產品一出來,絕不是他們這些廠的產能跟得上需求的,任誰也不會放著提高了七分之一倍效率的新材料而還用現在的舊材!
劉洪輝一腦門子汗水,看了一圈兒,趙志強竟然閃人了……氣得他牙直痒痒,好在趙志強的主體意思很明確,好貨要賣個好價錢!
從來沒有過的官商團結一起辦的這麼快的關於投資生產發展的事兒,大半夜的時間內竟然推動起來了!
劉洪輝頓了頓,有人立即要說話,卻被旁邊的人制止了。個個聽得臉紅脖子粗,有人明白了,有人不理解。
「我們集團不會敝帚自珍,不過,大家都是生意人,咱就生意談生意,而且省里的主要領導都在這裏,我就直接表態了,經過我集團主要股東一致同意,該項專利發明,將以技術入股的方式,發明人轉持集團百分之二十的股份計入總資本,之後為財源投資的四十五億資本,王柄男等股東的十億資本,以及省府到位二十億后的股權,構成公司的另百分之八十的股權,後續輝煌集團將用五十億新資本進行十處新線廠基地的建設爭取下年度能夠正式投產,而領導們關心的今年的產值,輝煌將會同各位以及全省同行業具有相應實力的兄弟企業一起完成至少1500億產值任務!具體的形式,發明人已經授權在下,由輝煌集團組建新電纜生產聯合體,全盤主導生產製造,一體化搞營銷,全省一個聲音,為了避免別人說我們壟斷,所以需要組建一個超級聯營企業,因為發明人提醒我們,在國內我們的產品也許一時會找不到最大的客戶,不過如果我們放眼國際,那麼,七分之一,以後還有四分之一和二分之一倍的增強效果,絕不會讓我們沒有最終客戶的!」
越來越多的人聽得心跳加速,很明顯,減少內部不良競爭之後,聯營又大降生產成本,又有新技術專利支持,更有利的是,輝煌的背後是省政府坐陣,20億財政撥款不算,還有四大行至少四十個億的貸款啊……
各路官員開始沒以為意,可是聽到工業產值和連帶效應的時候,耳朵都快成了精靈的耳朵了,開玩笑,誰和政績有仇啊,這是一、二號首長親自主抓的重頭戲啊,誰不想在這個戲里找個角色乾乾?
姜建國都沒想到趙志強要做的盤子竟然這麼大,好半天沒能反應過來!
就連袁喜德都當場表態,司法公安一定會為這次大會戰一樣的電力電纜工作保駕護航,各部門更是當場表態,本來財政廳的頭頭還想打個糊塗不說具體的,可是姜建國直接拍了桌子,問他財政能不能從國家和省的科技工業扶助金中拿出20億來,他看了孫蘭同樣不太高興有臉,哪裡還敢再以工作程序什麼的託詞,其實他託詞的主因也是這事兒太突然了,他這個大財神的衙門,也沒有人燒香啊?
表態么,都會浮夸一點兒不是?
二分之一倍的改良啊,那足夠在全球建立新的電纜標準了!
到了協調討論的時候,立即就變成了菜市場,要不是陶副省長喊了一嗓子,劉洪輝就算八張嘴也回答不過來。
……
「輝煌集團將持股有想法合作的企業,持股比例為百分之三十,整合在沈及全省同行業各種不同規格型號的冶銅鋁及電纜生產分工,優配各方資源,爭取一年內完成全省同行業整合,達到省範圍內一種型號生產只有一家超級企業的標準,這個標準將以新材料為基礎,爭取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的標準!」
不過,中國五大電力公司也就是前身是中國電力部直屬的國電或許例外……
後邊兒的又是協調會兒,發言只要不搶話,舉手就可以講。
有感於企業家們的熱情迸發,姜建國要求今天會上所有承諾的政策以及財政撥款事項,當晚啟動,明天要正式立會通過!別的領導當即表態支持,孫蘭更是要求大家群策同力的做好這件大事!
「聽劉總說說輝煌集團要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