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贗品》第四卷 雛鳳清鳴

第010章 意外之得

第四卷 雛鳳清鳴

第010章 意外之得

「老六,你的面子真大!連皇上都特意賜東西給你!」四郎也是很興奮地跑了過來。
「此計甚妙呀!」聽了太宗皇帝的安排,三人都覺得可行。
「妙哉——」幾個人都是行家,一看到太宗的收藏,眼睛立刻亮了起來。
「既然陛下已有定計,臣等自當遵從。」三個人相互看了看后,秦王率先贊同道。
「咳咳——」坐在一旁的太師椅上的楊繼業威嚴地咳嗽了一聲。
「不如敲開看看如何?」七郎異想天開道,「我看此石分量不輕,也許是塊兒金礦石呢!如果是那樣,我們可就賺到了!」
「希望這個長春真氣真的有那麼管用吧!起碼不要練出什麼岔子來!」我苦笑著說道。
太宗皇帝拿起書案上面擺放的一把摺扇,翻來覆去地看著,心中充滿了奇異的感覺。早朝後,樞密副使楊繼業進奉此物,說是其子延昭特意製成來獻給皇帝的,他的心中還有些納悶兒,此時節,天氣早已冷得一塌糊塗,要這摺扇何用,雖說樣式的確新穎,較之藝寶齋進貢的扇品也不遑多讓,可自己現在拿在手中臣民們作何感想呢?恐怕他們會猜測皇帝陛下的腦子不會有什麼不妥吧?莫非已經到了寒暑不分的地步了?想到這裏太宗皇帝笑了笑,輕輕地將扇面展開。
「謝了!」我隨口答道,眼睛卻不離桌上的石頭。
「恩——」太宗思考了半晌后說道,「金石書畫向來不分家,看他的書法功底,金石也弱不到哪裡去,朕記得曾經得到過一塊兒奇石,卻不知道該如何應用,不如將它賜予楊延昭,也許能夠做出點兒什麼東西來呢!」
「我欲以尹憲知夏州,以曹光實為巡檢,不知諸卿以為如何?」太宗說道。
「屁話——」我笑罵道,「你試試把它砸了!恐怕不等皇帝來問罪,你老子就先把你的屁股打成八瓣了!」
想了片刻后,我決定從外部取下少許的樣品來,在研究一下這東西究竟是不是內外一體的,按道理自然界中是不應該存在比重如此之大的石頭的,於是我取出一隻刻刀,從這塊兒半尺方圓的石頭上面仔細地切了一塊兒下來。
「大呼小叫地成何體統?」楊繼業板著臉訓斥道,然後雙手拱起說道,「皇上賜給我們家東西,那是天大的榮耀!我們楊家時代守邊,功勛卓著,勞苦功高,聖上英明睿智,體恤臣下,這份兒寶貝,應該是供奉到楊家的祠堂裏面的,豈能讓你們這些臟手摸來摸去!」
「宣齊王——恩,宣秦王——還有宰相趙普、樞密使曹彬進宮議事。」太宗頓了一下吩咐道,「另外吩咐下去,準備一桌酒菜,不要太複雜,簡單一些就可以了,我要和幾位大臣們邊吃邊談。」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我立刻否定了這個念頭,可是好奇心卻使我無法阻止自己的手臂拿著那塊兒樣品向桌子上面的燭台伸了過去。
應該怎麼來處理這東西呢?我的心中暗自琢磨著,以前我也曾經見過很多的奇石,產自祖國各地的都有,什麼奇彩石、靈壁石、草花石、雪浪石、綠泥石、黃蠟石、菊花石、麒麟石、樹化玉、鬼見愁等等,不一而足,就是取自月球上的岩石標本我也見過,可是眼前這東西卻大大不同,莫非是天外之物?我不禁搖了搖頭,嘆了口氣。
「六哥!小弟我支持你!」七郎跟在我的身後,為我打氣。
太宗收拾起笑容,又恢復了莊重嚴肅的表情,口中威嚴地說道,「宣——」
來到大堂的時候,內使已經走了,屋子裡面圍滿了人,都在看一件圍著黃布的東西,見到我來之後,紛紛吵嚷著圍了過來。
「來人還說了什麼?」我雙手捧著石頭,苦笑著問道。
只是如何剝去外皮,而不傷害到裏面的東西,卻令我頗費了不少腦筋。
於是我先去用薄銅皮做了個幾個簡易的大小量杯出來,又吩咐七郎去找了桿秤,然後準備了一盆清水,灌滿了一個大一些的量杯,然後將其放入一隻空盆中,再把怪石放入量杯,水流溢出后流到空盆中。然後我將流出的水稱出重量,再將怪石的重量稱出,兩相一除,立刻得出了怪石的比重來。
一股焦灼的感覺從手上傳了過來,我的手上吃痛,立刻將那東西拋了出去,扔到了地上,接著我驚愕地發現那塊兒樣品開始燃燒起來,諾大的一塊兒很快地就縮成了焦黑的一小團兒,並迅速地在我的面前汽化,最後徹徹底底地消失不見了!
「國華且放寬心,朕自有人去對付那李繼遷!既然他已經來了京師,那朕就絕對不會再令其回到西北!來去自如,柒當我大宋無人耶?!」太宗的眼中神光一閃而逝,狠狠地說道。
自從我被雷電劈到這個時代以後,我發覺自己的身體如同被洗淬過一遍一樣,肌膚也變得明潤如玉,彈性十足,頭髮與眉毛漆黑得如同染黛,身體抵抗外力侵襲的能力也大大地提高了,心中很是自得了一陣子,可是自從看到了陳摶等人攝空飛行的景象后,就倍受打擊,明白到凡人與高人們的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內臣不敢妄加猜度!」王繼恩安守本分道。
「你真的確定嗎?我可要燒了!」七郎將那火把移到了鐵架子旁邊,又有些不甘心地問了一遍。
「朕原本是想要息事寧人的,奈何總有人以為自己是真命天子,李繼捧的族弟繼遷,前日秘密來到了京師,似乎意圖不軌。」太宗有些感慨地說道。
難道這東西居然是塑料不成?北宋已經有了塑料嗎?我的腦袋立刻大了幾圈兒,痛苦地呻吟起來,事情越來越古怪了!
「是新近歸附的李克文。」樞密使曹彬答道。
「少廢話,還不快些進來!」我將七郎讓進了屋子。
「竟然快趕上純銀的比重了?!」雖然已經知道這塊兒石頭比較重,但是當我看到計算結果后還是忍不住吃了一驚。
我瞪了七郎一眼,然後沒好氣地說道,「親愛的七弟,難道你沒有聽說,試玉須燒三日整,辨材更待七年期么?一塊兒石頭而已,燒燒有什麼關係?」
「是。」王繼恩一揮手,一名內侍領命退去。
三人落座后,秦王問道,「不知聖上宣詔,所為何事?」
我按照長春真氣上面的行經路線圖調息了一陣子后,自然而然地清醒過來,雖然覺得沒有什麼特異的感覺出現,但身上卻是一陣溫暖如沐春風,眼神也覺得明亮了許多。
「聖上以為應當如何處置?」宰相趙普皺了皺眉頭問道。
秦王廷美等三人上得殿來,行了大禮。
「我有個釜底抽薪的計策,不知道可不可行,諸卿且替我參謀參謀。」太宗見眾人沒有異議,心中大悅,將自己的主意說了出來。
在眾人的一片驚異艷羡或是嘲笑的眼神中,我雙手高高捧著御的「寶貝」,趾高氣揚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間,將它擺到了桌子上。
「皇上,秦王等已經到了,正在殿外候旨。」一名內侍侯來報。
「呵呵,你這麼說我就放心了!」七郎嘿嘿地笑著,將那火把伸了過去。
「噝——」我同七郎呆了半晌之後,不約而同地倒吸了一口涼氣。
「西北之事,不知道諸卿有何高見?」太宗開門見山地問道。
「什麼事情這麼急噪?」我打開了房門,七郎伴隨著一陣冷風撞了進來。
然而我終於還是抵禦不了對於裏面那個未知的物體的好奇,我決定還是賭一下,看看老天是不是堅定地站在我這一邊。
「看來這塊兒石頭的裏面,應該藏著一件相當於黃金比重的東西呢!這回算是踢到寶貝了,恐怕連皇帝也沒有想象到會是這種結果吧!」我心中竊喜道。
「皇上英明,內臣佩服之至!」王繼恩道,心裏卻將太宗皇帝鄙視了半天,一塊不知道什麼來歷的破石頭,就賜予給大臣了,真是無恥到了極點!
七郎很快就笑嘻嘻地舉著一支火把跑了過來,「六哥,你要火把幹什麼呀?」
我找了只鐵架子,將那石頭放在上面,然後吩咐七郎道,「用火燒它!」
眾人都非常自覺地安靜下來,等候家主訓話。
身後的王繼恩非常知趣地湊了上來,端上一杯參茶。
「六哥!六哥!」一陣急匆匆的聲音傳了過來,不用說,肯定是七郎。
「不要瞎說!」楊繼業也是大為失望,沒想到皇帝送人居然用這種東西,不過失望歸失望,卻不能亂說什麼,於是對我說道,「六郎啊!既然皇帝把這麼——不一般的東西賞賜給你,肯定是有深刻的用意地!你一定要好好地體會,揣摩出上意來。我就不把它收進祠堂了,具體怎麼使用,你還是自己看著辦吧!」
「你確定?這可是皇上賞賜的寶貝!」七郎有些懷疑地問道。
「自行處置?」我嘿然一笑道,「恐怕是他也不清楚這東西能用來幹什麼吧?無非是想刁難一下我罷了,不過我也不是那些等閑之輩呢!」
「內使來了,皇帝賜寶貝給你了!」七郎喘吁吁地說道,隨即一把拉住我就往外闖。
「天啊!這到底是什麼東西——」我立時呆在當場。
「六哥哥,快給我們看寶貝!」聲音稚嫩的正是八姐九妹兩個小傢伙。
「我是隨口說說,當不得真!六哥你可千萬不要告訴爹爹!」七郎訕訕地說道。
搖曳著的火苗受到了屋內氣流的擾動,如同被一隻無形的手拖拽過來一般,忽地一下吸附過來,撞到了那塊兒怪石的樣品上,竄起了高高的火苗。
整塊兒石頭化成了火球,一股黑煙捲了起來,將屋子裡面籠罩起來,再也看不清眼前的石頭,只聽到滋滋的燃燒聲,就好象是在燒豬皮一樣。過了有兩分鐘,才停了下來,待到硝煙散去后,我們終於看到了鐵架子上面那東西的真面貌。
「牆角數支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太宗望著題在一側的詩句,情不自禁地讚歎道,「好詩啊,好詩!好一份高潔的志向,以物言志,偏偏不帶絲毫煙火之氣!真是沒有想到,以武傳家的天波楊家,居然會生出一個詩書畫三絕的六郎來!偏偏他又是一員難得的驍將,這可令人難以把握了,究竟應該把他如何使用呢?若是他能夠在禮部的省試和殿試中脫穎而出,難道朕真的要把他當作翰林庶吉士來對待嗎?呵呵——」想到這裏太宗皇帝不覺感到有些好笑,忍不住笑出聲來。
「這是什麼東西?」我看著手中的石頭,眉頭皺了起來。
「今日宣詔諸卿,一半公事,一半是為了飲宴,朕近來得了不少佳作呢,有道是奇文共欣賞,我們君臣同樂耳!」太宗一揮手,令內侍們上酒菜,同時將自己得到的新詩詞取了出來,懸挂在一面牆壁上,令三人欣賞。
這層外皮相當堅硬,且具有玉石般的光澤,我將那塊切削下來的樣品拿在手中把玩了半晌之後,忽然發現這東西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也沒有了方才連在整體之上時的清涼,反而有些溫潤的感覺,我的心頭立刻閃現出一個念頭來。
「夏州節度使李繼捧不是已經入朝了么?其族人也將遷入京師居住,陛下如此問,莫非是西北又有了變數?」秦王有些稀奇地問道。
要不要繼續實驗下去?我看著桌子上面的大塊石頭,心知也許僅用一把火就可以知道裡面包裹著的究竟是什麼東西。可是也許一把火下去,整個東西都會化為烏有,這也是我無法預料的,若是發生這種事情的話,我拿什麼向眾人交代呢?如果有一天皇帝問起來,我就回答說用一把火將他賜給的石頭燒成了灰嗎?除非他失心瘋了,否則怎麼可能接受我的解釋?
湘妃竹製成的扇骨溫潤如玉,即使在隆冬時節摸來也不覺得冰手,最外層的表面用上了磨砂的打磨工藝,雲紋圖案隱約可見,頂端用犀角裝飾,格調古樸高雅,白色底子的宣紙上面,是一副水墨畫,幾支梅花用簡潔的筆調勾勒出來,花朵嫣紅,在紙上散發出一種虛幻的美感,隱約之間有一股梅花的香氣從扇面上撲鼻而來,令人心神皆醉。
「平身,賜座。」太宗吩咐內侍看座。
「王繼恩,你說朕應該賜給他點什麼東西呢?」太宗皇帝笑吟吟地問道。
果然,樣品沒有感覺當中那麼重,我再次重複了測試以後發現,這種看似玉石一樣的外層的比重很小,比雲母石高不了多少。外層的分量越輕,就意味著裏面的東西比重越大。
「讓你燒就燒,不要絮絮叨叨。」我說道。
「既然如此,為何不著刑部將其抓捕?」秦王道。
「唉——」太宗皇帝放下手中的密報,揉了揉緊鎖了幾天的眉頭。
「原來是塊兒石頭呀!」看到包袱裏面的真相后的人們都大為失望道。
可惜他在那裡長篇大論,我這裏的臟手已經將那黃布包袱打開了,露出了一塊形狀怪異的石頭來,既不是美玉,也不是奇石,而是一塊表面有無數的細小孔洞的泥石一般的東西,但是質地卻如玉一般,堅硬無比,雙手摸上去后,感覺到有一種涼絲絲的氣息傳了出來。
眾人見皇帝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當下也無話可說。
曹彬有些猶豫道,「陛下,此計雖好,但是臣恐尹憲等人未必能降伏得了那李繼遷!此人乃是後周銀州防禦使李光日嚴之子,其高祖拓跋思忠,在唐中和元年隨兄拓跋思恭幫助唐朝進攻黃巢起義軍的戰鬥中陣亡,唐僖宗贈宥州刺史。李繼遷少年英武,十二歲時就以射殺猛虎而聞名族內,時任定難軍節度使的李光睿愛他的機智勇敢,授他以管內都知蕃落使。此人在族中雖然位居第二,但是野心恐怕不小,況且實力頗為雄厚,一身功夫更是深不可測,族中人應者雲集,一旦讓他回了西北,必是禍端橫生!」
「這有什麼用呢?也不是玉石,拿來壓酸菜還嫌分量不夠呢!莫不是皇帝窮極無聊,拿塊破石頭尋你的開心?」七郎在一旁不滿道。
太宗皇帝卻不直接回答,反而問道,「夏州知州現是何人?」
我沉了口氣,定了定心神,站起來推開房門,對著外面喊道,「老七,去找支火把來!」
眾人皆是暗暗地竊笑不已。
不過七郎的話倒也提醒了我,雖然不能把它砸開,但是我完全可以先測量一下它的比重,初步判斷一下它可能是什麼東西,總比現在這樣無從下手要強得多。
「皇弟有所不知,此人乃是西北李氏的二號人物,若非有真憑實據,朕輕易是不會動他的,党項人本就桀驁不遜,匪性十足,此次李繼捧來京相投,怕也不是那麼心甘情願,如果此時抓捕了李繼遷,恐怕會引起西北人心動蕩,無端生出是非來!」太宗皇帝解釋道。
「只是說讓你自行處置,別的並沒有多講。」楊繼業答道。
「皇上英明。」秦王由衷地讚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