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港做大亨》第一卷 小荷才露尖尖角

第十六章 武俠小說的錢途問題

第一卷 小荷才露尖尖角

第十六章 武俠小說的錢途問題

溫瑞安是誰,武俠小說迷的周興盛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尤其是「古龍接班人」的這個大眾讚譽,還有溫瑞安自己說的「武俠小說必須突變!……成與敗、得與失,我不管,但這樣寫法使我覺得很好玩……」這番霸氣側漏又令人無語吐血的話,武俠迷們可以說是如雷貫耳。
一份《東方日報》,居然有溫瑞安的三個武俠專欄,《七大寇》系列之《戰將》、《神相李布衣》系列之《刀巴記》、《四大名捕》系列之《四大名捕會京師》!
周興盛表現大異平常,以至於最後他見著手上的五十港幣,手都有些發抖了。
一直到2012,後世的小說發展明確無誤的證明了這一點。後來者,網路文學的興盛,只能夠說是將武俠中的那種「俠義」的精神給繼承了,其餘的差不多全都改變了,應該算作是新派武俠。
怎麼可能?
當曾經風靡華人世界的大眾文學——武俠小說,已經自金庸、古龍的巔峰時期的百花齊放,淡褪到逐漸的黯然無光。
原地,只留下報攤老闆一臉的愕然神色,不停嘀咕著說道:「不是吧,狗屎盛今天是不是發神經了,突然之間對我都這麼客氣了?買報紙也會付錢了?平常可都是記賬的啊?聽說被人打昏過去兩次,難道是被打得腦震蕩,發了神經?」
周興盛終於有了一絲高興,或者說是興奮,寫武俠小說這個決定,貌似錯不了。
琢磨了一會後,周興盛就下了樓,走到街道不遠處的一個報攤點,拿出自己僅有的一點積蓄,在自己房間里翻箱倒櫃半天才找到的五十塊港幣,全部買了報紙。
換做真正社團人,這些人如此畏懼,自然是個高興非常,認為自己很威風。但周興盛卻清楚得很,這算個哪門子的威風啊?別人是鄙視性的畏懼,只是自認為武力不敵才如此。要真換做一個能打的,早過來暴揍他們一頓了。
唯一令周興盛尷尬之餘有些驚訝的是,原以為八五年的港台武俠小說界已經是沒人了,誰曾想還有個如日中天的溫瑞安。可見,八零后就是八零后,有著很大的所知局限,特別是他這位內地八零后。
可喜可賀的是,終歸如今的武俠還算吃香,只要寫出一定的水準,大眾還是會慷慨解囊的。
就是他寫的了。
牛逼哄哄的「賊王」張自強夠強夠兇悍了吧,接連勒索李嘉誠這等世界級的大富豪數億港幣,但結果怎麼樣?香港、澳門、內地,一個三方聯合嚴打就把他給斃了。
尤其是各種強勢傳媒和流行文化開始在世界上大行其道,佔據絕大部分的市場之後,失去光環的武俠小說已淪為閱讀領域的弱勢族群。
困難是有的,但前途還是大大光明的,憑著前世十幾年看武俠小說的生活,相信困難還是能夠克服的。
最終,導致後輩武俠迷多數都不認可他,他的作品除了有限的幾部之外,大多數都不曾去看。尤其是後期的作品,更是被批評得一無是處,棄之如敝屣!
要是一般人見到溫瑞安的這種情況,肯定認為溫瑞安是位大家,是位高手;不過就武俠迷來說,溫瑞安的名氣要遠遠低於他本身,實在是溫瑞安的名氣毀譽參半,以至於大多數武俠迷都不太認可此人,也對他沒有太多的了解。
不過轉念再想想,雖然溫瑞安後期乏力,但能被大眾評為「金梁古溫」中的「溫」,也可見溫瑞安在巔峰時期的巨大影響力了。這個時候,正是溫瑞安的巔峰時期,在《東方日報》有三個專欄,其實也說得過去,不值得太驚訝。
(各位,加把油,還差一位就可以上首頁簽約作者新書榜了,收藏推薦多多支持啊。收藏也快破千了,就推薦票整得讓人尷尬啊,拜託各位多多投票,叩謝!)
不過,八五年的香港,亦包括台灣,卻仍有無數讀者沈緬于武俠魅力獨特的世界,並企盼它的盛世再度降臨。而且不光是八五年的港台地區,就是從八五年到2012這十七年間,無論是港台亦或是內地,又有哪個地區的讀者不再期盼武俠小說的再度盛世?
這個世界,始終是白道的天下。
「老闆,老闆……」周興盛眉頭一皺,用手在老闆面前晃了晃。
一個被八零后武俠迷棄之如敝屣的溫瑞安,居然在《東方日報》這樣的香港頭號報紙上有三個武俠專欄,如此巨大的影響力,如何能不令周興盛這位八零后大吃一驚。
周興盛自然不知道報攤老闆的既激動又懷疑的複雜心情,這個時候的他已經回到了家裡,正一份又一份的翻著買回來的報紙。
只是,武俠小說再沒落,很多人都看不到頭,尤其是八五年這時的港台地區,依然為了武俠出路而奮鬥寫作的武俠作者們寫一本撲一本,不僅出版社不願意出版,就是以武俠小說起家的《明報》這時也很少連載武俠作品,想出頭沒門路,比後世的撲街作者的情況還要凄慘,起碼有某點的大平台在,只要堅持,總有機會出頭。
「嗯?《戰將》、《刀巴記》、《四大名捕會京師》?溫瑞安?」隨手拿起一份報紙《東方日報》,連載武俠的專欄里,周興盛看得眼神一凝,暗暗吃驚。
更別說,他這樣的人在真正權勢、財富人士的面前,只能算個渣渣。就算是社團老大級別的大佬,在那些人面前,同樣是屁也不是。
老闆明顯的一愣神,好一會都回不過神來。
「哦,好。」老闆醒悟了過來,臉上有著尷尬的神色,隱隱間還有這一絲畏懼,站起身來后,快速的在攤子上一份份平攤開來的報紙中挑選了起來,一手端著,一手挑揀。
至於不認識溫瑞安的,很多人也讀過和看過溫瑞安的作品,紅遍兩岸三地的《四大名捕》
但是,周興盛既然琢磨了開來要寫一本武俠小說賺第一桶金,那他就不會輕易放棄,也沒有理由放棄。
周興盛瞧著奇怪,但隨即就明白了過來,臉上有著一絲苦笑,也有著一絲無奈,感情還真和他老弟說的一樣,鄰居都怕他呢。
應該說,後世網路上的網路小說,既屬於武俠小說的範疇,又不屬於武俠小說的範疇,令人感覺似是而非。不過絕大部分的讀者都已經知道了,周興盛也很明白,真正的武俠小說已經沒落了,後人只能想象著它的風光,但是卻已經不可能將的風光再度延續了。
特別是因為溫瑞安力圖接過古龍的交接棒,在武俠小說上大肆突變,最終導致聞名遐邇的「古龍體」被割裂得支離破碎,異化掉之後。不僅「古龍體」的新派武俠走到了死胡同,就是溫瑞安自己,也變得江河日下,日薄西山。
《東方日報》、《香港日報》、《明報》……,數十份報紙疊成一疊,周興盛從報攤老闆手中接過,也不說什麼,轉身就走了。
「老闆,這裡是五十塊,給我每份報紙都來一份,要刊登了武俠小說的!」周興盛說著,將五十港幣遞到了報攤點老闆的身前。
既然要寫武俠小說,這個時期的武俠小說行情肯定要做一番仔細了解的,到底前途和錢途怎麼樣,不能夠憑著後世的記憶去猜測。再者,他前世的這個時候還沒有出生,而等到他有了鑒賞能力的時候,這個時期出版或是連載的武俠小說早就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