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港做大亨》第三卷 內地之行

第三十三章 周師傅火了!

第三卷 內地之行

第三十三章 周師傅火了!

而就在第二天,楊偉等一眾業務員又早早的起床出去跑業務之時。
換做以前,楊偉當然是會覺得不錯了,但經過公司破產重組之後,楊偉就覺得不夠看了。他要攢錢,他要成為城裡人,一年也就百來塊的工資,能幹什麼事?一年萬元,成為萬元戶甚至十萬元戶才是他的目標。
唯一令他心裏稍微安慰點的是,晚上回到宿舍,宿舍里的其它業務員沒有一個是有著好臉色的,無一例外的都苦著個臉,不斷的唉聲嘆氣。
……
原本想著,老老實實的在大華廠幹上一兩年,然後轉正,最後想辦法將自己的戶口從農村牽出來,改成城鎮戶口。現在看來這隻是個白日夢罷了,但在剛進場那會卻不是白日夢,因為當時大華廠的廠長魄力極大,不僅投入重金擴大生產規模,更是喊出了「趕超華豐三鮮伊面,爭取做全國方便麵第一品牌」的口號。
因為公司破產,不僅讓他城裡人的夢破了,而且還很有可能讓他又一次的失業,他又要重新上路找工作。
好比張敏明,一首《我的中國心》在春晚獻唱,一夜之間就成為了全中國最火的男歌手。他在春晚上圍著的那條圍巾,第二天的時候就可以在大街小巷看到,上至四五十歲的大叔大媽,下至十二三歲的正太蘿莉,人人都圍著圍巾,沒有圍巾的話,幾乎都不敢出門,太OUT了。
在電話里,周興盛也聽到了遠在千里之外廣州的梁伯韜驚喜的聲音,說著工廠的員工今天都煥發了第二春,工作的熱情那叫一個澎湃啊,熱火朝天的,幾乎能把他這個總經理都給點著了。
楊偉今年二十五歲,沒改革開放的時候在家裡蹲著,干農活賺工分。
所以,當公司總經理梁伯韜宣布公司部門重組,將會在員工之中選出一些人劃歸為業務人員的時候,楊偉看了看待遇,馬上就報名了。
「需要方便麵嗎?我們周師傅食品有限公司新推出了一種紅燒牛肉麵的方便麵品牌?」
「走走走,別在這礙眼,什麼破玩意啊!」惡劣點的直接就開罵了。
廣州街頭,身為「周師傅食品有限公司」業務推銷員的楊偉,並沒有去努力的推銷公司新開發的牛肉麵產品,反而是一臉落魄的背著個老舊的帆布包蹲在了地上,一手夾著煙不停的抽著,一手捂著頭不停的抓弄一下頭髮。
又好比毛阿敏,在春晚上燙了個捲髮演唱歌曲,捲髮髮型立馬就成為了全國潮流。只要是個審美正常的女性,百分之八九十都要去染個捲髮。
或許是他和深圳犯沖吧,在深圳呆了三年,他一事無成。沒辦法之下,他只能是挪個窩,跑到了廣州來,寄希望於他會因此而改運,發達起來。
當然,以上的這些都是楊偉過去的想法。
總金額一百塊,就得到一塊;一千塊,得到十塊;一萬塊,得到一百塊……
楊偉當時就覺得吧,日子挺有奔頭的。
楊偉慶幸不已,聽到這個消息的一剎那間,他就對香港來的老闆有了深深的好感。
剛到廣州不久,他先是在工地上幹活,後來在一個朋友的介紹下進了大華食品廠,做起了臨時工。
看著身上這身在左胸口位置印有「周師傅」三個綠色的字眼的廠服,楊偉頹然嘆氣,蹲下來抽悶煙,想著:「要不,我還是回去開機器去?」
大華沒有發展成為全國方便麵第一生產公司之外,甚至落到了破產的地步,差點連他們員工的公子都發不出來了。聽工友說,這還是因為政府怕員工會鬧事,所以先向銀行借貸了些錢來支付他們的工資。
大華食品廠是鄉鎮企業,國企範圍,他一個外來人自然是不可能有正式編製的。
香噴噴,好吃看得見!
火了!
徹底的火了!
為此。楊偉在大華廠是很努力很認真的做事,一個小錯誤都沒有犯過,也從沒有被上司責備過。完全可以說是兢兢業業。
而公司業務員的待遇,是無責任底薪加提成,雖然底薪比生產線聲的員工要低百分之十以上,但楊偉算過了,無責任底薪,也就意味著即便他這一個月都沒有做多少單子,甚至沒有一張單子,他也是有工資拿的。但要是被他做下了單子,而且不僅一張,那每個月的工資就要高了。
推銷方便麵,不可能是一包一包的零散推銷,肯定是要推銷給一些企業、機構和團體。往往一份訂單,數量那都是成百上千的,上萬都有可能。這也意味著,一份訂單,總金額往往都是成千上萬塊。
「照這樣看來,我也不是太沒用嗎?」楊偉心裏覺得安慰,又想到:「既然這樣,那明天就繼續吧,我就不相信了,我楊偉拉不到單子!」
「不好意思,我們不需要!」這是文雅人的拒絕回答。
「不要不要,你走吧!」這是有人不耐煩了。
但是,令楊偉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喊口號喊得震天響的廠長,最後居然掉了鏈子!
一天的功夫,他沒有拉到一張單,也不知道投出去多少張名片,更加不知道這些名片有沒有轉身就被人扔進了垃圾桶。但他清楚的知道,投出去的名片估計是起不到什麼作用了。
身在北京的周興盛隨便在街上逛逛,就可以聽到街邊的人們在談論這事。香噴噴,好吃看得見,這話說得忒順溜了,聽起來真叫人熱乎乎的。
中央電視台在這個時代的影響力,無疑是恐怖的,堪稱空前絕後。
當然,好感歸好感,楊偉可不為為了這點點好感就不要工錢的幫忙幹活了,工錢還是照樣拿。
提成來說,公司現在定的是百分之一,也就是說推銷出去的方便麵的總金額的百分之一就是業務員應該得到的報酬。
現在,置身於廣州街頭的楊偉可不是這麼想的,他的心情是糟糕透了,覺得以前的自己真他娘的是個白痴,要多幼稚就有多幼稚。
街頭巷尾,電視電話,到處可以聽到這句廣告詞。
只有拿在手裡的東西,才是自己的!
周師傅紅燒牛肉麵,香噴噴,好吃看得見!
經過這件事,楊偉也想通了一個道理。
三千包方便麵?洒洒水啦!
深圳幾年闖蕩的挫折,讓他灰心了,決定不再好高騖遠做一個成功的大老闆,他覺得他自己還是老老實實當他的螺絲釘好了,最多只爭取將農村戶口給改了,做一個城裡人。
楊偉是欲哭無淚,他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真的不適合干業務員這一行?
而現實中,什麼東西拿在手裡才是最可靠的?楊偉認為應該是錢!
萬幸,有個香港來的大老闆收購了廠子!
員工的工資,在原有基礎上加百分之五,也就百來塊錢,並不會多到哪裡去。
這個時代,畢竟還只是改革開放的初期,內地的人們對於外界並沒有多少認識,眼界也不寬廣,但凡中央電視台播放的東西,一般都是認可的,也極為信服的,更是會在一夜之間成為社會潮流現象的。
這句在後世聽起來俗不可耐的廣告詞,在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后十秒鐘的黃金時段播出之後,一夜之間風靡了全國!
之後,香港老闆派過來的總經理在正式開始生產的時候宣布給他們加百分之五的工資的時候,他對於香港老闆就更加有好感了。
方便麵三塊錢一包,總金額一萬塊也才三千多包,隨便一個國企它的人數也不止這麼點。楊偉在深圳這些年可是見識過了,越是大型的國企,定東西那都是成噸成噸的,定方便麵也是這個樣子,他就親眼見過幾回。
前前後後,楊偉不知道向多少企業、多少機構、多少團體推銷「周師傅紅燒牛肉麵」,但是無一例外的都被拒絕了。在推銷的過程中,他甚至還挨了幾頓打,嘴皮都給磕破了。
每每想到這事,楊偉就窩火,一肚子的火,恨不得提根棒子就去暴揍廠長一頓。
後來改革開放了,初中畢業的楊偉覺得在家裡干農活沒意思,他不願意自己老死在農村,一輩子臉朝黃土背朝天的活著,所以在八零年的時候就跟了村裡的一個堂叔出來闖蕩了。
一份訂單就有一百塊,十分訂單就是一千塊,一百分訂單就是一萬塊……,再加上方便麵本來就是日常消耗食品,訂單可謂是源源不絕。算算,楊偉的眼睛都開始冒金光了,他彷彿看見數不清的人民幣朝他飛了過來,然後把他給埋了。
廣告詞一播出,以中央電視台的影響力,自然是在一夜之間就將「周師傅」這個品牌打造成了全國知名品牌。
夢想雖然是未來的打算,但畢竟在未來,還沒有發生。人不能為了夢想而將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夢想上,現實中擁有的才是最重要的。
深圳他去過,第一次出來就是去的深圳。
就周興盛派出去的人進行街頭調查,但凡問到的人都對「周師傅」產生了好奇心,紛紛表示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他們會去買來吃吃看,更表示在眾多方便麵品牌選擇中,他們願意選擇「周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