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港做大亨》第四卷 傳媒帝國

第四十三章 大話西遊!

第四卷 傳媒帝國

第四十三章 大話西遊!

因為那個時候,正值民國時期,社會動蕩,戰爭頻繁。各種社會關係複雜。為了掩飾身份,不少男作家喜歡用女性筆名,混淆別人攻擊的目標。巴金化名歐陽鏡蓉;矛盾的筆名既女性化之餘又帶點中國味,名叫冬芬、四珍。有的男作家還在女性筆名之後綴上「女士」二字作為強調,詩人劉半農自稱「范奴冬女士」,周作人則為自己取筆名萍雲女士、碧羅女士,而郭沫若則在國外流亡期間以自己妻子安娜的名字作為筆名的。
筆名這事,古代就有。近代也有,現代就少了。
就像「金庸」這個大名鼎鼎的稱謂也是筆名一樣。
劉振偉和王佳衛早年間打賭,用《猛鬼差館》里的角色「計安」和「金麥基」為各自編劇時的筆名,王佳衛最後是死不認賬,但劉振偉卻兌現了承諾。當然,「計安」這個筆名的由來還有另外一個版本了,說是劉振偉得罪了向勝這位大佬,不敢用真名編劇,只能以筆名出現,化名「計安」,意指忌諱義安。
合上劇本,周興盛長吁了口氣,想了想后說道:「是個好劇本,不,應該說是經典力作,拍攝出來,不敢說香港十大最具影響力影片,排入百大還是沒有問題的!」
「是真的嗎?周生你說的這些不會是……」劉振偉看上去有些猶疑,似乎不敢相信他說的話。
說著,他臉都紅了,顯得極為尷尬。
周興盛相信有以上兩個原因,不過想著劉振偉用「計安」這個筆名,或許還帶著一絲文青的心裏。
就是他熟知的那一部《月光寶盒》!
「謝謝,謝謝……」劉振偉站了起來,一個勁的感謝,整張臉都紅了,眼睛也是紅紅的,激動的顫聲說道。
周興盛一怔,不明所以地笑道:「當然是真的,我說的都是我的心裡話,這真的是一個經典的劇本,或許還可以改編成一個系列電影,就像老美的《星球大戰》系列一樣!」
拿過劇本,周興盛第一眼看過去就差點傻掉了。劇本的名字竟然是《大話西遊》!
以周興盛來說,無論怎樣的誇讚,對於《大話西遊》來說,都是不過分的。
這一句話,他也是實話實說。另外,如果內地來說的話,《大話西遊》系列影片的影響力,還要更加的高,因為它深深的影響力整整一代內地人。無論是從表達方式還是眼界,甚至是一代人的性格,都深受影響。
雖然等到劉振偉巔峰時期過去,劉振偉編劇的作品在周興盛看來,幾乎都是一大堆垃圾,《東成西就2011》什麼狗屎一樣的東西。但劉振偉的巔峰時期還沒到不是?現在而言,劉振偉正處在上升的初期。
見劉振偉有些猶豫,他連忙解釋道:「如果不放心的話,我們可以簽合約?」
劉振偉鬆了口氣,心裏不禁有些慚愧,忙不迭的點頭說道:「合約就不用簽了,我相信周先生。」
後世,直到1995年,劉振偉才開始編導《大話西遊》的第一部《月光寶盒》,但現在才多少年?1986年!和1995年隔了將近十年的時間。居然就已經編出來了。
「額……原來是這樣啊!」周興盛故作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然後安慰他道:「其實吧,這事你也不用放在心上,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他們對你嘲諷,是他們沒眼光,總會有人欣賞這個劇本的,我就很欣賞啊!」
近代的時候,寫作用筆名蔚然成風,金庸是最為人所熟知的。
以劉振偉的功底,拿著劇本來找他,周興盛第一時間覺得驚訝也無可厚非。
再看看劇本的內容,「至尊寶」、「春十三娘」、「二當家」、「瞎子」、「白晶晶」、「牛魔王」、「葡萄老祖」、「五百年後至尊寶是孫悟空托生」、「唐三藏決心一命換一命給孫悟空一個重生的機會」……和周興盛在電影里看到的《月光寶盒》一模一樣,幾乎沒有任何更改。
劉振偉重重的點了點頭,再次感謝了一番,然後猶豫著說了句:「那個……咳咳,不知道周先生願不願意投資……投資這部戲?」
要不然,作為主演的周興馳為什麼在內地的影響力是空前的?他要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最後還被冠以了「無厘頭之父」,表演方式成了「後現代主義」,最後還被北大邀請去做演講!
「不客氣!」周興盛驚愕不已,不明白他為什麼會有這種反應。
劉振偉有此想法,也不足為奇。
他深吸了一口氣,無奈地說道:「周生是不是有些奇怪我為什麼會這麼激動?其實,在冒昧登門拜訪周生之前,我去過幾家電影公司投遞劇本,希望能夠由讓我導演這部戲。只不過,沒有一家電影公司同意不說,反而對我的劇本大加嘲諷,一大堆垃圾、不明所以、穿越來穿越去的到底知不知道怎麼寫電影劇本……什麼難聽的話都說得出口。」
沒人敢保證,所以自然而然的也就沒人敢在他面前裝樣,他也就成為了編劇眼中的頂級大拿,所有人都希望得到他的指點。
周興盛笑了笑,很爽快的點了點頭,回答道:「投資這部戲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只不過時間上有點趕,因為今年我已經投資了六部戲。這樣吧,等到明年,明年再開拍,你看怎麼樣?」
周興盛反應過來,知道自己現在是今時不同往日,早就不是原先那個半宅男了,而是一個天才型的人物。憑藉著他三個劇本,本本票房賣座,他早就成為了香港影壇最頂級的編劇。雖然在藝術層面他還遠遠稱不上大師,但對於市場的把握,在香港影壇而言,他自認第二,相信沒人敢認第一。
「這是我的劇本!」說著,劉振偉將夾在肋下的一疊手稿遞到了周興盛的面前。
當然,現在和劉振偉說這些,周興盛可沒那麼唐突,劉振偉非嚇到不可。
以前用筆名寫作,或許是忌諱什麼,所以就不敢用真名。但久而久之,筆名不知道什麼時候竟成為了一種文雅的表現。用筆名成為了文學界的一種習慣。劉振偉用筆名。多多少少也受了這方面的一點影響。
良久,劉振偉才鎮定下來。
有本事,那就也連續寫出三個超級賣座的劇本來?
那個時候,還發生了用一件有關筆名的大事。放在後世,當然是趣聞了。
劉振偉此人,編劇功底很厲害,《大話西遊》、《東成西就》、《賭聖》等等經典之作都是他一手操刀構思的。另外,諸多香港電影里都會在編劇這個註釋里出現一個叫做「計安」的人,周興盛以前常常誤認為是香港某個著名編劇,甚至誤會為許志鞍,但後來才知道,「計安」只是劉振偉的一個筆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