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港做大亨》第四卷 傳媒帝國

第四十四章 七千八百六十三萬港元的收益!

第四卷 傳媒帝國

第四十四章 七千八百六十三萬港元的收益!

票房出來的時候,正忙著「周師傅」在內地擴張的周興盛特意關注了一下。
雖然身在內地,但還是打電話讓派駐《九品芝麻官》擔任監製的公司駐外人員,讓他出面邀請《賭聖》劇組的人吃頓大餐,費用找公司報銷。
而這個時候,七大生產基地的廠房建設已經提上了日程,有的已經在開工建設了。為此,周興盛召開了「周師傅」第一次管理人員大會,商討七大生產基地的生產運營安排,安排七個經理,七個副理以及麾下財務、法務、人力各主管前去赴任,正式接管七大生產基地的全體事務。
百分之三百的利潤,資本家可以被絞首!
幸好,隨著公司管理團隊的逐漸完善和壯大,有了一大批具備管理經驗的人才幫忙,周興盛終於在忙了兩個月後,手頭上的工作漸漸的閑了下來。
一直忙到八月份,周師傅在內地的發展才漸漸走上了正軌,不再需要他這個大老闆坐鎮,周興盛這才返回香港,自己給自己放假一段時間。
或許,只有當周興盛編劇的某部影片沒有獲得驚人成績,沒有再打破票房紀錄,那個時候他們才會驚訝不已,然後議論紛紛,掀起一陣口水戰。
其中,周興盛並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全部由梁伯韜、孫清雲召集公司一應高層管理人員商討決定,周興盛只在最後的計劃書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而已。然後,他坐鎮廣州原廠,並且負責人才的招聘,尤其是管理團隊的招聘;梁伯韜以及孫清雲則奔赴各地,和當地政府交涉,開始生產基地的新建工作。
這才三個多月,不到四個月的時間,投進去的資金就已經翻了將近十倍。
在香港下畫之後,《賭聖》在亞洲各個國家和地區的上映也提上了日程。最大票房來源的日本、韓國、台灣是重中之重,基本上這三個地方的票房都將會是香港票房的數倍。估算一下,除卻香港,《賭聖》在亞洲各國和地區的票房,達到兩三個億港元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工作室的成立。讓周興盛從編劇、小說作者、電影監製等等工作中解脫了出來,所以在「周師傅」即將在內地的大建分廠,急速發展壯大的時候,他趕去了內地坐鎮。
算算,即便以現在將近過億的身家。周興盛也感覺到一陣止不住的興奮。
《賭聖》的成功,讓周興盛獲得巨額收益的同時。也讓他更加堅定了一個想法,那就是趁著他還有未來的賣座劇本,趕緊把它們拍出來,然後賺取瘋狂的收益。讓他的身家持續不斷的往上升,直到重生者的優勢不再。
「三億一千五百萬港元?」周興盛驚訝道,伸手接過報告仔細的翻看了起來。
五千六百萬,至少三分之一的收益,意味著《賭聖》這部影片,僅香港一地,他就可以獲得至少一千八百多萬港元。除卻投資進去的一百八十多萬,在香港他就足足賺了一千六百多萬。
一個半月之後,四月二十五號的時候,《賭聖》在上映了將近五十天的時候,終於下畫了。而在第二天,《賭聖》在香港一地的總票房被統計了出來,是驚人的五千六百萬港元!
三分之一,賺到上億港元,一百多萬的投入,翻了上百倍!
百分之一百的利潤,資本家會踐踏一切人間法律。
報告中,財務人員給出了他最終能夠獲得的收益,是七千八百六十三萬港元!
想想看,一部影片就能獲得上億港元的盈利,有多少資本贏不回來?
「難怪在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不管什麼人,只要有點資金的,都想進入電影圈子。因為一旦賣座,實在是太賺了,會賺翻。小成本,大收益。上百倍的收益,沒有任何人能夠拒絕這種誘惑!」周興盛暗暗想到。
當然,他能夠獲得的收益,這個時候肯定比三分之一要少,因為在香港之外的票房,影院方的分成要比在香港的大多了。
百分之五十的利潤,資本家可以鋌而走險。
新建分廠,不是簡簡單單的拍拍腦袋就決定的,需要從各個方面考慮。
「總經理,影片《賭聖》的在全亞洲的最終票房出來了,是三億一千五百萬港元,這是詳細的資料!」回到財神投資公司,秘書就給他拿來了一份報告,說道。
雖然電影這個圈子的水很深,有時候投資了,不一定能獲得這麼大的收益,甚至有的時候還會因為電影的撲街而導致血本無歸。但是,哪怕只要一部電影賣座了,就足以彌補以前那些打水漂了的資本,甚至還能夠巨額的盈利。
交通是第一要素,然後是成本上的控制、當地的政策和社會環境,以及未來的發展空間等等,需要從全國這樣一個大的整體上去考慮,進行戰略上的布局。
五千六百萬,又一個票房紀錄誕生了!
更何況,現在已經不止百分之三百了。而是上百倍,百分之一萬的利潤了。也難怪香港電影黃金時期,台灣的、新加坡的、馬來西亞的,等等地方的富豪們全都揮舞著支票湧入香港,實在是瘋狂的收益能讓人瘋狂。
華南的深圳,華東的杭州,華中的武漢,華北的天津,西北的西安,西南的昆明,東北的瀋陽,這七個地方,經過重重討論考察后,最終定了下來新建周師傅戰略組成中的七大生產基地,基本上涵蓋了整個中國內陸地區,可以有力的保證周師傅的產品在全國的投放。
這一次,似乎是之前《賭聖》驚人的成績已經將香港市民震驚到麻木了,以至於當這個代表著香港電影票房新紀錄的成績公布出來后,居然平平淡淡的就過去了,並沒有在香港影壇掀起多大的風浪來。各大報紙也只是用驚嘆的口吻寫了一篇評論文章,然後就沒了下文,香港市民也隨便看了看,連驚嘆的稱讚和議論都沒有。
香港票房,五千六百萬港元;台灣票房,七千四百萬港元;日本票房,一億兩千萬;韓國票房,八千三百萬港元……,全亞洲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總票房,沒有出乎他的預料之外,真的達到了三個多億!
所有人似乎已經認定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只要周興盛編劇影片,就沒有不有著驚人成績的。
千頭萬緒,周興盛忙得不可開交,焦頭爛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