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港做大亨》第四卷 傳媒帝國

第四十五章 華豐公司要行動

第四卷 傳媒帝國

第四十五章 華豐公司要行動

混娛樂圈,做娛樂大亨,雖然風光無限,但比起實業大亨來,就影響力而言無疑要弱得太多了。更何況,比起做實業,電影這一行業風險太大。另外,做實業就相當於培育一隻下金蛋的母雞,只要企業不倒,金蛋就會源源不斷的產生。
七千多萬的收益,比起希望的,的確要少很多,不過周興盛並不覺得失望,反而高興得很。
方便麵行業,齊聲驚呼「狼來了」!
尤其是身處「周師傅」大本營廣東省的原方便麵第一企業的「華豐」,已經不是感到威脅那麼簡單了,而是坐立不安!
原本以為周師傅和如今的方便麵企業沒什麼兩樣,誰知道行家一出手,才知有木有,周師傅一出手,立即就是驚天動地。新產品、新包裝、大分量、央視廣告不間斷轟炸……等等等等,一套組合拳下來,華豐立即就被打懵了,相信整個內地的方便麵企業都被打懵了。
抵押、貸款,這是必須的,用腳趾頭想也知道,華豐自然也是知道的。
資金鏈上下文章,這是最容易找到的用來對付周師傅的缺口。
同行的方便麵企業,人人自危,那也是人之常情。
然後,所有人羡慕妒忌恨的目光中,周師傅一飛衝天,市場份額直接從墊底倒數第一升到了順位第一的老大位置!
最主要的,周興盛重生回來,可不僅僅打算成為一名娛樂大亨就算了,有機會成為在成為一名娛樂大亨的同時也成為一名實業大亨,那不是更好嘛?反正以他多了二十多年的未來記憶來說,有數之不清的成功行業可以進行投資。
不過華豐也知道,迫使周師傅退步,為自己贏得利益比較容易,但要將周師傅打得永不翻身,就不是一般的難了。
只要是個有腦子的人,稍微想想就知道如果用一些陰謀詭計來對付港資企業,不出事還好,一出事鐵定得立馬完蛋,沒有半點情面可講。
當然,就華豐來說,徹底打敗周師傅,甚至將周師傅打得永不翻身是最好不過了。
哦,香港沒回歸的時候,還好好的;現在剛剛簽署回歸條約沒多久,就開始翻臉不認人了,有這樣做事的嗎?還要不要臉面了?
不過,「周師傅」在全國遍地開花大建分廠,就實力而言那是急劇膨脹,不可避免的在內地掀起一陣風暴。
華豐的人不傻,本身也是混體制的,所以壓根就沒往那方面想,他們想的是利用商業手段給周師傅設障礙。
華豐不甘心啊,也推出了新產品,做了不間斷轟炸的廣告,希望憑藉原本的優勢打敗周師傅,重新回到老大的位置。然而,一步慢,步步慢,就落後那麼一步的華豐最後徹底淚流滿面。它的反應雖然迅速,但還是沒能贏回來,徹底淪落到了老二的地步。
反倒是一百多萬港元以及一個劇本的投資,換來的就是七千多萬港元的收益,如此瘋狂的賺錢速度,周興盛一時之間都有了以後乾脆就混娛樂圈算了的心思,然後不用再琢磨著旗下公司的事情,也不用去做生意。
因為一旦有這種事情發生,後果將會不堪設想,發生國際糾紛那是肯定的,起碼很不甘心讓香港回歸的英國佬馬上就會跳出來搞風搞雨。
周師傅的成立,華豐是看在了眼裡。
當然,心思歸心思,周興盛還是立馬就將這份心思給掐滅了。
但是,華豐沒有放棄,它還是不甘心老二的位置。
於是乎,華豐遊說了諸多方便麵企業,打算在周師傅的資金鏈上下文章,其中就有商海第一食品廠。
一個生產的廠子,產能跟不上的前提下,周師傅就已經將他們打得節節敗退了,現在再來七個生產基地,這不是要打算直接霸佔全部的方便麵市場,徹底把他們往死里逼嗎?
「周師傅」的運營,終於漸漸的走上了正軌。
這個消息一出,頓時就將華豐給打懵了,這也太兇殘了吧?
於是乎,就在周興盛懵懂,華豐也懵懂的情況下,兩者有預期的正在朝著碰撞的方向前進……
一口氣建設七個分廠,有那麼多資金嗎?
不過華豐等人不知道的是,雖然抵押貸款用於新建生產基地,包括廠房建設、人員招聘以及生產線的引進、生產前的準備……,這些錢,雖然看上去是一筆天文數字,但對於剛剛獲得七千多萬收益的周興盛來說,完全不是問題。
華豐徹底的坐不住了。他們要反擊。
只是,華豐千算萬算,沒算到就在他們打算埋頭苦幹,奮發圖強,打算卧薪嘗膽的時候,周師傅又出招了,而且一出招,竟然不是他們預計的穩紮穩打,而是直接大手筆的一口氣在全國各地新建七大生產基地!
沒辦法,內地方便麵市場就那麼大,一家的市場份額佔得多了,自然意味著有一家占的市場份額少了。周師傅的實力急劇膨脹。一下子就將攤子鋪了開來覆蓋整個內地市場,不可避免的要和同行進行激烈的競爭。雖然說這個時候的內地方便麵市場還處在開發階段,還有極大的市場開拓空間,但限於這個時候內地民眾的購買力問題,整個市場還是處在了狼多肉少的地步。
而事實上,周師傅也的確是這麼乾的,梁伯韜提出這個計劃的時候,周興盛也同意了。
第一食品廠,說起來後世的人基本上沒多少人知道的,除了有限的一些老人。但要說起第一食品廠的歷史以及未來,那可就大名鼎鼎了。歷史,它是中國內地第一家生產方便麵的企業,70年代就開始了,用的生產線還是中國本土製造,年產量達到了二十萬噸;未來,第一食品廠和其它的幾個國有企業聯合組建了一個集團公司,這個公司的名字叫做「光明」!
於是,就在周興盛折返香港之後,華豐的人馬就攛掇了起來,開始頻繁奔走于全國各地的方便麵企業之間,打算施展連橫之策,聯合全國其它的方便麵企業一起來抗衡周師傅,或者徹底打敗周師傅這個「外來戶」!
實際和希望往往有著差距的,這個是常識。
雖然他可以利用周師傅是外來戶這個意思來聯合其它方便麵企業對抗周師傅,但周師傅雖然是外來戶,可畢竟只隔了一層,是港資而已;更別提84年才剛剛簽署了關於香港回歸的中英聯合聲明,政府在這個時候是絕對不容許任何人對香港那邊有不公正待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