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軍閥》相關資料

中國與美國、日本經濟分析

相關資料

中國與美國、日本經濟分析

另外,雖然經濟有所發展,但也是以江浙為代表的資本家,買辦的發展(這期間,江浙實業代表張騫破產,火柴大王劉鴻生也差點破產)。
在1870年到1913年40年間,日本開始民治維新,再加上甲午戰爭以後開始對中國掠奪,經濟增長了3.3倍,而中國則因為結束太平天國運動,整個國家沒有大的戰爭破壞,以及隨後洋務運動,外國資本的進入,在這40來年時間,經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以及較小幅度增長(與鼎盛時期,不過增長10%).但中日經濟總量差距由原來中國的8.5倍縮小到3.3倍。
在經濟危機中,日本失業是資本主義世界中,僅低於德國的國家。
日本在1820年,經濟總量為中國的1/10,在1870年,日本經濟由於列強侵略以及國內腐敗政治等原因,經濟沒有增長,而中國則因為太平天國所爆發的南北戰爭,列強侵略,經濟總量降低了1/7,但不論如何,由於巨大的人口差距,中國經濟總量為日本8.5倍。
日本、中國、美國GDP在1820年、1870年、1913年、1950年分別為(1990年百萬美元):20,738和228,600和12,548,22,353和189,740和98374,71,653和241,344和517,383,160,966和239,903和1,455,916。
1926年~1936年,蔣介石的革命政府在名義上統治了全國,雖然一些人說這是中國民族資本黃金十年,但是大家只要考慮到這些事實,這黃金十年就會大大縮水。
對中國經濟,大家都承認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在1840年中國經濟總量為世界的22%,為世界第一。
除了三國GDP比較外,可以通過三國人口變化,人均GDP進行佐證上述資料。
由於人口懸殊(1820年,美國根本沒有擴大到中西部,人口也非常小),中國經濟總量是美國的18倍,在那以後一百余年,由於美國國土面積擴大,人口的增多,在加上持續經濟增長,美國經濟總量在19世紀末超過中國,在1950年,為中國的6~7倍。
在這之後,1950年比1870年,從4千萬增加到1億5千6百萬,增長了2.9倍,主要是因為經濟持續發展,因為歐洲、亞洲的新移民,以及人口自然增長所致(包括出生率,包括人均壽命的增加)。
在這種前提下,由於人口原因,由於還沒有開始工業革命,當時中國經濟總量是美國的數倍。
我們經濟總量從1840年逐步衰落,從世界第一,佔世界總量的22%降低到49年的4.5%,基本可信。
但在1865~1894(甲午戰爭),洋務運動得到興起。在洋人的帶動下,一些官僚開辦機器局,開辦造船廠,中國官僚資本,民族資本得到快速發展,這也是歷史上所說的同治中興。
如此說來,一些資料顯示,在抗日戰爭前,中日經濟總量為2倍,對這個概念,東方需要搞清楚一個問題。
也就是在1840年,如果按照GDP來說,中國是世界老大,就像今日之美國(今日美國佔世界比率也差不多這個數值)。
如此種種,對我們這些非經濟學家,要想搞清楚民國經濟狀況,實在是難上加難。
共產黨發動的反叛行為,先後佔領南方數省,湘南暴動,焚燒道路數里的房屋,在蘇維埃發動打土豪分田地運動,以及隨後蔣介石對此五次圍剿,要知道,在教科書中,到最後動用軍隊可是達到百萬之數(數字非常精闢,全部都是整數。第一次10萬,第二次20萬,第三次30萬,第四次50萬,第5次100萬。而在抗日戰爭中淞滬會戰,國軍最先設計投入75萬,但由於路途遙遠,最後只到達了40多萬。抗日戰爭中中日最大規模會戰武漢會戰,國軍集合南方所有部隊約110萬人,日本集中30萬人。如此看來,為了消滅蘇維埃,在第四次,第五次反圍剿戰爭中,蔣介石如抗日戰爭一樣,將所有中央軍,粵軍、桂軍、湘軍、川軍、滇軍都調來對付共產黨了,哈哈。如此看來,蔣介石真的應該倒台,在幾年前對付共產黨都沒有任何困難的動用了100萬人馬,而在決定中日國運的淞滬會戰,才調來40萬。在武漢會戰,才調來100萬。),再加上其後的長征,這些戰爭破壞不謂不大。
這些都是歐美公認的資料,要理解這些資料,我們可以通過這些大事件進行理解。
國內新軍閥之間的內戰,蔣介石與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之間,連年爆發新軍閥內戰,一場中原大戰,雙方動用軍隊達到上百萬,死傷數萬。
在八國聯軍入侵后,外國大量資本湧入,為了賠償戰爭經費,各地官僚也開始最後努力,那就是利用外國資本修鐵路,開礦產,可以說在1900年~1911年這十年,中國經濟進入較快發展階段,雖然這種發展是以外國資本介入為主,是以中國經濟逐漸被外國控製為主。但不可否認,民族資本也得到快速發展,如袁世凱的直隸,張之洞的湖廣,還有江蘇,廣東,東北都得到快速發展(特別是遼寧,大家需要注意,在滿清前期,由於限制漢人出關,關外可以說不毛之地。在滿清後期,由於山東、河北漢人闖關東,由於俄羅斯主動的東清鐵路即中東鐵路開通,以及外國資本湧入,東北經濟得到快速發展,以及於到民國,東北成為繼江浙、兩廣、湖廣之後,最為富庶之地)。
那就是,這種經濟對比,是否包括東北三省,若是包括東北三省的話,基本可行(一些資料認為,東北工業佔中國的1/4)。
前日網友lsahz要求東方晒晒1936年GDP具體數值,說句實話,這倒有點難到東方了。
再說說中日之間經濟差距,日本在1872年廢藩置縣(相當於秦始皇的設置郡縣),在1877年西南戰爭結束,在1885年設置內閣制。如此看來,日本經濟騰飛,是從1885年開始,步入快速發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日本經濟取得快速發展,在戰後,從債務國家變為債權國家。
筆者感覺到,對民國研究,一直是一個禁區,特別是當前政治形勢下,特別是一些甜瓜為了證明自己統治合法性,導致很多學術研究為政治、為政府服務。
再看三國在上述各時期人均GDP(1990年美元)為:669,和660與1257,737和530與2445,1387和552與5301,1926和439與9561。
這就是學術界對中美日經濟總量較為普通的看法,東方作為一個愛好者,支持這種觀點。
而日本在這期間,人口由1820年的31百萬增長加到83百萬,人口增長了1.7倍,主要是因為政局穩定(日本過去施行藩邦統治,後來設置縣市,有點相當於秦朝在全國設置郡縣),經濟持續增長,人口自然增長所致。
要知道,中國改革開發以來,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但是在鄧公計劃中,在一些經濟學家眼中,實質增長率遠遠低於官方數值(正如一些人所說那樣,我們經濟增長,就是前面一條馬路,上前年修了一條馬路。前年將馬路挖了,安裝下水道。去年挖了,修下下水道。今年再次挖了,在重新鋪設新的馬路),從1980年到現在,經濟增長不過8~10倍而已。
三國在上述時間段人口變化分別為(百萬人)分別為:31和381與9.9,34和358與40,51.6和437與97.6,83.6和546與152百萬人口。
日本對東北、熱河、察哈爾,上海的入侵,918及其隨後長城抗戰,讓中國失去東北三省外加熱河、察哈爾五省的控制(張學良這個敗家子),日本在上海發動事變,讓中國失去在上海駐軍的權利。
但在隨後十年,日本經濟非常不順,先是1922年關東大地震,日本經濟損失巨大,接著是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日本經濟損失只能用慘重來形容。
東方想以英國經濟學家安格森·麥迪森編著,武曉鷹等人翻譯的《世界經濟千年史》一些數據作為自己的觀點。
中國人口由1820年得381百萬增長到546百萬,人口增長了45%。
在1929年,爆發世界經濟危機,對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產生嚴重衝擊,歐美小日本過剩物質大量湧入,有點像今天的促銷(在歷史書上,美國將過剩牛奶等物品倒入溝渠裏面),在這種情況下,民族實業快速發展必然縮水。
在1936年~1949年,由於決定中日國運的抗日戰爭,國共內戰爆發,由於全面戰爭,可以說國家經濟全面倒退,民族資本,民族實業全面破產階段。
首先,這點基本是世界公認的,在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的時候,由於中國作為老大帝國,由於人口眾多,在工業文明還未開始的時候,中國經濟佔世界比重為22%,大家請記住這樣一個事實,如果承認這樣一個前提,那麼後來很多東西都很好理解了。
其間日本雖然在中日甲午戰爭中獲得大量戰爭賠款,但是在其後十年的日俄戰爭,差點打得國家經濟破產,再加上日俄戰爭結束后,除了鞏固在南滿的統治外,沒有獲得其他戰爭紅利。
公平的說,雖然在1926年到1936年期間,實業救國真正深入人心,雖然全國實現名義上統一,有一定和平紅利,但是民族資本發展不可能像一些人所說的那樣是黃金十年。東方懷疑,經濟增長率,並不一定比在那之前的10餘年高。
但那以後,甲午戰敗,八國聯軍入侵,由於滿清寧與外敵不與家奴的統治特色,中止了漢族官僚發動的洋務運動。
在這100餘年中,日本人均GDP在1820年到1950年由669增長到1926,增長了近2倍,而中國由於滿清腐朽統治,由於國內戰爭破壞,由於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人均GDP下降了33%,而美國由於經濟持續發展,在這期間,人均GDP增長了近7倍。
在1913年到1950年間,中日雙方雖然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經濟略有增長,但隨後日本通過發動侵華戰爭,轉移世界經濟危機影響,以及戰後經過5年經濟恢復,日本經濟在這接近40年時間增長了兩倍多。而中國,由於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破壞,國民經濟在戰爭中沒有得到恢復,如此在1950年,中日經濟總量差距由3.3倍下降到1.6倍。
如此,雖然中國在滿清時期經濟發展停滯,但畢竟守死的駱駝比馬大,一些人說美國是在1894年成為世界經濟龍頭老大,經濟總量成為世界第一基本上可信。
在經濟危機中,日本最大的外匯來源生絲、絲綢出口,由經濟危機前得7.8億銳減到2億多。
在那以後,在簽訂一定不平等條約,在加上太平天國的破壞,在1840年~1865年期間,可以說經濟處於停滯或者倒退階段。
所以,到了1931年,日本國內經濟一片低迷,在這種情況下,日本軍國主義分子通過918冒險行動,攻擊東北軍,張學良這個軟蛋奉行不抵抗政策,從而給了日本拜託經濟危機的機會。
在這100餘年,中日人均GDP也由1820年相差無幾,到1950年中國人均GDP變為小日本的1/4。由美國的1/2擴大到1/24。
只要提到民國,往往離不開民國經濟問題,在民國時期,到底中國經濟總量是多少,人均GDP是多少?這些都是繞不開的話題。
比如,很多專家學者為了證明甜瓜政權的合法性,與民國比較,必然將拿各種經濟數據與1949年比較,大家都知道,自1937年到1945年,中日爆發決定兩個民族生死的抗日戰爭,在1945年~1949年,在中國爆發國共兩個政黨之間內戰,為了獲得戰爭的勝利,雙方展開殊死搏鬥,誰還關注經濟,再加上戰爭的破壞,1949年經濟總量可是遠遠低於1936年水平的。
在1911~1926年,期間經歷了袁世凱北洋統治,以及南北戰爭,期間雖然出現軍閥統治,但是這些掌權者無不是革命黨人,立憲派,北洋軍閥,在加上實業救國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在一次世界大戰中,以紡織業、麵粉加工業為主的民族輕工業得到迅猛發展,可以說在這個時期,也算民族資本一個繁榮期。
在這100年時間中,美國人口從1820年到1950年增長了15倍,主要是因為其統治區域由大西洋沿岸擴大到中西部,在1820年到1870年50年間,人口增長了3倍。
但是,因戰爭而遭到破壞的中國經濟若是得到恢復,中國經濟應該能夠達到與超過日本的2倍(大家想想,在1913年前,東北剛剛開發,經過這幾十年建設,東北工業佔中國的1/4)。
而同時期,中國雖然在一戰,在隨後國家重新統一,民族實業、民族資本得到發展,但是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巨大破壞,導致經濟根本沒有恢復,在這近40年時間裏面,經濟總量下降了1%左右。中日經濟總量差距也由3.3倍下降到1.5倍。
(另外,東方將逐漸發一些別人的東西,介紹民國時期工業,交通發展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