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獨裁者報告》目錄

第397章 輕取天津

第397章 輕取天津

可是後來,太平軍將領李開芳率部據守在南唐,勝保久攻不下,且在好幾個月里損失了大量的兵力,朝廷大怒,將他革職查辦併流放到新疆,充任伊犁領隊大臣。
或者格沈噶已經知道了,或許格沈噶還不知道,肅順之黨被絞殺之後,格沈噶的家人的確受到了很大牽連……
「我為了朝廷,殫精竭慮,當日肅順之變,若是沒有我的話,只怕皇上和兩宮太后早就遇到久矣,現在倒好,用不到我了,就要殺我了嗎?」勝保面色鐵青,不斷在那說著。
慈禧點了點頭:「既然大家都認為可行,那麼就去做罷,只是,一旦擒拿了勝保,有誰可以統領其部之兵增援天津?」
曾經,滿清用血腥的屠殺,來征服了我們這個民族,而現在百戰軍將會用同樣的方式,把這些異族統治者全部趕出北京,趕出中華大地……
康雪燭不知道,康雪燭完全就覺得自己快要崩潰了……
「回太后,格沈噶已經回京了。」康雪燭也不再隱瞞,老老實實說道:
刀光一閃,血光飛濺,就在所有人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仲巴傑那顆大好頭顱已經高高飛上天空……
君椿掩下簾門,回身說道:「都統,天地雖大,哪裡還有都統容身之所?朝廷容不得都統,必殺之,唯有去了百戰軍那裡,或者可以有一條生路……」
這大清的朝廷那,這大清的萬里江山那!就好像自己的新軍一樣,又有誰能知道什麼時候會轟然倒塌……
這個主意完全是自己出的,而現在那些孩子真的是等於死在了自己的手裡,自己還有什麼臉面去見那些孩子的家人,去面對朝廷對自己的厚恩?
天津,這個京師的門戶所在,誰也沒有想到,會用這樣一種方式落到了百戰軍的手裡。當百戰軍的戰旗出現在天津的時候,天下再次被震動了。
勝保煩躁的不斷在那走來走去,這決心實在難以下定。自己本是滿人,道光二十年舉人。道光二十二年任順天府儒學教授,後來又擔任過翰林院侍講、光祿寺卿、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等職,可以說,自己的大半輩子都是在朝廷里度過的。
次日,天津城外忽然出現大隊清軍,天津守將聞聽是援軍到來人人大喜,慌忙的把這喜訊報告給了主將仲巴傑。
「哎,這可怎麼得了,這可怎麼得了,咱們朝廷的軍隊呢?」
當百戰軍進入天津的時候,北京的命運其實從這一刻開始也已經註定了,再沒有人能夠挽救,再沒有人能夠帶給他們任何希望。
一個朝會,吵吵鬧鬧,什麼正經事情也沒談成,到了後來人人精疲力竭,誰也再沒有精神繼續進行下去。兩宮太后無奈,只能宣布退朝,卻把恭親王和康雪燭留了下來。
同年夏天,太平軍北伐,自己追擊有功,又被加封都統,授欽差大臣。同年秋天,自己又配合大清朝「鐵帽子王」僧格林沁成功地將太平軍堵截在了天津的靜海、獨流一帶。
所有仲巴傑的部下都目瞪口呆,根本就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古樂依仗自己是貝勒身份,才想出言質問,勝保眼色使了一下,就聽一聲慘呼,無數刀槍竟然已經落到了這位貝勒的身上!
康雪燭才問了一句格沈噶為何如此打扮,格沈噶已經泣不成聲:
仲巴傑也是一愣,援軍到了?早就知道勝保率領的援軍就離天津不遠,可是卻遲遲不肯發兵,誰想到今天居然出現在了天津。
這一來,那些天津將領還有誰敢再發一言的?
「既然到了京師,怎麼一直到了現在才來找我?」
又說了兩宮太后和恭親王等人密議,準備派格沈噶等人率軍七千,以協助勝保馳援天津為名,而後忽然擒拿勝保等等。
……
仲巴傑大驚失色,還沒有等反應過來,勝保邊上君椿已經大吼一聲:「奉旨殺賊!」
「起來,起來。」康雪燭鼻子也是酸酸的,把格沈噶攙扶起來,拉著他的手坐到了位置上,忽然想起這麼晚了,只怕自己這個部下還沒有吃飯,急忙讓人為格沈噶準備一些吃的。
仲巴傑哪敢片刻怠慢,急忙召集天津守將聽旨,看到一眾人等在自己面前跪了下來,勝保裝模作樣的從懷裡掏出聖旨:
「說!」
康雪燭肅手站在一旁沒有說話,恭親王先開口說道:「回太后,勝保驕橫,奴才也早有所聞,此人兵到天津附近,便再也不肯開進,不斷向朝廷要糧餉要加封,在此朝廷生死存亡之際,此人絕對不能再留,太后英明,奴才以為擒拿勝保正是時候!」
在那想了一會,君椿大著膽子說道:「都統,卑職倒有一計。」
勝保微微笑了一下,忽然低聲說道:「請大人立刻召集天津全部守將,我有太后口喻在此!」
在這一瞬之間,康雪燭如喪考妣,一個人傻傻的呆在屋子裡,什麼事情也都不做,什麼事情也都不想。
「眼下百戰軍正在攻擊天津,天津一旦丟了,京師如何能保?都統奉命增援天津,我料眼下朝廷對都統的密令還沒有到達天津,都統何不儘快起本部之兵,明日一早出發,只說援軍到了,騙開天津城門,爾後獻給百戰軍以當大禮?」
勝保的身子不斷在那顫抖著,終於緩緩轉過身子,看著部下熱切期盼眼神,默默點了點頭……
「眼下格沈噶就在臣的府上,只因肅順之黨牽連,格沈噶唯恐朝廷治罪,所以一直不敢來朝廷面聖。太后,雖然格沈噶和肅順之黨有牽連,但其人對朝廷忠心耿耿,決無二心,況且格沈噶頗具才幹,臣以身家性命舉薦!」
「那些賊軍一個個都兇悍的很,都能打仗,誰知道是不是天津沒有能夠守住,結果……」
這個時候下人弄來了吃的,格沈噶也不客氣,稀里嘩啦狼吞虎咽,康雪燭邊上看著心裏傷心不已。
恭親王在一邊略點了點頭:「這個人我也是知道的,奴才也以為可用,眼下生死存亡之際,我等再不可有半分猶豫,請太后聖裁!」
「康帥,自從你走後,我帶著弟兄們也準備尋找機會突破,但是百戰軍張全所部,四處襲擊騷擾我們,弄得我軍疲憊不堪。次后左宗棠忽然進入兩湖,那左宗棠抬著一口巨大棺材,只說自己不滅我軍,死不收兵。卑職一力和其抗衡,但到了後來實在是彈盡糧絕了。卑職最後實在無奈,只得和左宗棠決戰,但卑職無能,慘敗……
但是仔細想一想,朝廷對待自己未必就好到什麼地方去了,自己曾經因為得罪道光皇帝,而被連降三級,後來,自己奉命赴河南協助欽差大臣琦善堵截太平軍的進攻。咸豐三年,自己因阻止太平軍北上有功,得以官複原職,幫辦江北軍務,並在揚州城外建起了江北大營。
……
「臣舉薦一人!」康雪燭上前一步說道:「昔日新軍統領格沈噶!」
可是現在,難道真的要自己向百戰軍投降嗎?
這次咱們在京師的人,昨天已經有密信送來,說滿清朝廷已經對勝保起了殺心,所以我想這或許就是勝保想要投降的原因吧?」
出現在自己眼前的正是自己最忠誠,最得力的部下格沈噶,眼前的這個格沈噶,滿面塵土,打扮成個商人模樣,憔悴不堪,驟然看去,哪裡還有半點當年領軍將軍的風采?
「哦,勝保取了天津,想要獻城投降,這倒有趣。」當候明聽到這一消息的時候,淡淡笑了一下。
康雪燭一邊說著,一邊站了起來。
咱們的新軍那,康帥,咱們的新軍那,完了,全都完了!卑職幾個親兵,拚死保護著卑職跑了出來,卑職僥倖,化裝成了商人,又正好遇到一艘去京師的洋夷商船,卑職只說自己遇到了賊人襲擊,這才被洋夷同意登船,一路回到京師!」
「聽說了嗎,昨天夜裡郊外火光衝天,殺聲一片,都說是賊軍打到京師了。」
「我對朝廷忠心耿耿,朝廷竟然想要殺我!」
自己為官那麼多年,起起伏伏,這次眼看著因為擒殺肅順之黨有功,大權在握,誰想到卻又出了這麼一檔子事情……
從軍事角度講的,天津毗鄰渤海灣,是軍事要地。在北京是京城,是皇族居住地的朝代,明清兩朝,如果打仗被敵人打到了天津,那京城就岌岌可危。敵人如果可以登陸天津,那就離京城太近太近了,想打到京城太容易了,而京城在地勢上本身並不具有防禦的功能。
而滿清其實也非常清楚這一點,因此才在天津安插了重兵防禦,但誰也沒有想到的是,一個滿清的官員勝保竟然葬送了這一切。
這些話一句一句落到了康雪燭和恭親王的耳中,兩個人互相看了一眼,誰也沒有說話,難道能告訴這些大臣昨晚發生在京師郊外真實的情況嗎?
「什麼……你說什麼……」勝保面色又是巨變,一個肥胖的身子在那抖動不停,這事實在難以想像,去投降百戰軍嗎?
「既然能夠不費吹灰之力得到天津,准他降了!」候明在那略略沉吟,哈哈笑了起來:「傳令各軍,準備進入天津!」
「康帥!」格沈噶苦笑了下:「現在京師戒嚴,我到了城裡,聽說肅順之黨被剿滅了,康帥也知道我和肅順有些交情,生怕受到牽連,因為不敢貿然表露自己身份,一直到了夜裡才敢來找康帥那!」
這一來又頓時惹得一片反對之聲,都說我天朝上國,何必要去洋夷國家學習,實在有辱朝廷尊嚴云云之類。
勝保滿意的點了點頭,把君椿叫到身邊低聲吩咐:「我在天津控制局勢,你可速速派人出城,和百戰軍取得聯繫,記得,要緊的是把我提的幾項要求讓百戰軍統兵將領答應!」
……
兩宮太后在那遲疑一會,終究還是點了點頭……
「老爺,格沈噶,格沈噶統領回來了,格沈噶統領回來了!」就在這個時候,下人的報告讓康雪燭呼的一下站了起來。
君椿心裏最是明白,一旦勝保倒了,自己這些勝保親信一個一個都要受到牽連,誰也跑不了……
「都統,京城裡有信來了。」
還是恭親王先上來說道:
真理,就在大炮的射程範圍之內。
群工一個接著一個魚貫走入了朝堂,給太后和皇上請安完畢,分屬兩班站立,朝堂里顯得一片肅穆。
君椿接過信來只看了一眼,面色也是大變,原來這封不知道是從送來的密信,上面寫著有大臣彈劾勝保「……寇亦不過肢體之患,惟勝保為心腹大患,觀其平日奏章,不臣之心,已可概見。至其冒功侵餉,漁色害民,猶其餘事……」
先對昨天的事情兩宮太后表述了自己心中悲哀,接著話鋒一轉說到了勝保的事情之上。
本來安靜的朝堂很快吵成一片,有人贊成,有人反對,互不相讓,帘子后的兩宮太后也不說話,任由這些大臣去爭去吵。
傷兵躺在他帳外徹夜呻吟,勝保不但不睬,仍照舊飲酒喧淫。他所到之處,皆明令地方『饋贈』,一州一縣『不逾數千金不能出境』。又在軍中縱容委員濫賣功牌,士兵以搶掠之資購買功牌,又以功牌向地方勒索,其行過於匪類。勝保還向地方出售功牌,流氓、土匪們都身懷勝保軍中的立功牌。
雖然早就已經有心理準備了,康雪燭心裏還是嗟嘆不已,那是朝廷最精銳的部隊,是自己一手帶出來的士兵那:
「何不,何不幹脆降了百戰軍?」
「康帥!!康帥!!」格沈噶淚流滿面,「撲通」一聲跪倒在了地上。
「不會吧,賊軍還在天津呢,怎麼,怎麼這麼快就打到京師了?」
仲巴傑哪裡知道京城裡面發生了一些什麼事情,又哪裡知道其實勝保其實已經反了,當他走下天津城樓的那一刻,其實天津已經落到了百戰軍的手裡……
看著勝保遲疑不決,君椿跺了跺腳:「都統,還猶豫什麼?朝廷既然不把都統昔日之功放在眼裡,都統又何必再為朝廷效力?況且眼下都統就有大功一件,可以送給了百戰軍,以為都統進見之禮!」
「格沈噶?」兩宮太后和恭親王都吃了一驚:「那格沈噶眼下不正是在兩湖之地?」
兩宮太后把目光投向了康雪燭,康雪燭只淡淡說了一句:「臣附議。」
「將軍,這個勝保不是一個東西,驕恣狂橫的很。每每大軍西行,隨軍都要抬著三十多個姬妾,所駐之外仍不然劫婦搶女。貪色之外,又加侵漁,上面撥下的軍餉,隨意揮霍,以至軍中無餉。一次,部隊遇伏失敗,死傷枕藉,軍官雷正綰痛哭入帳,求發恤賞。誰料軍餉已為之揮霍殆盡,無法救恤。
風雨飄搖,似乎從這一刻開始,在京城裡的那些滿清貴族,已經看到百戰軍的炮口對準了自己,已經看到行將崩潰的命運。
「查自各國換約以來,洋人往來中國,于各省一切情形日臻熟悉;而外國情形,中國未能周知,于辦理交涉事件,終虞隔膜。臣等久擬奏請派員前往各國探其利弊,以期稍識端倪,藉資籌計……」
「都統大人來的及時那!」仲巴傑全無戒心,一把抓住了勝保的手:「這幾日賊軍已經準備大舉攻城,我正苦於城內人手不足,誰想到都統大人就從天而降。這下我對防住天津就有把握了!」
邊上心腹君椿看著不對,小心翼翼的問了一句,勝保忽然之間怒氣衝天,把那信狠狠扔到了案幾之上:
其實這也不能完全怪勝保,整個滿清的官場早就已經註定了勝保會有這樣的選擇,一個行將崩潰的政權,帶給其臣子的不過是更加大的分崩離析而已。
勝保心滿意足的拍了一下剛剛吃飽的肚子,接過了從京師傳來的密信,打開才只不過看了一眼,面色已是大變。
「格沈噶,你先在我府上住著,等到明日早朝的時候,我尋找個機會去和太后說說,你對朝廷盡心竭力,想來朝廷也一定不會負你的。」
這是一八五八年,從百戰軍北伐開始到現在,不過只有很短的一段時間,而正是這短短的一段時間,卻已經足以讓滿清政權徹底倒台。
「奉太后,皇上命,仲巴傑屢受皇恩,又負防禦天津重任,卻不知報,和賊軍互相勾連,著勝保擒拿就地格殺!」
「都統,這是大禍事來了!」君椿也是面色閃爍不定,驚疑莫名:「朝廷此番是決意要對都統痛下殺手了,都統一旦進了京師,斷然沒有半點生理那!」
……
就在恭親王向兩宮太后報告噩耗的時候,康雪燭也在第一時間得到了這一突發情報!
勝保的眼光投到了部下身上,君椿小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