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獨裁者報告》目錄

第523章 「獵殺計劃」

第523章 「獵殺計劃」

不久,貝蒂和海軍上將埃文·托馬斯的戰列艦中隊「巴勒姆號」、「馬來亞號」、「勇敢號」和「戰仇號」會合。
午夜後幾分鐘,英國巡洋艦「黑太子號」向重型艦隻的模糊輪廓駛去,顯然相信它們都是友艦。伯納姆艦長發出信號,要求對方回答當天的秘密口令。回答來得很快。強烈的光束籠照住了這艘巡洋艦,四艘敵人的戰列艦從舷側開炮,使它變成一團巨大的火球。在震撼夜空的爆炸聲中,「黑太子號」連同三十七名軍官和八百二十五名水手消失了。
幾分鐘后,貝蒂的艦隻轉而向北,東側翼的一艘輕巡洋艦「加拉蒂號」上的瞭望員,看到遠方的丹麥不定期貨船「N·F·弗約爾號」噴出異常多的蒸汽。「加拉蒂號」離開編隊,前往查看。與此同時,希佩爾的掩護兩側翼的輕巡洋艦「埃爾平號」,看見了這同一隻船,轉輪向它駛去。這兩艘輕巡洋艦差不多同時候互相認出來了,火速向各自艦隊發出警訊:
陳奇讓小批巡洋艦對付英國沿海城市,多霧的天氣阻止了英海軍的追擊。7月20日,陳奇以游弋在挪威海岸的弗蘭茨·馮·希佩爾海軍上將指揮的由輕巡洋艦和驅逐艦組成的海軍中隊為誘餌誘騙英國上鉤。
下午7時,中國戰艦再度發現英國艦隊正從西面迫近,在發現德英國海軍僅僅兩分鐘后,陳奇稍稍改變航向以便縮短射程,並在九千碼外開炮。此後的十五分鐘,是大炮怒吼和炮彈爆炸的震耳欲聾的地獄景象。艦隻象幽靈般地從薄霧中鑽出,齊射了一兩次,然後又消失了。前沿的英國軍隊都被集中的炮火所覆蓋。
7月30日破曉前,希佩爾的旗艦二萬六千噸的「呂措夫號」,率領誘敵深入的海軍中隊駛向丹麥海岸直到斯卡格拉克,這個北海伸出的八十英里寬的一條海峽,把丹麥和挪威分割開來。
這一次海戰實際上進行的並不如何激烈,在經過簡單的較量之後雙方就草草收兵!
象貝蒂這種身份的人,也吐露出對皇家海軍的缺陷感到驚恐,貝蒂在海軍部的一次會議上,蒙受了慘重失敗的貝蒂說,「現在必須認為,中國的戰鬥巡洋艦中隊的確比我們的優越。」
傑利科艦隊的輕巡洋艦「斯克」號在和戰列艦「波森號」的一次意外相撞中沉沒。同時英國驅逐艦「噴火號」撞上了德國的戰列艦「納紹號」,只有幾個人能夠僥倖生還。英國驅逐艦「蒂珀雷里號」在炮擊之後沉沒。
一艘英國驅逐艦向中國戰鬥巡洋艦的「宋皇」號射出魚雷,這是中國在這次戰鬥中喪失的唯一主力艦,「宋皇」號上的中國官兵,陣亡七百八十二人。其他官兵則在友軍的協助之下得救,隨後成為第一批返回中國的軍人……
英國海軍在中德聯合艦隊的打擊下,再度遭到了慘敗。
「獵殺計劃」取得成功,在英國再度遭受沉重打擊的情況下,中國海軍,是的,中國海軍終於確立了自己的海上霸權,一個強大的海上第一強國出現……
當然,英海軍也懲罰了敵人;中國巡洋艦「南京」號的每一門炮都被扭曲成無用的殘鐵,德國戰艦「呂措夫號」勉強靠自己的蒸汽繼續航行。
貝蒂海軍上將的航線,大致與傑利科保持一致,但在再往南約七十英里。7月31日下午二時后不久,貝蒂轉而向北,于傍晚在斯卡格拉克和主力艦隊會合。那時,希佩爾的小艦隊在以東三十五英里,按平行的航線向北行駛,同時舍爾的主力艦隊以五十英里的距離跟蹤在後。這兩位德國海軍軍官都不知道貝蒂就在眼前。
十分鐘后。再一次提出這個問題,在貝蒂用閃光燈信號回答之前,四分鐘過去了:「已經望見敵人作戰艦隊的方位西南偏南。」
這次海戰結束了,英海軍共計損失四艘戰列艦,六艘戰鬥巡洋艦,八艘輕巡洋艦和八艘驅逐艦,六艘其他艦隻受到重創,傷亡人數一萬一千九百四十五人;中德海軍損失一艘戰列艦,一艘戰鬥巡洋艦,四艘輕巡洋艦和五艘驅逐艦。
幾分鐘后,「不屈號」被從力量相等的二萬一千噸的中國巡洋艦「漢武」號射出的兩枚射彈擊中。三十秒鐘后,看不到煙,也看不到火,這隻船一聲震耳欲聾的爆炸,連同一千零十七名船員葬身海底。象「瑪麗王后號」那樣,彈藥庫爆炸了。附近友艦上的人驚呆地看到,「各種東西都被炸到高空,一隻五十英尺蒸汽推動的艦載水雷艇,被炸到約二百英尺高」。
中德聯合艦隊的炮火再度轟鳴起來,傑利科的艦隻被東方天空的陰暗和煙囪里吹向東方的濃密煤煙所遮蔽。
這位德國海軍上將主要關心的,是英國十三英寸半和十五英寸炮群對付他的十一英寸和十二英寸大炮,但在短暫的互射中,德海軍的射擊技術大大勝過英海軍。貝蒂的旗艦「獅號」和「虎號」一再被擊中。
傑利科的已經遭到連續猛擊的艦隻,進一步受損。大量海水湧進裂口。他的所有戰鬥巡洋艦都載著一千噸或更多的海水;「好望角」號甲板下面雖有五千噸水危險地晃動著,但它還是能夠繼續航行。
當東北地平線變成一片銀白色和桔黃色閃光的全景,繼之以一陣冰雹般的巨大爆炸炮彈時,他的輕型偵察艦隻幾乎來不及向他發信號。傑利科正在做「T」字的戰略機動動作,在發揮炮火威力方面大大受到阻礙。
一個中德聯合艦隊精心制定的「獵殺計劃」出台了!
夜間,陳奇不願繼續戰鬥。他的較長的大炮射程和數量上的優勢,對付偷偷摸摸地進入魚雷射程的小船,占不到便宜。進一步的危險在於,在黑暗中的意外碰撞或互相射擊將危及他的艦隻。他打算,在次日白天結束戰鬥。
帽子漂亮地歪戴著的貝蒂,在「獅號」的艦橋上徐步,眺望海上的景色。被擊中艦隻上的火焰直衝天空。炮彈飛入水中爆炸就象它們擊中鋼板那樣,湧起百英尺高的噴泉。死魚在水面飄浮,遠至目力所能及。在它們中間上下簸動的是掙扎著的人們,血肉模糊的屍體和破船的碎片。他的兩隻船已被擊沉,除「紐西蘭號」外,其餘的船也都受傷。
7月底,英國海軍譯電員截獲了突然出現的大量無線電通訊,表明有異常的海軍活動。在看到蘇格蘭海岸外有一隊艦隊時,更增加了英海軍的懷疑。海軍上將約翰·傑利科和海軍中將戴維·貝蒂都感覺到有意外的行動。
希佩爾被英海軍看到了,就遵照陳奇的計劃,折向東南,向等在那裡的主力中德聯合艦隊駛去。貝蒂的中隊尾隨著,希佩爾在二萬一千碼處開炮。
在「不嚴謹的保密措施下」,陳奇將出航計劃在前一天就讓英海軍知道,威廉港的無線電台,繼續用舍爾的旗艦「腓特烈大帝號」的呼號廣播,使英國海軍部認為德國的主力公海艦隊仍在港內。
「加拉蒂號」和「埃爾平號」相向全速行進,于下午2時52分相互齊射后停止戰鬥。
隨著「瑪麗女王」號的沉沒,船上的一千二百七十五名船員中只有九名生還。
到此時為止,中德聯合艦隊的成績是擊沉對方三艘戰列艦、兩艘戰鬥巡洋艦和三艘驅逐艦,自己只損失了一艘輕巡洋艦和兩艘驅逐艦。
在短暫的交鋒中,德國輕巡洋艦「威斯巴登號」連續遭到猛擊,和它的大部分船員沉沒了。兩艘驅逐艦,德國的V-48和英國的「鯊魚號」,也同歸於盡。
要把戰列艦部署成舷側單行,需要四分鐘,但這種動作的先決條件是要敵艦正好在前面,並且已經知道它的準確距離。如果敵人迫近左側翼或右側翼,則用另一機動動作,使艦隊可以向進攻的兵力列成舷側單行。傑利科不能決定他的機動動作,他必須要知道中德聯合艦隊的方向以及航向。
兩次海戰,都以中國方面的勝利宣告結束!
中國戰艦的上甲板在長射程的炮戰中提供了較好的防護,魚雷在它們加固了的舷側爆炸,造成的損傷也較小。而且,中國在信號技術、測距和夜戰設備方面,也都超過英國主力艦隊。
離「獅號」兩英里遠的一艘輕巡洋艦,看到中德聯合艦隊出動全部主力氣勢洶洶的朝著皇家艦隊撲來,立即通知傑利科和貝蒂。貝蒂繼續按原來方向航行,直到德國主力艦隊隱隱呈現在地平線上為止,然後一百八十度轉彎,全速向北行進,以謀求傑利科的大炮的保護。
晚9時,這個編隊向南巡航,以德國艦隊的中隊為前衛。一隻布雷艇駛到丹麥海岸外面去封鎖合恩礁水道,這是英國皇家艦隊三條可能逃遁的途徑之一。
此時中國海軍任命陳奇為中國艦隊司令,德國方面任命哈德·舍爾海軍上將為德國艦隊司令,聯合艦隊由中國海軍將軍陳奇為總指揮。
這是一艘裝有十三英寸半大炮的二萬六千三百五十噸的戰鬥巡洋艦,「帝皇」號穿甲炮彈的一次齊射,穿過了它的九英寸厚的鋼板,很快就在「瑪麗女王」號上引起了一小陣看來象煤灰那樣的塵霧,這就是它被擊中的地方,但此外再也沒有什麼了,直到幾分鐘以後,前面又冒出可怕的黃色火焰和一大片濃密的黑煙,而「瑪麗王后號」本身則再也看不見了。
埃文·托馬斯沒有看見轉向的旗號,他的戰列艦成為敵艦炮火的目標,「巴勒姆號」和「馬來亞號」被數次擊中,「戰仇號」的操舵裝置也暫時失靈了。
7月30日夜,英國主力艦隊循著岔開的路線向東行駛,在挪威海岸以西約五十英里處再和貝蒂的艦群會合。貝蒂艦隊由四艘戰列艦和六艘戰鬥巡洋艦組成,而希佩爾的海軍中隊則包括五艘戰鬥巡洋艦。雙方都有輕驅逐艦進行偵察。
兩艘陳舊的英國巡洋艦,一萬四千六百噸的「防禦號」和它的姊妹艦「勇士號」,在六千碼處和中國海軍強大的戰鬥巡洋艦交戰。四分鐘內,「防禦號」被炸裂,它的九百零八名船員陣亡;第二天,「勇士號」在被拖進蘇格蘭港口時也沉沒了。
下午5時30分,德國先遣驅逐艦看到幾艘英國輕型艦隻從東北向它們駛來。這些艦隻都是偵察艦,屬於海軍少將霍勒斯·胡德指揮的由三艘戰鬥巡洋艦組成的艦群,是傑利科派來加強貝蒂的中隊的。
貝蒂企圖同包括希佩爾的「呂措夫號」在內的敵軍五艘戰鬥巡洋艦交戰,而犧牲了他在數量上近乎兩對一的優勢。
以中國戰艦為主的中德聯合艦隊終於出現了,龐大的「帝皇」號戰列艦再次成為了英國皇家海軍最可怕的惡夢!
敵艦正好向英國主力艦隊的右側翼準備展開新的攻擊。傑利科稍為研究了一下羅盤,然後下令向左舷散開。幾秒鐘內,他的左縱隊全速向前行進,其他五個縱隊順利地魚貫而行,直到二十四艘無畏級戰艦排成一條一萬五千碼長的作戰單行,向東南行駛。
在夜幕降臨前,二百六十五艘戰艦,英國一百四十九艘,中德聯合艦隊一百十六艘,和十萬名左右海軍,在四百多平方英里的洋麵上,展開了一場大戰。
差距已經開始顯現了,中德在技術上的熟練顯然勝過英國人;他們裝有定時信管的穿甲彈穿過英國船殼爆炸,具有很大的破壞作用。英國炮彈不能穿過敵艦鋼板,往往碰上就炸。
他推論,英國人是不會派出整個艦隊來攔截一次有限的侵襲的。在五十英里之後跟蹤著的,是中德聯合艦隊的全部力量。如果英海軍出擊,希佩爾進行象徵性的抵抗后就轉舵,把追擊者引進中德聯合艦隊的大艦隊的射程內。
這兩支大艦隊現在正互相向對方衝去,英國艦隊以每四艘戰列艦成一行、六行並列的隊形向南航行前進。每行相距二千碼,每隻船相隔五百碼。這種隊形是不合戰鬥需要的,因為只有少數炮能向前射擊;只有各艦依舷側排成一行,容許每艦的船頭炮群和船尾炮群同時瞄準,才能發揮最大限度的火力。
下午6時,傑利科的「鐵公爵號」和貝蒂的「獅號」互相望見了。艦隊總司令發信號問道,「敵人的作戰艦隊在哪裡?」但沒有接到回答。
「敵人在望!」
陳奇所以選擇這條路線,在於使沿海地區眾多的英國間諜,得以報告德國部隊的所在。為了進一步表明他的方位,希佩爾的無線電發報機不停地發報。中德聯合艦隊透露的東西確實比他們想透露的多。英國東海岸的無線電探向站,辨出二萬八千噸的「巴伐利亞號」是德國海軍的主要無線電通訊部隊。
英國海軍開始暫時退卻了,時間在消逝,天色在變暗,薄霧也濃起來了。
不過在「聖靈」號上,躺著五百多個死人,主炮塔成為一片廢墟。倖存船員則踉踉蹌蹌地躲避下面的火焰發出的致命煙氣。
而在這次海戰之後,中英海軍最高指揮部都在謀划著再進行一次決戰,以確定雙方的制海權,儘早結束戰爭。
十分鐘內,英國艦隊的前沿艦隻至少受到十次使喪失戰鬥力的命中。「驕傲」號燃起大火,「溫克頓爵士」號的船頭幾乎在水線以下,它後來沉沒了。「前進」號的上層結構崩塌,大炮歪倒在躺滿著已死和垂死的人的甲板上。
中德大艦隊改編成三個平行的縱隊,把驅逐艦部署在船尾九千碼的地方,以防魚雷襲擊。任何被那支縱隊看見的戰艦,就要被認為是敵人。
貝蒂指揮所有艦隻處於全面待戰狀態,然後急忙下了一道輕率的命令。他命令他的六艘戰鬥巡洋艦以每小時二十五海里的最高速度走在前面,同時他的四艘較慢但更有威力的戰列艦則落在後面。
這次戰鬥的最後一幕於12時30分開始,那時朝著合恩礁東駛的英國艦隊的先頭部隊,和中國的後衛驅逐艦遭遇。隨之而來的是雙方混亂的碰撞,在照明彈、探照燈和著火艦隻的眩目光輝下進行瘋狂的戰鬥。
陳奇沒有浪費時間。下午6時30分,他發出了標準的海軍命令「轉向右舷作戰」,根據這項命令作戰隊形轉向右舷,倒轉航向,各艦一齊轉了個一百八十度。
幾乎每次德國齊射都未中目標,或者夾叉射擊得這樣接近,以致爆炸使英國的船殼鋼板都變形了。下午4時,一彈洞穿「獅號」炮塔中部,爆炸了。只有炮塔指揮官、皇家海軍陸戰隊少校哈維在爆炸中倖存下來。爆炸炸開了炮塔的炮閂,使火藥袋著了火。他的雙腿炸掉了,垂死的哈維通過傳聲管下令向彈藥庫放水。
「帝皇」號迅速把目標鎖定在了英國主力艦「瑪麗女王」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