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商海驚濤》第三部

第三百三十五章 克格勃十六局

第三部

第三百三十五章 克格勃十六局

和這位阿里克塞老人走了一陣,楊星觀察到他年輕時一定長得非常英俊,一頭梳得一絲不苟的銀髮下一雙冰藍色的眸子,堅毅的面龐和線條分明的下巴搭理的乾乾淨淨,身上衣服雖然樣式舊了些,但漿洗的很是乾淨,整個人感覺不怒自威,顯然以前是個久居人上的人物。楊星暗自評價這位老者過去身份不低,不由放下心來,他生怕忙活半天最後得到的只是條小泥鰍,現在看來他的確是條大魚。老者看來很緬懷蘇聯夕日的榮光,他站在紅場赭紅色的方石板上打量四周,遙望廣場西側的克里姆林宮的紅色尖塔,撫今追昔半響沒有說話。
阿里克塞曾擔任領導的蘇聯克格勃第十六局,它的工作主要是負責前蘇聯高新技術研發和檔案保管,它擁有前蘇聯解決技術和科學問題的最高潛力。它不但負責收集公開情報和秘密情報,以取得蘇聯感興趣的別國重要技術,在內部也擁有多項高水平的發明。作為克格勃整個情報機構的科研技術單位,這個部門擁有高深學識的人員、最尖端的技術設備和匪夷所思的特工技術,在其中工作的蘇聯高級專家,都是蘇聯科學技術界的驕傲,並且在工作中,還能得到蘇聯工業各個方面和專業專家學者的協助。
老人話里話外都承認他就是當年「8.19」事件的當事者,而且當時他在其中的地位還不低,聯想到他讓林佳娜轉交的烏克蘭軍工最高機密,他的身份已是昭然若揭。阿里克塞老人轉過身來,看著楊星若有所悟的眼神,知道他多少已猜到了他的真正身份。他微笑著壓低聲音揭開謎底:「看來你已經猜到了大概,不錯我就是曾經的蘇聯克格勃第十六局局長,也是現任烏克蘭國家安全局檔案管理處的處長阿里克塞·扎列斯基。」
也因為這原因,他們判斷這隻能是蘇聯情報機構里級別很高的人物才有可能接觸如此重要的情報,所以前蘇聯的情報機構克格勃的首腦就成為主要懷疑對象。另外蘇聯解體后,分離出來的各國很多在情報機構上沒重起爐灶,裏面充斥著不少的前朝老臣。現在阿里克塞主動亮明身份,楊星終於知道烏克蘭那裡的軍工技術來自哪了。作為管理烏克蘭情報機構檔案的大管家,他能夠提供這些絕密情報順理成章。對他的身份沒有疑問,現在楊星就要考慮和他具體談判關於此次行動的細節。三人在紅場上邊走邊聊,不知不覺就聊到了深夜,這時楊星才從他口裡了解了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
楊星看著身邊林佳娜並未吃驚,臉上戴著會心的微笑,心念電轉間已經猜到了老者的身份,於是趕緊擠出一絲微笑向他伸手:「終於見面了,我的神秘嘉賓,我該怎麼稱呼你呢?」老人爽朗一笑,握住楊星的手道:「遠來的中國同志,我叫阿里克塞,我還是喜歡以前的叫法,你就叫我同志好了。」聽到老者使用起這久違的稱謂,楊星心中沒來由的一暖。儘管現在這個時代曾經的社會主義陣營分崩離析,先生小姐的稱呼滿天飛,似乎採用過去這種親切的稱謂就像是個笑話,但眼前的老人顯然對那個時代充滿了依戀,難怪林佳娜提醒他要注意對老者懷念過去的尊敬,畢竟那是一個光輝的年代啊!
經過坦誠交談,楊星不僅贏得了林佳娜的心,也贏得了阿里克塞老者的欣賞。三人互相寒暄后,阿里克塞老人興緻很高的提出想到莫斯科紅場再走一走,雖然下午才逛完那裡,但無論是老者他身負的情報重要性,還是對老人的尊敬,楊星當然沒有異議。於是一行三人踏著夜色再跨過莫斯科河,前往這座城市的中心地帶。
「當時的我很幸運,被上司委派秘密執行一項絕密任務,因而躲過了牢獄之災。前些年我一直抱有一絲希望,覺得會等到蘇聯東山再起的那一天。可時間推移,我感覺希望越來越渺茫,重建蘇聯的希望越來越小,但我的祖國卻向深淵里越滑越遠,終於明白歷史的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你看看周圍,這裏已變成了寡頭的樂園,普通民眾卻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我在莫斯科那些老朋友,現在連退休金都沒有,有幾人只能靠在街頭撿垃圾生活,那都是獲得過最高蘇維埃勳章的英雄,難到這就是我為之奮鬥一生的理想?」
莫斯科紅場當年在國際上的名氣遠大於中國的天安門廣場,此時蘇聯才解體不到十年,所謂虎死餘威在,作為冷戰對峙的兩巨頭之一,莫斯科每年在紅場進行的閱兵式經常震動鐵幕的兩邊,無數西方情報人員都想通過紅場上滾滾而去的武裝鐵流來猜度蘇軍的實力。現在雖然蘇聯解體,但這裏依然是外國旅客來俄旅行的必經之地,常年人流不斷。
他越說越激動,眼眶裡溢滿了淚水。林佳娜連忙上前握住他的手,讓他有些失控的情緒平復下來。楊星聽了雖然表面不動聲色,但心裏卻掀起了驚濤駭浪。老人寥寥數語里透露的信息卻十分驚人,他知道1989年8月19日,蘇聯副總統、蘇共中央里一大批高級官員以及克格勃負責人等保守派官員突然聯手宣布罷黜正在黑海度假的蘇聯總統和蘇共中央書記戈爾巴喬夫,但此舉迅即遭到時任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的堅決抵制,他號召民眾走上街頭抗議,為戈爾巴喬夫三天後趕回莫斯科贏得了主動,將那些反對他的「亂臣賊子」打進監牢。但這也讓戈爾巴喬夫的聲望大跌,並成為已經風雨飄搖中的蘇聯於1991年徹底分裂的導火索,立國近90年的蘇聯分崩離析,就此走進了歷史。
就算有所準備,楊星還是驚訝的發出「哦!」的一聲。其實來之前他就和在國安局總參情報局等機構的情報分析員一起分析過林佳娜交來的情報源頭,得出一致結論都認為最大可能就是原蘇聯情報機構的高層人員提供的。只有他們才能掌握來源如此之廣,密級之高的情報。
「說的好,年輕人。」一個蒼老的聲音說著俄語突然在楊星背後響起,嚇了他一跳。他連忙轉身察聲者來源,才發覺原來是他們旁邊一名老者發出。他剛才和林佳娜動完手后就迅速撤離,轉了一圈才發覺居然還是轉到了他們剛才在找的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的墓前。那尊由蘇聯著名雕塑家雕刻的黑白分明墓碑上放著赫魯曉夫的頭像,象徵著他毀譽參半,功過難雲的一生,楊星他們看了也不勝唏噓。當時旁邊有一名老者戴著帽子正弓著腰整理赫魯曉夫墓前的枯葉和花瓣,楊星只把他當成了這公墓的管理員了。現在才發覺剛才他一直就在他們身邊晃悠,想必他和林佳娜的談話都落入了他的耳中。儘管兩人的談話都採用中文交談,不過聽老者話里的意思,想必是他也是懂中文的,完全理解了他的話。
一會他才沉重的開始講述:「當年『8.19』政變時,我就站在那裡的列寧墓頂觀禮台上。當時我的上司就是參与推翻戈爾巴喬夫的那批人中的一個。出乎我們意料的是,儘管我們囊括了當時蘇共中央幾乎所有的領導,但當時還只是俄羅斯總統的葉利欽振臂一呼,就讓所有的民眾站在他那邊來反對我們的政變。就連被視為最忠誠的莫斯科附近精銳的近衛部隊和空降兵、特種部隊都不願接受我們的命令,那時候我就知道大勢已去,蘇聯保不住了。」
走到這裏楊星才注意比起天安門廣場,這裏實際並不大,它大概只有9萬平方米面積,頂多隻有天安門廣場面積的五分之一。但紅場周圍環繞著克里姆林宮、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以及那個以金頂洋蔥頭建築聞名於世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等享譽海外的建築,加上這裏又是前蘇聯重要節日舉行群眾集會和閱兵的地方。即使蘇聯解體后的今天依然是俄羅斯的政治文化中心所在。現在華燈初上,廣場中央依然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遊人如織,他們混雜在其中倒是絲毫也不起眼。不過為了安全計,三人談話都轉為中文交談,這樣周圍都是歐美人,不虞泄露秘密。
蘇聯解體后,遺留下來的大批軍工專家成了各國爭搶的「熱饃饃」,中國軍方也沒放過這個機會,私下引進了不少技術專家。但他們都只是在自己精通的領域里有所建樹,而林佳娜提交的資料範圍幾乎涵蓋原蘇聯軍工技術的各個層面,甚至有很多不為人所知的絕密技術,這就很值得玩味了。現代工業中的大分工和精細化製造是一個趨勢,在蘇美這樣的軍事工業大國里,很多技術人員和企業終生研究的可能不過是龐大軍事機器上一個微不足道的螺絲釘。而要把來自國內各地上千家企業和研究機構提供的零件組裝在一起的,需要強大的系統整合能力。蘇美在這方面都是佼佼者,但這也是一個國家工業戰略的核心,林佳娜的情報,無疑是讓國內第一次接觸到整個蘇聯軍工體系的全貌,特別是系統集成能力,所以上面對晨曦行動會如此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