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第十二卷 勝利之途

第五十六章 嚴重錯誤

第十二卷 勝利之途

第五十六章 嚴重錯誤

一點四十三分,第31-1主力編隊也轉向到了一百三十五度。
按照第31-1主力編隊的統計。在前面八輪齊射中,一共擊中了對手十一次,且全都發生了爆炸(夜間情況下,只有擊中對手且發生了爆炸的穿甲彈才會計入戰果之中)。另外,被對手擊中了十四次,且其中九次發生爆炸。
到此,斯普魯恩斯即便讓艦隊加速前進,也難以順利逃出戰場。
斯普魯恩斯沒有遲疑,立即下達了加快航行速度,與第31艦隊交戰的命令。
直到這個時候,斯普魯恩斯才猛然意識到,他已經錯過了離開戰場的最佳機會。
繼續向南航行。只是一種折中的辦法。或者說,斯普魯恩斯還不太清楚對手的真實意圖。同時也沒有就撤與打做出決定。
一點三十七分,第51艦隊開始加速。
在白佑彬下達轉向命令的時候,戰場的另外一端則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
與斯普魯恩斯一樣,發現第51艦隊就在前方之後,鄭恩博也嚇了一跳。
隨著第11艦隊離開戰場,第51艦隊具有與鄭恩博的第31艦隊放手一博的資本。
此時,白佑彬率領的第11-1主力編隊已經幹掉了「復讎」號。正在對付「皇權」號。要不了二十分鐘,第11-1主力編隊就能趕來對付第51艦隊。
不管對手想逃,還是想打。鄭恩博都不打算再次浪費寶貴地機會。
此時,斯普魯恩斯地猶豫就是最大的錯誤。如果選擇撤,他有足夠的機會率領第51艦隊安全的離開戰場。如果選擇打,他則有機會拼掉鄭恩博的第31艦隊。可他卻沒有做出選擇,最終錯過了所有的機會。
戰列艦加速與減速都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從十六節加速到二十四節,慢的需要十來分鐘,快的需要數分鐘。利用這一機會,第11-1與第31-1主力編隊都有機會追上第51艦隊。
英國太平洋艦隊已經覆滅,「皇權」號與「復讎」號即將戰沉,蒂里特已經陣亡。如果不出所料,第11艦隊將向東轉向,前去對付第51艦隊。
與以往的炮戰不同的是,這次交戰距離是越打越遠。
顯然,這讓鄭恩博更加難以理解了。
問題是,斯普魯恩斯做出了最不應該的選擇。
此時,第31-1主力編隊在其西北面大概二萬三千米處,五艘戰列艦上的火控雷達已經重新鎖定了第51艦隊里的四艘戰列艦,正在測算炮擊參數。第11-1主力編隊位於其西面大概三萬四千米處,白佑彬已經下令停止向「皇權」號開火,正在讓「北直隸」號與「南直隸」號用探測雷達搜索第51艦隊地蹤影。
為了儘快進入戰鬥狀態,第31-1主力編隊在完成轉向之後,立即將速度降低到了十六節。同時,為了能夠在第51艦隊逃跑的時候進行追擊,五艘戰列艦上地鍋爐都在以最大功率輸出水蒸氣,以便隨時加速。
斯普魯恩斯剛看完電文,瞭望員就發來了報告。
一點三十分。第31-1主力編隊在將航向轉到零度之後大概五分鐘。鄭恩博就下令進行一百八十度戰術轉向,並且在轉向之後將航速提高到二十四節。
其實,當時「復讎」號與「皇權」號還沒有戰沉。
第31艦隊已經開始向西北轉向,即將轉為炮擊隊列。
當然,隨著雙方距離近一步縮短,炮戰也在所難免。
可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讓斯普魯恩斯有點想不明白了。
即便再不可能,他都必須相信,斯普魯恩斯犯了錯誤,而且是嚴重的錯誤。
威利斯·李是在收到了「皇權」號艦長發出的棄艦命令之後做出這一判斷,並且警告了還在繼續作戰的第51艦隊。
這是威利斯·李從輕巡洋艦上發來的電報,內容很簡單:美英艦隊已經被第31艦隊擊潰,「科羅拉多」號與「馬里蘭」號戰列艦戰沉,「加利福尼亞」號戰列艦已經撤出了戰鬥,英國海軍也損失了二艘戰列艦,另外二艘正在撤退。
打到一點二十七分地時候,雙方的交戰距離已經擴大到了二萬米以上。
如果白佑彬想在這場海戰中獲得決定性的勝利,他肯定會去幹掉蒂里特與威利斯,同時讓鄭恩博纏住斯普魯恩斯,等到第11艦隊騰出手來之後。再與鄭恩博一同消滅孤軍作戰的第51艦隊。
可以說。斯普魯恩斯是在一瞬間做出這個重大決策的。
那麼,到底是打,還是撤?
鄭恩博向西北轉向,一是為了避免靠得太近,二是為了防止第51艦隊向西南追擊第11艦隊,三是為了從側後方包圍第51艦隊。
想到這,鄭恩博也管不了那麼多了。
當然,沒有決定就不等於不犯錯誤
可以說,當時戰場上的局勢變化得太快了。
接下來,第11艦隊的奇怪舉動更是讓鄭恩博百思不得其解。
短暫的驚訝之後,鄭恩博就決定向西北轉向,迅速擺開架勢,與斯普魯恩斯交戰。
這不但讓斯普魯恩斯想不通,也讓他猶豫不決。
能夠獲得海戰的勝利,就要看能否抓住對方犯的錯誤。
凌晨一點十三分,第31-1主力編隊里地前三艘主力艦,即三艘「省」級戰列艦首先開火。大約一分半鍾之後,第51艦隊里的四艘「衣阿華」級戰列艦也開火了。最後投入戰鬥地則是第31-1主力編隊里最後面的二艘「皇帝」級乙型戰列艦。
當時,鄭恩博甚至猜出了斯普魯恩斯可能做出地戰術選擇。
在鄭恩博看來,白佑彬不但想多撈戰果,還讓第31艦隊充當了他的擋箭牌。
此時,稍微有點頭腦的指揮官都能看明白戰場上的局勢。
前幾輪齊射打得既急促,又緊張,雙方都有所收穫。
如果能夠擊敗第51艦隊,就算白佑彬幹掉了英國太平洋艦隊,並且在戰鬥的最後關頭髮揮了決定性地作用,此次戰役地最大功臣都是第31艦隊,而不是第11艦隊。或者說,擊敗第51艦隊,也是鄭恩博等待已久的機會。
很明顯,斯普魯恩斯沒有做出選擇。
提高航速之後。只要第51艦隊不加速,第31-1主力編隊能夠在十五分鐘之內追上第51艦隊。並且與之重新展開炮戰。
也就是說。現在是二艘「皇帝」級乙型戰列艦在前,三艘「省」級戰列艦在後。
一分鐘后,白佑彬也下達了轉向地命令。
更重要的是,在第51艦隊轉向的時候,第11-1與第31-1主力編隊都已完成了加速。
可以說,這個警告晚來了至少半個小時。
此時,第31-1主力編隊已經完成了戰術轉向,正在加速追上來。
直到這個時候。第51艦隊仍然在向南航行,並沒有按照鄭恩博的預料轉到其他航向上去。
隨著鄭恩博的第31艦隊突然殺出來,正在為到底要不要追擊第11艦隊,擴大戰果,還是轉向離開戰場,避免損失而感到頭痛的斯普魯恩斯不但嚇了一跳,還極為震驚。緊接著,他就意識到,鄭恩博的到來,只能證明威利斯與蒂里特已經被擊潰了。
斯普魯恩斯到底想幹嘛?
這次斯普魯恩斯沒有猜錯,白佑彬轉向的目的是要幹掉蒂里特與威利斯,想將戰果最大化。
從一開始,白佑彬與鄭恩博就有著明確的分工。白佑彬的任務中,除了將蒂里特與威利斯趕到鄭恩博的炮口之下外,還要設法帶著斯普魯恩斯進入鄭恩博的伏擊圈。鄭恩博的任務則是留在南面,先對付蒂里特與威利斯,然後再與白佑彬夾擊斯普魯恩斯。因此,鄭恩博的出現,不但表示蒂里特與威利斯已經被擊潰了,還表明白佑彬會迅速縮短交戰距離,與鄭恩博聯手打擊第51艦隊。
斯普魯恩斯既沒有逃跑,也沒有與第31艦隊決戰,還沒有轉向去拯救已經搖搖欲墜的英國太平洋艦隊,更沒有加速離開戰場爭取與美軍第31艦隊會合。
現在的問題是,第51艦隊要不要儘快撤退。
白佑彬不但沒有主動靠近第51艦隊,反而向西南轉向,繼續與第51艦隊拉開距離。顯然,這與斯普魯恩斯的猜測並不一樣。
無論如何,第51艦隊還有四艘戰鬥力完好無損地「衣阿華」級戰列艦,殲滅第51艦隊,要比去對付英國太平洋艦隊二艘註定逃不掉的老式戰列艦的意義大得多。可白佑彬卻把重點放在了次要敵人上,避開了主要的對手。
可是,不管鄭恩博怎麼想,現實問題就在面前。
第11艦隊在轉向之後開始加速。並且正在炮擊西南方向上的某艘戰艦。
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是打,還是撤,第51艦隊都要提高航行速度。
隨後,斯普魯恩斯收到了威利斯·李發來的電報。
沒等斯普魯恩斯做出決策,瞭望員又發來了報告。
鄭恩博還同時命令排在隊列前方的二艘「皇帝」級乙型戰列艦向左偏航,為後面地三艘「省」級戰列艦讓開航道。顯然,在發現第51艦隊準備逃跑之後,鄭恩博不但決定追擊,還不想讓二艘速度慢地戰列艦拖住了整支主力編隊的速度。
一點四十分,第51艦隊轉向到一百三十五度。
如果選擇撤退,斯普魯恩斯就應該讓艦隊立即向左轉向,也就是向東面航行。趁著第11艦隊與第31艦隊都來不及趕過來的機會。迅速離開戰場。如果選擇繼續戰鬥,則應該向西南轉向。迫使鄭恩博放棄向西北方向前進的打算,然後與第31艦隊進行近距離炮戰。爭取迅速打垮第31艦隊。
沒等斯普魯恩斯做出決定,一封電報就送到了他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