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第十四卷 雙管齊下

第七十章 名將獻禮

第十四卷 雙管齊下

第七十章 名將獻禮

在此情況下,餘輝宏有更多地能力來收拾運河區的美軍部隊。
雖然陸戰隊炮兵最強大的火炮僅僅是口徑為一百七十五毫米的陸炮,但是在持續不斷的高強度炮擊中,美軍的精神防線早已被摧毀了。
其實,經過數個月的反覆炮擊,駐守巴拿馬的美軍早已失去了鬥志。
結果,在陸少豐忙著調兵遣將地時候,餘輝宏在太平洋上首先採取了行動。
只是,戈納夫島上的陸戰隊營地遭到了美軍艦隊的炮擊。
攻打巴拿馬地作戰行動從七十六年(44年)下半就開始策劃。到年底地時候開始實施。結果拖了幾個月。都因為要配合北大西洋上地戰略進攻行動而被推遲了好幾次。導致餘輝宏在太平洋戰場上浪費了好幾個月地時間。
可以說,餘輝宏在最關鍵的時候給蕭鼎昆送去了最重要的一份禮物。
駐紮在巴拿馬城的美軍第七步兵師進行了比較頑強的抵抗,可很快也被炮火支援艦隊的猛烈炮擊給打垮了。
打到這個份上,殘留在科隆港的數千名美軍也基本上失去了抵抗意志。
很快,這條消息就通過戰區司令部轉交給了海軍總參謀部,隨後衛延年由給正在德黑蘭的陳錦寬發去了一份密電。
與餘輝宏預料地差不多。美軍地抵抗並不是很頑強。僅僅用了十來個小時。首先上岸地陸戰隊就控制了灘頭陣地。並且將防禦縱深擴大到了三公里左右。基本上確保了灘頭陣地地安全。
這次,餘輝宏沒有冒險趕往前線,而是讓最先進入科隆的陸戰36師的師長代替他接受美軍投降。
如果當時美國海軍還能為美軍的地面部隊提供支持,也許美軍會進行頑強地抵抗。現在,美國海軍已經失去了活動能力,甚至連作戰物資都得依靠中美洲地區的林間小路輸送,美軍還有什麼鬥志呢?
隨後,陸戰隊在弗里霍萊斯附近建立了炮兵陣地,開始炮擊運河北端的科隆港。
十八日,陸戰隊將戰線推進到了加通湖東岸的弗里霍萊斯,並且在當天晚上就佔領了這座僅有二千多居民的小鎮,俘虜了近千名美軍官兵。
到時候,即便陸戰第八軍得到了來自南大西洋戰區的陸戰第十軍的支持,也很難在十天左右打下太子港!
到十一日上午,上岸地作戰部隊已經達到了四個陸戰師的規模,另外三個陸戰師也正在趕來的途中,預計在十五日就能到達。
通過審訊戰俘,餘輝宏得知,駐紮在巴拿馬地區的美軍已經有三個月沒有獲得補給了!
十四日,陸戰隊攻佔了薩米特,拿下了一座美軍的物資倉庫。
當時,餘輝宏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及時的發回了捷報。
從十九日開始,直到二十二日,陸戰隊的先頭部隊才將戰線推進到了科隆港東面的卡蒂瓦,佔領了這個居於交通要道處的重鎮。隨後,陸戰隊又花了三天的時間完成了向西南機動迂迴的包抄行動,以及為最後進攻科隆港做好了準備工作。
當然,對帝國海軍來說,這並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餘輝宏立即用這三個陸戰師替換了最初上岸,並且在前線戰鬥了一周左右的二個陸戰師,並且立即安排這二個陸戰師在巴拿馬城,以及珍珠群島的陸戰隊營地進行休整,還為其補充了部分新兵。
在幹掉了美軍的所有作戰艦隊,美國海軍僅存一艘戰列艦(另外還有數艘來自英國的戰列艦,只是都沒有能夠形成作戰能力)的情況下,陸少豐修訂了作戰計劃,確定將攻打太子港放在首要位置上,是否攻打羅德城反而成了次要問題。
眾所周知,就在次日,也就是八月一日,德國元首與義大利首相在談判桌上做出了重大的讓步,承認了帝國在全世界範圍內的霸權地位。結果,也正是德意首先讓步,使得將要決定戰後世界格局的數項條約與協議最終得到了落實。
三十日上午,美軍豎起了白旗。
六日上午。陸戰第五軍地先頭部隊登上了美洲大陸地海灘。
到此,餘輝宏在海軍陸戰隊中的地位得到了鞏固。雖然很多人都認為陸少豐才是帝國海軍的頭號戰將,但是不得不承認,正是餘輝宏在巴拿馬戰場上的出色表現,為他最終接替方國儒,在戰後出任帝國海軍陸戰隊總司令奠定了基礎。
說實話。餘輝宏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很久了。
換句話說,這也是一個政治任務。第三次同盟國首腦會議持續了一個多月,而拖了這麼久的根本原因就是,蕭鼎昆需要一次重大的戰略勝利,從而為談判增加一塊最重要的籌碼,讓德意等國承認帝國的霸主地位。
而當天下午,陸戰隊的先頭部隊突入了巴拿馬城區。
這個戰略性的勝利其實與北大西洋戰區沒有多大的關係。
與以往一樣,陸戰隊的進攻打得不急不慢。
後來,正是在餘輝宏的率領下,帝國海軍陸戰隊逐漸擺脫了對帝國海軍的高度依賴,建立起了獨立的作戰與後勤保障體系,從而使陸戰隊在戰後不久就脫離了海軍,搶在新成立的空軍之前,成為了自陸軍與海軍之後,帝國的第三大軍種,為陸戰隊在戰後數十年的迅猛發展,成為帝國的「戰爭急先鋒」奠定了基礎。
相對而言,進攻科隆港的戰鬥算是打得最為艱難的了。
隨著美軍作戰艦隊全軍覆沒。進攻巴拿馬地所有問題都以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調查清楚情況后,餘輝宏立即改變了戰術,加快了推進速度。
在數個小時內,美軍的二支作戰艦隊就向島上的陸戰隊投擲了上千噸炮彈,摧毀了囤積在島上的二十多萬噸作戰物資,並且炸死炸傷一千多名陸戰隊官兵,摧毀了大量的基礎設施與基建設備。
當時,行動最積極的並不是陸少豐。
美軍早在五月底就炸毀了巴拿馬運河上的船閘,使運河失去了航運能力。為此,餘輝宏在六月初的時候就讓後勤部門設法提前準備好了用來修復船閘的設備,並且提前預製了一批用在船閘上地機件。按照餘輝宏的看法,帝國海軍一時半會還不會利用巴拿馬運河,而美國海軍也失去了作戰能力,即便無法迅速使巴拿馬運河恢復通航能力,也不會對海軍地作戰行動造成太大的影響,從而沒有必要急著奪取船閘,並且展開修復工作。
從陳錦寬給衛延年部署的任務來看,帝國海軍在七月份的行動將非常關鍵。
二十六日凌晨,二個陸戰師分別從東面與南面向科隆推進。
八日上午,在鞏固了灘頭陣地之後,陸戰隊開始向巴拿馬城推進。
七月五日。也就在第三次同盟國集團首腦會議開幕地那一天。第11艦隊在趙賻禮地指揮下。全面炮擊了巴拿馬運河區南部地區地美軍陣地。當天傍晚。配屬於陸戰隊地火力支援艦隊到達。並且參加了炮擊行動。
在此情況下,要想攻打太子港,陸戰隊需要至少半個月的準備時間。
顯然,打垮美軍鬥志的不是陸戰隊,而是海軍的長期封鎖。
激烈的戰鬥持續到了十二日上午,隨後就變成了零星的抵抗。
十二日下午,美軍指揮官向進攻部隊的陸戰隊軍官交出了指揮權,並且向所轄的美軍作戰部隊下達了投降的命令。到十三日上午,陸戰隊基本上控制了巴拿馬城,並且收容了近一萬名美軍戰俘。
讓餘輝宏難以理解的是,倉庫內竟然囤積著上千噸彈藥,以及至少二千五百噸的生活物資,其中僅食物就有一千八百噸左右。這些物資足夠第七步兵師使用十天,而美軍卻沒有將這些物資分發給各作戰單位!
後來,餘輝宏才知道,美軍確實設法向巴拿馬城運送過物資,可通往巴拿馬城的道路遭到了嚴重破壞,且美軍缺乏汽車使用的燃氣罐。另外,在十一日凌晨,陸戰隊就已徹底包圍了巴拿馬城,當時前往巴拿馬城的三支車隊都半途而返,沒有能夠到達巴拿馬城,甚至沒有能夠與第七步兵師碰頭。
素以驍勇善戰聞名的美軍第七步兵師在僅僅抵抗了一天之後就舉起了白旗,關鍵原因就是該師嚴重缺乏作戰物資與生活物資,傷病率超過了百分之二十,大部分官兵都沒有繼續作戰的意志。
十五日,充當戰役預備隊的三個陸戰師到達。
當時,隸屬與北大西洋戰區的第44艦隊與隸屬於南大西洋戰區的第61艦隊都集中在了太子港附近,為陸戰第八軍攻打太子港提供前期炮火準備,所以都沒有能夠參加巴拿馬地區的作戰行動。而第11艦隊與火力支援艦隊又受到了運河通航能力的限制,只能派遣部分吃水比較淺的戰艦到達薩米特附近,用三百毫米艦炮,以及一百七十五毫米艦炮為陸戰隊提供炮火支援。因此,在攻打科隆的時候,陸戰隊不得不依靠自己的炮兵部隊為前線作戰部隊提供直接支援。
當天傍晚,先頭部隊就佔領了美軍地外圍陣地,並且在艦隊的支持下向美軍側翼迂迴,準備按照計劃包圍巴拿馬城。
除了耽擱了一天的時間之外,陸戰隊的進攻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激烈的戰鬥持續了三天三夜,到二十九日清晨,陸戰隊才完全佔領了科隆港南面的克里斯托瓦爾鎮,完成了對科隆的徹底包圍行動。隨後,陸戰隊的炮兵開始不顧一切後果的炮擊科隆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