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政道風流》第七卷 登高望遠

第42章 無知者無畏

第七卷 登高望遠

第42章 無知者無畏

其二是要把安楠礦業集團擺出來,要更清晰的表明安楠礦業集團對於安楠的重要性,現在的艱難處境,以及能堅持多久,如果倒下之後對安楠帶來的後果,讓大家認識到安楠礦業集團改制的必要性,緊迫性。
這樣做的目的主要就一個,盡最大努力讓常委和委員們認識這樣的現實,認識到解決安楠問題的緊迫性和必要性,在這方面力爭達成更為全面的統一認識,一句話:就是要統一思想。
這方面一定要形成翔實而且系統的文字材料,而且還要有一定的權威性的機構或者研究人員來做,陸政東的想法是請社科院專門從事這方面研究的專家來進行。
而光是文字資料,陸政東覺得還是不夠,必須還要有更為具體而生動的形式讓大家更為直觀的了解這些,陸政東想讓省電視台以新聞紀錄片的形式把這些東西真實具體的表現出來,這樣直觀的視覺衝擊,加上文字材料的深度剖析結合起來,這樣更能形成最強烈的衝擊。
這方面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要把安楠市的整個發展狀況擺出來,要把安楠市老百姓的生存狀況擺出來,特別是包括下崗工人在內的困難群體艱難窘迫的生存狀態更是要擺出來。
無他,企業改制,人員分流已經是進行了多個年頭,大家都見得多了,每一個企業的改制,分流對於任何一級的領導來講,其中的各種糾葛,矛盾的爆發、衝突,每一次都是讓人頭大如斗,更遑論如此規模的分流了。
但不管怎麼說,馬英華拿出的解決安楠問題的一攬子計劃依然還是一個重磅炸彈,陸政東也希望用馬英華丟出的重磅炸彈去驚醒很多幹部的思維定勢。但他並不希望多數與這些人被震暈過去,不希望這樣的計劃在省委的全委會上擱淺,這是絕對要防止的。
而此刻的馬英華對當初說的話羞愧不已,因為從和陸政東的談話以及陸政東在常委擴大會上的講話,以及陸政東提供給他的這些材料和資料,充分的說明陸政東對於安楠的了解一點都不亞於他。
陸政東想來想去,覺得還是先扔炸彈,先把問題擺出來,把常委和委員們炸醒,讓他們都認識到安楠的問題已經到了非改變不可的地步,讓他們從維持現狀的幻境中清醒過來。
所以,馬英華拿出的書面東西一定要經得住推敲,至少首先得要能過周書明那一關,而最能把握周書明在這方面的想法的無疑是省政策研究室的那幫人,在給馬英華充分的時間進行準備后,就先由這些人初審一下。
財政資金的問題,陸政東倒是不擔心常委們會有什麼異議,不管是點石成金,還是拆東牆補西牆,東湊西借,只要他們自己能相出辦法就行,而想不出辦法出現了窟窿,這一塊是也他這個省長和常務副省長的事兒,和他們關聯不大。
這麼多人下崗加上先期下崗的,常委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是一個重大的不穩定因素,有了這個先入為主的印象,甭管後面的再就業方案有多麼科學,有多麼有新意,都會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這更是讓馬英華感到有些沮喪,原本在他看來,在省里就解決安楠問題而言,他敢說第二,絕沒有人敢說第一,可就從陸政東的隻言片語,以及這樣的一鱗半爪中,他就能夠感受得到,陸政東對安楠的問題看得比他透徹,看得比他深,而提出的解決辦法也比他更多,層次更高。
當然,陸政東也知道這樣變化的積極意義,這就要求不管是幹部或者重大事項,事先都要經過充分的準備和儘可能的完善,對於防止幹部任用的不正之風,以及防止領導幹部頭腦一發熱就對重大事項胡亂拍板,改變關鍵的少數獨斷作用代替了次要的多數的話語權和表決權作用的局面,改變了黨政一把手的提拔使用變成了少數人說了算的內定和鐵定,事實證明,次要的多數要比關鍵的少數在維護選舉幹部選擇的公平、公正、公開中發揮的作用大很多。這樣鍵的少數的權力小了,領導集體的權力加強了;隨意性減少了,規範性增強了;決策的科學性增加了,決策的失誤減少了。
而至於分流如果沒有最好會導致什麼後果,和他們的關係不大,自然也就不會太關心。
但清楚這樣變化的積極意義是一回事,這樣的事情落在自己頭上又是一回事,但不管怎麼樣,既然有這樣的變化,那就必須適應這樣的變化。
不過,他也不是一個輕易認輸的人,要是輕易認輸也不會為了安楠的事情堅持到現在……
所以這件事該如何動,必須要講究策略,講究辦法,而且必須要抓緊,爭取在中央領導講話這個契機和周書明處於這樣的蜜月期把解決安楠的事情框架和馬英華的事情確定下來,以免夜長夢多,又發生什麼變化。
而陸政東調任貝湖省里的時間卻多長,能夠了解到這樣透徹的程度,絕非一日之功。
從周書明的辦公室出來,坐在車上的陸政東陷入了沉思,雖然周書明是不反對重新啟用馬英華,但也僅此而已。
而這也就罷了,陸政東要他做的,是將陸政東的這些構想和安楠的實際結合起來,拿出一個可操作性非常高的執行方案出來,但是明明陸政東所提出這些構想和觀點,似乎就在眼前,可是他想抓住卻又突然飄開,總是無法把握住如何抓住的辦法,總是沒有一個辦法將這些構想和要解決的關鍵問題結合起來,也就是始終沒有能夠拿出一個能夠說服他自己的解決下崗工人再就業的辦法出來。
陸政東對他提出的解決安楠再就業問題的窮追猛打,讓他原本自認很周全的辦法顯得千瘡百孔,原來雖然把解決再就業的困難想到了,但顯然深度不過,想到這裏,馬英華不由更是羞愧,還講陸政東在對待安楠的問題上是小腳女人,真是無知者無畏。
作為馬英華這樣任命起來有風險的幹部,就算周書明這一次被中央領導狠狠的戳了一次,周書明也不可能強力出頭來推動,這是趨利避害的本能,還有就是長期習慣了四平八穩、老成持重的性格慣性使然。
在這方面達成廣泛的共識之後,再推出馬英華等人提出的具體的實施規劃,這樣不但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解決安楠的體系,更重要的是有了之前的衝擊,常委和委員們接受這樣的規劃,以及接受馬英華重回安楠的難度也相對會降低很多。
陸政東在周書明面前還是有保留的講估計得有一半的職工要分流,連周書明都感到心驚肉跳,就更不要說常委們了。
而在職工分流這一塊就不一樣,那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涉及到局面的穩定問題,沒哪一個常委會掉以輕心。
想到這裏陸政東也不禁想到,恐怕周書明此時也是在暗中腹誹他的前任,非要爭取全面實行幹部任免和重大事項票決制,這簡直就是給自己頭上帶上一頂緊箍咒,原本只需要在常委會上敲定的事情,多了全委會這一項本身就變得複雜,再加上不是舉手表決,變數又一下遞增了不少。
常委們都是在省里的層面看待問題,而省委委員中很大一部分是地市的頭頭腦腦,他們更關心的是安楠那邊投入了,最後落到自己那一畝三分地的資金會少多少,所以陸政東要一再的強調安楠要首先立足自力更生為主,外來援助為輔的方針,這既是貝湖省情的現實考慮,同時也是避免過度刺激這部分人。
可是他是土生土長的安楠人,是安楠曾經的市長,而且從始至終一直以一種異乎尋常的注意力關注著安楠,才能夠對安楠又如此深入的了解。
這更是讓陸政東撓頭。
而更讓他感到震驚的是陸政東實際上已經對解決安楠又一個整體的構想,這些構想環環相扣,從而構成了一個整體,當然他所提出的一些想法,在陸政東的構想中也能看到,可是那只是其中的很小的一部分。
想想那晚他還在陸政東面前慷慨激昂,侃侃而談,自以為很了不起,實際卻完全是班門弄斧。
而對於全委會中的省委委員來講,恐怕對財政資金的在意程度又要大於職工分流的問題,這是由他們所處的位置決定的,位置不一樣,看待問題的角度也就不一樣。
而此刻的馬英華卻是陷入了既興奮又迷惘的一種狀態,興奮是陸政東讓他拜讀的一些文章以及通過辦公廳給他提供的一些材料上的一些思路和觀點,似乎給他打開了一扇窗子,讓他更為全面的看清要如何來解決安楠的問題。
在這樣的狀態下,省委常委會、全委會那一關怎麼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