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門術師》第五卷

第031章 茶馬古道

第五卷

第031章 茶馬古道

「我知道一個好地方……」
「哦哦……」我用手指敲了敲頭,「我真笨,這應該能想到的……」
「也好。」師父說,「順路看一看,再去茶馬古道也無妨……」
「當然……你的意思是說,這座廟裡的佛,和那樂山大佛是一樣性質的,也是用來鎮水的?」
「我跟楊老爺子在昨晚借宿的那村子上打探到一件事,所以就打這個崔大爺的電話通知師父,一起過來了。」向風說,「本來也給阿冷打電話通知你們的,可電話打不通……」
我把我們的經歷,給眾人講述了一遍,把楊老爺子和那崔老頭兒兩個聽的眼睛都直了。
「師父,你們怎麼來了?」跑到跟前,我問道。
在一家茶館吃過午飯,休息了一會兒,我們打起精神,繼續前行,終於來到向風所說的那個路口。
「看那裡!」向風指著前方遠處說。
這雨下起來沒完沒了的,也不知什麼時候是個頭。眼前這個雨中的村子,如果不是有衣著時尚的遊客打著傘四處走動的話,真讓人懷疑是不是穿越來到了古代,房子大多都是那種明清風格的,石牆黑瓦的老房,牆頭上生長著藤蔓植物。老街兩邊,茶館的招牌黑漆漆的。街檐底下,不少身穿藏族服裝,臉膛黑紅的女人,向遊客售賣糍粑、糯米糕之類小吃,以及藏族特色的各種小玩意兒……
「茶馬古道?」
沿著河岸往下遊走了一段,穿過一座石橋,我們來到河對岸,很短的工夫,到了那廟山底下,沿著台階而上,我們來到廟裡……這是一座佛廟,裏面供著一尊佛像,面朝著下面的河道……
「我手機壞了。」我說道,「你們打探到什麼事?」
從那路口轉彎,沒走很久,又來到一個村子。幸虧向村民詢問了一下,不然的話,如果順著出村的路走,就走錯了。我們問「茶馬古道」,這村裡的村民開始不知道是什麼,就像住在古運河邊的村民,不知道那就是古代京杭運河一樣……後面,那村民才明白過來,我們所指的,應該是他們村外的「老路」……在一個村民的帶領下,我們來到那「老路」,幾個人面面相覷……
「這樣么?」我道。
「那你們過這村子來幹嘛?」我問。
向風點了下頭。
順著這條石路又走了一個多小時,我們來到一座數層樓高的山樑,一條長約七八米的隧洞穿梁而過。這條隧洞是古人開鑿的,洞頂離地足有三米高,洞壁的磚顏色都有些發黑了,似乎在向我們訴說著歲月的滄桑。過了隧洞,路道蜿蜒而下,又走二三里,我們來到一個古村子。
「去茶馬古道,經過這村子。」向風說。
向風四處打量了一番,說道,「那人所說的,應該就是這個村子了,出了這村子,再走大約二三里,就到那條路的路口……」
我們冒著雨,從這村子往西,順著一條泥濘的山間小路,走了將近兩個小時,來到一條石頭路。
我看過去,只見這路道上有一個個或深或淺的凹坑,延伸而去。
「還有這樣的事?」楊老爺子問。
一進屋,我迫不及待便問,「阿風,你們打探到什麼事?」
「我也正想問的。」楊叔拍了拍手裡的包,「那男的把包給我們送來,我跑過來叫你,剛好碰到你師父他們,小張,你們怎麼來了?」
我心說,師父他們怎麼會過這裏來?……我也顧不得跟這光棍告辭,急急忙忙的便跑了出去。來到村道上一望,只見師父他們正站在東邊那裡,向風跟楊老爺子也在。這村上的村民聽到楊叔的叫喊,不少人從家裡探頭往外看。
「嗯……」
我帶著師父他們,來到先前我跟楊叔避雨烤火的那座破房子。
「這應該就是茶馬古道了。」向風手指著路上,「大家看……」
走了這麼久的路,我跟向風,師父,我們三個都還好,楊叔,楊老爺子,還有那個崔老頭兒,三人都累的弓腰駝背的,快走不動了。現在已經是中午了,師父決定,在這村上休息一下,吃點東西再走。
來到那條河邊,這樣白天看,河水十分清澈,河底的鵝卵石清晰可辨,真不知道,昨晚河裡那個白色的是個什麼東西……
「這廟修在這裏,供一尊佛,是鎮這河的……」向風說。
向風說,昨天和我們分頭以後,他和楊老爺子去了東邊的那村子,像我們一樣,借宿在了一戶村民家裡。晚上,他們和那村民聊了很多,雖然沒問到關於冉民的線索,但楊老爺子對川蜀地區的民俗文化之類特別感興趣,依然聊興不減,後面聊著聊著,聊到了茶馬古道,結果得知到這樣一件事……
眼前這條路,由於多年沒人走過,幾乎已經分辨不出路道來了,只近處,撥開亂草,可以看到凹凸不平,龜裂不堪的鋪路石頭,往遠處看,不是樹就是草,再往遠處,便是雲霧籠罩的茫茫大山……
茶馬古道,是古時候連接川藏的商業通道,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間,一批又一批的馬幫,背夫,負載著茶葉、絲綢、山藥、毛皮……等等物質,長年累月的來往于川藏之間,促進了文化的溝通和經濟的發展,有著數千年的歷史。所謂茶馬古道,並不是單一的一條路道,它是由許多主道和無數條支道所構成的,十分複雜的交通路道網。隨著川藏公路的打通,那些古道,除了僅作為村鎮相通的路道以外,其餘大多都廢棄了,有的成了旅遊景點,有的成了歷史遺迹……
聽那人這樣一說,楊老爺子和向風兩個,不約而同的想到了,我當初去「鬼境」里,那個死鬼老頭兒的講述,那老頭兒的爺爺楊顯聖,是大明永樂年間進士(明朝初期),那楊顯聖跑到川西邛崍山脈這裏來遊玩,返程時遇到了山體滑坡……當時在下大雨,楊顯聖和他那僕人,應該不是爬山越嶺,而是走山間的路時遇到的滑坡……分析之下,兩個人都覺得,那個村民所說的那條道,或許就是楊顯聖當年所走的那一條。向那村民問明那條道所在的大體位置,天還沒大亮,向風便打電話告訴了師父他們兩個……
我朝下面那河望了望,「這麼一條小河裡,難道還有水怪作亂不成,還弄個佛在這裏鎮著?我昨晚遭遇的那個,是個水怪?」
「這是拐子窩。」向風說,「古時候的背夫,為了減輕重物對脊背的壓力,都是拄著拐杖前行,他們一走,就要走幾百上千里的路,為了防止拐頭磨損,所以,都會在頭上包一塊鐵皮之類的東西,無數人長年累月的這樣行走,久而久之,就在路面上形成這麼多坑窩……」
不過,在川藏公路修通之前的歷史長河裡,有些古道由於不可抗距的自然因素,比如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等,早就已經廢棄了……聽到這裏,楊老爺子便好奇的問那村民,知不知道古時候遭廢棄的路道有哪些,在什麼地方。結果,他村民想了好一會兒說,他聽老一輩人講,在明朝初期的時候,有一條路道被山體滑坡所阻斷,無法再通行,所以廢棄了……
「師父說,我們不是來旅遊玩耍的,既然有線索,就抓緊追尋,不回那鎮上叫雨馨、晨星她們了,電話聯繫不到你們,那也不找你們了,沒想到,居然在這裏碰頭了,你們為什麼來這裏?」
「怎麼這麼多坑?」我疑惑道。
師父看了看那些張望的村民,說道,「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走,我們找一個清靜,能避雨的地方。」
「嗯,剛才我出來的那家,那個光棍說,那個紅軍小戰士的屍體被燒掉以後,有個紅軍幹部過來他們這村子,讓修了座廟在河對岸的山頭上,師父,我們要不要過那座廟去看看?」我道。
向帶我們來的那村民道謝以後,我們走上這條路。走了不到半里,便已經完全分辨不出路徑了。不過,這難不倒我們。師父,我,向風,我們三個都是術師,就算這路被深埋到地下,我們也能探的到。不過,如此一來,每走一段,就要用羅盤探一探,行進的速度慢之又慢。走了大半個下午,才走了不到十里。四近已經望不到人煙,雨中的景緻倒是挺美麗,全是原生態的山石樹木,有些簡直像畫一樣。這川西的風光,比太行山要美麗多了,但由於交通不夠便利,還有其它種種原因,相對於名山大川來說,在全國的知名度不是很高。如果雨馨和晨星在的話,肯定要拍不少照片……
師父看了看表說,「具體那是什麼,到時候我們回來再查探,走,去茶馬古道……」
我心裏暗暗嘆服古人的毅力和艱辛,居然在石頭路上拄出這麼多坑來……
「關於茶馬古道的事……」向風說。
「嗯。」向風說,「樂山大佛你應該知道吧?」
楊叔他們三個,喘氣都像老牛一樣了,互相攙扶著,咬牙硬撐著跟在後面。將近五點鐘時,路忽然出現了!緊貼著前面的山壁,被青草覆蓋,像鋪了層綠毯子,路旁便是萬丈深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