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民國》第八卷 世界大戰

第861章 1939年的阿登攻勢 三 法國人的坦克戰

第八卷 世界大戰

第861章 1939年的阿登攻勢 三 法國人的坦克戰

1939年4月27日,晚上十二點。在巴斯托尼城外的中國第一裝甲集團軍臨時指揮部內,黃孤宇也正和德國第二裝甲集團軍司令官古德里安一起,在為明天將要開始的決戰做著最後的部署調整。原本的突襲計劃雖然沒有完全達成,可是如刺刀一樣抵在法蘭西心臟上的「阿登突出部」現在仍舊是整個西線戰場的焦點。只要任何一個稍通軍事的人,看看這幅標註著西歐戰場最新進展的地圖,就能猜想到接下來將要發生什麼了?
「哦?」古德里安應了一聲,眉頭微微皺了下。德國統帥部也已經做出了同樣的判斷,阿登突出部威脅著英法聯軍主力的側翼,如果英法聯軍不能奪回阿登高地,他們在比利時的部隊將不得不倉皇撤退,那下一場戰役搞不好就要在巴黎城外開打了。
也就是說,可以參加明天開始的大戰的中德聯軍部隊,不過就是4個裝甲師和2個裝甲擲彈兵師,一共6個師的部隊,其中還有一個中國第8裝甲師已經挺進到了馬斯河西岸,無法參加阿登森林北部的戰鬥了。而黨衛軍第1裝甲師則要負責最後解決死守著巴斯托尼的摩洛哥第二步兵師的殘部,也不能在戰役一開始就投入阿登森林北部的戰線。而根據情報,英法聯軍方面,也正在全力以赴調集軍隊趕赴「阿登突出部」。其中駐紮在法國里爾的法軍第一裝甲集團軍在24小時前就已經全體出動,最晚將在48小時后抵達馬斯河西岸的色當。另有一個英國裝甲師和精銳的英軍第3師也被派往馬斯河南岸劃歸到了法軍第一集團軍的指揮下,他們最快會在24小時內到位!如果以上兩支援軍全部到位,那英法聯軍在阿登森林周圍的部隊將多達16個師,其中裝甲師有4個!兵力將遠遠多於中德聯軍可以動用的4個裝甲師和2個裝甲擲彈兵師。
古德里安所提出的阿登森林北部的防禦作戰計劃就是在中國裝甲部隊所制定的計劃上略作修改,因此部署起來沒有一點難度。
中國第一裝甲軍的軍長,阿登森林北線的總指揮徐雲龍上將,此時就在比利時小鎮奧通西北的一處200多米高的山坡上的一個觀察哨內,目睹著法國坦克部隊的進攻。看了片刻之後,他放下望遠鏡,輕輕吐了口氣,指著法軍坦克縱隊對身邊的第二裝甲軍軍長胡璉道:
「也就是說只有2個師會在明天下午之前到位。」黃孤宇擰了下眉毛,臉上露出幾分失望的神色。據他估計,阿登森林北線最激烈的戰鬥應該發生在24小時之內,他必須用2個裝甲師,2個裝甲擲彈兵師和2個摩托化步兵師來擊潰法國人的10萬大軍了!
是的!就是擊潰……雖然古德里安並沒有提出這樣的要求,可是黃孤宇卻想在這場阿登突出部戰役中,在德國軍人的面前再一次打出中國軍隊的威風,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今後中德之間的平等友誼可以「源遠流長」。
「而且在明天的戰鬥中,我軍還佔據著有利地形,法國人用裝甲部隊進攻森林地帶實在不是一個明智之舉,相信你們的民27型57mm反坦克炮和四號坦克一定能讓法國人的坦克吃盡苦頭的!」說到這裏古德里安拿起了一支鉛筆在地圖上鉤畫起了自己的作戰計劃,一邊勾畫一邊說道:
此時,在法軍戰線的後方,一個由312輛S35坦克和156輛Char B1-bis坦克所組成的巨大鋼鐵方陣已經組成完畢,就等著指揮這場戰役的勞倫斯中將下達突擊開始的命令了。和另一個時空中,法國人將坦克以連為單位分拆使用不同,現在吸取了「反蘇維埃戰爭」中裝甲戰經驗的法軍也知道要集中使用坦克了。時間終於走到了4月28日的凌晨5點。看了眼指揮部外面正在希希嗦嗦下著的小雨,法軍第一集團軍司令官勞倫斯中將露出了滿意的微笑,用力揮了下手。「裝甲部隊!發起攻擊!目標巴斯托尼……」
古德里安好像看出了黃孤宇的心事,微微笑了笑,指著地圖道:「孤宇,法國人的兵力雖然不弱,可是他們的兵力調配顯然存在不少問題,兵力過於分散,在主要突擊方向上顯得有些薄弱,僅僅只有8個師,而且還有2個師要在明天夜裡才會趕到戰場。根據蘇聯戰場上裝甲部隊大戰的經驗,四個裝甲師(輕機械化師)之間的戰鬥,用整整一個白天的戰鬥已經可以分出勝負了,英國人的這個裝甲師到得太晚了。」
怒吼了一夜的大炮轟鳴聲在這一刻戛然而止,天地間突然就安靜下來,似乎一切又回到了安祥和寧靜之中了。不過這樣的安寧只維持了一小會兒,緊接著從法軍陣地一側又傳來了震耳欲聾的馬達轟鳴聲。戰場上的硝煙還未散去,一股股淡淡的白煙又從法軍陣地後方升騰而起。從中國軍隊一線陣地後方幾個制高點上的炮兵觀察哨里向下望去,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一條大約5000米寬的戰線上面,數百台噴吐著白煙的鋼鐵怪物展露出了它們的身姿,吼叫著就朝早已經空無一人的中國守軍的前沿陣地開了過來!
「這一套打法出現在歐洲也快兩年了,法國佬要是再學不會不成傻瓜啦。」胡璉滿不在乎地笑了笑,回答道:
古德里安思索著開口道:「統帥部已經在制定阿登決戰的計劃了,初步的打算是北守西攻,在打通巴斯托尼之後,德軍第二裝甲集團軍將會迅速西進,爭取儘早突破馬斯河攻佔色當,並且擊潰法國第一裝甲集團軍,打開通往巴黎的大門,迫使比利時的英法聯軍主力撤退。」
徐雲龍輕輕笑了一聲,道:「法國人已經懂了理論,但是沒有足夠的實踐經驗,畢竟他們已經有二十多年沒有打仗了。有點一戰的思維很正常,再說了,在蘇波戰爭中,蘇聯紅軍發動坦克突擊前也動用了上萬門大炮,進行了長時間的炮火準備。當時法國人在波蘭軍隊中有大量的軍事顧問,他們是從蘇聯紅軍那裡學到的機械化戰爭。只可惜,他們遇到的是我們和德國佬這樣的對手。」說著他扭頭對身後的參謀長趙公武道:「給601重坦克營下命令,讓他們出動吧!」
「在巴斯托尼打通之前估計會有2個師到位,等到巴斯托尼打通后阿登森林的道路需要優先滿足裝甲部隊通過……所以剩下的5個師必須要等到四天後才能陸續到位。」
……
「只是這些法國佬的還是沒有完全脫出一戰的思維,整整一個晚上的炮擊……只要看看他們的重點炮擊方向就能猜到他們的主攻方向,一點掩飾都沒有。要是我指揮,30分鐘到1個小時的炮火急襲,只要在主攻方向上打出一條寬3000米左右,可攻坦克方陣通過的通道就可以了,這樣我們就沒有辦法調整部署,準會被他們打個措手不及。雖然裝甲部隊還能反擊,不過那兩個裝甲擲彈兵師多半會被擊潰。」
「那麼閣下,阿登森林西面馬斯河一線的戰鬥您打算如何安排呢?我估計在馬斯河一線也可能會發生大規模戰鬥。」這時一個中國參謀忽然小聲地開口道。一邊說,他一邊指著地圖上馬斯河的西岸。
古德里安立刻回答道:「從德國的達斯堡通過阿登森林到達色當東面的馬斯河只有120公里,不過阿登森林的通行能力有限。我的第二裝甲集團軍有6個裝甲師,4個裝甲擲彈兵師,9個摩托化步兵師將會通過阿登森林調往馬斯河東岸,估計需要72個小時才能全部通過。此外,第二裝甲集團軍所配屬的7個摩托化步兵師將會參与阿登森林的作戰,由中國第一裝甲集團軍負責指揮,而中國的第八裝甲師則會暫時劃撥給德國第二裝甲集團軍。」
聽到有7個德國摩托化步兵師會配屬給中國第一裝甲集團軍用於阿登森林北部的防禦作戰,黃孤宇心中大鬆口氣,不過神色卻依然嚴峻。「你們的7個摩托化步兵師要多久才能到位?」
「伯玉,你看到沒有?先是集中炮火轟擊,然後是集中坦克突擊,最後的摩托化步兵跟進……這打法幾乎跟咱們一模一樣了,這幫法國佬學得還挺快。」
跟隨在這些Char B1-bis坦克身後的,則是數量更為龐大的索摩亞S35中型坦克,這種坦克的戰鬥全重約20噸,雖然略小於中國裝甲部隊所配備的二號坦克,但是在防護上卻絲毫不亞於二號,其炮塔正面裝甲達到了55mm,車身正面裝甲也有40mm厚。不過該坦克的火力比較貧弱,只有一門47毫米L/40加農炮。
夏爾·戴高樂少將的裝甲指揮車也緊跟著坦克方陣躍出了出發陣地。在他身後的是法國第一裝甲師所屬的一個擁有3個團,近8000人的摩托化步兵旅,這8000人分乘著數百台裝甲汽車或是裝甲運兵車,跟著坦克方陣後面,就隆隆的越過兩軍之間,被炮火犁了無數遍的開闊地帶,向前突擊前進。
德軍統帥部當然也發現了「阿登突出部戰役」的重要性。為此,同中國裝甲部隊的高級將領有著師生之宜的古德里安,在第一時間就被德軍統帥部指定為「阿登突出部戰役」的總指揮,負責指揮中國第一裝甲集團軍和德國第二裝甲集團軍,總計10個裝甲師,6個裝甲擲彈兵師,16個摩托化步兵師的強大兵力同英法聯軍展開決戰!
所以,此時作戰室內的氣氛有些凝重,黃孤宇喝著濃濃的熱咖啡,熱氣也掩藏不住他臉上的那一抹憂色。外表雖然鎮定,可內心卻在為馬上要爆發的決戰憂心呢。倒不是不放心自己那幾個裝甲師和裝甲擲彈兵師的戰鬥力,而是擔心損失過大誤了下面的巴黎戰役。
「巴斯托尼應該在24小時內就能拿下來,那德國第二裝甲集團軍要花多少時間通過阿登森林呢?」黃孤宇追問道。
從紙面上看,古德里安手裡有多達32個師的部隊,其中還有10個強大的裝甲師。而與之相對的英法聯軍不過區區10個師,而且還分散在阿登森林北部和馬斯河西岸兩個戰場。中德聯軍一方似乎是擁有極大的優勢,可是實際上的情況並不是這樣,由於巴斯托尼的阻擋,通過阿登森林的道路並不通暢,所以德國人的7個裝甲師中,只有黨衛軍第一裝甲師,也就是那個「阿道夫·希特勒」裝甲師已經趕到前線,其他的6個裝甲師還在德國境內沒有動彈呢!
「針對法軍明天的進攻,我建議採用彈性防禦的戰術予以應對。首先,以中國的第一、第二裝甲擲彈兵師,兩個重坦克營部署在阿登森林北部,在韋蘭——羅什福爾——馬爾什——奧通——馬奈一線約55公里的寬的正面建立防線。其次,兩個中國裝甲師分別部署在聖胡伯特和拉羅什昂阿登,等待法軍裝甲部隊突破韋蘭——馬奈防線後進行反擊。再次,巴斯托尼的摩洛哥師殘部交給德國黨衛軍第一裝甲師解決,在徹底攻佔巴斯托尼后,該裝甲師將擔任戰役總預備隊。最後,中國第八裝甲擲彈兵旅則部署到阿登森林南線擔任警戒任務。」
「阿登突出部」的得失,將是整個西歐戰役勝負的關鍵!如果法國人不能儘快突破中國第一裝甲集團軍的防禦,奪回阿登突出部,那等待他們的最好結局就是一場有200萬人參加的大潰退……比利時的英法聯軍主力在德國空軍和德國A集團軍的窮追猛打之下,能有一半逃回法國就算是一場非常成功的「潰敗」了。
黃孤宇抬眼看了下這個參謀,正是集團軍的作戰參謀黃永勝,然後點點頭說道:「我也擔心阿登突出部戰役會越打越大,最後演變成決定整個戰爭走向的大會戰。」
4月28日,清晨。阿登森林北部戰線。炮擊已經整整持續了一夜,1500門法國大炮將至少30萬發的炮彈按照之前所制定的火力發射計劃打了出去。而中國軍隊也動用了10個自行火炮營的180門105mm和150mm自行火炮進行了還擊。雖然發射的彈藥不足法軍的十分之一,可是造成的傷亡絕對不會比1500門法國大炮來的小。數以千噸的TNT炸藥將兩軍之間的戰線,還有阿登森林的北部邊緣打成了一片火海地獄,在雙方炮擊最密集的索姆勒茲——迪爾比伊地區的前沿地帶,茂密的森林早就沒有了蹤影,地面變成了月球表面一樣,到處都布滿了一個個觸目驚心的彈坑,小的有幾米寬,半人多深,大的寬達十幾米,深達兩、三米。中國軍隊一側的陣地幾乎被火炮打成了白地,塹壕全被填平,視線範圍內也看不到任何機槍發射點和土木工事,除了一個個密布的彈坑,就是各種亂七八糟的碎片,沒有半點活人的痕迹。看起來法軍的炮轟已經取得了超乎想象的效果,中國人的防守部隊已經被那種密集到他們聞所未聞的炮火給消滅了!
沖在最前面的是一種安裝了兩門大炮,模樣有點古怪的重型坦克,早就熟知了法軍坦克底細的中國軍隊前線炮兵觀察員們一眼就認出了它們31.5噸重的Char B1-bis坦克。這款坦克的造型好像有些「復古」,就好像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水櫃」上面安裝了一個小小的炮塔似的。這個小小的炮塔上裝有一門47mm的坦克炮,不過這門火炮明顯不是這種坦克唯一的火炮,在它的車身正面的右側,還伸出了一根看上去又短又粗的炮管。這是一門17倍口徑的75mm火炮,這門火炮的炮口初速雖然只有490米/秒,可是威力卻不容小覷,發射1910型穿甲彈時可以在400米的距離上以30度角貫穿40mm厚的均質裝甲鋼。而且這種Char B1-bis坦克最大的特點還不是這門75mm炮的強大火力,而是它的堅固防護。它的正面最大裝甲厚度為60mm,側面裝甲厚度也達到了55mm。在歷史上,1940年的德國軍隊除了著名的88mm高射炮外,幾乎找不到可以在遠距離上摧毀這種坦克的火炮。而在這個時空,這種坦克也足以同除45.5噸重的四號坦克之外的世界上任何一種坦克一較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