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起明末》第四卷 征服

第388章 瀋陽之敗

第四卷 征服

第388章 瀋陽之敗

「哼!汝等不識五經之粗漢,如何能夠懂得我儒家經意。待民以寬,民必以死報之。這些蒙古人雖非我大明之民,但其必然可為我大明之仁德所化。」看到一個低級軍官竟然敢質疑自己的決定,袁應泰心中是非常的生氣,直接罵其為粗漢。
「大人,這些蒙古人來到遼瀋之後,所作所為,多有偷竊淫掠。此等行徑,怎麼能將遼瀋守城的期望寄托在他們身上。而且,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遼瀋兩地是我大明軍事重地,如何能夠讓蒙古人夾雜其中。若其有二心,或是其中藏有姦細,我等必然深受其害啊。」站在賀世賢身後的楊過一著急,立即站了出來。
去年九月,熊廷弼最終還是沒能夠堅持十五年的時間,黯然的離開了他經營了一年的遼東。
「大人,不好了。總兵大人再次出城迎擊韃子,那些該死的蒙古人突然發難,砍斷了弔橋,斷了大人的退路。現大人已經戰死城外,韃子騎兵也突然衝進城內。」正當此時,一名楊過手下的士兵突然向楊過稟報道。
「大人,我始終不放心那些該死的蒙古人,你讓我帶一隊人馬監視他們,只要他們老老實實的,我也不動他們,經略大人那邊也不會說什麼的。」楊過對自己的傷並不擔心,他更擔心那些蒙古人。這些人在這個時候,始終是個不安定因素。
「可是大人,昨日之戰,尤總兵只是斬殺了四名韃子老弱,此明顯為韃子的奸計啊。」昨天尤世功帶著少數家丁出城迎戰,只是殺幾個女真老弱,賀世賢和尤世功便覺得自己可以一戰,楊過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如此明顯的示敵以弱的計倆,他們竟然看不出來。
「兄弟,你就好好的養傷吧不要再為外面的事情擔心了。」賀世賢拍著楊過的肩膀說道。
「大人,這下我們該怎麼辦?」楊過跟隨在賀世賢身邊小聲的問道。
眨眼間,便進入了一六二一年,這個不管是在原先的歷史上,還是在蕭明乾所在的這個歷史上都註定不平凡的一年,在後世被無數人反覆的研究。
不過可惜的是,自泰昌開始,東林黨在朝廷當中的勢力是達到了頂峰。東林黨人的手伸進了大明的方方面面,不管他們懂或是不懂,他們都要將權柄掌握在自己人的手中,更何況是遼東這個事關重大的地方。
「哎這該死的。」楊過小聲的咒罵了一句,後面的內容聲音非常的小,所以旁邊的人都沒能聽到。如果聽到的話,可能被嚇死。
這袁應泰是何許人呢?擁有百度便可以輕鬆的查出他的生平。在這裏也就不多有綴述了。
一年能幹什麼?即使是蕭明乾也承認,讓自己在遼東,一年時間里也實在幹不了什麼。別看台灣現在已經強大到可以征服日本了,但是那是十年披荊斬棘所積累出來的。
熊廷弼離開之後,楊過便在熊廷弼的要求下,回到了賀世賢帳下。所以賀世賢以為他因為熊廷弼的關係,而看不慣袁應泰。
為了救賀世賢,楊過的左肩膀和後背挨了四箭,繼續出戰已經是不大可能了,所以賀世賢讓楊過安心養傷。
「可以,我給你五百人,不過記住千萬不要輕舉妄動。」賀世賢想了想,這麼做也不會有什麼壞事,便答應了楊過。
「取勝真是做春秋大夢所有人都跟我來,這裏已經不可守了,我們必須衝出去。」楊過帶著五百士兵,一路上收攏敗兵,好不容易衝破了后金的包圍,逃了出來。最終統計帶出來的兵力,楊過才發現,七萬瀋陽明軍,自己只帶出來了一萬多人。
所以在明知不可能取勝的情況之下,賀世賢和尤世功還是冒險出擊,或許還能取得勝利。這個時候的明軍還有那個底氣主動同建州女真交戰,但是幾年後,大部分的明軍已經喪失了這種勇氣,變成了聽到滿清騎兵便被嚇得瑟瑟發抖的可憐蟲。
所有人都知道,這些文人對他們這些武人的命非常的輕賤,而且對武人私自行動非常的忌諱。如果讓他們知道了楊過這麼做,即使事後證明楊過是對的,他們也會毫不留情的殺了楊過的。
看著城外近數萬的后金叛軍,賀世賢和尤世功決定出城迎戰。
「我等兵力並不在韃子之下,並非不可一戰。昨日小戰便可見一斑。如若始終堅守不出,軍中的監軍必然奏我等畏敵避戰,所以我們必須出戰。」賀世賢無奈的說道。
時間就在各方的忙亂之中匆匆而過,不管是忙於權爭的,還是忙於殺戮的,亦或是忙於互相算計的,時間都沒有因為他們而稍作停留。
最終,楊過放棄了這樣的想法,因為他不能因為這種事情而死在這裏,他還有他的使命呢。
其實賀世賢還有一點沒有說出來,遼東經略袁應泰現在自信心爆棚,如果自己不出戰,即使軍中的那些監軍不說什麼,袁應泰可能也會拿自己立威。
明末的這些武將的生命很沒有保證,隨便來一個文人,便會殺一兩個犯過錯誤的武將立威,即使是熊廷弼也不例外。而袁崇煥更絕,直接將毛文龍給殺了。
三月十二,后金大軍大舉進攻瀋陽,而此時防守瀋陽的便是總兵賀世賢和尤世功,作為賀世賢手下的楊過自然也在其中。
「大人。」
「怎麼可能,大人今天怎麼還要出城迎戰?」楊過大驚失色的問道。
「大人,總兵大人和尤總兵覺得昨天只是小敗,只需增派兵力,今天必然能夠取勝。」
「大人小看卑職了。現在的這位袁經略雖然不知軍事,更不知北地異族人心的詭秘,但是不失為一個好官,我只是為眼前的局勢擔憂而已。」楊過的確是為眼前的局勢擔憂,雖然他的內心存在這一個不足以示人的秘密,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希望遼瀋能夠守住。
賀世賢還想勸誡,但是被已經厭煩了的袁應泰給趕了出去。
台灣同荷蘭人的交鋒現在還影藏在水面以下,但是遼東的你死我活的戰爭卻重新開始了。
「賀世賢,你只要做好你自己該做的事情就行了,出去。」
可惜的是,楊過只有五百人,而城中的蒙古人並散居城中各處,根本無法做到全面監視。雖然楊過發現了一群意圖充當內應的蒙古人,並將其斬殺一空。可是在城的另一邊,卻被對方打開了城門,后金騎兵如同泄閘的洪水一般,蜂擁而來。
現代的人都知道軍事重地,嚴禁進入。那個時候的遼陽和瀋陽就是軍事重地。他放寬對遼東漢人百姓的限制也就罷了,竟然讓心思不定的蒙古人也進來了。這種完全是將自己的腦袋,送給別人處置。
這樣的一個人,竟然被東林黨安排來接替「進攻不力,畏賊避戰。」的熊廷弼,真是開玩笑。
不過,熊廷弼至少穩定了遼東的局勢,託庇於他的防守政策下的百姓至少能有個安定生活的環境。不過這一切都已經成為歷史了,因為接替熊廷弼的是東林黨人袁應泰。
最終的結果不言可喻,賀世賢和尤世功戰敗逃回了瀋陽城。如果不是楊過替賀世賢擋了一箭,賀世賢即使逃回來,也會身受重傷。
「我明白哎,只能盡我們自己所能了。」賀世賢嘆了口氣說道。
「大人,經略大人不同意,我們可以自己派人前去監視那些蒙古人啊。」楊過不死心的說道。
「不可,如果這事讓經略大人知道了,不管對錯,你的腦袋必將不保。」賀世賢被楊過的提議嚇了一跳。
「正如經略大人所言,做好我們該做的事情就可以了。楊過,我知道你為熊大人不值,並且看不起袁大人,但是在這個時候,一切以對付韃子為先。」賀世賢對楊過說道。
「大人,不可啊韃子軍隊尤善野戰,我等只需憑城堅守,便可保瀋陽無憂,萬不可主動出城啊。」一聽賀世賢和尤世功想要出城主動迎擊,楊過立即找到賀世賢請求他放棄這個打算。
只說這袁應泰的才能。治水理財,凡是同他交往過的人都會豎起大拇指,其為官生涯也以他在這方面的才能實實在在的為老百姓做了些事情。但問題是他治水理財在行,並不代表他帶兵能力也行啊特別是遼東這麼個極其複雜而且以軍事為首要的地方。
「不可我等以往待之以寬,其必敢恩於我等,可效仿先人,借這些蒙古人抵禦來犯的韃子。」袁應泰嚴詞拒絕了賀世賢的建議,堅持蒙古人會幫助自己守城。
一到遼東,袁應泰雖未全面否決熊廷弼的一系列措施,但是也基本上破壞的七七八八了。特別是在軍紀方面,給破壞的是一塌糊塗。這也就罷了,他竟然沒有任何偵別的就將那些逃到遼陽和瀋陽的蒙古人全部都給放了進來。
「經略大人,據探報,韃子開始大量集結軍隊,其目標必然是遼瀋二地,請大人早做準備。屬下建議大人下令兩城從現在開始戒嚴。將城中所有蒙古人都集中到固定地點臨時安置,並派人嚴加防備。」賀世賢焦急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