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起明末》第五卷 席捲

第477章 尾隨而擊

第五卷 席捲

第477章 尾隨而擊

楊過對滿桂這樣的悍將也非常的佩服,他們雖然在治軍方面少了一些策略,但是始終不失軍人的本色,敢戰能戰。
「鳴金!」
……
雖然其他人也已經看出,這遵化幾乎不可能攻陷了,但是都不敢在這個時候說出撤退的話,只有莽古爾泰有那個資格勸皇太極將城上的士兵給撤下來。
「早聽說楊總兵治軍有方,手下能征善戰,今日一見,讓滿桂佩服萬分啊!」
見到自己這邊占不到便宜,又不想使得自己的軍隊再遭受太大的損失,皇太極便下令暫時撤退。
袁崇煥見后金大軍繞過薊州,沒有尾隨追擊,而是直接南下京師,說好聽的是關心京師安危,說難聽一些,是無視其他州縣的死活。雖然趕在了后金的前面抵達了京師,但是他的這種作為,根本不值得稱讚。
而楊過在後金離開之後的第二天也發現了后金大營之中已經沒人了,他立刻向王元雅等官員交代一些防禦的事項,以防后金捲土重來,而自己立即帶著自己的一萬兩千完好的士兵離開遵化,追趕后金大軍。
這樣的一個人,也能被任命為幾十萬大軍的最高統帥,真他媽的讓人無語。不過,這些都和他楊過沒關係。
滿桂對楊過是真心的佩服,而且他了解到楊過在袁崇煥的手下過得並不如意,所以同仇敵愾之下,滿桂也自然覺得楊過親近。
他不得不撤退了,因為這一次的攻城戰死的后金士兵已經達到了一萬三千多人,受傷的更有九千多人。在這遵化城,后金便付出了兩萬多人死亡,一萬兩千多人受傷。如此一來,原本十一萬大軍,現在即使算上那些受傷不重的,也只剩下八萬多能戰之兵了。
「大汗,鳴金吧!」
但是當他在趕到薊州時候,才被告知皇太極繞過薊州,直接南。而袁崇煥也率領關寧軍主力南下京師了。
楊過都被得到的消息給氣糊塗了,他袁崇煥這哪是入衛啊!無視各地百姓被后金大軍劫掠而無動於衷,在自己擁有十數萬大軍的情況之下,對其他州縣的生死視而不見。
如果皇太極能夠堅持一下再來一次這樣的大規模攻城,那麼遵化就基本上完了。
「將軍過獎了,治軍以禦敵,是我等為將之本分。倒是將軍不畏建奴優勢兵力,依然與之對攻,讓楊過大為汗顏啊!」
而這個時候,遵化城所發生的激戰也傳遍了整個北直隸。大明朝廷的那些關心國事且對楊過沒有惡感的人都為之歡欣鼓舞,就連崇禎皇帝都連發兩道聖旨,嘉獎楊過及遵化城中的官兵們。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感到高興,比如說錢龍錫,比如說袁崇煥。
其實楊過這邊也不好過,兩場防守戰下來,算上助戰的百姓,戰死一萬六千多人,受傷八千多人。即使是他帶來的士兵也有七千人的死傷。可以說全城的防守力量已經去了一半了。
皇太極臉色鐵青的看著前面的攻勢,由於長時間無法攻上城牆,后金的大軍竟然開始出現猶豫不前的現象了。
沒辦法,經過商議,皇太極決定直接進攻北京城,逼迫楊過這樣的明軍出來同自己正面交戰,也好一次性解決這個麻煩。
袁崇煥來到薊州,為了顯示他將后金大軍擋在薊州以北的決心,竟然將孫承宗的在通州的安排是一掃而光,將趕來的各路大軍是調離原有防線,給通薊一線的防務造成了巨大的混亂。
楊過的成功,只能讓他們感到顏面無存。對於他們這些嘴上說的好聽,但實際上只關心個人利益的人來說,遵化城被攻陷才符合他們的利益。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夠藉此攻擊自己的政敵,才能夠從中謀取自己的利益。
而且,他的手下也很累了,他不想率領著一支疲憊之師瘋狂趕路,那樣的話,即使趕上了后金大軍也沒有一戰之力了。
這可不是個好現象,長時間的僵持,始終無法出現突破,使得士兵們對攻陷遵化已經出現了懷疑。這種懷疑會一旦蔓延開來,那就真的一點攻上城的希望都沒有了。
他的這種無視百姓生死的態度,在另一件事情上也徹頭徹尾的體現了出來。關寧軍這一路南下,對沿途的老百姓是燒殺搶掠,比之後金是一點不差。而袁崇煥對這種事情,卻是不聞不問,任由那些兵將胡作非為。
這次由於楊過的及時趕到,明軍這邊參戰的人數並不比后金少,而且楊過的手下的訓練都非常的充足,使得其同后金大軍的相比,也絲毫不差,所以在場面上,后金大軍並沒有佔著便宜。
沒錯,當天晚上,皇太極便在所有的后金高層軍官一致的同意之下,決定繞過遵化。
皇太極咬著牙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聖旨到,楊過滿桂接旨!」
他以為有自己關寧軍駐守薊州,那麼皇太極便無法通過薊州南下。最多也就是在薊州以北劫掠一番,然後便會返回。
在消滅了兩千多后金部隊之後,皇太極也發現了楊過,不過當他率領大軍攻來的時候,楊過早就已經在偵騎的預警下,率領大軍逃離了當場。
不過,為了讓士兵們修養生息,也為了迷惑楊過,皇太極決定在遵化城外再駐守一天,然後再連夜撤離。
沿途各地的官員,因此不斷的彈劾袁崇煥,這也成為了崇禎心中的一根刺,不過,現在這種情況,不可能擅動袁崇煥這種關鍵人物,崇禎也就沒有對他怎麼樣。
楊過的這一支援,讓滿桂心中是歡喜異常,雖然他手下都是些精兵悍將,但是在後金優勢兵力之下,免不了要吃虧。而楊過的這些手下的戰鬥力,也贏得了滿桂的認同。
於是后金大軍快馬加鞭的直向北京而去,在德勝門外同已經趕到的滿桂的五千騎兵交戰在了一起。
不過皇太極能捨得再付出這麼大的傷亡嗎?楊過嘴角不由自主的翹了起來。除非皇太極不想活了,不然他不可能再讓自己手上的大軍死傷太多了。
這個時候,袁崇煥已經抵達了薊州,他對不遠處的遵化是不聞不問。遵化取得了如此的戰果,他更是連一句嘉獎的話都沒有。這種氣量,真是讓人感到心寒。
楊過還就不信了,在你關寧軍的尾隨攻擊之下,他皇太極敢去進攻那些城池。
這一次,攻陷通州之後,后金不僅得到了大量的補給,還洗去了遵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士氣大增。為了發泄心中的惡氣,皇太極縱兵劫掠通州附近一整天。如果不是時間問題的話,他恨不得在讓手下劫掠個幾天。
在薊州稍作休息,增加些補給之後,楊過便率領一萬兩千人,沿著后金的行軍路線追了上去。
這種如跗骨之蛆的感覺,把皇太極氣的是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只能收縮自己的手下,減少小部隊出去劫掠的次數,減少了通州附近百姓的痛苦。
通州守軍因為袁崇煥的大話,所以對后金的來襲是一點準備都沒有,不用一天時間就被后金給攻陷了。
見此情形,楊過也不能再不採取動作了,直接率領著一萬一千多人,從旁邊沖入戰團,協助滿桂將后金大軍暫時擊退。
在後金攻下通州的第二天,楊過也趕到了通州附近。不過,面對后金八倍于自己的兵力,楊過不敢正面攻擊,而是在通州城外伏擊那些出來劫掠的后金部隊。
在自己還沒接到台灣的命令之前,他只要做好這個總兵的本分就可以了。
但是袁崇煥隨意變動原有防禦布置的惡果在兩天後體現了出來。皇太極在得到袁崇煥率關寧軍駐守薊州之後,便連夜秘密的繞過薊州直下通州。
就這樣,楊過的這一萬多人始終跟著皇太極的大軍,讓其不敢派遣小隊士兵出去劫掠。大隊的士兵,老百姓有很容易的就能躲過,所以皇太極的劫掠效果非常的不好。
可以說,楊過在遵化的成功防守,極大的鼓舞了不少城池當中的官兵們的士氣。
不過,一通忙下來,也到了下午才出發。而且因為薊州有袁崇煥駐防,所以楊過並沒有太過急著趕路,畢竟在他看來,袁崇煥再怎麼著也不可能對后金的來襲無動於衷的。
最終在皇太極到達遵化城外的第五天夜裡,皇太極率領大軍秘密的離開了遵化城直接南下。
如果再來幾次,自己這十一萬達軍豈不是就得被留在關內?那大金就將面臨滅頂之災。
另外,由於楊過的手下多為步卒,使得城上的守將沒敢胡亂髮炮,所以也就沒有造成誤傷自己人的事情。
「呵呵,楊總兵這麼說就是在罵我了,我已經聽說了。楊總兵在關外就是一名有勇有謀的智將,而且入關之後,守遵化給建奴以數萬殺傷。隨後更是一路尾隨,使得建奴無暇縱兵劫掠,當真是智計了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