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起明末》第五卷 席捲

第478章 袁崇煥殺之不冤!

第五卷 席捲

第478章 袁崇煥殺之不冤!

楊過滿桂這兩個同自己都不對付的將領受到崇禎的盛情讚揚,讓同樣到達了北京的袁崇煥感到極其不爽。
說實話,這兩條罪名當中的第一條,完全屬實。至於第二條,可以看做是滿桂的一種從人性陰暗面做出的猜測。
其實這也正常,北京不同於其他的城市。其他地方城市,讓十來萬地方大軍進駐沒什麼問題,大不了就是擾民而已。但是北京,這是大明的首都,如果讓十來萬關寧大軍進駐外城,一旦生變如何抵禦。
「楊過真的是這麼說的?」
說實話,這種粗劣的反間計,非常容易的就能識破,但是俗話說的好,雞蛋要是沒有縫的話,蒼蠅是無處下嘴的。
他就沒有想過,如果沒有軍隊的牽制,皇太極的八萬大軍會給北京城附近的老百姓帶去多大的災難。老百姓養這樣的軍隊到底有什麼用!
那楊過是袁崇煥的部下,崇禎皇帝怎麼能越過自己來對其進行表彰。即使要表彰,也要通過他袁崇煥來發布表彰詔書,現在這樣子這讓他袁崇煥情何以堪。
另外更讓袁崇煥難以接受的是,崇禎允許楊過滿桂駐軍外城,但是卻不允許他所率領的關寧軍主力駐守外城,以至於關寧軍將領都產生了極度的不滿。
最終,崇禎皇帝雖然沒有懲罰楊過和支持楊過的滿桂,但是也嚴令楊過和滿桂要嚴格按照袁崇煥的命令行事。
聽到崇禎皇帝這三個問題,袁崇煥愣愣的看著一臉憤怒的崇禎皇帝,一時間無言以對。其實他這個時候,心裏面是感到極其驚詫和不解的。
孫承宗還想找到一個保下袁崇煥的理由,將袁崇煥在遼東的政績給拿了出來。
他不明白崇禎為何會在這個時候突然轉變態度,前幾天不是還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全力支持的嗎?
所以說,從客觀行為上來說,袁崇煥結盟這個說法,也是有些道理的。至於袁崇煥他自己是怎麼想的,那根本不重要。
袁崇煥被投入南鎮撫司大牢之後,孫承宗接任全權負責統籌抵抗后金大軍的全局。
那些不知兵事,糾纏于文武之爭的文官們也一窩蜂的站出來,要求嚴懲楊過的這種違逆上官命令的行為。
皇太極知道后金的老對手關寧軍都是些什麼貨色,一旦為他們帶來巨大利益的袁崇煥被崇禎拿下的話,他們就會將國家徹底的忘在一邊,以撤兵向崇禎皇帝施壓是肯定的。到時候北京城周圍的兵力將會為之一空,他皇太極也就沒有什麼顧慮了。
「呵呵,督師大人我沒有否定他的這些作為啊!但是這隻能說明他適合當一地之民政官吏,而不是直面后金壓力的關寧軍督師。」楊過無奈的說道。
聽到楊過這麼說,孫承宗是驚愕不已,他沒有想到楊過會說出這麼一番話來。不過仔細一想,楊過說的這些都是事實,幾乎看不到有個人的偏見在裏面。
「但是,元泰將關寧一線經營的很好啊!百姓生活也安定了很多!」
說實話,這三個罪名當中,前兩個和他朱由檢沒太大的關係,但是后一個就有崇禎默許的成分在內了。不過在這種情況之下,哪會有人就此而提出什麼反駁,除非不想活了。
不說這些,單說袁崇煥在被拒絕了之後,只能在沙河門外駐紮的情況之下,袁崇煥上書崇禎皇帝說:建奴大軍遠來,必不能持久,只需按兵固守,養足銳氣,待到建奴大軍退還,方可尾擊。
滿桂是大同總兵,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不是他袁崇煥的部署,崇禎皇帝特別點名表彰也就罷了。
反過來說,袁崇煥一開始要求進駐內城,然後被拒絕之後,要求進駐外城,提出這種要求,卻是不知道他心裏是怎麼想的。
聽完楊過的話,孫承宗徹底的沉默了。而他們的這次對話,被錦衣衛給傳到了崇禎的耳中。
袁崇煥本人的行事就處處可以被人抓住把柄。不管他袁崇煥心裏面到底是怎麼想的,即使他再忠君,也無法抹煞他的眾多的錯誤行為導致了大明對后金局勢的崩塌。
「改之,你也認為元泰勾結建奴嗎?」
至於滿桂和楊過為什麼能夠進駐外城,那是因為兩人的兵力都非常的少,一萬多人投入到北京城裡,根本成不了什麼事。最關鍵的是,他們兩人都同袁崇煥有隙,不會來個裡應外合。
……
「是的,孫大人問楊過為何他人皆保袁崇煥,唯獨他與滿桂不保袁崇煥。楊過,便對孫大人說了這一番話。」傅凡星恭敬的回答道。
接任之後,孫承宗積極奔走于各個將領之間,曉以大義,使得因為袁崇煥被捕而岌岌可危的防守最終穩定了下來。
在這段時間內,很多人將領都為袁崇煥求情,但是楊過和滿桂卻是一句求情的話都沒有。
其後幾日時間,除了破壞了后金的一次夜襲之外,袁崇煥的關寧大軍是什麼都沒做。坐看后金大軍四處劫掠,對北京周圍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哼,楊過說的對,不管他袁崇煥是否有勾結建奴,但是其所犯之罪,亦足以讓朕殺他。你下去安排人將楊過所說的這些罪名傳出去,不過,別說是誰說的。另外請孫師傅來一趟。」崇禎這個時候才感覺到一種被人理解的感覺。
對著孫承宗,楊過可以將自己的所想一口氣說出來,因為他知道孫承宗不會因為其他的事情而針對自己的,即使自己說得話,得不到他的贊同也不會對自己怎樣。
要知道,皇帝這種職業,要對所有人都保持足夠的警惕,不僅是關寧軍,其他地方有十來萬大軍抵達的情況之下,也不能輕易的讓其進駐,即使是外城也不行。
於是當天晚上便派人偽造兩份書信送入北京城,說這次后金入關,完全是袁崇煥同皇太極商議好的,要以兵脅迫大明談和。
很多人都以這為借口為袁崇煥叫屈,當真是不可理喻。難道說,他們就沒有想到如果袁崇煥是另一個董卓該怎麼辦!不要說袁崇煥不會,即使他不會,作為一個國家也不能不防備著這種可能。那些關寧軍有什麼資格對此表示不滿!
但正是這兩條罪名,讓原本就對袁崇煥擅殺毛文龍感到極度不滿的崇禎對袁崇煥是越來越猜疑。
孫承宗是不相信袁崇煥投敵的,積極的奔走為袁崇煥說情,但是崇禎皇帝的耳根子可能有些軟,但是一旦他認定了某個人對大明不忠,那麼他的態度是極其堅定的。
這樣的話,讓孫承宗是一陣傷心,原來自己所看好的人竟然如此的不堪。聽了這些話之後,孫承宗都覺得袁崇煥是死有餘辜了。
楊過在得知袁崇煥的消極防守策略之後,立即上書崇禎皇帝,請求改消極防守為積極防守,自己兵出北京城,尋找戰機。如路上一般,消滅他們的那些四處劫掠的軍隊。
另外還故意將被俘虜的一個楊姓太監放了出去,將袁崇煥已於后金結盟的消息傳了回去。
崇禎一臉平靜的對旁邊的傅凡星問道。
十二月初一,崇禎突然召袁崇煥,楊過,滿桂及滿桂的部將黑雲龍于平台。當著袁崇煥的面質問袁崇煥為何擅殺毛文龍,為何坐視后金大軍從寧錦門前通過入寇關內而不奏報,為何坐視百姓被后金大軍所劫掠而按兵不動。
楊過在接到崇禎皇帝的命令之後,便再也沒有說什麼了,但是滿桂卻依然不依不饒的向崇禎皇帝請求接受楊過的提議,並且曆數袁崇煥的數條罪狀,其中就有放任后金大軍劫掠百姓和欲帶兵入城,意圖不軌這兩條罪名。
這話里話外的意思就是我們只需要嚴防死守北京城,靜靜的等待建奴大軍自己退回去就可以了。
「督師大人,袁崇煥是否勾結建奴,我不知道。但是在我看來,他根本就不適合擔任一方大軍的督師。五年平遼之言,荒謬之極;寧錦防線,空耗錢糧;殺毛文龍,自毀長城;縱兵擾民,任敵就食于大明;以財貨收攏關寧人心,使軍不知國。如此一樁樁一件件,皆為害國之舉。即使里通建奴的這個罪名是冤枉了他,但是他所犯的罪,足以夠殺他的了,這才是我沒有替他求情的原因。」
他哪裡知道,在得到滿桂的上書崇禎皇帝的那些罪名的時候,皇太極靈機一動,決定實行反間計。
這些天,孫承宗,成基命這些他所倚重的大臣紛紛出言保袁崇煥,這讓崇禎非常的苦惱,聽完這一番話之後,他更加確定自己殺袁崇煥沒有錯。袁崇煥殺之不冤!
但是這樣的一個請求,卻被袁崇煥嚴辭駁斥,他上書說楊過這是在破壞大局,會造成不可預知的後果,要求崇禎皇帝嚴懲這種無視上官命令的將官。
滿桂是個粗人,孫承宗對他不寄予希望,但是根據他對楊過的了解,楊過應該不會是那種不顧全大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