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色田園》第一卷

第14章 送催生禮

第一卷

第14章 送催生禮

李王氏氣兒不消。無奈那菜園子當初說好的,各家種了歸各家,何氏有權自己做主送給誰。更是氣悶!推說心口疼,進屋躺著。
李鄭氏彈著自己身上的新衫,「家裡來了客。你菜園子裡頭菜摘幾把給我?」
老太太掂著小腳兒一陣風的走近,聲音刻意壓低,「正巧,我正想找你呢。」一邊說還一邊住李家院子里瞄。
許氏要湊到窗前兒去看,被何氏拉住了。聽梨花大姑的動靜,怕是包裹頭朝向,預示著又是個男娃兒。心裡頭卻苦笑,老天也會作弄人,想什麼不來什麼。
何氏把菜扯了根麥秸桿兒捆好,笑著遞給她,「那我承大娘娘的吉言了。」
何氏笑著自謙了兩句,送走李鄭氏,又去澆菜園子。
何氏回屋略躺了躺,歇了歇神,就又起身了,抱著李薇逗弄了一會兒,又捏開她的小嘴兒看了看,牙齦上有白色的小點,算算日子,梨花也快滿五個月了,高興得把她親了又親,等孩子長了牙就好辦了。
李王氏翻曬著陳糧,聽見了,穿上鞋子走過來,剛長出的韭菜被割去了一半兒,雍菜和莙達菜也被人摘去不少。
仍按往年的慣例,老李頭家出牛,大武家有石滾子,銀生家就多出幾個勞力,又商量定了壓場的日子,各人就散了。
李薇在黑暗中微笑著,那嘰嘰嘰的歡快笑聲,長長久久的印在她腦海中,她想這一生一世都不會忘記的。
剛轉進巷子,從最裡頭走出個老太太,頭臉兒收拾得乾乾淨淨的,穿著簇新的靛藍細棉布夏衫。何氏在家門口停住,喊她,「大娘娘,大日頭的,去哪兒啊?」
傍晚的時候,李鄭氏在街上碰見春柳,叫她家去,給了一個小籃子,裏面裝了四個咸鵝蛋,兩個白面卷子,還有十個鮮雞蛋。
婆婆李王氏翻曬一會兒糧食,覺得心頭的氣消不了,就著圍裙擦了擦手,坐到樹蔭下,朝著何氏道:「春桃娘,你咋也跟春峰娘學?」
午飯過後,大武銀生幾個往常一塊打場的人家過來商量壓場的事兒。麥子熟得快,五月里的天又是小孩臉兒似的,說變就變,李家村習慣麥收秋收時,幾家相厚的結合在一起,相互幫襯著。壓場地也算是一件大事兒,東家有牛,西家有石滾兒子,南家有磨盤的,壓場地挑水是個力氣活兒,娘們干不行,壯勞力們湊一塊兒幹活兒,也出活計。
第二日,李海歆套了牛車,和老二一家何氏四人趕早去了張家村。送了禮,隔窗把嬰兒衣裳投了進去,片刻兒,裏面傳來梨花大姑的一聲嘆息。
何氏笑著打斷她的話,「大娘娘,這事兒莫提了,我心裏明鏡似的。不怪兩個姐姐,就是不走這禮,咱還是一樣親!」
等地澆完了一遍水后,漚肥坑裡的田肥又該起了。到了這個時節,基本就沒有閑的時候了,家裡地里一大堆的活計。二姑三姑也不再整日里做針線,幫著家裡打掃收拾,把去年陳糧倒騰出來放在日頭下暴晒,防著裏面的麥牛子禍害新糧。順帶把盛糧食的囤席子,簸箕,簸籮都找出來暴晒。
何氏知道她一向愛顯擺,笑著附合,海芹姐的那孝心咱李家村哪個不知哪個不曉。
李鄭氏把眼一瞪,「怎麼沒有?!你瞧瞧你們家這幾個丫頭,個兒頂個兒的聽話肯干,大方還懂事兒,你就等著吧。」又嘆,「當年你婆奶奶壓著我的時候,我也沒想著能享到閨女的福……」
許氏臉兒上笑得象開了一朵的花兒。春桃幾個跟著大人們在地里幹了五六天的活計,個個曬得黑紅黑紅的。何氏讓她歇著,仍做針線帶梨花,她不願,領著妹妹們在菜園子裡頭撥草,鋤地,摘些鮮嫩的菜葉子喂小雞娃兒,連帶喂那水坑裡她爹撈上來的魚。
何氏見她這樣,也壓低聲音,問:「大娘娘找我啥事兒?」
李鄭氏進了菜園子看了看,說要割把韭菜,雍菜好炒了吃,莙達菜涼拌。何氏讓她坐到梨樹下的木塌上了歇著,照她說的,給割了韭菜,另外兩樣也挑些鮮嫩粗壯的給各收摘了一大掐子。
剛回到家,許氏趕著把投催生的事兒跟李王氏講了一遍兒,李王氏也嘆了口氣,老李頭反倒說,男娃兒多了好,能幹活兒。
李鄭氏掃了一眼院中的幾塊兒菜地,感嘆,「春桃娘,吃過這幾年苦,以後就該享福嘍。」
有大姐在的日子,李薇總是幸福的,雖然那幸福是她喝得幾乎要吐了的魚湯。
何氏當初要這塊兒菜地一是為了給家裡添點菜,大部分的心思還是指望這菜養那群雞娃兒,反正整治得格外用心,菜地里雍菜和莙達菜長得很快,轉眼就能吃了。這天正是晌午頭,男人們吃過飯都去歇著了,她就趁著這點空兒挑水澆菜。春桃還小,這重活兒不能讓她干,害怕把女兒壓成羅鍋子。
李王氏這次也沒打頓兒,叫許氏過來簸糧食。
又問:「這新衣裳是海芹姐做的吧?」
梨花大姑父要留飯,李海歆推說地裡頭忙著,等忙過這陣子有的是聚著的時候,便趕著牛車家去了。
可這事兒是她們老一輩的糾纏,何氏裝作不知道,也不提。只是隨便拉扯些閑話安慰了兩句。
李王氏朝著院子東面兒啐了一口,「她見天招招搖搖的,菜園子里會沒菜?就是沒菜也問咱們借不著!自春桃起她兩個閨女沒送一星半點兒的東西,那兩個侄女眼裡頭還有沒有我這二嬸,你爹那個二叔?」
春柳心裡頭鬼,也知道嬤嬤不喜歡大嬤嬤,跑到大山家裡,尋了兩把青草,蓋在上面兒,回家到家趁人不注意藏到西屋裡去。
「可不,俺海芹孝順著咧,我這老婆子都快入土的人,還一年一身的新衣,去年春上做的新衣才剛穿過一回哩。」
「……梨花從出生到百天兒啊,按說海芹海菊兩個做姑姑的,一應禮沒有省的份兒,可你也知道……」
何氏心說,這還不是你做的在先?海芹搬月子,你愣是不讓孩子爹去,最後大娘娘沒辦法,只好請了本家的一個大堂哥去搬的。
家裡不分鍋,說白了,不論誰家菜園子里產了菜,還得和在一塊兒吃。許氏覺得自己上老大的當了,整治菜地也不那麼用心了。李家老二一得點空兒,不是睡覺就是去村子裡頭轉悠,也不管菜地的事兒,她更是氣,最後水也不澆,草也不撥了。
老李頭見還有約兩石的小麥,就跟李王氏說,趁空拿出一石的麥子撈撈,都磨了,讓一家子都吃上點白面,收糧時候累人,也給補補。再者,今年麥子長得也好,他心裡頭算計著,應該比去年能多打七八石的糧食。
何氏看她這樣,知道是她女兒女媳又來幫忙了,忙笑著往裡面讓,「菜倒是有。就是些常見的。大娘娘看需要啥,儘管摘。」
過了沒幾天兒,張家村大姑父過來送信兒,說大姑快生了。
老李頭和三個兒子仍舊在清漚肥坑,許氏端著衣裳盆子出來,掃過老大家菜園子便叫了起來,「大嫂,有人偷你家的菜~~」
李王氏臉兒一沉,不高興的往回走,繼續翻曬糧食。許氏笑了笑,朝何氏道:「咱娘不高興呢。」
何氏說,「不過一把菜,尋上門兒了,還能咋推?」扭身回了院子,也搭手翻曬糧食。
何氏忙解釋,「不是哪個偷的,是大娘娘過來尋,我摘了給她的。」
李王氏早記著這一茬兒事兒,留他大姑父吃了一頓飯,就趕著備催生禮。共備了二十個雞蛋,兩個大餑餑,去小貨棧里買了兩包紅糖,一斤干棗,並紅紙和三尺紅布頭。海棠海英兩個早做了兩身嬰兒小衣裳,看花色,都是偏女娃兒穿的。
春柳嘻嘻的笑著。何氏又囑咐她,等家裡沒人了再吃,別讓大嬸瞧見。
李鄭氏應了聲,那是自然的。站起身子準備走。剛出了菜園子柵欄,看了眼院中,隔著籬笆對何氏說,「春桃娘,還有句話,老想著見了你的面兒說說,還總忘。」
何氏抬頭笑了一下,繼續拿木掀子翻著糧食,「娘說啥呢?」
春柳應了聲,回了北間,叫春杏春蘭春桃起來,分了一個白面卷子,一個咸鵝蛋,頭朝外趴在炕沿兒上,兩邊炕離得近,四隻小腦袋相對,幾乎兩兩抵在一起,一邊吃一邊捂嘴嘰嘰嘰的笑著,象四隻剛吃飽蟲子的小鵪鶉。
何氏笑了笑,「我可沒有大娘娘的福氣!」
李鄭氏笑著拍拍何氏的手,「我就說啊,滿李家村裡,春桃娘可是少有的明事理兒!」
忙完了點種,河沿邊上的五六畝荒地因土質沙存不住水,又開始澆水。澆完了這塊地,其它田裡的秋糧苗子也透了芽了,麥子正在灌漿,也缺不了水,便再澆一遍。
吃過晚飯過後,等東屋堂屋都上了門兒,她才爬起來,悄悄的跟何氏說了。何氏捂嘴笑著,直打她,「你這丫頭學誰這麼護食兒?上次你佟嬸子給的糰子,你也偷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