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袁家庶子》第2卷 官渡!官渡!

第431章 豬樣幕僚

第2卷 官渡!官渡!

第431章 豬樣幕僚

他若活著,數年之後天下間必有袁家一席之地!
「審公耿直,方會說出諸多之事!」袁旭說道:「某今日前來卻非為此!」
審配愕然:「公子欲問何事?」
當他終於把白綾掛上房梁,正打算懸樑自盡,房門被人推開。
公孫鶯兒嘴角微微一牽,露出一抹淡然淺笑!
縱然袁旭對此毫不在意,他後來被迫做的許多事情,也不敢期盼可得到諒解。
「審公,五公子來了!」門外傳來僕從的聲音。
遲疑片刻,審配鬆開白綾跳下箱籠。
望著策馬走在青石路上的袁旭,公孫鶯兒並無任何表情。
夜色深沉,審配毫無睡意。
他選錯了道路,就應為此承擔代價!
「既不可發芽再生,終究只是冢中枯骨,留個全屍與粉身碎骨有何區別?」袁旭說道:「留下全屍無非好生安葬。若某日後想起,決定將審公從墳中扒出,來個戮屍泄憤……」
又以給袁尚留下幾個豬樣幕僚為名,饒過逢紀等人,更令袁康不懂。
從官渡之戰二子投效曹操說起,審配一直說到他與逢紀假傳袁紹遺命。
袁旭前往審配住處的同時,甄宓也來到了董晴住處。
袁尚為得兵權連心存質疑的偏將也不放過。
渾身不自在,他試圖找出那雙眼睛所在,環顧四處卻是一無所獲!
夜色深沉,鄴城街道靜的出奇。
見審配站在箱籠上,手中還牽著白綾的一端,袁旭說道:「審公欲要自我了結?」
「袁家內宅爭鬥,形勢尚未明朗,河北僚屬各善其身,何罪之有?」袁旭說道:「昔日之事已是過去,某也有所應對並未釀成大禍,審公不必多想。」
其次或許就是他審配!
袁旭帶著馬飛、袁康進入。
由於房梁太高,他丟了兩次都未成功。
「夤夜造訪,乃有諸多之事詢問審公!」袁旭說道:「還望如實道來!」
「父親突然亡故,著實蹊蹺!」袁旭說道:「以審公看來,逢紀有幾分可能參与其中!」
一路尾隨,來到鄴城,她本以為會有場熱鬧可看!
抱拳躬身,審配朝袁旭離去的方向深深行禮!
送袁旭離開,望著他消失在夜色中的背影,審配滿臉錯愕!
袁紹對他曾有懷疑,幸而逢紀從中幫襯,才沒落個抄家滅族的下場。
「人活世間,所行之事多須有人幫襯!」袁旭說道:「欲成大事者,身邊賢良越多,越有成事可能。若是賢良不足,卻又多幾個豬樣幕僚,被人擊破不過指日而已!」
「若審公信得過某,還請放下白綾好生說話!」
被問的啞口無言,審配竟不知如何應對。
他與逢紀假造袁紹遺命,第二天袁旭就回到鄴城。
坐于屋內,審配面前桌上擺著一匹白綾。
馬飛則不言語,跟在袁旭身後只是左右顧盼。
審配心中一慌,趕忙搬來箱籠將白綾搭上房梁。
袁旭認為河北已凋敝破敗,即便是他也無力回天。
沒想到袁旭竟輕描淡寫將危機化解!
他幫著逢紀做了許多不該做的事情,袁旭卻輕描淡寫將之抹去……
黢黑的夜色下,一處民宅屋頂,一個黑影靜靜的坐著。
聽著他的講述,袁旭並未打斷,甚至表情都沒半點變化。
擰眉沉思,他始終沒明白其中關鍵。
離開審配住處,袁康問道:「審配所行之事,樁樁件件乃是可殺!顯歆因何留他?」
「已是說完!」審配回道:「絕不敢再有半點隱瞞!某近來所行,雖多為逢紀慫恿,卻與某自家顧慮不無關聯。公子若欲治罪只求全屍!」
「有審公這句話某便放心!」袁旭說道:「天色已晚,審公好生歇息!日後河北還蒙輔弼!」
牽著白綾,審配問道:「莫非公子不欲殺某?」
只可惜袁旭不可能活那麼久,她早晚取了他的項上人頭!
不僅如此,他還得了鄴城兵權,將袁尚關押起來!
「說完了?」當審配止住講述,袁旭問道。
袁旭得了鄴城,首當其衝要殺的應是逢紀。
「公子絕非如此之人……」
成者王侯敗者寇!
院中一片寧靜,甄宓來到董晴卧房門外,屋內傳出淡然的說話聲:「房門未關,我已等候多時!」
審配說的決然,袁旭問道:「既知某非如此之人,審公因何自尋短見?」
昔日與袁旭也有些情分,官渡之戰他的兩個兒子投效曹操,曾經前往濮陽城下叫罵。
馬飛卻總覺得,黑暗中好似有雙眼睛在看著他們!
不僅回返還瞬間制服袁尚,奪取鄴城兵權。
看了一眼弔掛在房樑上的白綾,袁旭說道:「弔掛房梁之物應予焚燒,留在家中頗不吉利!」
「某因何要殺審公?」袁旭反問。
牽著白綾,審配說道:「公子若還念著當日情誼,請賜某一具全屍!」
「全屍?」走到審配身旁,袁旭繞著他轉了兩圈說道:「敢問審公,一旦死去埋入土中,來年可會破土發芽?」
公子是說……」驚愕不已的瞪圓眼睛,審配說道:「決然不會!逢紀為人雖有不妥,卻絕不會做出謀逆之事……」
鎮守濮陽的袁旭又怎會不知此事?
區區一個多時辰,曾劍拔弩張的鄴城,竟被袁旭翻手覆手平定!
鄴城已操控在袁旭手中!
「公子只為問此?」袁旭要走,審配連忙說道:「某行諸多不義,莫非毫不問罪?」
青石路上除了袁旭等人的馬蹄聲,再無任何異動。
「顯歆想法,某真是不懂!」袁康搖頭:「不殺審配尚可因其耿直為由,不殺逢紀卻是因何?」
審配被問的一愣,隨口答道:「人非草木,如何發芽?」
「也罷!」審配嘆道:「多行不義,早晚咎由自取!不用公子相詢,某自家說來便是!」
「審配耿直,某不忍殺!」袁旭說道:「耿直之人,若是太平盛世乃可為官清廉,天下紛爭不斷卻無他用武之地!將審配留在鄴城,必將使得三兄內憂不斷!不落殺賢之名又可泄某心頭之恨,何樂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