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袁家庶子》第4卷 河北風雲

第746章 表現很從容

第4卷 河北風雲

第746章 表現很從容

曹操已奪下毛城。
斷絕并州與鄴城之間的通路,他率軍返回鄴城。
楊武竟堂而皇之的說他只衝著肉食而來,林濤淡然一笑並未應聲。
他還從沒見過連自己師承何處也不知道的人。
「袁顯歆雖已奪了汝南,距我等卻是尚遠。」曹操轉變話題說道:「眼下緊要之事,卻是如何破了鄴城!」
倆人說著話,門外傳來姜俊的聲音:「敢問林先生可在?」
目送姜俊離去,林濤回到屋內。
「正是!」力士打開鋪蓋:「今日見了閣下劍法,某方知世上竟有如此了得之人。」
「某送他的衣衫乃是上好絲綢裁製。」袁旭說道:「衣衫殘破至此,竟會如此淡然,此人以往必非常人。」
蔡子墨陪著林濤說了會話,便告退離去。
「某擔心的正是如此。」曹操說道:「我軍已是奪取毛城,高幹率軍廝殺數次,均遭我軍擊退。然而袁尚一旦回返,我軍將會腹背受敵!」
房門被人推開,一個人走了進來。
雙手接過衣衫,林濤謝道:「多謝公子贈衣之恩!」
他正是早先曾在校場上以一敵八的力士。
直到他說話,林濤才坐了起來。
「雕蟲小技,何足掛齒。」林濤淡然一笑。
進門時,此人幾乎將整個門口堵死。
見過姜俊,也聽出是他的聲音,林濤起身迎出門外,朝姜俊拱了拱手:「不知姜校尉駕臨,有失遠迎,還望見諒!」
無論對曹操還是對袁旭來說,雙方在爭奪的都是時間!
見林濤在屋內,力士愣了一下,旋即咧嘴一笑說道:「未曾想到,某竟可與閣下同屋。」
他才進門,楊武就迎了上來,很是羡慕的看著那件新衣:「公子如此看重閣下,日後閣下必將大展宏圖。」
「敢問閣下師承何處?」力士問了林濤今日聽過數次的問題。
姜俊再次拱手說道:「閣下既已受衣,某先告辭!」
望著鄴城,曹操鎖緊眉頭,面露慍色說道:「審配其人智慮尋常,竟可守得鄴城許久不破。」
「閣下也被安置至此?」林濤問道。
林濤居住的房舍並不大。
曹軍加緊在鄴城之外堆起土坡,暗道也挖了不計其數,城內守軍卻是異常頑強。
「某乃潁川人氏,姓楊名武。」力士說道:「因有膀子力氣,聽聞袁家五公子招募遊俠,因此前來。」
「諾!」姜俊應聲退下。
右側牆角的鋪蓋,則是粗壯力士的。
拱手回禮,姜俊說道:「公子見閣下衣衫殘舊,令人趕製一身,某特意送來!」
「罷了!罷了!」楊武趕忙擺手:「公子所贈,某可不敢拜受!」
送了衣衫給林濤,姜俊回到袁旭書房。
「河北,東隔青州,南臨豫州。北方則是幽州、遼東。」郭嘉說道:「當年袁紹與公孫瓚爭鬥,多年征戰,此地早已疲敝不堪。官渡、倉亭之後,河北更是人丁寥落。袁顯歆得了徐州,雖占數戰之地卻有海外依託,南方臨近荊州、江東,彼與袁顯歆並非敵對,曹軍一旦東進,更可互為犄角。若某為袁顯歆,也不會取河北必死之地,捨棄徐州通達之處!」
林濤淡然說道:「倘若閣下穿得上,這件衣衫便轉增閣下。」
禮節倘若自幼而成,即便失憶也不可能輕易捨棄。
袁旭還在籌備進攻許都。
只是他究竟來自何處,在風影探查出結果之前,始終是個迷。
雖然林濤衣衫很是殘破,舉止卻很是有禮。
「很淡!」姜俊說道:「他只是謝了公子贈衣之恩,並未再說其他。」
只因曹操愛才,因此有些遲疑,袁旭才得以在夾縫中生存,以至於逐步壯大。
力士茫然。
隨同姜俊來此的衛士上前,將衣衫遞給林濤。
從林濤的舉止,姜俊大約能判斷出,此人必非市井或村莊出身。
屆時袁旭在南,已經穩固的北方又掌控在袁氏兄弟手中,真正生存於夾縫中的,反倒會是曹操。
微微一笑,郭嘉沒有應聲。
袁旭大軍就在汝南,一旦尋到戰機,許都將落入其手。
抬頭看向姜俊,袁旭吩咐道:「告知馬義,風影前往洛陽無須在市井多做探查,只查貴胄士族,可有名為林濤之人!」
屋內有著兩套鋪蓋,左側靠牆便是他安歇的地方。
袁旭正在查看地圖,房門被人輕輕推開,他頭也沒抬問道:「衣衫送去了?」
「閣下高姓大名,還未請教。」林濤拱手問道。
林濤搖了搖頭:「若某知曉便是好了。」
力士進屋時,林濤已經聽見動靜。
「某始終不懂,袁顯歆因何放著河北不取,反倒去奪徐州?」曹操面露困惑。
「曹公。」郭嘉說道:「城內守軍頑強,袁尚領軍在外,一旦鄴城告急,他必率軍回援。」
「林濤表現如何?」
來到谷陽投效遊俠,他起初的心愿不也就是尋個有飯吃的所在?
捻著下巴上的鬍鬚,曹操說道:「奉孝深知袁顯歆,待到擊破河北,你與袁顯歆應是尚有對決!」
袁旭尚未崛起之前,他就曾建議曹操將此人殺死。
朝門口看了一眼,楊武壓低了聲音:「聽聞遊俠伙食每日均以肉食為主,軍中將士還有素餐。投效軍營,還不如做個遊俠穩妥!」
「某出身卑微未敢多想。」楊武說道:「如今有個安身立命之所,已是不錯。」
躺在鋪蓋上,林濤努力回想著他的過去。
「以閣下能耐,理應從軍。」林濤說道:「閣下使的大斧,倘若在馬背上,必將所向披靡!」
「袁譚必不允袁尚回返。」郭嘉說道:「袁家兄弟,倘若有袁顯歆坐鎮,曹公奪取河北,難如登天。好在袁顯歆不欲爭奪河北,一心開創家業,曹公反倒有了機緣。」
「送去了。」進門的正是姜俊。
袁譚等人雖不似袁旭那樣難以對付,一旦給其苟延殘喘的機會,必將得意恢復元氣。
許多日子里,他一直在重複同樣的事情,只可惜無論如何努力,也想不起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麼。
郭嘉一番分析,曹操頓時明白袁旭當日為何如此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