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濤拂雲錄》第一章 中州風雨我重來

第一節

第一章 中州風雨我重來

第一節

東海王沒有回答。
其時已經年過五十的宣王,一眼望去仍如盛年時一般英挺俊朗,微微湛藍的眼睛,如海水一般明亮而浩瀚。海風獵獵,望樓上的「趙」字大旗在風中亂舞,宣王那高挺筆直的身形卻屹立如山,彷彿是驚濤駭浪中的崖岸,不言不動,卻給所有倚靠這崖岸的人以堅不可摧的信心。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遇上東海王這樣的勁敵,再高明的戰略也很難避免己方的大量傷亡。經此一戰,既便能夠全殲東海群盜,江東武林付出的代價也嫌太大了一些。
東海王雖然橫行一時,但是與姑蘇趙府幾次遭遇交鋒,均未能佔到上風,反而死傷慘重;姑蘇趙府的傷亡人數雖不如東海王,但是在一次交戰中這一代的主人趙煥章卻被冒險潛入船上的東海王暗殺身亡。
東海王將重建東海霸權的希望放在他的女兒與弟子身上。以東海王的眼光與閱歷,這個希望不可能是一廂情願的空想。他的女兒與弟子,只怕將來定非凡品。
目送蘇總管離去,宣王回過頭來,對身邊的一名侍衛說道:「原來負責監視東海的那組人不要撤,繼續監視,每個月的探報都要直接送到我手上來。」
宣王又說道:「今日一戰,我雖然占的勝算較大一些,但是要真正取勝也不容易。只怕拼到最後沒有幾個人能夠活著回去。所以我有一個提議:不如由我們兩人來做一場決鬥,如果我勝了,你們全體投誠,隨我回臨安等候國法裁處;如果我輸了,則任憑你們離去,如何?」
逃走的小船上忽然傳來嗚嗚的海螺聲。
海盜各處皆有,強悍的頭領為了爭奪地盤,幾乎每年都要火拚幾次。然而理宗末年,東海之上出現了一個來自飛魚島、尤為強大的頭領,自號東海王,十年之間收服了東海各島,東海海盜一統于東海王的大旗之下,由此實力大增,挾此威勢,給來往商船定下了十一之稅的規矩,此後十年之中,除了實力最為雄厚的姑蘇趙府的船隊,幾乎沒有一艘船能僥倖躲過東海王的徵稅。
而宣王府中已經多年沒有新生嬰兒的啼哭了。
史老太爺諸人默默仰望著宣王孤獨的背影。近年以來,他們越來越多地感受到宣王在勝利之後的蕭索心情。
蘇總管答道:「抓了他們兩個頭領和十一個嘍羅。」
他確定的計劃簡單而有效,就是以姑蘇趙府的船隊為誘餌,引出東海王加以剿殺。
宣王凝視著海上冉冉升起的明月,默然出神。
海面上濃煙蔽天,旗艦望樓上,宣王與副帥史老太爺並肩而立。
誰也沒有料到東海王會選取高手雲集、防備森嚴的旗艦來進攻,措手不及之下,已被東海王突破兩道防線、殺到了旗艦之下。
隔了火光與濃煙,宣王銳利的目光掃視著戰場,忽然「咦」了一聲,指著東南方向說道:「截住那三艘船!」
海船雖能獲取重利,海上風濤卻往往令無數商隊船破人亡;除此之外,神出鬼沒的海盜也令商船防不勝防。
蘇總管和史老太爺等人都大吃了一驚:「放他們回去?」
交戰之後,東海王才發現,此次海戰,竟是由宣王親自統領,摩下集中了江東武林的精英。
宣王雖是主帥,實際指揮作戰的卻是富有水戰經驗的史老太爺。史老太爺發須已白,但精氣飽溢,指揮若定,依稀仍是當年縱橫于長江之上的水軍統帥。
熟悉東海情形的姑蘇趙府的蘇總管說道:「東海王對這個女兒的確寄予了厚望,不管到哪兒都將這個女兒帶在身邊。我們的探報說,一年前東海王就已經叫飛魚島立下血誓,無論發生什麼樣的事情,都要誓死效忠於他的女兒。這一次我們未能斬草除根,只怕很快便會有麻煩。」
東海王說了這麼多話,白鶴庄的弓箭手已認清了他的位置,史老太爺的令旗才剛揮動,弩箭已從四面射向濃煙中的東海王。東海王哈哈大笑著縱身躍上旁邊的船隻,躲過這一輪暗箭,順手砍倒了身前的一名敵人,大叫道:「弟兄們努力殺啊!殺掉一個少一個!幹掉這些混蛋,十年之後東海又是我們的天下!」
趙錚襲位時不過二十齣頭,首次遇上的對手便是橫行一時的天目山五禽門掌門吳常。五禽門本來就介於邪正之間,與宣王府不甚契合,後來又出了一個號稱天下無敵的掌門吳常,與白道武林積怨頗深,最後被趙錚擊殺。這位年輕的宣王,也就此完全確立了他的聲望與地位。此後二十余年中,宣王的聲名更是遠達中原漠北,連南洋高麗乃至日本的客商或國使來江東,也要問一問宣王的情形。
宣王示意史老太爺且住,略一沉吟,說道:「東海王,我敬你也算是一方梟雄,我有一句話你是否願意聽一聽?」
宣王輕輕地吁了一口氣:「飛魚島的具體位置,我們一直沒有辦法探明;而即使探明了位置,東海王的舊部也不見得會乖乖地呆在島上等著我們去剿殺。要在茫茫大海上搜捕他們,真如大海撈針。有黑龍島代勞,我們也可以省點兒心。就這麼辦吧。」
宣王領旨之後,花了一年的時間來秘密籌備此事。
激戰一天,東海王最後死於宣王府的侍衛手中,他的部下與前來祝壽的同道好友也大部戰死,方圓十裏海水盡紅。
濃煙之中,東海王突地大笑起來,高聲叫道:「趙錚!今天這一仗你已經輸了!」
追擊逃走的三艘小船的船隻,眼看已將迫近,其中兩艘小船忽然掉過頭來阻殺追兵,讓另一艘小船單獨逃走。只這一耽擱間,眼看得那艘小船已是無法追上了。
蘇總管笑了起來:「當然不會。不但不會,黑龍島還一定會趁著東海王戰死的機會去向他女兒討還這筆帳的。」
宣王皺起了眉:「那三艘船上都有些什麼人?」
史老太爺急揮令旗,陣勢再變,本欲調去追殺逃走的小船的人手,大半又被調了回來,補上東海王殺出的缺口。
宣王並沒有提高聲音,但是不疾不徐的話語卻穿透海風與濃煙,聲聲入耳,字字清晰。
宣王微笑:「當然。我記得蘇總管曾說過,黑龍島曾是東海王最強大的對手,直到一年前被東海王一口氣殺了他們三個大頭領之後才不得不低頭服輸。東海王既然已死,黑龍島還會再臣服於他的女兒嗎?」
宣王沉吟一會,問道:「我們有無抓獲黑龍島的人?」
宣王這一方也損失摻重,審問了戰俘之後,宣王才得知,逃走的那艘小船上,有東海王的獨生女兒雲夢和他唯一的弟子谷川。
無怪乎東海王要竭盡全力拖住他們來掩護那小船逃走,也無怪乎他要拼掉江東武林的實力,卻原來他是將東山再起的希望寄托在女兒和弟子身上,所以才要在戰死之前為將來的復興多掃清一些障礙。
東海王那邊沉默了片刻,隨即爆發出一陣大笑:「王爺真是好算計!我們這邊的人都已經殺了半天,王爺你卻是養精蓄銳,當然是有勝無敗了!王爺的心思我明白,無非是害怕傷亡太大回江東后不好交待,想少費點力氣打贏這一仗,只可惜我東海王不上這個當!想要我的人頭,就拿你們的人頭來換吧!」
宣王注視著遠處海面上的這一幕,心中更是不安。
若非與東海王交戰多次的姑蘇趙府認定,現在這個正領著海盜廝殺、驃悍驍勇的東海王的確是真正的東海王,宣王幾乎要懷疑逃走的人才是真正的東海王。
宣王道:「放他們回去。」
史老太爺不待宣王回答已高聲說道:「死到臨頭還要胡言亂語!」
趙府的海船已由太湖天機府改裝,天機老人設計的可以迎八面來風的主帆使趙府的船隊在東海王出現之後能夠逆風而行搶佔了上風;常州霹靂堂弟子在海面上鋪下了裝滿石脂水的竹筒,以火流星炸裂竹筒引燃了石脂水,將東海王的船隊困在火海之中,即使東海王見勢不妙也無法及早逃脫,只能一戰求生;會稽試劍廬此次帶來了相傳數代的上百件神兵利器,東海王屬下所用的銳利無比的倭刀倭劍,再不是所向披縻;大宋最出色的水戰家族臨安史家是進攻東海王的主力;負責守船的則是長於防守的天目山落霞寨宮家;池州白鶴庄的神箭手守在高處,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以諸葛神弩射出來的暗箭更是激戰中的人難以防範的,因為有了這批神箭手,令得東海群盜連奪路而逃都極其困難;宣王府的侍衛與九華山太乙觀的弟子因輕功較好而負責來往接應,截殺東海王這邊的高手。
史老太爺對宣王的問題避而不答,令旗揮動,將己方的精銳都集中到旗艦周圍來截殺東海王。
然而他們無能為力,只能這樣無限同情地仰望著那高不可及的背影。
如果因為分兵追擊逃敵而令宣王有所閃失,即使全殲這批海盜,對江東武林而言也是得不償失。
宣王注視著浴血廝殺的雙方,不易察覺地嘆息了一聲。
經此一戰,東海各島一蹶不振,東海海面雖仍有海盜出沒,但已不成氣候,打劫小型商船尚可,卻難以威脅像姑蘇趙府這樣規模浩大的船隊了。
東海平靜了十二年。
富賈天下的姑蘇趙府,是宗室近支,世代行走于南洋之上。趙府的商船是太湖天機府設計與督造,無論是速度還是堅固靈活的程度,都稱得上當世無雙;船上裝備有常州霹靂堂製造的火器,會稽試劍廬打造的海戰兵器;水手的訓練則由退職的水軍將領負責;世代相傳的陰陽大師莫干山鬼谷金家常年派兩名弟子隨船出海,為船隊觀察天象;趙府的航海圖由內廷供奉製圖世家勞氏製作,精確的程度足以保證趙府的船隊能選擇最合理的路線、以最短的時間完成航程。
三艘海盜的小船不知何時悄悄地鑽出了包圍圈,若非宣王目光敏銳,幾乎被它藉助濃煙逃脫。
宣王本來以為那必定是東海王奪路逃走,但是陣勢才動,調出去截殺的人手尚未準備停當,被圍的海盜船已在號角聲的指揮下開始收縮,東海王和他那群勒著紅頭巾的直屬部下吶喊著揮刀向宣王所在的旗艦攻來。
他甚至揣測,東海王之所以不顧一切地進攻旗艦,只怕也不過是為了讓那艘小船安然突圍的圍魏救趙之計。
大宋自開國之初,每年歲入的一半以上便來自於各種商稅,宋室南渡之後,國土狹小,因此更依賴於商貿之稅而非田地之稅,西北古老的絲綢之路雖已斷絕,南方海上的商路卻日見繁華,裝備了指南針、製作精良的巨型帆船北到高麗、日本,南到南洋諸國乃至波斯,萬里洋麵,處處可見宋人的商隊。每年秋冬季節東北風起時船隊自臨安、寧波、泉州與廣州四大港口出航,來年春夏時節西南風起時返航。四處港口均設有市舶司,負責徵收賦稅,海船要交納貨物的十分之一到十分之四作為稅款,但這些來自異鄉的貨物轉運到江南漠北、關東西域,仍可獲取數倍乃至十數倍重利;而朝廷每年僅四處市舶司所收的關稅,早在孝宗淳熙十六年已高達6500萬貫錢,是以這一條海上的絲綢之路,無論對於朝廷還是民間,都是至關重要。
但是無論那三艘小船上有些什麼人,人數也極其有限;而且也不可能有比東海王更重要的人物。
封在宣州的宣王,至此已是世襲的第四代,名為趙錚。
那艘船上一定有一個極為重要的人物,但究竟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能夠讓這群海盜犧牲自己來幫助他逃走?
宣王不由得想到他那些早夭的子女。這麼多年來,還沒有一個孩子能夠逃過命運的魔掌,無論他如何英雄了得,都無法庇護自己的孩子。
趙煥章的死激怒了姑蘇趙府,終於下定決心與東海王決一死戰。而連姑蘇趙府也未能避過東海王的襲擊,令得朝廷大為震驚,痛感東海王已經嚴重威脅到大宋海疆的平安,終於頒下密旨,由宣王率領江東武林會同姑蘇趙府一起剿滅東海王,以保證海路的安全。
姑蘇趙府歷來人丁單薄,傳到趙煥章這一代,除了他這一枝外,只留下一些遠親,別無近支親族;趙煥章只有一個弟弟趙煥采,已在早幾年死去,兄弟二人,只留下趙煥採的兒子趙鵬這一根獨苗。趙鵬雖然成了姑蘇趙府的新主人,但他年輕太小,而趙煥章的妻子吳氏夫人又文弱不諳世事,趙府諸事只得全由趙鵬的母親江氏夫人主持。
侍衛領命下去。
趙宋宗室多文弱,唯有宣王府歷來講求精習武藝,搜羅天下武林中奇才傑出之士;因此從第二代宣王時起,宣王府便負起了統領江東白道武林、專司剷除各地強橫勢力之職。也正因為宣王府身負如此重任,朝廷才打破王位世襲不過三代的慣例,特旨准許宣王府的王位再襲一代。
史老太爺明白宣王的意思,宣王是想全殲,不希望留下後患。
停航一年的姑蘇趙府的船隊重新出海,東海王雖知趙府必有防備,但當時正是他的五十大壽,海上及沿海眾多同道好友都聚集在他的船隊之中為他祝壽,自忖姑蘇趙府再怎麼防範,也不可能敵得過他們;兼之打聽到停航一年的姑蘇趙府此次攜帶的貨物是往年的兩倍,更為心動,於是仍然率船出海,攔劫姑蘇趙府的船隊。
赫赫揚揚的宣王府,又將由誰來繼承這百年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