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妹妹是偶像》第七卷 天之岸

第1171章 大風起兮

第七卷 天之岸

第1171章 大風起兮

但今年不一樣,早在四月,「上河」就神秘兮兮的召開盛大新聞發布會,宣布了六月九號「偶像計劃」將會發新專輯,並且還是正規專輯,並且這一次一定會帶給廣大的歌迷一個前所未有的驚喜。
更何況這種事情要講證據,那些官員的錄像帶基本都已經銷毀了,沒銷毀之前,謹慎的他,從沒有把這些關鍵性的東西放在電腦里,全都是鎖在私人保險柜中,只要蘇巍瀾自己不把這些錄像帶甩出去,只要蘇家還沒有倒台,這點小事情不過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已。
六月九日華夏高考結束的第一天通常是「偶像計劃」發新專輯的時候,只是在如今傳統唱片行業不景氣的今天,這個慣例已經演變到只是發一張迷你專輯或者一隻單曲草草了事。
蘇虞兮在程曉羽入獄那天發的退出娛樂圈聲明依舊孤零零的掛在蘇虞兮的「細語」主頁上面,備註依舊是前「偶像計劃」成員。
這個消息傳的有板有眼,媒體採訪「上河」總裁蘇巍瀾,他模稜兩可的發言更是讓傳言的真實性大為增高。
於是又有無數網友跑到了程曉羽的「細語」底下留言詢問是不是要收購「上河」了,並有數百萬「偶像計劃」的粉絲髮起了請願活動,希望程曉羽入主「上河」,事情鬧的大到上了新聞,並導致「上河」的股份當天就出現了一年多來未曾出現的奇迹,直接漲停。
蘇巍瀾的計劃就是在「偶像計劃」X「毒藥」的新專輯發售之後,替自己刷一波成就值就急流勇退,轉行去做房地產生意去。
只是不滿歸不滿自己偶像的帳還是得買,不能不說程曉羽確實給「偶像計劃」打下了極其堅實的基礎。
第二天「上河」的股價再一次漲停,第三天同樣漲停,直到第四天覺得事情必須要得到控制的陳浩然,才代替程曉羽發表了聲明:「無論是『雨之聲』還是程曉羽本人,都沒有要收購『上河』的意向,請廣大網民和股民不要聽信謠言。」
網上因為這樣的傳言簡直瘋狂了,無數蘇虞兮的神聖騎士團成員跑到蘇虞兮的細語底下想要留言詢問是不是真的,然而點開卻發現沒有留言許可權。
不過官方的回答則是給粉絲們打了一針興奮劑,言之灼灼的回復網友們,這一次是大動作,並隱晦否定了蘇虞兮回歸的傳言。
蘇巍瀾之所以想要賣到上河的股票,甚至清倉,是下意識的感覺到了危險,他也不知道是哪裡出了錯,可他就是覺得要出事一樣,雖然蘇巍瀾自認為所有的買賣都做的很漂亮,起碼賬目上查不出一點問題來的,至於「性」賄賂這種事情哪朝哪代沒有?
不過在華夏有些事情你闢謠還好,一闢謠,更多人覺得有可能,於是在刻意的引導下,很多股民依舊覺得程曉羽一定想要和蘇家爭一口氣,畢竟程曉羽出去也有兩三年了,是時候衣錦還鄉了,沒有什麼比重新買下「上河」,更能揚眉吐氣了。
見「上河」如此鄭重其事,這叫廣大藕粉簡直欣喜若狂,幾乎所有人都以為人氣最高的國民女神蘇虞兮覺得「偶像計劃」這個組合在每況愈下難以為繼的時候,要站出來返回組合了,畢竟「上河」是她們蘇家的公司。
接著網上出現了小道消息,程曉羽早就決定聯手蘇虞兮共同收購「上河」,蘇家經營不好「上河」,他要從蘇家手中搶回他父親留下的公司,並重振「上河」雄風……
即便蘇巍瀾覺得自己穩如泰山,不可能會出事,但依舊覺得自己還是不能在繼續下去了,早點退出上河,將這些年乾的齷蹉事情埋進歷史的塵埃才是王道,畢竟他已經賺的夠多了。
蘇巍瀾的計劃很好,他也足夠的謹慎,然而他並不知道自己的禍根早早就埋下了……
迷惑大眾,放出假消息的,自然是大量出倉的蘇巍瀾,整個事情根本就是他策劃的,先放出大驚喜的預告,然後在牽扯到蘇虞兮的身上,最後在藉機牽扯到程曉羽,好達成自己能夠高價出倉的目的。
之所以這樣做,確實是對唱片業和「上河」失去信心了,但這並不是最主要的,「上河」在蘇巍瀾手上並非做不下去,起碼在大量裁員加上還有「偶像計劃」這個搖錢樹,公司還能撐得下去並小有盈餘,如果僅僅是說他自己的話,實際上他利用「上河」賺了不少錢,只是那些都是髒錢。
這讓蘇虞兮回歸這個傳言蒙上了一層陰影,但依舊有無數粉絲堅信一定是這樣的,也有腦洞大的網友猜測是不是程曉羽準備殺回馬槍了,畢竟都已經聽說程曉羽的音樂公司「雨之聲」要收購「EMI百代」了,在併購一家似乎已經山窮水盡的「上河」也沒有什麼奇怪的吧?
於是又跑到了四位成員和「上河」的官網以及官方「細語」上留言,希望得知真相,沒有得到成員們準確的回答。
雖然這一波上漲和巔峰時期不能相比,但這卻讓「上河」再一次成為了華夏唱片第一股,直到有人發現莊家大量出貨,公眾才意識到程曉羽回歸「上河」真的只是一個被人利用的傳言,上河股票再一次連續下挫,跌入谷底。
去年一整年「偶像計劃」只是發了兩張迷你專輯,還夠不上一張正規專輯的歌曲數量,剩下的時間成員不是在拍電影、電視,就是在綜藝節目裏面混人氣,曾經名震亞洲差點就能走向世界的國民天團被「上河」經營的日漸慘淡,這也引起了大量粉絲的不滿。
在這樣的傳言中,不少不信邪的人還是在買入「上河」的股票,「上河」的股價一度從兩百七十億上漲到了四百七十多億,由此可見華夏群眾對程曉羽是多麼有信心,程曉羽仍享受著屬於他的「程曉羽溢價」:投資者們願意為他的公司多付出30%甚至到50%的價格。
當然這時又有人引導眾人說這時程曉羽在清盤,於是直到六月九號謎底揭曉之前,「上河」的股票在各種各樣的消息中劇烈震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