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賊》第四卷 天下大亂

第379章 調整策略

第四卷 天下大亂

第379章 調整策略

張濟從涼州羌人叛亂便追隨董卓,細細算來,二十余載,主僕情深,怎麼可能僅僅因為蓋俊幾句安慰而釋懷,長久不言。正當蓋俊耐心盡失,欲轉身離開之際,張濟突然開口道:「將軍若是入主長安,平定三輔,可否保全董公餘脈?」
所謂戰略,只要大方向不變,比如勤王,其餘均可變更,蓋俊認為此時再執行「駐馬河東,觀雙方成敗」的策略是否妥當?畢竟,一個月時間,足以改變很多事情。
來到二張叔侄面前,拍拍張繡的肩膀,轉而對張濟道:「子業別來無恙?」張濟自前年被俘,誓死不降,雖然因侄子張綉之故,保得一條性命,但卻慘遭整整兩年的軟禁。近來其主董卓殞命長安,張濟為人素來重情,憔悴至此,蓋俊並不感到意外。
「見過將軍……」張濟有氣無力的拱手道。
不久前南下,蓋俊又提關羽一級,拜偏將軍。蓋俊之所以這麼做並非關羽又立新功,而是因為麾下三將軍,(鎮軍將軍)馬騰、(偏將軍)龐德、(偏將軍)胡封,位皆高於關羽。馬騰在北方時,鎮壓匈奴,大破羌胡,收復朔方,功蓋諸將,是繼蓋胤之後第二個升為將軍的人,關羽被他壓一頭許還沒什麼,但龐德、胡封也在其上就有些不妥了。
關羽作為蓋軍資歷、親近僅次於蓋胤的人,兼且勇冠三軍,多年來戰功累累,向來唯亞蓋胤,外將之中號第一,即便龐德近年強勢崛起,風光一時無兩,猶有不及。
蓋俊受了諸將一禮,拉起關羽,上下好一陣端詳。
蓋俊見狀,長長嘆了一口氣,道:「董仲穎,怎麼說呢,他前半生是國家的功臣,後半生卻是國家的罪人,大漢國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他難辭其咎。」蓋俊難得沒有直呼董卓其名,要知道他心情好時口稱董卓,心情惡劣時,直接大罵董賊、老革、老狗等等等等。「但如今人都死了,說這些也無甚用處。」
關羽身姿雄壯,面如重棗,威風凜凜,頜下鬍鬚,已有半尺余,細密如發,足以當得上美髯二字了。蓋俊暗暗想道:也不知他日後的鬍子會否像電視劇、遊戲中那般長可垂肚。他自然知道絕無可能,只是心裏的一點惡趣味罷了。口中說道:「雲長先輔佐伯嗣,后獨鎮河東,董卓諸將,畏之如虎,不敢異動,功勞頗著……」
見蓋俊點頭,關羽接著說道:「至於弘農,大兄(蓋胤)雖為一路主帥,然兵不過萬余,初時新安、澠池、陝縣諸地無兵,所過無有不遂,但在弘農(親函谷關)城下遇到了一些麻煩,據說,弘農有不下萬眾。隨著茅津、曹陽皆為我有,乃遣兵一萬過河相助,大兄得到兵力補充,不數日即奪得弘農,一路向西,進抵桃林……」
蓋俊去歲及初春至夏末,數月間先後大戰韓馥、公孫瓚、董卓,所向必勝,龐德、胡封、黃忠先後因功升為將軍,蓋俊在調蓋胤為河南尹的同時,順便拔關羽為裨將軍,獨鎮河東。
去往安邑的路上,蓋俊令關羽和他並駕齊驅,問道:「雲長,黃河兩岸的戰事進行的怎麼樣了?」黃河兩岸,即指河北河東郡,河南弘農郡。蓋俊來時,每日都能接到大量來自前線的戰報,只是終究不及關羽詳細。
蓋俊眉頭微微皺起,河北風陵渡、河南桃林塞,這是西涼叛軍最後一道防線,一旦二者其一失守,蓋軍轉眼間就會出現在涼州叛軍背後。己方一切都按照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但是,涼州叛軍卻未按自己的計劃走。蓋俊和一眾謀士顯然都高估了涼州叛軍的戰鬥力,此時距離董卓之死已有快一個月時間,他們仍被擋在鄭縣城下,而且,至今看不到破城的希望,長安,對他們來說,就像天涯海角那般遙遠。
就在蓋俊更改策略之際,一支人數多達兩萬五千人的步騎大軍由北而南,進入左馮翊,北地太守蓋勛是這支大軍名義上的主帥,實際統兵者鷹卻是其女婿揚中郎將楊阿若。蓋軍三路齊發,相比于已經接戰甚久的中、東二路大軍,西路無疑慢了許多。
蓋俊了解關羽甚深,知其心高氣傲,未必肯屈居龐德、胡封之下,未免雙方發生衝突,蓋俊索性升關羽為偏將軍,和龐德、胡封同級。用心良苦,可見一斑。
關羽搖搖頭,道:「董將畏之者,乃將軍也,而非我。」
關羽道:「董軍西南五縣,已下猗氏、大陽、河北、解縣四地,黃河諸津,茅津、曹陽皆下,風陵渡地接蒲坂縣,兩者是河東郡惟二還在抵抗的地方。不過將軍敬請放心,多則十日,我必掃平河東。」
蓋俊進安邑縣城,入河東郡府,立刻召集諸謀士,緊急磋商,最終放棄「駐馬河東,觀雙方成敗」,改為「降叛軍,集大兵,入衛長安。」
「……」蓋俊目光一凝,一瞬不瞬的看著張濟,所謂董卓余脈,便是指右扶風郿縣萬歲塢內的董氏族人,董卓九十老母,尺余幼兒皆在其中,共計百余口。
事實上蓋勛比任何人都要急迫,奈何先零羌人散漫慣了,集結一萬騎兵,足足花去半個多月。蓋勛期間等得心焦,屢次提出放棄羌騎,僅率北地、上郡二地郡兵勤王。楊阿若則以萬余士卒不足以為資為由,一口拒絕。其實是蓋俊密信吩咐他如此,北地距離三輔太近,過早介入,並非好事。楊阿若遵其言,拖延了快一個月才出兵。
蓋勛眼見雙方即將爆發衝突,急忙道諾接旨。
「你……」宋翼怒指楊阿若,面露憤色。
才入左馮翊不久,原白波賊大帥、現任驃騎將軍府中郎將韓暹率兵五千趕來相會,雙方人數相加,一舉突破三萬大關。
張濟也意識到這麼問頗為不妥,再次陷入沉默。
左馮翊宋翼等候兩人久矣,馬上動身北上,進入蓋軍,于大帳之中當眾拿出天子詔書宣讀,先是誇獎蓋勛、楊阿若忠臣良將,一心為國云云,隨後話鋒一轉,言稱長安士卒精猛,防衛森嚴,天子自有禁軍保護周詳,無須蓋勛、楊阿若費心。如今鄭縣被圍,皇甫嵩垂危,比長安緊迫百倍,命令二人即刻前往鄭縣,配合皇甫嵩,平討叛軍。
蓋俊沒有同意,也沒有拒絕,此事非常微妙,不是倉促間就能決定的。
蓋俊聽了大為開心,又和諸將寒暄,讓他頗為意外的是,他在張綉身後看到了其叔父張濟。後者和樊稠、郭汜並列為董卓帳下三大猛將,在蓋俊的印象中,他平日里沉默寡言,極有威嚴,一到戰場,立刻變成驍勇無雙的虎將,率領士卒衝鋒陷陣,所向無前。董軍涼州諸將,蓋俊最看重三人,李傕為首,樊稠次之,張濟可排第三。然而,此時的張濟面容灰白,目無光彩,氣勢全無,蓋俊差一點就沒認出來。
宋翼年約四十余歲,體貌普通,惟有氣質清雅,一看便知是一名飽讀學士。他乃并州上黨人,少為北疆碩儒郭林宗所識,由是知名。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其與王允私交甚好,及誅滅董卓,王允以同鄉王宏為右扶風,任命他為左馮翊。宋翼見二人遲疑不定,不悅道:「蓋北地,楊中郎,你二人遲遲不語,難不成要抗旨嗎?」
「……」張濟默然。
蓋俊繼續道:「不管是該做的,不該做的,董仲穎他一樣不落,都做了,年過六旬而死,以天下沸亂為其送喪,也算沒白來世上走一遭,相信他臨死時也認為自己這輩子值了。子業不必替他感到難過。」
同時,胡封、張濟書信涼州諸將,為後面招降奠定基礎。
「……」蓋勛、楊阿若伏叩地上,面面相覷。
隨著策略調整,蓋俊以偏將軍龐德為將,折衝中郎將徐晃為副,下轄行黑山中郎將楊奉,武猛校尉高順等,率兵兩萬南下,配合蓋胤,猛攻桃林塞。而蒲坂、風陵渡的進度也要加快,關羽當即自請去前線,臨走前立下軍令狀,言五天之內必克二地。
歷史上涼州韓遂、馬騰兩雄並立涼州,內鬥不斷,不足為慮,是以董卓未在西方置重兵,以致其死後,萬歲塢士卒乃與京師兵裡應外合,屠董卓滿門。這個時代則不同,韓遂獨霸西涼,隱隱為患,董卓以麾下第一猛將樊稠為右扶風都尉,率兵兩萬,鎮守陳倉、雍縣一帶。二地距離郿縣不過兩百余里,較之長安更近,樊稠接到董卓身亡的消息,第一時間便趕到萬歲塢,將董氏族人置於自己的保護之下。當然了,塢內不計其數的錢糧也盡數落入其手。
楊阿若緩緩站起身,冷冷地看著宋翼,目光有如利劍,無比犀利。他長於西疆,少年遊俠,及中平初投入蓋俊麾下,戎馬九載,在他眼裡,天子、朝廷、社稷……統統與他無關,他只聽蓋俊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