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起波斯灣》第十集 紛爭的終結

第26章 真正的王者

第十集 紛爭的終結

第26章 真正的王者

「是啊,伏波你想的倒也不錯,但事情有的時候不是你想就能做到的。比方說一個獨裁的皇帝,到底會在什麼程度上制約一個國家科技的發展呢?」
「不過要是皇帝贊同呢,最多重要人才的時候,多找些懂得奇技淫巧的人罷了!而且這樣的話,事情做起來也快些。不然那麼些人老商量,得商量到什麼時候去啊!」
對於這件事,「理化實驗室」老師出身的馬丁非常欣慰。事實上在他那個年代里,多數國家之間的科技發展,都沒有達到本質性的區別。不像是大航海時代,以及大英帝國崛起的過程,當時面對東方以及北美洲的許多國家還在以冷兵器為主的時代。當時的科技水準,恰恰是本質性的區別。
趙伏波當然沒詞了,顯然馬丁老師告訴了他一件事。那就是獨裁必須損害科技的發展,因為獨裁的時候,是因為「高不高興」來決定人才使用的。
當趙伏波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也就是為何他在華夏島上要建立起法治國家的原因。沒有別的,因為他是一個漢人中的男兒,是一個要讓華夏的科技成為世界第一,是讓華夏真正成為強者的男兒。與之相比的話,宋高宗——呸,不過是開了一個在將來,斷送了整個錦繡江山的惡劣開頭的大SB而已。
這是馬丁常常用到的教學方法,因為學生往往對於自己思考出來的結果記憶更加深刻,也更加清楚。不過當馬丁說到這件事的時候,趙伏波稍稍遲疑了一下。他敏感的感覺到,這可能與將來自己要是當了皇帝,那麼可能權力會受到制約有關。沒有人不喜歡自由,別看當時的趙伏波不過16歲,這些事情可是想的明白的很呢。
這話有出格嗎,沒有。岳飛之死,就是因為他要收復失地,並救回被俘的兩個皇帝。宋高宗能高興嗎?不能!但就是因為他的自私,給所有的大臣們帶了個好頭。即——「不必去管戰爭的勝負,只管我高不高興」。結果多「幸福」啊,漢人第一次全面淪亡,被民族統治了將近100年。
以趙伏皮的脾氣當然不會喜歡,不過馬丁老師既然這樣說,自己何不表現的大度一點呢。可他還沒張口,馬丁又接了一句。
比如1531年,已經56歲的西班牙人皮薩羅帶領一支不足200人的隊伍從巴拿馬起航,去征服人口約為600萬的印加帝國。而他以180人征服一個人口約600萬的帝國,這絕對是軍事史上最驚人的一件事。
所以,千萬不要說什麼獨裁,也不要說什麼計謀,只說兩個字就足以決定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興衰——科技。
這些是趙伏波說了不算的原因,因為挑選人才的機制,不可能由他一個人來掌握。歸根結底,這也就是華夏帝國崇尚「自由」的原因。因為只有自由的人才懂得思考和創造,而不自由的人不過是一群奴隸而已。指望一群奴隸創造一個高科技國家——還是洗洗睡吧!
「伏波,看起來的你是一心要發展科技的?」
一個人說了不算,往往會有人拿一場戰爭之中,一個人說了不算來說,獨裁有的時候是必須的。而事實上這不過是一個偽命題。是希望獨裁的人,拿報紙做內褲的無恥詭辯。
因為戰爭的勝利與否,最根本的依然是國家結合實力的碰撞。還是那句話,倘若一個有核文明,與一個黑暗世紀的任何一個國家對抗,結果會如何呢?這當然不用分析、不用猜測。因為判斷一個命題的真偽,往往需要用到這種假設。那麼這個假設就得出一個結果,即在科技不對稱的條件下,什麼權利,什麼手段都不過是可笑的鬧劇。
「瞧瞧,伏波,如果以你的喜好來挑選人才,是不是就能做到讓我們華夏人的科技永遠世界第一呢?因此真正挑選人才的第一機制,就是保持公平,第二個要點就是保持自由。而這以前兩個要求最基本的起點,就是法治。沒有法治就沒有一切!有了法治就有了科技,而有了科技……伏波,一個小小的大宋值得幾何。放眼看看世界,那才是真正的王者!」
「是啊,老師您已經說的夠明白了,科技發展的水平,將會決定一個民族的興亡。如果有一天,我做了大宋的皇帝,就要讓大宋的科技發展達到全世界最高的層面上!」
但施行的人未必是可恥的,比如那個曾經在伊拉克戰爭之中,頻頻在電視上露面的薩哈夫。當時的伊拉克軍隊與美軍的確在進行著絕對的「非對稱」戰爭。相對來說,不笑個人對於薩哈夫這個人充滿了敬佩,倒是薩達姆就有些笨了。因為使用獨裁,就會直接損害法治,損害法治就會損害科技的發展。而這是阿拉伯國家在當代歷史之中,倍受欺凌的原因。
時的趙伏波不過16歲而已,而馬丁嘴裏叼的不過是他的土製煙斗而已。不像是現在,趙伏波已經是23歲的青年,而馬丁已經吸的是雪茄煙了。不過那場談話,直到今天趙伏波依然記憶猶新。
趙伏波斟酌了一下,還是決定說真話。畢竟眼前的馬丁老師,不過是在教他本領,倘若說假話那不就有些傻了。
「伏波,這可關係到我們所有人的未來,不能說假話,怎麼想就怎麼說!」
「當然不喜歡,雖然他是人才,可也不那樣對我啊!」
「科技落後就要挨打」這是真正的論斷!但如何讓自己的國家科技真的發展起來呢,這是一個對於所有民族,可以說是致命的事情。而恰是這個原因,趙伏波才會把華夏造就成他一個人說了不錯的華夏。而這還是源於趙伏波與馬丁在,「科技園」里討論的結果。
「那我問問你,有這麼個人才,當然一是只懂聖賢書的人。但他對你一點也不禮貌,甚至當著你的面罵你,你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