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達政宗8:旅情大悟之卷》太平智慧

太平智慧

在江戶時,他是一個灑脫的戰國遺老。但是一回到領地之後,情形就完全改觀了。
這時成實依然彎腰大笑。
「不論是誰,都想做樁好事後再死……但是卻苦於無暇行善。」
他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心思細密、全力施行仁政的領主。在回到領國之後,他首先集合重臣們,用誠摯的語氣向他們解釋有關宗教方面的事情。不,與其說是解釋宗教方面的事情,不如說是讓他們瞭解人類的生命和培養生命的物質之間,具有一體不二的關係。面對重臣們,政宗以淺顯、易懂的詞句說道:
導致這項改變的直接因素,是由於振姬和忠宗的婚事。兩人的締結良緣,使得政宗意圖動用武器和將軍秀忠背水一戰的理由瞬間化為烏有。用最直接的字眼來說,即是由於在自己有限的生命當中,再也不必擔心會遭到權力巨輪的蹂躪了。
在這股質樸的感覺當中,政宗深信政治的真諦,同時也能透視生命中的各種危機,故可以說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才。這種真正的發現,其實就是一種領悟。
這就是政宗的論調。
如果能夠多多孕育仁慈的灌溉之心,那麼必然能使田地的收穫倍增。一旦人們有餘暇植桑、養蠶、廣種漆、蠟樹,則領內的丘陵和山麓地帶,都會搖身一變成為沃土。
當政宗如此自責時,鈴木元信慌忙說道:
首先,他把長久以來一直令人感到困擾的宗教問題,以其獨特之「不懲罰」的方法來處理,然後又迅速地前往領內的北諸郡視察近一個月之久。
由於時勢的關係,使得他無暇顧及領民的生活。這種情形在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以後,現在已經到了必須重新檢討的時候了。
(生命是永遠存在的東西……)
他的白髮隨風飄揚,態度誠惶誠恐:
事實上,必須珍視自由的這種體悟,乃是自悲傷的餘韻中產生出來的。
在他的身旁,經常伴隨著鈴木元信、片倉小十郎及成實等人。
「是啊!這是最近我所領悟到的。如果能令人民喜悅,則吾家也會變得興隆;為了領民而工作,這才是真正的忠義之道。殿下……怎麼樣?成實說的是好事吧?哈哈哈……」
「成實對築堤、製鹽和醫術都非常拿手,不要再讓領民們吞海水了。」
事實上,身為領主卻默許子民嘴裏念佛、心裏暗誦天主教教義的例子,在日本可說絕無僅有。因此,我們可以說是政宗具有一種嶄新、頗具深度的思想。
「我相信各位以後也會前往伊勢參拜。然而,我們所謂的伊勢神廟,實際上並不只是供奉著天照大神而已。掌管生命泉源的大神位於內宮,而賜給人類培養生命之食物的豐收之神,則安置於外宮。將三者並在一起祭祀,才是伊勢神廟的功能。」
(一定要使太平根深柢固才行!)
政宗所指的,是天主教要信徒們只信奉上帝一人。但事實上,上帝也可以換作是佛祖或觀世音,只是一般人都不瞭解這一點。
政宗一行人結束視察領內的工作返回青葉城,是在五月二十二日。由於閏年的緣故,因此領民們插秧、播種的工作都已告一段落。
人類並不是光有生命就可以生存。一旦沒有食糧,就無法確保生命安全。因此,天照大神和賜給人類食物的豐收大神必須合而為一,才能使人類的生命長久延續下去。
因此,政宗的政策和心境當然也會隨之改變。
「時代已經改變了。」
「如果事有萬一——」
從這個時候開始,政宗具有兩種全然不同的表情,宛如睥睨一切的巨人。事實上,早在三代將軍家光於寬永十二年(一六三五年)正式將參覲交替視為制度之前,政宗就已經嚴格地實行這一切了。
從這個時候起,他經常告訴領民及身邊的重臣:
他的臉上充滿了愁苦、悲傷。
除了自幼學禪、自否定偶像之宗教裏鍛鍊出來的政宗以外,平常人是無法具備此種宗教觀的。
政宗毫不掩飾地對三名重臣說出自己的感想。不過,在戰國時代裏,原本就應保持戰鬥意志,把領國視為焦土,因此即使想要為領民著想、表現仁慈之心,卻又害怕失敗,經常懷抱著「萬一失敗怎麼辦?」的恐懼感。
正因為仍然具有戰略思想,所以無法為太平時代的人民著想……根本沒有做這種考慮的餘暇。
「很好!回到仙台以後,就立刻派人四處搜購桑樹和漆樹苗。如果領內買不到,就到別處去買吧!」
唯有引起民眾的共鳴,才能使政治逐漸步入正軌。這不但是政宗在認同家康之後的一種生存態度,同時也是一種領悟。
政宗說:
「我打算先好好地使用這個借來的生命,然後再把它還回去。」
「現在,連我養的馬都吃很多鹽呢!至於堤防,實際上我是為了作戰而建造的,但如今卻是為百姓而修築。元信,能夠活得很久真是不錯。」
在去年以前,政宗經營領國的目的,只是為了預防萬一,因而軍備往往列為第一優先;認為一旦忽略了軍備,則國家就無法繼續經營。
他也常常和他人分享自己切身的體驗。
(太平才是最重要的……)
「每一代的人類都必須讓生命延續下去,永遠追求自由。」
雖然擁有能夠出產金銀的礦山、能夠成為良港的海岸線,但是令人吃驚的是,此地的漁村竟然十分貧窮,而且至今還用海水來代替食鹽。
然而政宗卻像換了個人似地,以嚴肅、深沉的表情凝視著蒼穹。
在這種體悟當中,政宗開始能夠瞭解家康心所嚮往的「太平」願望,並且從中找出適合自己的政治型態。
「人類只不過是到這世間一遊的旅人罷了。」
「哈哈哈……」
「這是人類結合了睥睨大自然,歷經幾千年、幾萬年深思熟慮後的高深智慧。但是,無法瞭解這種高深智慧的人,往往會顯得格外性急,甚至把生物和物體混為一談,以致產生錯覺。事實上,天主教的教義即犯了這種錯誤,難道各位都沒有察覺嗎?」
「的確如此。那麼現在就立刻進行檢地工作,好為領民們增加財富吧!」
當然,此種態度較能引起生活經驗豐富的知識階層之共鳴,恐怕也是政宗採取這種做法的原因之一。
「我真的不是一個好領主。」
於是他的言行日趨奔放、自由。
「元和偃武?這個時代的意義終於滲透到我的內心了。」
翌年(元和四年,一六一八年)閏三月二十六日,政宗自江戶返回仙台。
「真是令人驚訝!我的領民居然如此貧窮……」
「是的。這個時節終於來臨了……真是值得慶幸的事啊!」
願望也隨之改變了。
但是到了今年,情形卻完全改變了。
正因為他有這種想法,所以在不知不覺中——
實放聲大笑。
「在象徵永遠的生命之壺中,人類只能擁有一瓢水。事實上,人類只不過是到這世間旅行的過客罷了。既然原本就只是一個過客,那麼縱使三餐不繼,也毋須感到忿忿不平……」
「既然只是一個過客,就不必感到忿忿不平。」
其時教堂和禮拜堂均已遭到破壞,但是在各個家庭中可能都還設有聖壇。政宗認為,每個人在呱呱墜地之際,父母就已經把智慧交由他自己去掌管,因此不論他怎麼想、怎麼做,別人都無權置喙。
「甚麼?使用借來的生命……?」
「我並不是要各位立刻改信其他宗教,而是希望你們能夠仔細想想。不過,既然已經頒佈了禁止天主教的法令,我希望各位在瞭解真實的情形之前,不要做出傻事來。再次強調一點,我絕對無意強迫各位改信其他宗教。幸福之人通常都有好的計劃和智慧,而心則為神佛所有,必須好好愛惜才行。」
總之,自從元和四年閏三月由江戶返回仙台以後,伊達政宗的政治姿態就完全改變了。
此種行動表現,和在江戶時經常嘲諷他人,言論灑脫的政宗完全不同,給人一種質樸的感覺。
自從察覺到這一點後,政宗知道自己在這世上只有五十年、六十年的時間,只不過是個過客罷了,因而幡然醒悟:自己何必這麼痛苦地活在世上呢?
「這就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