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嘯》第四章 再會

第四章 再會

文天祥想到了此事。他並非心存羨慕。而是自己既已獻身朝廷,那麼就絕對不可能無視於國家興亡,獨自存活下去。
在他身後的四個人全都消失無蹤。李茂、吳亮、蕭發,以及文天祥寄予莫大信賴的余元慶都不見了。他們都各自攜帶了一百五十兩的銀子,想必帶著銀子潛逃了吧。
原本應該將一行人從真州護送到揚州的三十名士兵,向文天祥求要了一百五十兩的謝銀之後,就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說了聲「祝您一路平安」,便半途離去了。幸好得到親切農民的引導,才好不容易在半夜之中抵達了揚州城。然而一接近城門之時,卻發現眼前都是手持火把、全副武裝的士兵們。同時還聽得到正對著士兵們下達命令的軍官聲音,「自稱是文天祥的一行人要來到揚州,就立刻將他們格殺勿論」。即便是生性樂觀的文天祥,此時也斷了進入揚州之念。正當他毫無指望地悄然步向黑暗的道路之時,忽然發現一件事情。
一旦李庭芝和文天祥聯手,共同以揚州為據點展開組織性之反元活動,對於元軍情勢將會極為不利。為了阻止上述的情況發生,因此採取反間計來離間雙方。就策略面來看,這樣的解釋極為合理。然而從時間點來看,卻怎麼說都太早了。此刻伯顏雖然仍停留在杭州臨安府,但是要在兩天之內得知文天祥逃脫之消息,並且以李庭芝為目標採取對策,實在不太可能。
「那個姓余的,滿腦子所想的大概只有救出丞相之後會如何地飛黃騰達而已吧!一發現情況不對,前途不再光明,居然就這麼逃走了。我真是錯了,竟然會相信那樣的人!」
「他們幾個到目前為止的表現都非常好。對於離去之人再怎麼怨嘆也是於事無補,還是趕快上路要緊。至少他們沒有將我們出賣給元軍,光是這點就值得感謝了。」
不論實際情況如何,文天祥都不得不朝著下一個目標前進。他必須前往揚州親自拜會李庭芝。在面對面的交談之下,對方應該會明白真相的。他心中如此盤算。
文天祥完全沒有說出一句責備余元慶之話,但是他所受到之莫大衝擊卻清清楚楚地展現在表情和態度之上。更令一行人倍感挫折的是,天上開始降下了冰冷的灰色雨滴。正當大夥兒找尋著避雨場所之時,前方忽然出現了人影。只有一人,而且還是徒步而行,應該不是元軍才對。文天祥凝神一看,對方起先也是一樣的姿勢,然而下一瞬間卻忽然屈膝跪拜。此人名為劉洙。
苗再成從李庭芝那裡接獲之密函確實是真品。苗再成認得李庭芝的筆跡。這麼一來,問題就在於李庭芝發出這封密函之意圖究竟為何。
「話說回來,不論是鹽賊也好,礁夫也罷,和國家興亡毫不相干地過著自己生活之人還真多呢!」
文天祥會於何時脫逃,這一點伯顏應該是完全無法預料才對。另外,萬一策劃不周、反倒令文天祥之性命陷入危險的話,伯顏打算將文天祥帶回謁見忽必烈之心血不就成了泡影。伯顏和這樁奇妙的事件,應該是並無關聯才對。
李庭芝比文天祥年長,以科舉中試者之身份而言亦屬前輩,實戰方面的功績更是文天祥所無法比擬。在毫不瞭解文天祥這個人物的情況之下,李庭芝又怎會希望得到這種人的協助呢?若是因為草率的信任,結果卻誤將元軍密探招進城內,導致揚州陷落、李庭芝戰死,那麼尚未實現的復興宋朝夢想,不就得就此結束了嗎?
或許文天祥在同僚眼中之評價並不如敵方所給予的那麼高吧。儘管是科舉的榜首,但是卻無半點值得大書特書的政治或是軍事方面之功績。雖然在亡國不久前曾官拜右丞相,然而不過是形式上的而已。更何況政權就是在他的任內喪失掉的。他並無任何的權威可言。
關於這段奇妙的轉折,《通俗宋元軍談》之中的記述如下:「元來是伯顏之,欲以奸細之說,令李庭芝等相互猜疑」。
杜滸咬牙切齒地痛罵著,而金應只是默默地注視著文天祥之神情。文天祥雖然也沉默不語,但是氣餒之神情卻全都寫在臉上。說起來,文天祥是個表情豐富的人,因此對於情感總是毫不掩飾地加以外放。高興的時候,就像個小孩子一樣雀躍不已,憤怒或悲哀的時候,也不會刻意地去修飾。正因為如此,他給人的感覺並不像是科舉榜首之大秀才。這一點雖是他令人喜愛的原因,卻也是他招人嫌惡的理由。金應和杜滸等人就是喜歡文天祥的這種個性,所以才不計得失地追隨於他。然而理所當然的,並非所有人都能夠為了友誼或是忠誠,而義無反顧地以身相殉。
想必是李庭芝在接到文天祥的信函之時,認定文天祥絕不可能從元軍營中脫逃出來,並且將此判斷為伯顏或是阿朮等人所採用之計謀吧。於是他緊急地提出對策,萬一對方真是文天祥的話,到時候也只得莫可奈何地將他犧牲掉了。
最後的這一點,金應亦有同感。余元慶並不是一個陷害文天祥並欲置之於死地的大惡人。懷著小小的野心來接近文天祥,並且在付出了相對的努力與辛勞之後,判斷毫無得到回報之希望而感到不悅。僅僅如此而已。他雖然帶著一百五十兩逃逸,但心中肯定認為這些銀兩做為到目前為止之酬勞,還算是便宜了呢。
樵夫們於是著手炊米、煮菜、烤餅,並且將食物分給了文天祥等人。由衷地向對方道謝之後,文天祥等人開始狼吞虎嚥地吃著食物。
他們是前往揚州賣柴的樵夫。因為天色已晚而且又下起了雨,所以打算在廟裡過上一夜等天亮再走。樵夫們看見文天祥等精疲力竭的模樣十分同情。
劉洙是文天祥妹妹之夫婿。乍然與友好的妹婿重逢,文天祥極為喜悅。劉洙和金應自然也是舊識。對於金應而言,劉洙是個遠比余元慶之輩更值得信賴的人物。劉洙一路不斷地追尋著妻舅之行蹤,一直到真州附近聽到了關於「假文天祥」之傳聞,他立刻認定此人並非虛假,並且沿路步行尋訪。
「反正我們也正要吃飯,而且還多帶了些食物呢。如果不嫌粗糙的話,就和我們一起吃吧!」
文天祥終於開口。
雖然心情受到了鼓舞,但是眼前的困難卻半點都沒有減少。躲入附近的馬舍暫且避雨,文天祥和劉洙開始說起了這一陣子所發生的事情。雨終於停了,但是氣溫卻越來越低,連呼出來的氣息都是白的。一踏上泥濘的道路準備離去之時,前方忽然有數百名的元軍騎兵疾馳而來。慌慌張張的一行人,這次躲藏的地點是間老舊的破廟。到了夜晚不但沒有食物,為了避免引起元軍注意,甚至連火都不敢升起。正當大夥兒空著肚子準備就寢之時,廟門忽然開啟,五六個男人踏進了廟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