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嘯》第八章 落日餘暉

第八章 落日餘暉

「三江趙氏族譜」以這四個字來評斷陳宜中。對於這樣的評價直到今日都無人提出異議。不過,在熱帶的太陽底下,背著藥箱,擦拭著汗水、彎著身子來到患者家中造訪的年老醫師之姿態,倒是不難想見。看見他的身影,或許有人會在背後悄悄地說起「那個人從前似乎是某個遙遠國度之宰相呢」。當然,年老醫生的內心隱藏著無法為人洞察之心事,濃濃的影子在腳邊投射出來,他就這麼看著自己的影子,毫無自信地蹣跚前進。
原本是在元軍監視之下宿於旅舍,後來則被監禁於半地下之牢獄,並銬上手銬腳鍊。不論遭受到如何嚴酷之對待,文天祥仍舊不屈不撓。文天祥的態度始終如一,有時候手銬腳鍊會被取下。在受到監禁的這段時間裡,文天祥於獄中寫下了〈正氣歌〉。此處之「正氣」,並不單指之於國家的忠誠而已,更是人類所自豪之步向高貴正道的精神吧。
至元三十年(公元一二九三年)、遠征瓜哇失敗。
文天祥抵達大都之時為至元十六年(公元一二七九年)十月一日。一共花了五個月的時間縱斷中國大陸。在這段期間當中,他曾歷經絕食自殺失敗,所以從那時起他便端然自處,等待著被忽必烈處刑之日的來臨。
至元十八年(公元一二八一年)、第二次遠征日本失敗。
抱持著無比耐性期待文天祥歸順的忽必烈汗,此時已年近七十。他並不喜歡朝廷之中為了文天祥應該斬首或是饒恕而分成兩派。監禁三年之後,至元十九年(公元一二八二年)十二月八日,忽必烈汗將文天祥召喚至朝廷。他對著直立不拜的文天祥提出了條件,若是願意事元就授予丞相之位。然而文天祥到底還是拒絕了勸誘,要求以宋臣之身份被處刑。
……彷彿無窮無盡一再重複之對外軍事行動多不可數。或許忽必烈汗之心早有「歸根究底,自己除了軍力之外別無可供誇耀之事」的體認呢?從這些軍事行動所造成的人力和財力之龐大損失來看,只能說,元的確是因元而滅亡。單單憑藉著軍事優勢而欲支配諸國人民之元,在喪失其優越條件之後,立刻就被逐出了佔領地。就連在忽必烈汗的領導之下所建造的大都亦無法守住,被逼回原本故鄉所在之北方草原。從此以後,大蒙古帝國再也不曾復活。諸國之人民亦不願此事發生。
至元十六年(公元一二七九年),流亡至崖山的宋朝終被滅亡。
文天祥在詩中列舉出數位歷史上之人物來做為「正氣之人」之典範。前漢之蘇武,西晉之嵇紹,唐之張巡、顏杲卿、段秀實等十二名。這些都是護守節義,不屈於敵人威逼脅迫之人。文天祥決定模效這些人。
元軍攻打占城之際,陳宜中逃往暹羅,後來並死於該地。什麼時候,怎麼死的,死在暹羅之何處等等,完全沒有記錄。和文天祥不同,他被關注的程度僅僅如此而已。
許多人都為了勸服文天祥而造訪獄中,其實不如說是奉忽必烈汗之命而來的吧。留夢炎亦是其中之一。原本為宋朝左丞相的他,現在成了元朝丞相。只是他尚未開口,就受到文天祥一陣冷嘲熱諷,只得蒼白著臉悻然離去。從此之後,留夢炎便開始破壞宋朝舊臣為拯救文天祥性命之行動。
砂粒夾雜著狂風吹來,天色昏暗,乾冷的寒風刺痛著皮膚。立於刑場的文天祥向圍觀民眾問道:「哪邊是南方?」,有人給他指了方向,於是他朝著滅亡祖國之方向跪下,並拜叩了兩次。
行刑完畢之後,他的遺體由妻子與二個女兒領回。這一天,文天祥充滿著榮耀與讚美之「死後」正式展開。
至元十九年(公元一二八二年)、第二次遠征安南失敗。
至元二十五年(公元一二八八年)、第三次遠征安南失敗。元五十萬大軍於白藤江潰敗。
這對元之軍力而言,可謂達到了光榮之頂點。從此以後,除了一部分例外,元對外戰爭幾乎都不再成功。
「庸才誤國」。
至元二十四年(公元一二八七年)、緬甸浦甘王朝滅亡。
忽必烈只得斷然下旨,將文天祥處死。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上午,文天祥四十七歲。
文天祥死的這年,亦是遠征安南的李恆戰死之年。再二年後,元之大軍雖然由海路攻打占城,但是卻因占城軍之游擊戰而嘗盡苦頭。翌年無功撤兵。鄭虎臣與蘇劉義等人想必也拔劍加入戰場了吧,只是史上並無正式記錄,他們的生死下落完全不詳。
至元二十一年(公元一二八四年)、遠征占城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