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夢幻》目錄

十五章、風雨瀨戶內

十五章、風雨瀨戶內

比如武田信玄,在其本陣往往樹立多面軍旗,包括代表源氏的白旗,代表武田氏的白底或紅底割菱家紋旗和紅底九花菱家紋旗,代表信玄自己的藍底或黑底金字「孫子四如真言」(疾如風、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之旗和御旗(上繪日輪,中以條隔,下繪割菱),此外,還有諏訪明神旗、勝軍地藏旗、八幡菩薩旗,等等。
所謂指物,即武士背上所插的靠旗,一般為單面,呈方形、1:2或1:4長方形,書寫姓名或繪製家紋。此外,也有部分特殊編列的武士會佩戴特殊的指物(有可能兩面或多面),比如武田信玄的使番(傳令兵)所背負的紅底白蜈蚣靠旗,德川家康的使番所背負的黑底白「五」字旗,諸如此類。
尼子氏出於近江源氏佐佐木氏流,出雲和隱岐的守護京極高秀三男高久,領得近江國犬上郡尼子鄉,乃以鄉名為苗字。京極氏是室町時代的大守護,近畿、中國數州都在它的統治之下。應仁之亂的時候,京極氏的家督乃是京極持清,人稱「三朝元老,一大異人」,作為東軍大將,他一戰突入西軍近江守護六角氏的居城觀音寺城,聲威響徹畿內。持清在江州鏖戰,無法兼顧遙遠的出雲,於是派任尼子清貞為出雲守護代。
一年以後,也即天文十一年(1542年),甲斐的武田晴信吞併諏訪的同一年,陶隆房鼓動大內義隆遠征出雲,一舉掃平尼子殘黨。大內方總兵力一萬五千,包括毛利、小早川、吉川等安藝豪族,浩浩蕩蕩向東方殺去。然而大軍行進遲緩,三月集中於石見,七月才攻克赤穴光清的赤穴城。十一月,風雪大作,大內義隆將本陣設在馬瀉的正久寺,而毛利元就父子則在白瀉地方安營過冬。
當時西國最大的勢力,乃是大內義興。尼子經久在安藝諸豪強的幫助下,逐步擴展勢力,欲與大內氏一較短長。永正九年(1512年),經久命令備后松永的古志為信牽制大內進軍。五年後,趁著大內義興入京的機會,他親統大軍,從備後山內方面南下;與此呼應,備中新見國經開始向美作進軍,伯耆的尼子久幸(經久弟)進軍牽制大內方各國人領主,安藝守護武田原繁從大內氏側背展開擾亂行動,瀨戶內海由杉內氏擊破大內水軍。等到大內義興匆忙趕回防、長,局勢已經變得幾乎不可收拾了。
大內義隆先後娶了萬里小路秀房之女貞子和小摫伊治之女、廣橋兼秀之女,受這些貴族小姐的感染,生活日益奢糜腐化,國政都掌握在重臣相良武任的手中。然而其實大內家重臣的筆頭(指首席)乃是陶氏,陶氏同時也是周防國的守護代,當主陶隆房英勇果敢,忠誠勤懇,聲望日隆。因為相良武任的專權,隆房與之對立,屢諫大內義隆親賢臣遠小人而沒有結果,痛悔之後,終於發了狠心。
【●郡山和富田的合戰】
大內氏的全盛時代乃是大內義隆統治時期,不過這也是由盛轉衰的重要關頭。大內義隆幼名龜童丸,繼位時領有周防、長門、石見、豐前、筑前、備后、安藝七國守護職,同時壟斷了對明貿易,國家富庶,兵馬眾多。他是一個著名的藝術家和文化保護者——當然,換句話說,不是能夠長久生存於戰國亂世的雄傑。
安藝豪強吉川氏和毛利氏數代姻親,但是吉川興經卻在富田城下倒向尼子氏,與大內、毛利聯軍交戰,此事在戰後引發了吉川家內部的分裂。在毛利元就的暗中策劃下,最終決定由元就次子少輔次郎成為吉川家養子和繼承人,改名吉川元春。天文十六年(1547年)八月,興經退隱布川,元春正式成為吉川家當主。
文明十八年(1486年)元夜寅時上刻(三時左右),頭戴烏帽子、身披甲胄、外罩素襖的缽屋賀麻黨一行,高唱萬歲、敲著太鼓,來到了月山富田城下。因為這是每年的慣例,城兵未加詳細盤查就放他們進城了。賀麻黨中隱藏的尼子經久及其部下一進城就四面放火,然後突然襲擊前來救火的城守兵。月山富田城中大亂,鹽冶掃部介自殺——就這樣,僅僅被追放三年後,尼子經久重新成為月山富田城主,時年為二十九歲。
隱匿在深山中的尼子經久認為復國時機終於到來了,遂于文明十七年(1485年)十月冒雨拜訪了同樣隱居的舊臣山中勘兵衛,誠懇向對方述說了自己宏偉的志向和奪回居城的決心。勘兵衛被感動得熱淚盈眶,於是,他幫助經久召集流散的舊臣,開始謀划復國之策。
尼子大軍敗退,毛利元就乘勝追擊,攻克佐東銀山,城主武田信實逃往出雲——一直夾在大內、尼子兩個大家族中間左右搖擺的安藝守護武田氏至此滅亡。
毛利氏源出鎌倉幕府的初代公文所別當,也是著名的兵法家大江廣元,廣元子季光所領為相模國毛利庄,其後人遂以地名為苗字。建武三年(1336年),季光之孫毛利時清成為安藝國吉田莊的地頭——這就是小豪族毛利氏的由來。
尼子氏復國的第一功臣山中勘兵衛因為頂撞尼子經久,被判死罪,狼狽逃往三澤氏的領地。經久大怒,將勘兵衛的妻子和老母下獄牢系。勘兵衛出仕三澤氏,前後兩年,忠勤無匹;兩年後,他向三澤氏家督為國哭訴經久的殘暴,說:「請求借給我一支兵馬,潛向月山富田,城內有我的故交,裡應外合打開城門,就可以救出我的家人,也能給尼子氏以沉重打擊。」三澤為國大為感動,將大半兵馬交付給他。勘兵衛統兵來到富田近邊待機,暗中通知尼子經久,經久立將一千兵馬來迎,並於敵後安排埋伏,前後夾擊,三澤軍大敗。不久以後,經久又進軍包圍了三澤氏本城,主力盡失的三澤為國被迫出城投降。
安藝武田氏原本同樣從屬於大內家,當尼子勢力蓬勃發展的時候,當主武田元繁突然易幟,倒向尼子氏,並趁著毛利興元去世的混亂機會殺入安藝國山縣郡。毛利元就接到大內氏的命令,出兵與武田軍在有田城下交戰,以少勝多,突入敵本陣,殺死了武田氏大將熊谷元直與元繁本人。此戰(有田中井手·又打川的合戰)之捨身奇襲的原理,和以後織田信長在桶狹間殺死今川義元是一樣的,因此又有「西國桶狹間」之稱。
除軍旗外,日本古代還有兩種特別的標識物,即馬印和指物。所謂馬印,乃是大將位置的標記,可以是旗,也可以是高桿上挑著別的什麼惹眼的物件。比如伊達政宗的馬印為「黑之二段鳥毛笠」,桿頂扎一叢金色羽毛,下面附兩頂黑色羽毛編成的斗笠;丹羽長秀的馬印為「枝弦竹上金之短冊」,桿頂扎著竹枝,每個分岔上都系掛著很多金色的長條形紙片;織田信長的馬印為「金傘」;豐臣秀吉的馬印為「金瓢簞」(金葫蘆);等等。
【●陰陽一太守】
眼看形勢不妙,十月十一日,尼子晴久以一門眾誠久為先鋒,向吉田郡山城發起總攻。毛利元就放棄籠城,出兵在土取橋與敵決戰。雙方正在激斗,元就又出奇計,伏兵蜂起,尼子軍幾近崩潰,大將三澤為幸等為保護尼子晴久而當場戰死。晴久被迫後退,戰局再度陷入膠著狀態。十二月三日,大內氏名將陶隆房率援軍一萬前來相助,籠城方士氣更為高漲。
當時毛利氏家臣團分為兩派,一派擁立元就,另一派卻傾向於元就的異母弟相合元綱。尼子興久為了可以長時間控制毛利氏,暗中支持元綱派發動政變。第二年(1524年)年初,元綱派的陰謀終於暴露,首腦日下津城主坂上總介、長見山城主渡邊次郎左衛門等均被元就殺死。相合元綱退到船山城,四月,船山被志道廣良攻陷,元綱戰死。
大內義興死前曾有遺言:「安藝的元就,要將其牢牢掌握為部下,否則不堪設想。」終於,義興的讖言變成了現實。毛利氏、大內氏、陶氏……不,整個中國地區的命運,都走到了關鍵的轉折點。這就是戰國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嚴島合戰」!
京極氏新任鹽冶掃部介為守護代,入主月山富田城。此時,京極氏和六角氏的江州爭奪戰愈演愈烈,已經陷入無法自拔的泥沼,戰費開支巨大,鹽冶掃部介被迫在出雲國內課徵重稅,施行暴政,搞得天怒人怨。
天文九年(1540年),「新宮黨」尼子國久統率三千兵馬,通過備后入侵安藝,但在犬飼平戰役中遭到宍戸一族的頑強抵抗而敗退。尼子晴久斥退國久,自為統帥,進攻安藝的毛利勢。他命久幸、國久等一門眾,召集雲、石、耆、幡、作、備中諸國共三萬大軍,幾乎傾巢而出,誓將毛利氏一舉踏平。
明應六年(1497年),毛利元就誕生在吉田郡山城,他是次子,幼名松壽丸,后取名少輔次郎。在松壽丸四歲的時候,其父毛利弘元讓位給長子興元,自己退居猿掛城。六年後(1503年),弘元病歿,年僅三十九歲。
戰國時代,首先稱霸中國地區的乃是大內氏,大內政弘在「應仁之亂」中揮師上洛,幾乎因此打敗東軍,聲名響徹天下。政弘傳子義興,大內義興的時代,大內氏開始從守護大名向戰國大名轉化,隨之而來的是家中重臣的不滿,以及下剋上的風潮。明應四年(1495年),大內義興誅殺了長門守護代內藤弘矩、弘和父子,因為此事,重臣杉武明陰謀廢黜義興,擁立其弟大護院尊光。大內義興識破陰謀,杉武明自殺,尊光逃到豐后依附大友氏,改名大內隆弘。
就在德壽丸誕生的同一年,毛利元就還收服了與自己有殺父之仇的大將熊谷信直,攻克高松城,並與高田郡五龍城主宍戶元源簽署和議,次年又商定婚約,將長女五龍姬許嫁於元源之孫隆家——這一系列戰鬥和政治謀划,卻不是為了大內氏或為了尼子氏,而是為了毛利氏本族的發展和昌隆。
大內氏發兵救援安藝,二十六日,尼子侍大將湯原宗綱為先陣攻擊大內軍,遭到毛利軍出城夾擊而慘敗。宗綱喪生,留下「腹切岩」的古迹。
且說毛利元就既斬相合元綱,穩定了家族內部,於是在次年(1525年)三月,再度叛離陰謀策劃他兄弟相殘的尼子氏,向西投向大內氏的懷抱。六月,元就攻陷賀茂郡米山城,收降豪強天野興定。享祿三年(1530年),元就次男少輔次郎(元春)誕生,三年後(1533年),三男德壽丸(隆景)誕生。
尼子敗兵在寒冬的深雪中一路敗逃,尼子久幸的首級也無人再能撿回。毛利、大內聯軍趁勝掃蕩整個安藝,臣從於尼子氏的各國人領主紛紛敗亡。病榻上的尼子經久聞聽敗訊,終於再也支撐不住了——歿於是年十一月十三日,享年八十四歲,和父親清貞同葬于洞光寺中。
因此,在敘述毛利氏的歷史之前,就必須要先談談尼子氏。大內氏雖然曾經興盛一時,大有并吞天下之勢,但東進的道路,卻被一隻猛虎遮斷,那就是同樣輝煌如初升旭日的出雲尼子家族。
大內義興在京都住了整整十年,被義尹將軍封為管領代,並加封山城守護。就在他離開本領的這段時間里,出雲的尼子氏驟然崛起,屢屢進犯大內氏領土以爭奪中國地區的霸權。大內義興回歸山口后,就與其子義隆一起與尼子氏作戰,反覆拉鋸,一直到他五十二歲的時候病死為止。
就在尼子氏勢力逐步擴大的時候,其主家京極氏卻已經走到了滅亡的邊緣。京極家督政經與其弟高清爭奪近江守護失敗,逃到出雲,于永正元年(1504年)去世。政經死前,把嫡孫吉童子丸託付給尼子經久和多賀經長。吉童子丸尚幼,經久很快就把出雲守護的頭銜握到了自己手裡(一說到其孫晴久的時候,尼子氏才正式得到這一職銜)。
【●奪回月山富田城】
戰後,大內義興把山縣郡的一半賞給毛利元就,然後滿意地回國了。同年,元就娶了小倉山城主吉川國經之女阿玖為正室。
朝倉氏的家紋為四瓣三木瓜,但朝倉義景有單繪一木瓜的軍旗;齋藤氏的家紋為撫子,但齋藤道三另有立浪紋旗;今川氏的家紋為二引兩,也受賜可以使用桐紋,但今川義元另有赤鳥紋旗——某些情況下,是一家多紋,某些情況下,則是某位家督個人所好。
次年(1543年)二月,冰雪融化,大軍繼續前進,大內義隆本陣向經羅木山移動,毛利元就父子直取月山富田城,進出要隘菅谷口,並在蓮池繩手地方擊破尼子軍。
日本古代戰鬥時區分敵我和不同部隊的標識物,和世界各國相同,主要為軍旗。傳說軍旗最早出現在源平合戰中,源氏白旗、平氏赤旗,用以標識敵我雙方,後世常把家紋繪上軍旗,但也有例外——
毛利氏本是安藝的國人領主,勢力極其弱小,所以能夠崛起成為中國地區的豪雄,全靠了有「瀨戶內第一智將」的毛利元就的奮戰。毛利元就彷彿一株生長在夾縫裡的小草,西有大內,東有尼子,但他終於頂破巨石茁壯成長,變成參天巨木。
這就是所謂的「兩川體制」,由吉川和小早川兩翼輔弼,毛利氏這隻西國雄鷹,就可以放膽展翅高飛了。曾經有過這樣一個傳說——某日,毛利元就將三個兒子都召喚到身邊,要他們一人折斷一支箭,三子很輕鬆就完成了;接著,元就把三支箭合在一起遞給他們,結果連最武勇的吉川元春也無能為力。元就趁機講明了團結一心的道理,果然三子聯合一體,把毛利家推到了光輝的頂點。
當時,出雲國東面的伯耆、西面的石見,都在西軍山名氏統治之下。響應山名氏的號召,出雲國內國人領主叛亂不斷。尼子清貞經過數年征戰,用兵神出鬼沒,先後擊敗百余名有力的國人領主,統一了出雲東部的能義、意宇、島根三郡,並奪得重要戰略據點美保關,將居城移至月山富田。
【●百萬一心】
陶隆房的叛反理論是「天の與へをとらざれば、還つてその科を受く」(出自我國古語:天予不取,反受其禍),他利用這種天道思想使自己的行為正當化。但是隆房並未徹底滅亡大內家族,他迎來豐后大名大友宗麟之弟晴英(大內義興的外孫)繼承大內氏,更名大內義長。陶隆房也拜領晴英的「晴」字,改名為陶晴賢。
七月十五日,毛利幸松丸在吉田郡山城病歿,福原廣俊、志道廣良、桂元澄等老臣召集諸將連署書狀,迎接毛利元就繼任家督。八月十日,毛利元就進入吉田郡山城。
毛利元就嚴密了家中的等級秩序,由親信到譜代到外樣到土豪,層層轄制,構築了牢固的封建家族體制。這點,從每年元旦慶賀的日程安排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來:元日,身份低微但就居於元就身邊的御馬屋方眾(俗稱馬迴眾)一起向元就朝拜獻禮;二日開始,一族眾(包括一門眾和譜代眾)和外樣眾(包括被稱為一戶眾或一所眾的各地土豪)登城朝賀,一直延續五到六天;八日為寺家眾;九日為佐東(佐東銀山)眾;十日為國眾(獨立勢力)。
三年內兩次大戰,進攻方全都殺羽而歸,損失慘重,夾在兩大勢力間的毛利氏反倒趁機穩步壯大。「瀨戶內智將」毛利元就即將轉守為攻,創造比大內氏和尼子氏更為輝煌的業績!
在此前的永世十年(1513年),尼子經久與嫡子政久一起進攻大原郡阿用城的櫻井宗的。因為敵方城池堅固,經久決定採取長期包圍的策略。政久恐怕將兵在外,士氣疲憊,每夜在城下吹笛,此事被櫻井宗的探知,事先準備好大弓,某夜引弓一發,正中政久咽喉。尼子政久當場斃命,年僅二十六歲——後來武田信玄夜聽吹笛被鐵砲所傷的傳說,懷疑即此事的附會。
毛利元就在接任家督之初,就花費很大功夫重築居城吉田郡山,把它作為控制整個安藝國的根據地。如今在郡山遺址上仍然矗立著一塊石碑,上刻築城時候作為口號的四個字——「百萬一心」。其中,百字缺少橫下一撇,而萬字為簡寫,下方的折畫出頭,從上往下,其實應該讀作「一日一力一心」。這個口號,很好說明了毛利氏崛起的最大秘訣,那就是團結一心,共同奮鬥。
就這樣,毛利元就整頓了家臣團,強化了一元統治,積聚了實力,終於迎來了弘治元年(1555年)改變歷史的「嚴島合戰」。
【●大內氏的興衰】
【●元就的誕生】
為了進一步密切自己與大內氏的聯繫,三年後,毛利元就派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二人出使山口,覲見大內義隆。期間,元春和大內重臣氏陶隆房結為兄弟,並商定為毛利隆元迎娶義隆的養女(內藤興盛之女)。此後不久,大內和毛利聯軍就攻入備后,神邊城主山名理興逃走出雲。
天文十五年(1546年),五十歲的毛利元就讓位給剛被大內家放回來的人質——長男隆元,自己退居二線。名為退隱,其實元就仍然掌握著家中的主導權力。
取得月山富田城的尼子經久,開始重新征服雲州的戰爭。此時,擺在他面前的最大障礙,就是威望素著並且實力強大的三澤氏。尼子經久擊垮三澤氏的經過,也許經過後人的反覆渲染和加工——因為,實在是太過精彩和戲劇化了。
美保關是與李氏朝鮮王國通商的重要貿易關卡,尼子清貞取得其代官資格,欲用此地積累財富來鞏固自己的勢力。時在近江的守護京極政高要求尼子氏每年上繳五萬疋(合五百貫)的公用錢,這樣一來,清貞辛辛苦苦從關稅上獲得的利益就要被全數剝奪。清貞嫡子又四郎自告奮勇上京,懇求主家將公用錢降至每年一萬疋,遭到拒絕。又四郎回到出雲后,一方面為任務未能完成而請罪,另一方面,根據他的所見所聞,稟報說京極氏勢力衰退,已不足為懼。
且說尼子經久,當時掌握著山陰、山陽兩道十一國守護職,人稱「陰陽一太守」。尼子的最盛期在他手上,衰亡的發端也由他開始。他曾將鹽冶的三千貫領地分給三男興久,興久貪得無厭,更要求加增家老龜井秀綱的七百貫領地。秀綱聽聞此事,在經久面前屢進讒言,尼子興久惶恐之下,遂于天文元年(1532年)揭起叛旗。父子雙方在佐陀城交戰,興久戰敗,重臣米原小平內、龜井利綱等均歿于陣。興久逃依岳父、甲山城主山內直通,尼子經久派黑正甚兵衛追擊,包圍甲山,迫使興久自殺。
戰國時代,父子兄弟相爭的慘劇屢屢發生,並且其背後往往都有他國勢力的煽動甚至控制。以後在談到織田家的時候,我們還會有情節幾乎一模一樣的故事要敘述。就連一直被認為感情甚篤的武田晴信、信繁兄弟,也因為第四次川中島合戰時,信繁所在的陣列位置過於偏離本隊,而有「被信玄謀殺」的說法出現——這正是亂世中悲哀而脆弱的人心啊!
大內氏在月山富田城下撤兵的時候,沼田城主小早川正平在鴟巢川與追兵惡戰,大敗自殺。小早川家與瀨戶內海賊眾關係很好,本身也擁有強大的水軍力,正拚命尋求陸地上的強力靠山。經過反覆協商,天文十三年(1544年)十一月,毛利元就三子德壽丸作為小早川分家興景(毛利興元的女婿)的繼承人,更名小早川隆景,進入竹田城,並於六年後娶小早川正平之女,正式繼承沼田小早川本家。
另方面,作為很少與外界來往的獨立集團,賀麻黨同時還秘密進行武器生產和自我武裝,他們本身的戰鬥力也不可忽視。經過談判,賀麻黨同意成為經久的臂助。
此時西方橫田郡的統治者、原美保關代官三澤氏,亦為爭奪出雲的霸權而開始向東進軍。文明二年(1470年),三澤氏煽動尼子氏領內爆發一揆,不但被清貞很快鎮壓,反而進取出雲神西和伯耆境松二郡。同年,京極持清去世,由其年幼的孫子繼承家督之位。京極氏對出雲的統治進一步放鬆,尼子氏更獲得了部分守護許可權。不久,幕府正式發布命令,三澤、牛尾、佐世等諸雲州國人領主,皆受尼子氏管轄——新的戰國大名開始形成。
此後的永正十五年(1518年),毛利元就進攻備后國赤屋郡,大獲全勝;大永元年(1521年),毛利氏倒向尼子方;大永二年(1522年),攻克坂城。這些仗都是在東西兩大強豪的授意下發動的,毛利氏的勢力並未因此而得到擴張,終究,毛利氏不過是大內東進或尼子西征棋局上一枚小小的棋子罷了。唯一可欣慰的,是毛利元就的勇名從此響徹西國,他在家中的地位也日益穩固下來。到了大永三年(1523年),二十七歲的毛利元就面臨第一個大的人生轉折點。
天文四年(1535年),后奈良天皇即位,大內義隆獻上大量禮金,換得太宰大弐的官職,成為殿上人,從此開始接觸朝廷公卿,並且迷上了京都的貴族文化。由於連年戰亂和朝廷入不敷出,大批公卿流落地方,當時公卿受到非常優待的地方,共有三處,即大內氏的山口城、今川氏的駿府城和朝倉氏的一之谷城。而作為貴族文化最後分支的大內文化、今川文化和朝倉文化,也因此而繁榮興旺。
經此內亂,尼子氏勢力衰退,安藝國的有力國人領主,熊谷、宍戸等先後被毛利氏懷柔,山內直通等因怨恨尼子經久殺子的行為,也聯絡了三吉、多賀山等家族降伏于毛利元就。天文五年(1536年),尼子軍展開反擊,一口氣攻克備后、安藝、石見等各處叛反舊領。諸戰中,經久嫡孫尼子詮久奮勇當先,甚至突入美作國,擄得大片土地。於是次年,經久將家督之位讓于詮久,自己退居二線——此時經久八十歲,詮久二十四歲。
文明十四年(1482年),幕府以尼子經久「段錢不納、公役無視」為名,下詔責罰。經久急忙搜羅隱岐、出雲兩國領內,上繳大筆公用錢——他開始感到,自己的霸權純是父親一人打出的,而並非自己本身的實力所致。文明十六年(1484年),幕府下達了經久追討令。立刻,受清貞壓制的各國人領主紛紛反叛,以三澤氏為盟主,三刀屋、朝山、鹽冶、古志等西方諸氏舉兵直逼尼子氏居城月山富田。尼子經久戰敗被追放,忍飢挨凍逃到山林深處,投靠母親的娘家真木氏。一代戰國英雄尼子經久,就在這種窮困窘迫的境況中,開始接受時代的孕育!
而此時在山陽道方面,大內氏名將陶隆房攻克安藝武田氏的鏡山城,已故的武田原繁之後繼武田光和再次臣服於大內氏。安藝豪族毛利元就在判斷了雙方實力后,決定背反大內氏,跟從尼子經久,復奪鏡山。元就施計,說降了城將藏田房信的叔父,終於使尼子方大獲全勝。經過此戰,尼子經久看到了毛利元就智謀的可怕——雖然當時還預料不到,輝煌的尼子家族將會覆滅在此人手上……
三澤氏既已降伏,其它的國人領主,如三刀屋、赤穴等,都先後歸降尼子經久。經久很快就重新平定了出雲,並開始向外擴張。
次年(1541年)正月三日,最終決戰開始了,毛利、大內聯軍反覆突入,火燒尼子軍陣屋。十三日,聯軍猛將吉川興經統率三千兵馬奇襲駐紮在長尾地方的尼子軍陣,守將高尾豐前守戰死,黑正甚兵衛亡命奔逃。陶隆房趁著尼子諸軍前往救援長尾的機會,突襲尼子本陣。尼子晴久已經做好了戰死的覺悟,多虧叔祖下野守(就是被晴久斥罵為「臆病野洲」和「尼子比丘尼」的尼子久幸)的苦諫才被迫撤離。久幸欣慰地看主君安全離去,才率深野房重等十數騎直衝陶軍,力盡而亡。久幸用兵謹慎,也有「避戰將軍」之名,素來被晴久等年輕武士目為膽怯——戰陣之上,何者為勇,何者為怯,尼子晴久就算現在明白過來,也已經為時太晚了……
從大永三年到天文五年,整整十四年的時間,毛利元就終於在安藝國站穩了腳跟,成為東西方兩大勢力都絕不敢輕視的強大地方力量。時機到了,該是雄鷹展翅高飛的時候了。天文六年(1535年),元就把尚未元服的長男隆元送到大內家做人質,獲得了西方勢力的全力支持。
毛利氏當主元就得報,急忙收攏軍隊,有眾八千,準備憑堅固守,同時派遣使者向大內氏求救。九月六日,尼子軍殺入石州口,放火燒盡了城下町,隨即包圍毛利氏的主城吉田郡山。十二日在大田口方向展開激戰,尼子方本城信濃守、高橋元綱戰歿。二十三日,尼子晴久中了元就的反間計,放棄要害風越山,而將本陣轉移到青山、三塚山一線。
大永元年(1521年),大內、尼子,雙雄在石見展開大戰,勝負的關鍵乃是石見國吉見、益田、福屋等有力的國人領主之向背。這些國人好象牆頭草一樣來回搖擺,經久此次決定乾脆強攻,一舉解決這一問題。首先,尼子經久攻擊都治駿河守的今井城;次年(1522年),又攻克福屋一族的乙明城。大內氏派遣的援軍與尼子氏得勝之師在濱田決戰,難分勝負,只得議和退兵。
〔戰場上的標識物〕
尼子詮久(后改名晴久)乃是一位豪勇之將,即位初,他就從大內氏手裡奪回石見銀山城,隨即擊破播磨守護赤松政村,並將之放逐,又攻克別所就治的三木城,所向披糜。天文八年(1539年),尼子晴久計劃討伐重歸大內的毛利氏。他不顧諸將反對,準備傾重兵殺向安藝吉田郡山城。叔祖尼子久幸急忙跑去和病榻上的經久商議,經久喚來晴久責問,但晴久用「臆病野洲(久幸任下野守)」一句就冷冷地頂了回去。
文明十年(1478年)前後,尼子清貞退隱,不久后神秘地去世,由嫡子又四郎繼承家督之位,那就是戰國史上鼎鼎大名的尼子經久。當時經久才二十齣頭,出雲國內各國人領主動向有異,尼子與主家京極氏又矛盾日益尖銳,各方面皆不看好他的前途。
類似傳說,中國各時代各民族中層出不窮(比如吐谷渾王阿柴的故事),因此也難以考證,究竟是毛利元就抄的中國故事呢,還是根本編這個傳說的人抄的中國故事。筆者倒是更喜歡黑澤明電影《亂》中的情節,那是一部把毛利家「三矢之誓」的故事和莎劇《李爾王》相結合的虛構影片——片中的老頭子一文字信虎也是拿了三支箭交給三個兒子去試折,老大、老二裝模作樣擺擺架式,都無法成功,老三卻抬起腿,輕鬆地就把三支箭在膝蓋上折斷了,把老頭子事先準備好的一肚子團結道理給硬生生憋了回去……
但是,陶晴賢僅僅能夠制壓防、長、豐、築四國,安藝的豪強毛利氏,此時已把勢力伸入石見和備后,以為大內義隆報仇為名,拒否陶氏的支配,石見的吉見正賴也反感陶晴賢的弒主行為,向毛利氏請求增援。此時,東中國的霸主尼子氏衰微,國人暴亂不斷,沒有後顧之憂的毛利氏當主元就趁機揮軍西進,攻克佐東銀山、草津、櫻尾諸城,佔領了號稱神島的嚴島。
對應大內氏的進攻,已經無力反擊的尼子氏遂開始採取分化瓦解策略。四月末,大內方的數家強力豪族,包括三澤、三刀屋、本城等,甚至還有毛利元就的外甥(同時也是妻甥)吉川興經,都一起背叛大內家,而將軍隊開入月山富田城,協助尼子勢防守。眼看雙方的勝負天平突然倒轉,大內義隆無奈,只得倉惶撤軍。尼子軍於後掩殺,大內軍大敗虧輸,而只有經石見路歸國的毛利元就因為防護得當,未受大損,安然撤回居城吉田郡山。
就在這種背景下,發生了上文所述的尼子氏西侵的吉田郡山城合戰和大內氏東征的月山富田城合戰,毛利元就趁機攻滅安藝守護武田氏,將勢力擴展到安藝國西部。
當時的毛利家,幼主臨朝,重臣環繞——興元雖然繼承家督之位有年,年齡卻並不大,要在弘元去世后的第二年才始元服。當時大內氏縱橫于西,尼子氏崛起於東,安藝諸豪族夾在中間,朝秦暮楚,只能勉強維持生存而已——毛利氏也不例外。
再比如上杉謙信,以長尾為苗字的時候,軍旗上繪長尾九曜紋,繼承山內上杉家后,軍旗上繪上杉竹雀紋,此外,還有天賜御旗(深色底紅日輪)、刀八毗沙門之旗(白底,上書一個黑色的上下結構的「毗」字)。傳說當上杉謙信發動總攻擊的時候,本陣就會立起「亂龍之旗」作為信號,這是一面白底、上寫草書黑字「龍」的軍旗。
天文二十年(1551年),陶隆房在居城、周防的富田若山舉兵,迅速攻入山口城,殺死相良武任,放逐了大內義隆。義隆行至深川大寧寺時更被迫自刃——巨山一樣的大內家族,驟然間垮了下來,傾刻間煙銷雲散……這是戰國時代,守護代下剋上的典型例證。
明應八年(1499年)十一月,幕府將軍足利義尹被六角高賴打敗,逃到周防國山口城依附大內義興。等到永正四年(1507年),大內義興終於得著機會,保護義尹將軍上洛,並於翌年(1508年)七月助其複位。
在日本古代,「中國」一詞,並非是「大唐」、「大明」的同義語,而是指日本本州島西部的山陽、山陰兩道地區。山陽道包括播磨、美作、備前、備中、備后(三備)、安藝、周防和長門,山陰道則包括丹波、丹后、但馬、因幡、伯耆、出雲、石見、隱岐,共十六國。
這一年的四月,毛利元就的長男少輔太郎(隆元)誕生;六月,尼子興久開始大規模的安藝侵攻戰,毛利氏作為尼子方的附屬,也被迫發兵參与。六月十三日,毛利元就和老丈人吉川國經統率四千兵馬,向鏡山城發起了進攻。守備鏡山城的,乃是再度降服於大內氏的守護武田氏大將藏田房信。元就施巧計說動了房信的叔父作內應,很快將城池攻克——通過此戰,毛利元就開始從一員猛將向奇變百出的智將轉化。
他們計劃的關鍵,是要利用月山富田城下的被差別民集團——缽屋賀麻黨,對月山富田城發動奇襲。所謂被差別民,俗稱未解放民,是指大化改新以後仍舊保留奴籍而未被解放為自由人的賤民、穢多。月山富田城下的缽屋中,就居住著被差別民集團賀麻黨,他們是以歌舞藝能為生的群體(好象有點類似於吉普賽人)。每年元旦,賀麻黨都要進入月山富田城,表演千秋萬歲舞——尼子經久決定好好利用這一慣例。
第二年,眼看外交形勢一片大好的毛利元就,開始整頓家族內部事務。二月,吉川元春正式進入吉川氏主城新莊小倉山;七月,誅殺叛臣井上元兼一門,並以此為契機,要求福元貞俊以下家中武士二百三十八人遞交血書,宣誓效忠;九月,奇襲布川,殺死吉川興經父子;同月,小早川隆景繼承沼田小早川本家……
毛利元就就在這種險惡的環境下成長起來。他十五歲元服,取名少輔次郎;二十歲時長兄興元病歿,元就輔佐興元之子、年僅兩歲的幸松丸即位。次年的永正十四年(1517年),他初次上陣,參加了有田合戰,對抗安藝守護武田元繁。
文明七年(1475年),尼子清貞仍然只準備了一萬疋進獻近江,京極政高屢屢催促滿額上繳,清貞拒不理會。不久,京極氏內訌,政高丟了守護職,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