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鄭之我是鄭克臧》目錄

第537章 經略

第537章 經略

師轄三旅,並直轄輜重團、中壘團、炮軍團、跳蕩(白兵)團各一,此外還轄三個游騎哨和親衛哨、軍醫院、病馬廠、旗鼓隊等,全部兵員的一萬一千人,較原先增長了百分之十。
「繼續北伐是國朝最大的事,」鄭克臧顯然主意已定。「一切都要為這個國策讓路。」話雖如此,但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的,所以鄭克臧話鋒一轉。「朕也不是要你一蹴而就,先把改制的方略做出來,至於怎麼配屬,當分若干年逐一完成……」
鄭克臧這是把鄭安洋放在一定高度上看全局,當然以鄭安洋現在為官的閱歷,讓他了解一國宰相高屋建瓴的執政手腕似乎有些拔苗助長,但鄭克臧卻覺得提早讓他見識一下也無妨,至多過後再讓他沉下去踏踏實實的做一兩界親民官即可,就一如他把長子鄭安滌塞入都督贛州等處地方行尚書台的林維榮的幕府一樣。
另外由於編列了輜重哨,所以團直屬的輜重隊被取消,全團兵力因此定額為七百二十人。
鄭安洋有些訕訕,但少年好艾是天性,倒不是他生性見一個喜歡一個,而是憋不得。
旅繼續統轄三團兵馬,並直轄輜重哨、中壘哨、游騎哨各一;據此,全旅兵力定額為二千五百人。
造炮和制定部隊編製都是兵部的事,因此林升試探的問道:「那聖上的意思是?」
鄭克臧的話說得很隱晦,但鄭安洋卻聽得分明,是的,這次是在重臣的眼皮底下,要是再做出荒誕的事情來,那口碑上就有了問題,少不得為將來的前途造成一些障礙,所以這也是鄭克臧對他忍耐力的一次考驗。
林良瑞覺得自己責任重大,但也知道鄭克臧把儲君交在自己手上的用意,於是莊重的表態道:「請聖上放心,臣一定一視同仁,不使番禹郡公的身份曝露。」
兵部尚書林升、樞密院使洪拱柱很快次第趕到,看著面前的兩位夏軍宿將,鄭克臧讓內侍把兩封文牘遞了過去:「賀發的呈報中說,各師炮軍幾乎無法通過白龍江穀道,而樞密院奏報前次觀看泰西列國在椰城郊外大戰也提到夷兵廣泛裝備小口徑火炮,朕對照讀了讀,思緒良多,看起來咱們的建軍思路出了問題。」
鄭安洋應聲退了下去,鄭克臧跺到書桌前,撿起一本已經塵封許久的報告,這是樞密院使洪拱柱特意呈送的。鄭克臧看了一會,凝著眉頭,隨即又翻看了之前賀發關於進軍甘肅的奏報,思索再三,終於下了決心。
但這個不是這次改編的核心內容。這次改編的重點是擴大團的規模。
「來人,去把兵部林升、樞密院洪拱柱給喚來,朕有事要問他們!」
所以林升苦笑的答道:「聖上,此事牽扯甚多,不可不慎重行事啊。」
每個炮隊編有兩個各裝備一門炮的炮班和一個裝備步銃的步班;炮班除班長、炮手以外,其餘候補炮手多充當彈藥搬運兵及最後護衛火炮的白刃兵;如此,一個炮軍哨裝備的相當於四磅炮的八分炮計有六門,以保證小規模作戰時每個混合步哨都能得到一門輕型野戰炮的支援。
此外,鐵騎軍、驃騎軍及飛騎軍等騎軍師、騎馬步軍師裝備的火炮口徑近一步縮小,以便其快速機動。其中,騎軍團、騎馬步軍團裝備的火炮口徑縮小為等同於泰西三磅炮的六分(約36mm)炮;師一級也只裝備略等於泰西六磅炮的九分(約55mm)炮。
林升倒吸了口冷氣,給團一級配屬火炮,還不是一門兩門,這不但意味著對現有軍制又要修改,而且意味著龐大的開銷。說起來花費的錢越多,證明兵部的權力越大,然而事情卻並非光他想就可以的。中州、江淮的治水、移民,西北三省的用兵,哪一項不需要華夏朝的巨大財政補貼,度支衙門已經哇哇大叫了,哪還有多餘的財力給兵部額外的軍費。
當然,改編方略是一早公布了,但由於財政上的問題,夏軍各部真正要實施起來還有待時日。
炮軍哨也是百人編製,除開哨指揮所的人員外,下設三個炮隊。
其師屬炮軍團編列五個炮軍哨、兩個輜重哨;各哨的編製與團屬炮軍哨、輜重哨相同,只是裝備的火炮為十一分炮。據此,師屬炮軍團裝備火炮三十門,全師裝備火炮八十四門。
「如今我師已經光復大部分國土,除了繼續北伐外,駐防成了長久要務,各省多不過兩師,少只有一師,分攤府就只剩下了一團。」鄭克臧有些擔憂的說道。「雖說平定民亂用不著重火器,但現在也不是海清河宴的盛世,各處山林或有盜匪,想要一一鎮戍的話,朕覺得,團一級還是要配屬幾位火炮的為好。」
「這就好,」鄭克臧點點頭。「過完年就自去陝西吧。」林良瑞是元老可以二月以後才去陝西,但經略大臣行轅里的架子卻不能等他到了以後再組建,因此鄭安洋不想大大咧咧的暴露跟腳的話,也只能隨著吏部派員一併提早出發了。「對了,這次把你媳婦一起帶去陝西,讓他看著你,省得到了一地就喜歡上一個。」
「林卿,朕就番禹郡公交給你了。」御書房裡,鄭克臧向林良瑞交代「玉不琢不成器,千萬不要因為他皇子的身份放縱了他,該怎麼管教就怎麼管教。」
鄭安洋若有所思的應道:「兒臣明白了,兒臣會在陝西用功的。」
師一級的火炮數量明顯增加,但卻變得輕型化,因此為了在大規模會戰中壓倒清軍的炮兵,這次改編又在各師之外組建了直屬於樞密院的重炮團、攻城炮團。其中重炮團裝備二寸(約120mm)重型長炮三十門;攻城炮團裝備口徑更大的水師用短管艦炮和短管臼炮,裝備數量同樣是三十門。根據現有從各師裝備的情況,兵部此次一共計劃編成二十二個重炮團、九個攻城炮團。
「好了,不要再琢磨了。」看著鄭安洋低頭不語,鄭克臧有些感慨的擺了擺手。「去見你阿母吧,年後笙官也要下到地方去歷練了,一下子兩個兒子都外出遠行了,你阿母或也有些戚戚,趁現在還有時間,去多陪陪她。」
對於他沒出息的樣子,鄭克臧倒也忍俊不住:「好了,不要作出一個扭捏的樣子了,兒子女兒也有好幾個了,這事有什麼說不得的,你能守住底線不去歡場尋花問柳得一身臟病回來,阿爹已經很滿意了,只是這回放在林良瑞的眼皮底下,要有分寸才是。」
當然以便是連蹦帶跳的超擢,此時的鄭安洋也不過擁有正七品的官職,在經略行轅里只能充當一名管理文書往來的經歷而已。
武成九年三月,根據鄭克臧的提議,華夏兵部出台夏軍陸師改編方案。該方案中哨一級不區分裝備火銃的火器哨或是披甲使用冷兵器的白兵哨,統一以混合編製的步哨,每個步哨內配屬裝備火銃俄步隊兩個,披甲白兵隊,總兵力依舊維持百人的定額,但病重搭配更為合理。
不過時間已近新年,林良瑞又是閩人不耐風寒,讓他從此上任自然不是優待元老重臣的章程,因此鄭克臧便安排他二月後再行上任。
光一個前首相,鄭克臧還不放心,因此他把嫡子鄭安洋也派了入了經略大臣行轅任事。
也算是從不入流的小吏一個台階一個台階歷練到現在的鄭安洋含笑回應道:「父皇,兒臣明白,經歷一職管勾文書往來,看起來是個繁瑣又無關輕重的職司,但如果能認真揣摩的話,可以從中看得出很多事情。」
一個團將由統轄六個哨擴編為統轄七個哨,其中五個是混合步哨,一個是負責全團運輸補給的輜重哨,另一個就是增編的炮軍哨。
「說得不錯。」鄭克臧誇獎道。「經略府經歷一職不比你以前的一鄉一縣一府,三省的事務彙集,可謂千頭萬緒,你不必事事盯緊了,只管看牢了林大人的批複,再前因後果的對照著看,當會多幾分為政處事的見識。」
因為陝西、朔方、隴東三省戰後重建工作極其繁重,也是因為三省地理位置過於偏離華夏的行政中心,更重要的是因為為了防止三個方向的蒙古各部及山西清軍,在西北三省囤積了十余萬夏軍,所以,武成八年十二月初七,華夏朝廷正式設立三省經略大臣,首任經略由卸下內閣總理大臣的林良瑞出任,經略行轅設在陝西鳳翔。
「果然是跟朕多年的老臣子了,好,明白就好。」鄭克臧笑著命內侍送走了林良瑞,轉過身衝著鄭安洋問道。「笙官,知道阿爹為什麼把你安排在這個位置上嗎?」
夏軍的前身鄭軍原本是裝備過類似四磅炮、六磅炮的輕型火炮的,但是隨著鄭軍進入南中國后的大發展,為了強化與清軍對戰中的射程優勢,火炮口徑越造越大,如今裝備夏軍旅一級的十一分(新制,約合66mm)炮已經是泰西十磅炮的水平,師一級的一寸半(約91mm)炮更是達到泰西十八磅炮的水平,笨重姑且不說,在對射中也未必能勝過清廷內火器營說裝備的口徑在110mm以上的武成永固大將軍炮。
正當夏軍上下和華夏朝廷一起重新過上苦日子的時候,西北的戰爭已經一觸即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