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大洋是賭場》目錄

第九章 和老毛子也來一把?

第九章 和老毛子也來一把?

海軍當然不幹,一不做二不休,乾脆把全部六艘二等巡洋艦,六艘三等巡洋艦的整個耗資兩億兩千萬日元的十年計劃給弄出來了交給國會,你們看著辦。這邊反正能耍賴就耍賴,實在不行就像西鄉從道出的那個主意似的先斬後奏,剖肚子給你看。
根據甲午戰爭以後簽訂的《中日通商航海條約》清朝政府同意日本在廈門擁有租界。而從第一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海軍大將到第七任明石元二郎陸軍大將全是軍人,日本非常想通過領有台灣這個位置上的優勢從廈門打開通向南中國大陸的大門。北邊在鬧「北清事變」(日本人對義和團事件的稱呼)日人就在廈門策劃「南清事變」1900年8月24日深夜12點,廈門的日本人建的東本願寺布教所發生火災。日本政府反應異常迅速,立即召開了有首相山縣有朋,外相青木周藏,陸相桂太郎,海相山本權兵衛和參謀總長大山岩參加的會議,討論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提出的立即從基隆港派出巡洋艦「和泉」和「高千穗」掩護以一個步兵大隊為骨幹的混成支隊在廈門登陸,佔領廈門炮台的方案。
山本認為,六六艦隊是在和俄國同法國或德國兩國其中之一結成的同盟開戰的條件下所必須具備的最低條件,其中第一期的擴張目標是主要包括:鐵甲戰列艦:四艘,各11,400噸排水量;一等巡洋艦:四艘,各5,200噸排水量;二等巡洋艦:兩艘,各3,800噸排水量;共計十九艘,87,800噸排水量,要求預算經費兩億日元,而1895年度日本國家預算只是9,160萬日元。
所以山本權兵衛在1903年6月的御前會議上認真地反對和俄國開仗。參加那次會議的除了總理桂太郎,外相小村壽太郎,陸相寺內正毅,海相山本權兵衛外,還有伊藤博文,山縣有朋,大山嚴,松方正義(原大藏卿,第六代總理)井上馨(原外相)這五位元老。
怎麼辦,不打躲不過,打又全無勝望。
除了外相以外沒人反對這個方案,因為陸軍省和參謀本部知道海軍已經有了一套佔領廈門炮台的方案。因為山本權兵衛對駐防颱灣的日本海軍各艦長都下達過「在廈門海面停泊的安全位置以及在緊急時佔領廈門炮台的可能性」的調查研究課題。
1900年7月俄國又乘義和團事件,出兵十來萬,從伊爾庫茨克,海蘭泡,雙城子,伯力,海參崴和旅順分六路出兵東北,到10月份佔領東北全境。必須指出這次軍事行動和義和團之亂毫無關係,僅僅是俄國人從伊凡雷帝就開始了的東進政策的一次具體執行,但也是最後一次具體執行。
甲午戰爭以後,日本從清朝得到了兩億三千萬兩白銀的戰爭賠償,包括利息一起折算成日元是大約三億六千多萬,這筆錢里天皇拿了兩千萬,大約6%,其餘的就全部充作了軍費,至於現在日本人沒事就拿出來說道的什麼八幡制鐵所實際上在甲午賠款中分到的只有57萬日元的「創立費」0.2%左右,其餘全成了軍費,其中海軍就用掉了一億七千萬日元,大約一半左右。
那個督戰隊長樺山資紀呢?立即晉陞大將,成了首任台灣總督。樺山是個運氣強硬的傢伙,大東溝海戰魚雷打他不中,後來晚年患了腦溢血,昏迷了一個星期,大伙兒都看這老頭沒救了,正在準備喪事的時候,老頭突然自己又醒了,除了右半身有點偏癱之外,結結實實地又活了十年,直到1922年在85歲高齡才死。
日俄之間,爭奪的還是朝鮮。
闖了過來,上上下下總的總結一下經驗吧,總結了。但因為贏得太莫名其妙,弄得海軍稀里糊塗地分不清楚經驗和教訓,整個甲午,給日本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不沉的定遠」和鎮遠一炮就打殘了松島這兩件事,從此「大艦巨炮」就成了日本海軍的信條。其實當時全世界海軍從中日海軍的較量中看到的都是這四個字,老時候的海戰並沒有什麼非得擊沉對方的軍艦這麼一說,艦炮的主要作用還是殺傷對方人員,然後使用「跳幫戰術」衝到對方艦上去俘虜敵艦。
俄國人的出兵滿洲,給日本人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並不僅僅是滿洲緊鄰朝鮮,而且因為俄國人的出兵,打亂了日本人的戰略構想。
可這一億七千萬連六六艦隊第一期工程的錢都不夠,更不要說造完了船以後的海軍運營經費了,所以雖然內閣同意了這個計劃,但是議會還是砍了一大刀,只同意9,500萬日元。戰列艦隻同意一艘,一等巡洋艦隻同意兩艘,算是把二等巡洋艦加了一艘,但把三等巡洋艦以下給全部砍沒了。
但要是敗給了老毛子事情就不是那麼簡單了,決不是賠款能了事的。從俄國的歷史就可以推出日俄戰爭如果日本人輸了會發生什麼事情。就算有英國美國出面幫忙說情,日本不至於徹底亡國,但是北海道和東北地區肯定要全部划給俄國,日本海沿岸也保不住,運氣好的話,掛太陽旗的地方還能剩下四分之一,但是那四分之三地方的日本人如果逃不出來就全部死路一條——在俄羅斯的遠東地方見得到老毛子最恨的黃種人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俄國人殺起亞洲人來是很能幹的。
這個問題的真正原因是伊東祐亨掛出來的信號旗讓人看不懂,但不去追查伊東而和坪井航三來扯皮就明擺著是卸磨殺驢了,結果坪井航三就任不到一年就在55歲的年紀鬱悶而死。誰讓坪井航三是長州藩出身,而當時薩摩藩控制的海軍最恨的就是長州藩控制的陸軍。甲午戰爭給日本軍界帶來的另一個副產品就是陸海軍的徹底翻臉,主要是由於大本營制度造成的陸軍參謀總長高了海軍軍令部長一頭這件事鬧得海軍心裏很不平衡,坪井航三出身於長州藩就成了致命傷了。而在整個戰爭進程中表現其實很一般的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伊東祐亨由於出身於薩摩藩,所以就沒人去追究在戰鬥中一再掛錯信號旗,耽誤戰機,又不敢尋敵,膽小如鼠的責任,反而升任軍令部長,成了海軍大將,後來還進了元帥府,這上哪兒講理去?
甲午戰爭,日本取得了完全的勝利。
因為日本人和俄國人就要打起來了。
日本的興趣在哪兒呢?日本人,特別是日本海軍的興趣是在中國南方。因此在義和團事件和之後的八國聯軍出兵中,日本人雖然最賣力,出動了包括4900噸的巡洋艦笠置號在內的八艘軍艦,常備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親自率隊在海面巡邏,掩護包括第五師團22,000人在內的八國聯軍在天津登陸,但整個來說八國聯軍中日本表現得非常低調,日本陸軍在八國聯軍中也沒有什麼為非作歹的事情。因為日本人還記得三國干涉的理由之一是「威脅到清國首都」在這個各方利益犬牙交錯的地方,還是夾起尾巴做人的好。要鬧,咱找個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去鬧去。
從任何觀點來計算,日本也沒有一丁點贏的希望。
日本陸軍的勝利沒有多少好吹牛的,對手的大清陸軍實在太菜。但日本海軍倒確實可以自豪一下,一支菜鳥艦隊擊敗了單艦噸位比自己大上幾乎一倍的另一支菜鳥艦隊。一直到關鍵的大東溝海戰為止,是那麼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到最後就如伊東所說,靠著「天佑」愣是闖了過來。
其實和俄國人開仗是一直在準備的,甲午戰爭剛剛結束的1895年6月,西鄉從道就把剛剛晉陞為少將軍務局長的山本權兵衛找了去:「大家都要和俄國打仗,打仗沒有船不行,你先算算需要多少船」山本在年底交出了《第11回海軍擴張案》也就是所謂「六六艦隊方案」六艘戰列艦,六艘一等巡洋艦的方案,分兩期進行。
南邊動不了,北邊別人又在動了。日本的處境一下子就變得十分艱難了。
由於《中俄愛暉條約》俄國人首次得到了通往太平洋的通路,因此被沙皇封為「阿穆爾斯基伯爵」的穆拉維約夫被俄羅斯人奉為民族英雄也是十分正常的,現在的俄國最大面值的五千盧布通貨上就是穆拉維約夫的銅像,這座銅像現在就在伯力。
但是從里薩海戰以後,特別是蒸汽軍艦,裝甲艦和高性能火炮出現以後,「俘虜敵艦」幾乎就成為了不可能的事情,用沖角撞沉敵艦又成為了風潮。大東溝海戰告訴了人們沖角戰術對於高速機動的蒸汽軍艦已經過時,當然沖角在軍艦上正式消失還要等到10年後的日俄戰爭以後。甲午海戰告訴人們的是現代海戰中大炮的重要性。所以大艦巨炮成為海軍建設的目標是很自然的,特別是對於日本海軍,更加是當務之急。
另一方面俄國的國家預算規模折算成日元是20億日元以上,經濟規模是日本的十倍。甲午戰爭以後日本在卧薪嘗膽的口號下連年軍事預算在國家預算的一半左右徘徊,就這樣也就是陸軍戰鬥兵力20萬,海軍戰鬥兵力26萬四4千噸。而俄羅斯呢。步兵,騎兵,炮兵,工兵的合計是208萬人,光在遠東地區的陸軍兵力就超過了20萬,大炮544門,海軍太平洋艦隊也擁有7艘戰列艦,總噸位達到19萬2千噸。別的不說,就是1900年沙俄出兵東北以後宣布的太平洋艦隊擴張的七年計劃就是一個相當於兩億三千萬日元的大預算。
加上本來就要付的戰爭賠款總共是兩億三千萬兩白銀。不要以為大清真有那麼多元寶,那也是由俄國人作保,由法國人提供的兩億五千萬金盧布貸款。
勝利是好事還是壞事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但很可能暴發戶式的勝利也不是什麼好事,日本在甲午戰爭中的勝利就是這樣。
因為和俄國開戰實在太可怕。原來和大清開打,就是打敗了,好脾氣的大清也不會把日本怎麼樣,最多幾年內不去朝鮮溜達就是了。和大清說幾句好話,給李鴻章袁世凱一點孝敬,就這樣在朝鮮獃著都不是沒有可能。
就這樣耍賴加扯皮,到了最後終於形成了這樣這樣一個陣勢:戰列艦:敷島,朝日,初瀨,三笠;一等巡洋艦:八雲,吾妻,淺間,常磐,出雲,磐手;二等巡洋艦:笠置,千歲,高砂,新高,對馬,音羽;加上以前建造的沒趕上甲午戰爭的富士和八島,怎麼著這個「六六艦隊」也算湊出來了,山本權兵衛是不是能夠安心了?
這就是「三國干涉」的真相。
由於歷史原因,在中國人眼裡日本軍隊,特別是後來侵華戰爭時的日本陸軍是一支極為殘暴野蠻的軍隊。但其實即使是實行南京大屠殺的日本陸軍見了俄國軍隊也必須將「殘暴野蠻」的桂冠乖乖地交出去。糾纏歷史並沒有必要,但對於中國人來說,應該知道俄國人和俄國軍隊在殘暴野蠻上超越了一切其餘國家的軍隊。
老時候的海軍喜歡撈東西,這是因為從根子上來說海軍和海盜本來就是同根生,有名的海軍全是從海盜來的,或者就是海軍海盜分不清楚。像1588年戰勝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英國海軍叫名有197艘軍艦,但其中真正伊麗莎白一世女王陛下所有的就只有34艘,其餘全是私人的「私掠船」(PRIVATEER)就是女王頒發了執照的海盜,完了以後和女王坐地分贓,據說女王的這種投資回報率是6000%,後來這些私掠船不少就成了皇家海軍,所以喜歡撿點洋撈是海軍的傳統。
這個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就是福建廈門。
俄國人的算計很清楚,但德國人和法國人怎麼也一起來湊熱鬧呢?在歐洲德國是剛剛統一的新興國家,要想在和英國法國這些老牌殖民主義國家的競爭中分一杯羹只有和俄國人聯合,而法國人決不會放任心目中最危險的敵人德國人和俄國人走到一起,無論如何都要插進來,起碼能夠知道這兩個小流氓在打什麼主意,所以這三個各懷鬼胎的國家居然也走到了一起。
這個賭局的賭注實在太大,甚至大過了後來的太平洋戰爭,因為後來的對手無論是英國還是美國畢竟不像俄國人那麼野蠻變態。
接著在1896年李鴻章去彼得堡參加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式的時候向李鴻章以50萬金盧布賄賂的價格從李鴻章那兒換來了《中俄密約》得到了西伯利亞鐵路的北滿穿越權,在1898年又租借了旅順港和大連港,得到了南滿鐵路的敷設權。自此俄國遠東艦隊結束了冬天在日本佐世保港寄人籬下的日子,能風風光光地在不凍港瞪著遠東了。
伊藤苦笑著說:「是啊,連你都這樣說了,除了忍還能有什麼辦法?等待下次機會吧。」
光外相反對沒用,日本這就又準備在廈門開打了。
伊藤當時就找來了外相陸奧宗光,對他說了「卧薪嘗膽」四個字。現在,只不過是該來的真來了,日本人也沒有吃驚。接受了三國調停,讓大清又以三千萬兩白銀的價格,把遼東半島「贖」了回去。
國會已經不像甲午以前能夠一口否決海軍的預算要求時候那麼狠了,狠不起來,到最後有天皇給他們撐腰。經過一場甲午戰爭,天皇也不像以前那樣是個可有可無,知道的人也不太多的那麼個玩意了,「軍人天皇」的形象已經樹立了起來,穿著軍裝的天皇「御影」掛得到處都是,從小孩子就開始天天背誦什麼「教育敕語」你說誰還能玩得過天皇?
不能,雖然日本這幾年有點長進,年間財政預算擴大到了兩億日元左右,但其中的一半左右是軍事預算。甲午戰爭結束的1895年軍費佔的比例是32%,而1896年這個比例反而提高到了48%,1897年甚至超過了50%。日本的經濟規模沒有增長,增加的只是軍費而已。
但日本人忘了一件事:廈門是英國人的勢力範圍,英國人不會容許日本人在廈門得寸進尺。英美俄法四國緊急向廈門派遣軍艦,並向日本政府提出強烈抗議。抗議什麼?抗議日本人蓄意製造事端:東本願寺事件是廟裡的日本僧侶自己放得火,駐廈門的英國領事就是目擊證人,這一下在只好在8月28日中止了台灣總督府的出兵計劃。這件事使得日本在國際上非常狼狽,最後山縣內閣不得不總辭職。
但是不打也躲不過去。俄羅斯在佔領中國東北全境之外,就在向朝鮮步步緊逼,1896年在漢城的俄國領事館收留了繼閔妃被暗殺之後自身也正在被親日本勢力追殺的朝鮮高宗,把領事館讓給高宗做為了王宮。向朝鮮派出了軍事和財政顧問,因為在俄國人看來朝鮮南岸的馬山浦(現在的馬山市)是比大連和旅順更為良好的軍港。經濟上俄國人可能更重視滿洲,但是在軍事戰略上俄國更加熱衷的是朝鮮。
比如說大東溝海戰真正的功臣坪井航三少將,給封了男爵,晉陞為了中將,任常備艦隊司令長官,可是沒當兩年就給弄到橫須賀鎮守府去當司令長官,說是要追查大東溝的時候為什麼第一游擊隊沒有回頭過來跟在主隊後面,而是始終和主隊在相反位置。
黑龍江決不是俄國人的終點,只要看他們佔領了海參崴以後改了的那個倒霉名字就知道了,符拉迪沃斯托克(Владивосток,Vladivostok)那個意思就是「去征服東方」他們還要往東。甲午戰爭的結果對俄國人來說是一個意外。好脾氣的大清國居然把俄國人的下一個目標遼東半島割讓給了日本人,這使俄國人覺得很不習慣。從經驗上俄國人知道日本人不像大清那麼好脾氣,因為俄國人幾次要求日本人開國都被日本人拒絕了。所以遼東半島落在了日本手裡就意味著俄國人可能會要費很多口舌來說服這些不說俄語的黃猴子,很可能還要動用武力來嚇唬他們。俄國人喜歡乾脆,在得知春帆樓日清馬關條約的內容僅僅六天以後,就聯合德國法國公使造訪外務省,向次官林董提出對馬關條約中有關割讓遼東半島的異議。理由是:「日本對遼東半島的領有不僅威脅到清國首都的安危,同時也使朝鮮的獨立有名無實,對遠東的永久和平產生了顯著的障礙,因此俄國沙皇陛下政府勸告日本天皇陛下政府放棄對遼東半島的領有」與此同時,俄國遠東艦隊進入了戒備狀態,在中國的芝罘和日本的神戶海面同時巡邏示威。
日本人和俄國人之間的恩怨從某種角度說來也是必然的。被困在北極圈內的俄國人幾百年的夢想就是要有一條通向海洋的路,好去往那溫暖的南方樂園。從十六世紀的伊凡雷帝的征服西伯利亞開始,到十七世紀已經到達了鄂霍茨克海。康熙年間大清阻止了沙俄向黑龍江流域的擴張,1689年索額圖,佟國綱(好像金庸說還有韋小寶)和戈洛文伯爵簽訂的《中俄尼布楚條約》確定了中俄邊界,但是此後大清朝走了下坡路,而俄國在俄土戰爭一再失利以後,也把南下的重點完全放到了東方。從1847年開始擔任東西伯利亞總督的尼古拉·穆拉維約夫以「決不能在俄國國旗升起過的地方降下這面旗幟」的口號,在1858年乘大清朝的太平天國內亂和第二次鴉片戰爭之際和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了《中俄愛暉條約》除了將黑龍江以北,外大興安嶺以南的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完全划為俄國領有之外,還將包括庫頁島在內的烏蘇里江以東的黑龍江下游40萬平方公里的被稱為「外東北」的部分划為中俄共管,一次割去的中國領土為所有不平等條約之冠,不要忘記現在中國的領土面積就只有960萬平方公里。而外東北那部分中國領土也在兩年後的《中俄北京條約》中又再次成為俄國領土。
伊藤博文對「三國干涉」並沒有覺得意外。因為大東溝海戰剛剛結束的時候,山本權兵衛就向他報告過俄德法三國最近在頻繁接觸的消息。外務省沒看出名堂,而山本權兵衛預計到了這三個國家會在媾和談判的時候對日本施加壓力:「總理,日本現在沒有和這三國對抗的實力,無論他們提出什麼要求,我們都只能忍。」
甲午戰爭以後,日本在朝鮮的存在被公認了。但是就連日本自己也沒有把朝鮮當一回事,當時的朝鮮是個兔子都不拉屎的窮地方,窮到了什麼地步?甲午戰爭前夕,朝鮮的一品大員出門坐的是獨輪車,和中國東北地區回娘家的小媳婦屬於一個級別。急功近利的日本人是不願意經營也不善於經營這麼個窮地方的,朝鮮對於日本來說所謂重要性就僅僅是體現在一條通向大陸的通道而已。縱觀日本人在朝鮮五十年的殖民統治歷史,除了在戰爭時期徵收民夫,壯丁和慰安婦以外,能稱得上「建設」二字的就是修路,公路,鐵路什麼都修,因為朝鮮是日本通向大陸的運兵通道,必須保證交通,其餘的什麼都不幹,朝鮮半島在日本統治的五十年裡什麼都沒有得到發展。
闖了過來,上上下下地論功行賞,可是這個論功行賞其實是很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