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大洋是賭場》目錄

第四十四章 可以「國破山河在」但不能「國破軍艦在」

第四十四章 可以「國破山河在」但不能「國破軍艦在」

加上對空射擊訓練,反正第二艦隊從清早睜眼到晚上閉眼之間就是在訓練,你說是要報仇也行,你說是拚命也行,反正第二艦隊從上倒下就在盼著和鬼畜干一架,管他勝負如何。
現在不靠貓眼了,雖然新裝上去的雷達還有這樣那樣的很多問題,但從內地來了大批的專家來解決這些問題,臭老九現在被平了反,雖然不算噴噴香,但起碼不臭了,上軍艦來和帝國軍人一起解決技術問題,經過撥亂反正,科學的春天結出了豐碩的訓練之果,雖然是對著一個示波器看回波,但是回波看多了也能對目標回波作出自然反應,現在已經不需要在晚上打開探照燈或者打照明彈,不管在黑夜裡,在濃霧中或者熱帶暴風雨中基本上能夠依靠雷達進行所謂「無觀測無瞄準射擊」雖然準確率還有些問題,但是據說在15,000米左右的射擊基本上已經上令人滿意了,正在向32,000米的距離挑戰。
這支第二艦隊參加了馬里亞納海戰以後就順路回了國,最後回到吳軍港是6月25日,待了10來天,首先是不分日夜的加班加點作業改造,加裝雷達和防空武器。現在起碼巡洋艦以上全部裝備了叫做「電探」的雷達,大和號加裝了117門各種對空炮火,長門加裝了98門,高雄加裝了60們,就連驅逐艦也起碼加裝了30門,反正現在整個第二艦隊的所有艦隻看上都像只刺蝟。
栗田無法說服這些下屬,說出了最後的話:「聯合艦隊的現狀大家都知道,我們已經無法和美國艦隊戰鬥,無法取得制海權,杜甫有句詩是『國破山河在』,但是決不能『國破軍艦在』。如果從海軍軍官的自尊心出發認為打擊運輸船隊是恥辱的話,那麼聯合艦隊在戰爭失敗以後還有軍艦繼續存在才是最大的恥辱。這是我們唯一的機會了,消滅了麥克阿瑟的運輸船隊,菲島防禦戰有可能進行得順利一些,而我們在行動中也不是完全沒有抓住敵人艦隊決戰的機會」應該說栗田還有一句話沒說出口:「軍令部是給了聯合艦隊一個墳場,但聯合艦隊能夠拒絕去這個墳場嗎?」
聯合艦隊司令長官豐田副武大將在戰後解釋這個作戰計劃時說的很清楚,如果菲律賓落入美國人之手,則意味著南方資源地帶和日土的徹底隔離,這時候第二艦隊怎麼辦?回到已經油庫見底的內地來的話是一堆廢鐵,呆在荷屬東印度附近的話因為無法得到本土的彈藥補充還是一堆廢鐵,看起來那麼威武挺拔的戰列艦,世界上最大的大和武藏就是這樣已經淪為了廢鐵,沒什麼可惜不可惜的。
但是仗越往後打就怪事越多,既然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不要往前沖了,旗艦也就不要那麼大了,於是到了豐田副武就任長官的時候,旗艦變成了輕巡大淀了。改旗艦是豐田長官上任的5月,其實從2月份古賀長官還在時就開始議論,並且已經得出了結論。既然旗艦要換成小巡洋艦,就是說司令長官再也不上前衝鋒了,那還要個第一艦隊幹嘛?就這麼順便在1944年2月25日把第一艦隊也解散了,最後一任第一艦隊司令長官就是那個倒霉的南雲忠一,配置的主要艦隻是戰列艦長門,伊勢,日向,扶桑和山城。
6.為什麼會容許榛名單獨進行無益的追擊。
雖然這種想法很瘋狂,但絕不是不可理解,甚至美國海軍都理解聯合艦隊這次的決心,如果是尼米茲處在豐田副武的位置上,估計他可能也會下同樣的決心。問題是軍令部和聯合艦隊的意圖並沒有傳達到第二艦隊,或者是並沒有做讓第二艦隊理解的努力,這才是萊特灣海戰失敗的原因。
在海軍史和海戰史上,萊特灣海戰都是一場空前的海戰,這場海戰宣告了一支曾經是很強大的海軍的徹底消失,而且這場海戰在空間和時間的規模上也遠遠超過了世界海戰史上的所有海戰。而且隨著軍隊,兵器和作戰方式的改變,基本上可以把萊特灣海戰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後一次海戰」,以後還會不會有戰爭不好說,但可以肯定地說,以後再也不會有這種規模的海戰了,所以這次海戰將被人們永遠地記憶下去。
幕僚和艦長們有這種想法不奇怪,這不僅僅是日軍不重視補給和切斷補給的問題了。問題是這個作戰計劃實在太瘋狂。衝進去了又有什麼用?先不說沒有了空中掩護的艦隊能不能沖得進去,就算捨出全部現存的艦隊,用大炮把為麥克阿瑟搬運作戰物資的運輸船全部擊沉了又有什麼用?財大氣粗的鬼畜會在乎這點東西?過不了幾個月他們又會扛著一大堆行李來旅遊了,只有在消滅了鬼畜的護航艦隊以後才談得上制海權,才談得上長治久安。至於能不能消滅美國護航艦隊是另外一個問題,怎麼能扯到一起來?
16日聯合艦隊發出過一份立即出擊的命令,後來又更正為「敵攻擊菲律賓的可能性大,即刻做好出發準備」17日的命令是:「立即前往汶萊灣待命」1944年10月18日01:00,第二艦隊全體艦隻從林加錨地起航,前往汶萊灣。
大家都知道甲午戰爭之前常備艦隊和警備艦隊(後來改名西海艦隊)聯合起來組成了聯合艦隊,後來1903年日俄戰爭之前常備艦隊的艦隻越來越多,就分成了第一和第二兩個艦隊,其中第一艦隊是主力艦隊,包括戰列艦三笠,朝日,富士,八島,敷島和初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第一艦隊的主要配置是戰列艦攝津,河內,安芸,薩摩,鞍馬,筑波,金剛和比睿。
雖然有點嘀咕,長官還是坦然地接受了命運,但是其他司令部幕僚和戰隊司令官,艦長們就不是這樣了。第二天在旗艦愛宕上舉行的幹部會議上,參謀長傳達完聯合艦隊的作戰計劃以後會場就炸了鍋:「我們幹嘛要苦練這三個月啊!聯合艦隊知道不知道這三個月的訓練量比過去的一年還要大?」
話雖然沒說出口,但大家都明白了司令長官的意思,士氣又突然高漲了起來,既然軍令部和聯合艦隊那麼關心我們,連墳地都幫忙準備好了,那幹嘛拒絕上級領導的關心,就去死吧。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第二艦隊開始研究攻擊停泊的運輸艦隊的戰法,首先是根據美軍可能登陸的棉蘭老的達沃,萊特島的萊特灣和呂宋島的拉蒙灣研究戰術。一直是以美軍主力艦隊為對手,準備在海上作戰的日本海軍真要不惜犧牲攻擊停泊著的運輸船隊倒不是一件什麼困難事,問題是如何才能突破美軍水底空中的重重封鎖到達現場,還有比美軍搞城管更鬧心的事——油怎麼辦?
先解釋一下這個「第二艦隊」是怎麼回事。
菲爾德1947年退役以後到大學教美國現代史,同時把他的作戰經歷和詢問記錄寫成了一本叫做《TheJapanese at leyte Gulf》的書,因為被稱為是「人類歷史最後的大海戰」描寫萊特灣海戰的書籍也就汗牛充棟,但這是最早的一本,也是幾乎寫的最好的一本,看過這本書的日本海軍將領的反映都是:「雖然不是職業海軍軍人,但因為身臨其境而且擁有充分的第一手資料,這是描寫萊特海戰中最好的一本」第二艦隊參謀長小柳富次甚至說:「是從這本書里第一次了解到捷號作戰以及萊特灣作戰的全貌」戰敗以後日本海軍銷毀了一切能夠銷毀的資料,到後來甚至日本海軍高級軍官的回憶錄里牽涉到萊特灣海戰的部分也從那本書裏面找資料,而且以後的所有書籍其實都是在企圖回答或者修訂菲爾德的問題和解答。
那時還是有事有人無事無人,打仗時弄個聯合艦隊,不打仗了就解散,到1922年聯合艦隊成了常備艦隊,那時第一艦隊的主力是戰列艦長門,陸奧,伊勢,日向。
10月10日以後,哈爾西到了台灣沖繩一帶海面,第二艦隊也知道了這就要出航了,停止了訓練,準備出發,艦上甲板以上的油漆都全部刮掉,所有的會燃燒的東西全部扔掉,包括吊床在內,人就這樣睡在鐵板上,反正林加位於熱帶地區,倒也沒有什麼受不了的感覺。
所有被詢問的日本海軍軍官一聽這句話頓時都油然產生了一種親切感,一些原本不肯說的話都肯對菲爾德講。
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開戰,這時候的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再不像以前那樣要站在旗艦的艦橋帶頭衝鋒了,這樣才結束了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兼任第一艦隊司令長官這條規矩,1941年8月高須四郎中將出任第一艦隊司令長官,這時候的第一艦隊的配置還是集中了聯合艦隊幾乎所有的戰列艦:伊勢,日向,扶桑,山城,金剛,榛名,霧島和比睿。
所以頭腦簡單得記不下那麼多事情的美國人就只能化繁為簡,乾脆就將這場海戰分為四場或五場海戰。也就是錫比延海戰,蘇里高海戰,恩加諾海戰和薩馬島海戰再加上一個神風突擊隊的自殺攻擊戰,當然也有些美國人把這幾場戰鬥統一起來稱作萊特灣海戰的。
就這樣建軍76年了的日本海軍抱著必死的信念,從三個方向沖向萊特灣,進行最後的一戰。
捷號作戰在八月份就已經定了案,第二艦隊是捷號作戰的主要力量,當然要軍令部,聯合艦隊和第二艦隊之間需要充分疏通。加上這次作戰的意義空前重大:這是大日本帝國海軍聯合艦隊的最後一戰了。從1868年開始,這次海軍走過了77年的歷史,現在走到了盡頭,可是他們還想走好這最後一步。
但是,和規模上的意義以及感情上的意義不同,這場海戰在戰略上的意義卻不是那麼重大,因為太平洋戰爭的勝負已經見了分曉,即便日本海軍在這場海戰中達到了自己的目的,這場海戰的結果對整個戰爭的走向還是不會發生任何影響。
聽完神大佐的說明以後覺得暈頭暈腦的小柳參謀長馬上提出了一個問題:「聯合艦隊司令部是不是已經做好了第二艦隊全軍覆滅也不在乎的精神準備?」
長門和陸奧因為是聯合艦隊的旗艦,所有就沒有歸到第一艦隊的建制裏面,而是組成另外一個第一戰隊,直屬聯合艦隊,第一艦隊的戰隊從第二戰隊開始計算,後來大和武藏服役以後第一戰隊就是大和武藏,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從直領第一艦隊變到了直領第一戰隊。
4.追擊戰時根本沒有指揮,麾下艦隊四分五裂。
不是說林加錨地有的就是油嗎,怎麼油又成了問題呢?是隨艦隊行動的油輪問題,日本幾乎已經沒有油輪了。斯普魯恩斯作戰保守是不是?可那個挨千刀的在馬里亞納海戰還要了大日本帝國兩艘寶貴的油輪去,弄到現在全海軍就只有八艘油輪了,因為實在太貴重了,全歸軍令部直接掌管,這次為了幫聯合艦隊送葬,軍令部豁出來了,說全給第二艦隊了,後來想想還是不行,這八艘油輪除了配合軍事行動之外,平時還要往國內送油,於是就只能給兩艘,加一次油,第二艦隊節省著點用,不要動不動加速。
9.栗田艦隊是抱著必死的信念出擊的,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分出驅逐艦伴隨損傷艦回基地從而削弱艦隊的量?
弄大艦浪費,弄小艦又有容積和設備問題,人家美國鬼畜的太平洋艦隊不也沒有旗艦嗎,尼米茲在岸上照樣能指揮打仗,再加上馬里亞納群島失守以後,日土受到美國B-29威脅,一艘小巡洋艦未免太危險,這樣到了1944年9月29日聯合艦隊乾脆不要旗艦了,司令部搬到岸上去,這就搬到日吉台慶應大學校園裡的防空洞里去了。
白晝編隊和對艦射擊更是達到了空前的水平,林加錨地本來就大,艦隊能夠分成兩撥對著轟,發射魚雷。
機會來了,捷一號作戰開始了。
5.為什麼不積極使用手中佔優勢的驅逐艦隊。
3.沒有能夠控制西村艦隊突入萊特灣的時間。
這不是正規海軍的戰法,但看起來卻又眼熟,不錯,這就是先任參謀神重德大佐的方案,這位神重德說起來是海大31期首席,但是渾身上下沒有一點好學生的味道,說話辦事就活像一個暴力團的打手,頭次出道就策劃了第一次所羅門海戰,給三川軍一出了一個砸明火的作戰方案,還大獲成功。但當時沒有經驗,沒有把美軍的運輸船團砸光光,留下了一個千古遺恨。
萊特灣海戰是捷一號作戰的一部分,簡單地說起來就是日本海軍到現在還殘存的全部戰列艦,巡洋艦和驅逐艦全體出動,到萊特灣灣里對著正在登陸的美軍運輸船團一陣亂轟,能打沉多少算多少,拼一個夠本。拼兩個賺一個。
是菲爾德教授首先提出了這九條質問,以後數不清的人要不然是企圖找出這九個問題發生的根源,要不然就是企圖在這九個問題上為栗田健男辯護,或者起碼在其中的幾個問題上。無論怎麼說,超出這個範圍的問題還真沒有,但是討論這幾個問題的同時又順帶著扯出其他的問題倒經常能看到。
從有第一艦隊那天開始,第一艦隊司令長官就是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兼的,第一艦隊在日本海軍中的地位就是這麼高。
「萊特灣海戰」是日本人對這場圍繞著美軍在萊特島的登陸行動而展開的海戰的叫法,日本人喜歡把圍繞同一個作戰目標的同一個作戰計劃中的作戰行動稱為同一場海戰,瓜島爭奪戰中的南太平洋海戰就是一個例子,這次因為是同一個「捷一號」作戰計劃的執行,而且目標也是同一個,所以這是同一場海戰。
小柳參謀長回到林加,向栗田健男長官彙報完作戰會議以後,栗田雙手抱頭,癱坐到椅子上半天才低聲說了一句:「聯合艦隊是在幫第二艦隊找墳場,但我可真想死得更加堂堂正正些。」
8.結束追擊戰以後為什麼艦隊向北集合,如果是朝西南方向不但可以更快地集結隊伍同時也可以維持和美軍艦隊的接觸。
可是這最後一步走不好了。聯合艦隊和第二艦隊的意識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1945年10月,美國戰略轟炸調查團(The U.S.Strategic Bombing Suevey)到達日本,調查團里有一位29歲的海軍少校詹姆斯·菲爾德(James A.FieldJR)菲爾德少校是文學博士,哈佛大學歷史學講師,萊特灣海戰時是第七艦隊第77特遣艦隊第四群護衛航母部隊第三集團克里夫頓·斯普拉格少將(Clifton Sprague)手下的一名參謀,他到東京以後傳喚了聯合艦隊司令長官豐田副武大將,參謀長草鹿龍之介少將,第三艦隊司令長官小澤治三郎中將,參謀長大林末雄少將,第二艦隊司令長官栗田健男中將,參謀長小柳富次少將和其他所有能找到有關的司令人員和幕僚。
而因為這場海戰的規模實在太大,萊特灣海戰在南北長達一千五百海里,東西寬達一千海里的範圍內進行了四晝夜。決定主力艦隊生死存亡的海戰在歷史上有過多次,從英國戰勝西班牙無敵艦隊的格拉沃利訥海戰,經過拿破崙敗北的特拉法加海戰和日本戰勝俄國波羅的海艦隊的對馬海戰,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日德蘭海戰為止,但這些海戰不但戰場的規模遠遠比不上萊特海海戰,而且全部都是平面戰爭,所有的戰鬥都在海平面上進行。而萊特海海戰則是歷史上唯一的一次立體海軍存亡戰。參加的艦隻也是歷史上類似海戰所不能比擬的,日美兩國共計有243主要作戰艦艇參加了這次大海戰。
和第二艦隊的作戰說明會議是在馬尼拉開的,選擇召開這次作戰會議的地點為馬尼拉是有理由的,因為捷一號作戰就是有關菲律賓作戰,需要在菲律賓的陸海軍有關方面配合。但是軍令部和聯合艦隊派出的人員級別實在太低了,聯合艦隊就來了一個先任參謀神重德大佐,軍令部就來了一個作戰參謀榎尾義男中佐。而一方面南西方面艦隊是司令長官三川軍一中將和司令部全體幕僚,第二艦隊是參謀長小柳富次少將出席,來重建一航艦的司令長官寺岡謹平中將還沒有到馬尼拉上任,到第二天才參加會議。小柳對聯合艦隊只來了一個先任參謀就非常不滿,就算豐田長官不能前來,起碼草鹿參謀長應該來說明聯合艦隊的作戰意圖,回答作戰部隊提出的疑問。
但是戰場上發生的事就是說不清楚,還就有哈爾西這樣的傻瓜,當然當時誰都不知道。
菲爾德詢問的方式很有趣,一見面就是:「能在這裏詢問你們也真不容易,10月25日你們追得好狠,這條命都不知道是從什麼地方撿來的。就奇怪了,你們怎麼沒把我整死?」
菲爾德少校或者菲爾德教授對栗田艦隊的行動和栗田健男司令官的指揮提出了嚴厲的批判,主要歸結起來栗田健男有九條大罪:1.栗田艦隊是美軍在萊特島登陸的最大威脅,而在偉大的成功就在伸手可及的時候(當然當時並不知道)栗田艦隊卻轉頭而去。
一句感嘆:如果甲午之戰時的北洋水師也有「不能國破軍艦在」的想法,可能歷史也就不會給日本帝國崛起的機會。
因此,萊特島作戰並不是像聯合艦隊所發出的作戰要領上寫的那樣,是「與陸軍協同,在決戰海面邀擊來攻之敵,確立不敗之戰略態勢」而是一次特攻行動,第二艦隊不要了。同時為了確保第二艦隊的出擊能有效果,不在半路上就被美國航母上的艦載機殲滅,還擁有六艘航空母艦的第三艦隊挺身而出去充當誘餌,將美國航空母艦艦隊吸引過來,至於第三艦隊會不會被全殲?還要第三艦隊幹嘛?
可是打擊運輸船隊也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首先運輸船隊是在護航船隊的嚴密保護之下,而日本艦隊現在已經沒有了艦載機打擊力量,就只能依靠剛剛開始重建的一航艦,最多在台灣的二航艦也參加支援,但這些空中力量能夠擋住美國的航母艦隊的概率幾乎可以小到不計,也就是說這個計劃如果能成功的話真需要天照大神開眼,要麼陸基航空兵襲擊成功,要麼美國人真被小澤治三郎牽跑了,但是怎麼可能呢?日本的航空兵如果還能威脅美國艦隊,他們也不至於要去找墳地啊,再說怎麼可能有哪個傻瓜會被小澤治三郎迷了去?明顯地對美國登陸兵力威脅最大的是第二艦隊,那支第三艦隊幾經沒有戰鬥力了。
神大佐十分肯定地說:「如果菲律賓失守,第二艦隊也就成了廢物」還有一句話就算是神大佐也不敢說,但是意思已經出來了:「菲律賓肯定失守」小柳少將當然知道神重德的言外之意:「不管美軍在達沃,萊特還是呂宋登陸,具有優勢兵力的美軍艦隊絕無坐視我攻擊其運輸船隊的道理,再遇到敵主力艦隊攔阻的時候,第二艦隊是心無旁騖地攻擊敵運輸船團還是先與敵主力艦艦隊決戰?作為海軍軍人,我可是情願死在對面飛來的炮火下面」神重德一時說不出話來,他也是海軍軍官,是一個最狂熱的巨艦大炮主義者,最能理解小柳的這句話,他無法反對這個意見。沉思了一會以後,神大佐下了決心:「先進行艦隊決戰」小柳再次確認:「這一點非常重要,請先任參謀回司令部以後一定要向長官說明」在這裏要為神重德說幾句話,從狂熱的開戰派開始,神重德在整個太平洋戰爭中的表現很瘋狂,但有一點必須肯定,就是神重德不像陸軍的強硬派那樣只是不怕犧牲別人,神重德也不怕犧牲自己,事實上他再三請調去當第二艦隊先任參謀或作戰參謀,自己去干,但海軍有規矩,上級參謀不轉調牽涉到自己參与作戰計劃的下級艦隊,這是為了防止上級參謀有人貪生怕死,在作戰計劃上留漏洞,就好象在坐地分贓時一般是分的不挑,挑的不分一樣,為了公平,不讓人又當裁判又上場一個道理。所以神重德到了聯合艦隊以後也上不了戰場。
這次不同了,這次沒有人反對。
但是這次作戰會議極為失敗,可以說聯合艦隊根本沒有做任何努力來統一第二艦隊的認識。這次有關「聯合艦隊的最後一戰」的作戰會議,居然不在聯合艦隊司令部把預定參加捷一號作戰的栗田健男的第二艦隊,志摩清英的第五艦隊和西村祥治第二戰隊,小澤治三郎的第三艦隊這幾個主要方面全部找來一起參加,而是採取第五艦隊和第二戰隊算一次,第二艦隊再來一次的方法。
當然在雷達還不能完全相信的情況下,貓眼還是需要的,第二艦隊這次把貓眼全部換成了據說眼神特好的台灣高砂族,每天吃鰻魚喝魚肝油,和電探一起加雙保險。
再往後大家才注意到這聯合艦隊幹嘛非要旗艦啊?
從此聯合艦隊沒有了第一艦隊,而現在的第二艦隊就是原來的第一艦隊,幾條主要的船都在第二艦隊,第二艦隊的編製是這樣的:第一戰隊:戰列艦大和,武藏,長門;司令官:宇垣纏中將;第四戰隊:重巡愛宕,高雄,鳥海,摩耶;司令官:第二艦隊司令長官親率;第五戰隊:重巡妙高,羽黑;司令官:橋本信太郎中將;第二水雷戰隊:司令官早川干夫少將,旗艦輕巡能代;第2驅逐隊:早霜,秋霜;第31驅逐隊:岸波,衝波,朝霜,長波;第32驅逐隊:藤波,浜波,島風;第三戰隊:戰列艦金剛,榛名;司令官:鈴木義尾中將;第七戰隊:重巡熊野,鈴谷,利根,築摩;司令官:白石萬隆少將第十戰隊:司令官木村進少將,旗艦輕巡矢矧;第17驅逐艦隊:浦風,磯風,浜風,雪風,野分,清霜;上面就是第二艦隊的陣容,如果能把時間的帷幕拉回到1941年12月以前的話,這還是一支凜凜有威的陣容,會使任何海軍司令官發怵的陣容,但是是日本人自己在1941年12月8日打開了潘朵拉之盒,放出了航空兵這個戰列艦的剋星,現在的第二艦隊就是一些船,一些裝了炮的被稱為「軍艦」的船而已,對美國海軍司令官們構不成什麼威脅。
前面的豐田長官的話中把聯合艦隊的思想表述得相當清楚,而且這不是戰後的託詞,8月10日在馬尼拉舉行的有軍令部,聯合艦隊,南西方面艦隊,第二艦隊,第一南遣艦隊等有關方面參加的作戰會議上,聯合艦隊先任參謀神重德大佐的用詞也是幾乎一模一樣的。
馬里亞納海戰的時候,教育局一課課長神重德又老調重彈,說要帶著大和武藏去砸明火,砸不成明火就搶灘擱淺,當海上炮台和鬼畜拚命,但一來由於那時海軍還沒有必死的覺悟,再加上你一個海軍省的課長跑來對作戰瞎開什麼口,這不是干犯統帥權嗎?所以那次方案給否定了。
豐田還有一句沒有說出來,而大家都心領神會的話就是對於聯合艦隊和軍令部來說,戰爭已經結束了,日本已經徹底失敗了,已經要亡國了,不可能還會有第二種結果了。亡國之軍還能有軍艦嗎?不能,一定要在還沒有完全亡國之前,為這些凝聚了幾代日本海軍軍人夢想的軍艦們尤其是戰列艦尋找一個墳地。
7.作為先頭部隊的巡洋艦部隊的攻擊太無力。
2.栗田艦隊在離勝利還差一寸的時候放棄了和美國航母群的交戰,轉頭北上。
硬體問題算對付了,但是接下來的作戰怎麼辦?聯合艦隊和軍令部都不知道,就對第二艦隊說國內沒有油了,你們先去南洋,在那裡加強訓練,等這裏定下來了作戰方案再和你們聯繫,於是第二艦隊膽戰心驚地南下2,500海里,總算在7月16日平安到了林加錨地。林加錨地在新加坡以南大約130海里的林加群島,靠近蘇門答臘島的東岸,周圍由小島圍起來的一片曠闊而且平坦,隨便什麼地方軍艦都能下錨的優良錨地,稍微加點防範設施美軍的潛水艇就無法進來搗亂,巨大的巨港油田就在旁邊,絕對沒有用油上的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