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年代》第二卷 京華煙雲

第三百四十九章 呼應東南

第二卷 京華煙雲

第三百四十九章 呼應東南

黃興呆了半晌,長長吁了一口氣,搖頭笑道:「砸鍋賣鐵的日子又能支撐多久?舍此之外,難道就沒有更好的選擇了嗎?」
黃興沉吟片晌,談到北伐由於財政困難受到阻礙的情形,更加具體,他說道:「援灤兵即日出發,惟苦無餉無械不能多派,遣軍艦去煙台與援灤同一事,還有派人去天津之說,亦是要事,刻惟苦無軍費。」
李想想不到黃興夾袋裡還藏了人,忍不住興奮的問道:「誰?」
李想雄心勃勃的道:「民心正熾,北伐呼聲正高,只要你們意志堅定,北伐沒有不成功的道理。」
黃興悵然道:「自從擔任陸軍總長、參謀總長兼大本營兵站總督,發軍餉、買軍火都要錢。南京三十萬軍隊都朝我伸手,因為軍餉沒著落,想通過張謇設法向上海方面借幾十萬元應急,他現在還沒給我迴音。今天賣掉江南造船廠的那點錢,本是用於宿州一戰的軍費,他們立刻像蒼蠅聞到血腥一樣蜂擁而至,朝我伸手。南京有多少官產可以賣?而使用這樣籌集軍費的方法,北伐能支撐到幾時?南方實力不如北伐。軍隊既不堪戰鬥,而乏餉且慮崩潰。」
黃興含笑道:「扶郿之戰後,你要怎麼走?」
黃興不悅道:「權力為天下之罪惡,為政權而延長戰爭,更無可以自恕。」
黃興搖頭道:「不可大意,滿廷在西北實力向來強悍。滿清號稱三大柱石之升允、鐵良、長庚,其二坐鎮西北,清末興起的效忠清王朝的強悍的回族軍事力量『西軍』也駐紮在甘肅。革命黨人在這一地區的活動是從一九零七年以後才開始的。按照中國同盟會總章規定,甘肅應設同盟會分部。一九零六年雖然在日本東京成立過陝甘同盟會支部,甘肅學生張贊元被委任為該支部事務,但是,由於許多困難所限,成立甘肅同盟會分會這個計劃並沒有實現。陝甘同盟會支部負責人井勿幕等人後來在甘肅雖有過活動,但在組織發展方面也沒有形成為一定力量。直道一九零七年,清政府為了鞏固其在新疆的統治,曾抽調駐湖北陸軍四十二標前往伊犁,途由先抵達蘭皋。這支新軍的標統就是同盟會裡鼎鼎有名的楊纘緒。他原是日本陸軍戶山學校畢業生,早年參加了同盟會。回國后雖任職清廷,但與當時湖北同盟會和日知會的革命黨人過從甚密,仍暗中致力於革命運動。他所統率的這支新軍中革命分子所在多有。當日知會被清政府偵破后,有些革命黨人遂加入到裏面,來到了西北邊疆,另謀發展。其中,後來留在甘肅活動較有名的有劉先質、朱松潘、彭大壽等人。另外,還有一些在內地參加革命而受到清政府通緝的革命分子這時也陸續到甘肅來。如王之佐,原在安徽參加熊成基發動領導的安慶起義,失后,在清政府迫害下,他知事機未熟,遂歸隴上。同盟會員黎兆枚等人,先在江南組織會黨,人數達五萬多,遍及軍警各界。后因被端方通緝,被迫經由河南、陝西而至甘。革命黨人在甘肅的活動,實際是從這些人的到來后開始的。他們在蘭皋期間,灌輸新潮根基,宣傳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張和同盟會綱領,建立了以劉先質、彭大壽任總聯絡的西北革命同盟會支部。從此,使這個遠在邊疆,對革命猶為茫然的地區,人心立為振奮,民主主義革命思想傳播開來。」
黃興雙目旋即射出銳利的光芒,盯著李想道:「想要拿下蘭皋,有個人你必須聯絡。」
李想知道他的難處,淡淡一笑道:「和局至此,萬無展期之理,民國將士決意開戰。」
李想出奇地沉默,南京臨時政府客觀上的困難,才是黃興慢慢變得妥協的原因。一起走進黃興的辦公室路上,他沒說過一句話。
李想微笑道:「還有什麼,一併說了吧。」
黃興虛心問道:「願聞其詳。」
李想道:「按計劃正在行動,但是段祺瑞率領的北洋第一軍堅守大城不出,戰局僵持,一時難有進展。不過逃亡甘肅的前陝甘總督升允和清甘肅巡府長庚聯合向進軍陝西省革命軍政府反撲,在咸陽、西安地區受挫后,被迫西撤轉入防禦。升允、長庚兩集團企圖憑藉有利地形,聯合作戰,阻止安西革命軍西進。由鄂州國民革命軍總部直轄的第二師各兵團改歸安西革命軍建制,先後入陝,加上收編陝西革命軍之後,使安西革命軍總兵力增至十萬人。安西革命軍副司令員林鐵長根據鄂州軍委關於光復大西北的戰略部署和先鉗『升』打『長』,后鉗『長』打『升』的方針,決心發起扶郿戰役,以一個兵團牽制長庚部主力,集中三個兵團殲滅位於扶風、郿縣地區的升允及長庚兩軍各一部,迫使升允部退往寧夏,進而孤立長庚。」
「那就成了!」李想想不到同盟會在西北還有這樣隱秘的勢力,激動的拍案道:「寧夏時屬甘肅的一個府治,是回族聚居地區,素稱『關中屏障,秦隴咽喉』。先是西安光復,斷絕了清廷通向西北的南路,寧夏起義成功,又切斷了當時唯一的北路交通,這就有力地動搖了清政府在甘肅的統治。升允聯合長庚與新疆巡撫袁大化、伊犁將軍志銳策劃萬一清廷危急,聯絡新、甘、內蒙為一氣,擁宣統西遷,暫謀偏安,徐圖恢復的計謀也必將破產。」
「湖北革命軍在充分注重有形教育的同時,我更注重鑄造精魂充沛之軍隊。奇迹是因為我們有堅定的意志,創造出來的。」李想點點頭道:「南京有您和中山先生兩位革命的精神領袖在,要創造奇迹不難。」
李想知他已方寸大亂,還在戰與不戰之間徘徊,微笑道:「正如我剛才所言,要破袁世凱北洋軍,此實千載一時之機。原因有二,首先就是袁世凱的北方已經風煙四起,直隸和東三省的革命黨人蠢蠢欲動,他背靠的滿廷民心盡失。其次北洋軍兵疲將倦,軍費也很緊張,特別是在湖北一戰失利之後,厭戰清醒很高。」頓了頓,正容道:「論軍力,革命軍實不及北洋軍,但是從民心和全國大勢論革命軍綜合實力,遠遠高於北洋軍。我們精心布局,六路軍北伐,保證可令袁世凱栽個大筋斗,從此無力凌迫革命。」
李想從容不迫地反問道:「南京臨時政府今次派遣北伐軍出兵宿州,為的究竟是什麼呢?」
李想回道:「自然是發動平涼戰役,拿下蘭皋!」
李想欣然道:「多謝黃大哥提攜。不過西征可以慢慢來,北伐卻刻不容緩!」
「黃大哥此言差矣。」李想胸有成竹道,稱呼已經由先生變成大哥。「事實卻是從沒有一個似眼前更佳的時刻,能讓革命軍有粉碎袁世凱的機會,將革命進行到底。」
李想微笑道:「我會盡全力幫助南京度過財政危機的。」
黃興臉色微變,好一會都沒說話,顯是被道這個時候還在放「大炮」,沒有一句實惠話感到不滿。過了好半晌,他才嘆道:「難啊!」
「黃鉞!」黃興沉聲道:「他是我介紹,在上海加入同盟會。廣州起義前,東南各省民主革命鬥爭形勢高漲,民主共和思想廣為傳播,革命潛流已成百川歸海之勢,為了在西北地區點燃革命烈火,我和同盟會成員經過研究,特派遣黃鉞去甘肅傳播火種,開拓革命陣地,以呼應東南。黃鉞欣然受命,是年冬帶領一批湘籍同志日夜兼程趕到了蘭皋。鉞父黃萬鵬清末隨左宗棠赴新疆平定阿古柏叛亂,立功得任新疆提督與長庚共過事。因長庚與黃父有舊,頗得長庚信任,辛亥年八月黃鉞被任命為兵備處總辦,后又被保薦為督練公所軍事總參議。他利用甘肅督練公所總參議的職位,暗中物色革命同志,與四川譚其茳、順爻秘商組織大同會,進行民主革命活動。」
黃興聽了心裏一動,猶豫片刻,才下定決心道:「鑒於袁世凱加緊進逼,寧夏同盟會革命黨人為鉗制西軍攻陝之兵力,切斷清廷僅有之西北交通,決定聯絡寧夏各地民軍同時發動起義。起義軍以哥老會和巡防續補五營為主,兵分四路,漢、回,蒙各族共同參加。由同盟會革命黨人劉先質為總領隊,同時決定派高志清(筆者按:百度一下『高上秀』就知道了。)、王占濱、孫學文、朱幫科等人分返靈州、平羅,與寧夏府城同時舉義。」
李想哈哈一笑道:「昨夜固鎮的戰爭已明確證明,無形的武器能破銅牆鐵壁。軍人精神所至之處,必能以寡破眾。」
這是黃興的一塊心病,一下子又變得憂心忡忡地道:「軍費無法根本找到解決辦法,恐怕北伐不能成功。」
黃興愕然瞧了他半晌,皺眉道:「現在財政危機始終無法解決,臨時政府的一些重要決策,不能不受到很大的限制,民國內憂外患,動輒腹背受敵,恐難完成北伐。」
黃興雙目精光閃動,冷然道:「此一時也,彼一時也。屬於南京政府下的軍隊雖號稱十七個師,但戰鬥力較強的僅粵浙二省的軍隊。粵軍不滿萬人,浙軍的將領則素來反對我,不聽命令,攻克南京有功的浙軍第一師司令朱瑞系保定軍校學生,與段祺瑞有師生關係,南京已有流言傳出,他向段密通消息,表示擁袁上台。」
李想笑道:「接下來的扶郿之戰有他們配合,我不想贏都難……你可能不知道,武昌舉義,有百余名就讀於武昌陸軍中學堂的甘肅青年也投身於這場聲勢浩大的革命運動中。甘肅陸軍學堂原名甘肅武備學堂,后改名為甘肅陸軍學堂,這所學校是清末甘肅的第一所新式陸軍學堂。陸軍學堂的甘肅學生畢業后,一部分進入湖北陸軍第三中等學堂。在湖北陸軍第三中等學堂中讀書的甘肅人有一百餘人。武昌舉義發生時,在陸軍第三中學堂的學生有千人之眾,最後有七百多人參加了起義。百余位隴上志士,沒有在武昌舉義中犧牲的,現在全部在陝西,歸屬於安西革命軍。本來這次對大西北用兵,我全靠他們,您卻給我送來更大的驚喜。」
黃興怔怔的瞧了他好半晌,像首次認識清楚他般,肅容道:「湖北革命軍一直在用這種精神戰鬥,所以才能在絕對劣勢之下扭轉戰局,創造打敗北洋軍的奇迹?可是南京局勢和湖北局勢不盡相同啊。」
黃興聽得怦然心動,對北伐疑慮大減,信任倍增,問道:「你的第一路和第六路北伐軍進行的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