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清》目錄

第六百零一章 人民戰爭對人民戰爭

第六百零一章 人民戰爭對人民戰爭

現在南蠻戰艦還在江南外海游弋,不知道會在哪裡動手。雍正既要他們動員民人,阻抗南蠻,又要掌握分寸,不讓民人脫了朝廷指掌,這事可就麻煩了。
李衛點頭道:「專找被南蠻損了活路的豪商,由他們到讀書人,再到民人,一路推下去,這樣錢糧也有了著落。」
不管你滿清答不答應,我英華就當江南是自由通商之地了。國中工商,都可去江南作生意。
工商高興了,讀書人不高興了。別忘了,幾年前從江南投到英華的讀書人,如今已滿布英華朝堂和地方。這些讀書人早已不是什麼腐儒,甚至不少都脫離了儒賢之流,成了「天道主義」分子。
人民戰爭!?
留給英華布局江南的時間不多了……
范時捷不甘落於人後:「把這些人組織成防海會,官府就通過士紳背後把控,絕不能發下武器,統一號衣,就讓他們衣衫襤褸,否則南蠻就要當作兵丁,下手再不留情。」
李肆的目光在杭州灣南北掃了一趟,手指落在了一處靠海的地方。眾人定睛一看,是江蘇松江府奉賢賢境內,離金山衛四五十里地。
接著雍正給他們兩人並浙江巡撫范時捷的廷寄也到了,雖然對年羹堯已失信任,但這一番道理講下來,雍正也冷靜了。急急忙忙給三位江南文武大佬交代,民心雖可用,但不能脫了朝廷掌控。之後但凡民人大集,或者是要對南蠻相抗,都必須在官府的嚴密領導下。
年羹堯星夜飛馳,在九月中旬趕到蘇州,正撞上李衛召集江蘇知縣以上官員,傳授「浙江經驗」,他對李衛劈頭蓋臉就是一頓呵斥。
「君臣大義是桿旗,今日官府拿這個翻攪民人,明日民人能拿這個跟官府斗,窩裡斗的習氣,千百年如此。」
讓韓玉階領著西院這些人回去謀划細節,置政廳里就剩下李肆跟范晉等人。
李衛沉默了,年羹堯這話說到了他心坎里,地方民人這般喧囂,前景如何,他心中也在發虛。
英華朝廷,幫國中工商解決滿清水師、綠營、滿兵以及鄉兵團練,但凡是兵,英華大軍都能名正言順地剿滅,這當然沒什麼道義可講。
陳萬策也道:「江南也有工商,到時江南工商,怕也是要找上英華朝廷,到那時……」
接著他面色又緩和了:「我個人意見是,失職難逃,怯敵還算不上,畢竟對方並非清兵或民軍,而只是民人。」
年羹堯不愧是主理過西北諸省軍政,一眼就看透要害,一番交代,李衛跟范時捷心服口服。
「從長遠計,新起一港,可避開江南原有的商貿布局,跟閩廣關聯更緊。同時此處荒僻,也避免開初跟民人衝突劇烈。」
這就意味著軍事戰略的重點轉向北面,而打下北京,又意味著政治戰略也要跳過江南,重走老路,這還不如直接揮兵打江南呢。
李煦何等精明,點頭道:「其他不管,我江南織造的商路,地方軍政不能干涉!當然,生意歸生意,江南終究是朝廷的江南,我會去說服江南絲棉商會,讓他們安撫民間,同時捐資助戰。」
范晉板著臉道:「戰事未完,還不急論處,但軍法即是軍法,跟輿論有什麼關係?」
李衛悠悠道:「織造啊,咱們也明白,你作生意也是為皇上和朝廷的,如今這形勢,分外複雜,你也該出出力氣……」
置政廳嘩然,韓玉階趕緊糾正道:「是護衛!只是護衛!」
軍中不少江南讀書人出身的將領,也從私人途徑,表達了對江南之事的擔憂。這些人以軍界戲稱為「江南三傑」的黃慎、徐師道和庄在意為首,主動請纓,希望朝廷能派遣陸軍入江南,不讓國中工商在江南搞得太過火。
「年亮工啊,地方之事,你就別摻和了。再說有地方官民一心,對你這年大帥也是好事嘛,這可是皇上認了的。」
他們在談軍政,下面韓玉階等人有些坐不住了,本以為朝廷能順手就將此事搞定,卻不想遭了民人抗阻。朝廷礙著華夏大義,不好對民人大揮屠刀,這事確實難辦。
這是問題的關鍵了,韓玉階等人就只關心這個,李肆就一句話:「民人的問題,民人自己解決。」
年羹堯卻毫不理會,他跋扈是因為他有理:「我已給皇上遞了摺子,這事只能落在皮面,不能動實處,否則驅走前狼,后虎將起,到時前狼再回,江南可就丟定了。」
陳萬策道:「年羹堯很厲害,他一面把民人推出來,一面又不再阻絕江南絲棉出境,這是既壓又拉,如此消解了國中不少人對江南的企圖之心,還讓他們成了我們出手江南的阻力。」
年羹堯說得透徹,李衛後背出汗。
換了其他地方,要有槍有炮才能作生意,商人哪願意干,可那是江南……
跟這般利潤相比,一點血火之災算得了什麼?
李肆北望江南,心中就一句話:「看這江南,到底會是誰的人民,到底會是誰的人民給力!」
薛雪搖頭道:「這不正好?不管是滿清的官府還是民人,都治不了他們,只有咱們英華朝廷能治,到時候他們不還得找我們英華朝廷,幫著他們做主?」
他的擔憂很合理,有槍有炮,還有朝廷撐腰,英華這幫商人,在江南窮盡壓榨剝削之事,稍稍有點想象力都能知道。
薛雪卻在問范晉:「定海之事,樞密院對孟松海三人的軍法審裁有底案了么?如今消息在國內傳播,輿論有罵三人是懦弱怯敵,也有贊他們仁義,守了我英華身為華夏正朔的道義,此事不得不考慮這些輿論。
「定海民人為何能鼓噪而起?浙省海商被閩廣海商搶了商路,來往定海的商貨比往年少了大半,有這些豪紳鼓動讀書人,讀書人再鼓動一般民人,這一勢才能推出來……」
李肆霍然起身,他本在沉思,被韓玉階這話點醒了。
計劃越來越趕不上變化了……
可江南民人要是阻攔禍害呢?
置政廳沉寂片刻,就聽啪的一聲肉響,李肆一巴掌拍在大腿上。
李煦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對著這三位大員直接道:「若是再斷南北商路,蘇松一帶的絲農織戶,怕要揭竿而起了!」
剛說到這,李肆腦子一動,似乎把握到了什麼,卻還沒想得明白。
「定海民人自發而起,官府都被挾持住了。如今南蠻沒在定海了,定海縣城,現在誰說了算?」
韓玉階起身拜道:「陛下,此事根底既關經濟,我們能做些什麼?」
好吧,咱們南北兩面,就來場人民戰爭!
正說得熱鬧,蘇州織造李煦來訪。
你用貪婪狡詐,懦弱無恥的官商縮在背後,推著犬儒,領著愚昧民人在前,我就不能也縮在後面,推著為了百分之百利潤就能拋頭顱灑熱血,代表民間資本的商人跟你對戰?他李肆和英華不能不顧華夏道義,但拐這麼個彎,自然就不必背上道義責任了。
李肆一言定鼎,就此就一顆釘子,牢牢釘在了江南。這座暫時定名為「龍門」的港口,此時還只停留在相關人等的腦子裡,日後還將幾改名稱,最終成就正果。而它的位置跟李肆那個時代大上海之南的蘆溪港就沒差多少。
可那是滿清治下,滿清官府當然是不答應的,怎麼辦呢?
「江南各地,都把民人鼓噪起來,民人無智無識,外敵走了,他們會把矛頭轉向誰?」
這裏藏著的極大隱患,自然就是鄭板橋和那江南三傑為首的國中「江南派」所擔憂的,《通商條例》也一併作了補充。
這是最後一項備案,也是最激進的。包括李肆在內,眾人同時搖頭。只是打下大沽口,不去攻北京城,雍正不一定會低頭。如果是再打北京城,雍正肯定要低頭,但那意味著陸軍大動。畢竟是在開闊的華北作戰,沒有足夠的兵力,跟還有數萬乃至十萬以上騎兵可用的滿清對敵,難保穩勝。
眾人興奮地展開江南輿圖,這樁謀划,首先就是要在江南找個落腳點。就如南洋正興起的殖民熱一般,要將荒僻之地轉為自家地盤,第一步就是建立一個據點。江南雖是華夏之地,可英華將其當作民間殖民事業來搞,那就沒什麼顧忌了。
李衛沒好氣地回著,還心說你年羹堯天性就是跋扈,遭了一次難還不長記性。眼下你不過是不管民政的杭州將軍,軍務還有一半捏在我手裡,居然以上司的口吻數落我這個兩江總督?
這片地方以灘涂為主,還只是荒地,海岸水深,可停大船,但要建成港口,卻需要很大投入。
你滿清搞人民戰爭,難道我英華不能搞人民戰爭!?
「南蠻以華夏正朔自居,就如當年那李定國,舉著這桿大旗,南蠻絕不好對江南民人下手,否則他道義不正,國中人心自亂。我等推著民人在前,就不能不分青紅皂白,什麼民人都用上。人心混雜,總有心向南蠻的,這些人必須丟開……」
如此一樁偉業,要如何下手呢?
李肆點頭:「在產業保全上,可援引航海條例。滿清官兵,連帶地方鄉兵,只要是兵,都由朝廷解決。如果是民人,就由你們自己解決。」
范晉沉聲道:「樞密院的意見還是那一條,直攻大沽口,壓迫雍正定約!」
李肆心頭有些煩躁,不僅是為江南,蕭勝在琉球打開了一扇血火大門,牽連多深多廣,現在還不清楚。南洋方面,航海條例頒布之後,廣東福建海商過於活躍,跟荷蘭人衝突不斷,那又是一扇烽煙即起的大門。而在緬甸,暹羅得了軍械和南洋各國的支撐,已接連打了幾場勝仗,攻入緬境。蘭納(八百媳婦)國也得了清邁一部,正式復國。不列顛和法蘭西的東印度公司都在緬甸開有分公司,還不知會有什麼連鎖反應。
久居上位者,早已習慣將互相矛盾的命令丟給下面人,其間折衝權衡之事,那就得下面人去傷腦筋。
陳萬策搖頭感慨:「北面朝廷真是出息啊,先有新會人,後有定海人……」
消息由周昆來這個自詡中立的情報販子,加上正在恢復的江南天地會發回,讓正緊鑼密鼓籌劃江南下一步行動的李肆又抽了一口涼氣。
當西院把朝廷關於江南通商事的決議傳播出去后,一國工商為之沸騰,大家都看出了這其中的絕大利益。同時也為朝廷決意放開手腳,容他們在江南自由折騰而狂歡。
不管是關心江南同胞的命運,還是對工商勢力要自由折騰的警惕,這些原本正抱團推動東院推舉事務的讀書人,通過各種途徑,將反對之意傳遞給了朝堂。包括已升任福建泉州知府,給自己取號板橋的鄭燮。
三人對視一眼,默契地笑了,果然,江南民人真不是一個整體。
李肆這麼想著,再度召開江南密議。
人民戰爭嘛,既然是人民,那就不止工商。英華讀書人也能去,工商所組護衛隊,也必須由英華朝廷所派軍官監管,受軍法約束。英華的醫衛慈善人士也能去,自然,天主教的祭祀們,更是重點照顧對象。
年羹堯再次強調自己的觀點,李衛和來到蘇州會商江南防務的范時捷還不是特別明白。
此時的《通商條例》將範圍局限於浙江、江蘇和安徽三省,細節繁多,核心思想就是那一條。江南之地,英華自由通商,滿清要從官府層面阻擾,英華就動用軍事手段。要推動民人阻擾,工商自理,後果英華朝廷概不負責。
九月下旬,英華朝堂頒布《通商條例》,這個條例跟早前的《航海條例》一起,被後世史學家稱呼為「陸海殖民法」,奠定了英華的百年殖民國策。
「我說了,這事重在皮面……」
李肆理清了思緒,諭令一條條發布下來。
這幾名西院院事兩眼都是綠的,比如梁博儔,有英華這般撐腰,他就可以直接在江南敞開賣鹽,江南鹽商的末日可就到了。而佛山樑煥,更可以直接在江南收購生絲棉花,傾銷棉布,之前所提的那些目標,打垮江南豪商資本,他們根本是直接挽起袖子,赤膊上陣了。
把這話嚼了好一陣,梁博儔最先醒悟過來,他結結巴巴地道:「這是、這是說,我們可以自組軍隊?」
薛雪開篇點題:「雍正把江南民人塞在了南北之間,原本我們認為這隻是一時狂熱,冷處理一段時間就好,可現在卻開始有了真正的威脅。
「胡鬧台!這是雍正四年,不是康熙四年!」
原本由「定海大捷」而引發的江南「人民戰爭」,經由雍正的冷靜和年羹堯的調理,外加李煦的調和,性質驟然從一時的狂熱之潮,轉向一項「可持續發展戰略」。
范晉搖頭,「年羹堯哪有那麼厲害,能透悟我英華國政根底?這不過是李煦的壓力,李煦背後就是雍正,雍正也不敢完全阻絕南北商路。」
李肆嘆道:「這不是軍事問題,而是政治……從根本上說,是經濟問題。」
「我想到了!」
朝廷賣槍,賣小炮,讓去江南作生意的商人自組護衛隊,朝廷還要在江南建設據點,用以周轉商貨,保證英華之人的安全。
三人都看向李肆,眼中熱意再難遮掩,未盡之話是,到那時,江南即便還矇著滿清的皮,骨肉怕都已附著在了英華之上。
范晉憂心地道:「這些商人,在國中有諸多規矩拘著,不敢太過禍害國人,如今放去了江南,會不會搞得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