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神》目錄

第111章 圍點打援

第111章 圍點打援

蔡必指點這大哲的地方道:「以我估算,只怕大夏和大容並不指點我大哲和大宋兩國的銀級符籙師已經盡數返回的事實,他們定然是按照之前便計劃好的方案在執行。諸位請看……」他拿出代表大哲軍隊的旗子插在大哲的地界上,說道:「我大哲將國內能夠調集的三十五萬軍隊全部投入到了大宋,一路從大散關進入大宋地界,三十五萬大軍目標何其龐大,必然是瞞不過大夏和大容的斥候。」
蔡必應道:「副帥所言甚是!」他們雖然是祖孫,但在這軍營之中首先還是得以軍職相呼,所以他也不會叫蔡攸為爺爺。「以我估算,大容的行軍方向必然是一路向北,然後折而向東,直撲東門關。」說到這裏蔡必啪的一下將紙扇合在一起道:「大容騎兵直撲東門關,目的並不一定是要將東門關攻下。」
眾人一起點頭,東門關易攻難守,千多年來一直不曾被人攻破過,那大容統帥能夠指揮手下軍隊如此短的時間內橫掃大宋,自然不是草包,絕對不可能盲目自大的認為自己能夠輕易攻下東門關。但是既然明知道攻不下東門關,大容又為何要將所有兵力都往那邊調集呢?
雖然聽著眾人稱讚自己的丈夫,讓楊桂英心中也頗為高興,但她也想跟蔡必應正一下自己的想法,便阻止了蔡攸想要繼續說的話,對蔡必說道:「現在討論的是大容騎兵動向的問題,無關的事情等討論完之後再說。」
見蔡攸不再開腔接話,蔡必便繼續道:「如果我大宋和大哲與大夏和大容一樣都沒有銀級符籙師的支持,以他們兩國的戰力,即便是戰場上只有三十萬大夏的軍隊,我們手上這六十五萬人也不見得能夠穩勝。何況大容雖然五十萬大軍集結一路向北,但是絕對不可能將五十萬人都調往東門關那裡。東門關易守難攻,周圍又都是崇山峻岭,這等地形不是舉國幾乎都是平原的大哲軍隊方便戰鬥的地方,大夏戈壁沙漠較多,地勢也極為平坦,像這種山嶺野戰也是不擅長的。」
蔡必搖頭道:「副帥此言差矣,所謂兵不厭詐,兵法又有雲:虛則實之,實者虛之。經過這些日子跟大容軍隊的交手,以我看來,這大容的統帥還是有些本事的,他這一次使的卻不是陰謀,而是實打實的以強擊弱。」
文子符點頭,他前世記憶里的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在日寇身後搞根據地,採用的雖然是游擊戰術,但這圍點打援的戰法也已經被運用的爐火純青。比如他前世記憶里一部給他印象極為深刻的電視劇名為《亮劍》的,那主角指揮官李雲龍就曾經這樣干過,而且還幹得轟轟烈烈。而如今雖然說大夏和大容是佔優勢的一方,但這圍點打援的策略卻是用得極好。
蔡必分析完畢,冷哼一聲道:「可惜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如今我大宋和大哲兩國五位銀級符籙師盡數返回,以東門關的險要,護國王必然不會坐視東門關受到攻擊,只要有他老人家坐鎮,區區二三十萬大容的騎兵想要攻陷東門關,那是絕不可能的。而且只要護國王到了那裡,即便他們想要誘降東門關的守將也是不可能了。」
蔡攸因為上次被大容打得差點全軍覆沒而險些一蹶不振,好在他的孫子適時將他手中的事情接了過去。經過這些日子的休養,蔡攸總算恢復了往昔的樣子,信心也恢復了不少,但是看自己孫子得意洋洋的樣子,他心中就不樂意了,呵斥道:「你這小子得意個什麼勁兒,這裏哪個不比你成就高出許多?不過是一時小聰明罷了,有什麼好得意的,既然已經想到了大容的目的,就快快說出來。」
有了文子符撐腰的蔡必膽氣頓時便更壯了,而蔡攸卻是搖頭苦笑,想不到當年駙馬爺將自己的孫子好好教訓了一次,如今卻又如此看重於他,倒是讓蔡攸有些意外,也對文子符這能夠容人的雅量感到敬佩了。他自問如果是自己跟對手有了芥蒂,即便能夠既往不咎,卻也不會如此力挺對頭的。
似乎看出了楊大元帥的想法,蔡必將手中的摺扇展開,輕輕搖了搖,微笑道:「大元帥,我有一計,定然能夠一戰而定乾坤,只不知大元帥肯聽否?」
蔡必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蔡攸吶吶幾聲,只能無奈嘆氣,暗道這個孫子如今已經比自己有主見了,自己也應該放下心來啦。因此便也不再跟蔡必爭辯。
楊桂英雙手輕輕按在桌面上,眼神從在場幾人身上一一掃過,即便是她的丈夫也不能吸引她目光多停留片刻,待眾人都沒有疑問了,楊桂英便道:「參事所言與本帥所想幾乎完全一致,只是大容這一次調集軍隊雖然註定只能無功而返,但我們也不能不防著他們還有其他手段,傳令下去,蘇杭松三府這段時間加強戒備,如果看到大夏或者大容的軍隊撤退,千萬貪功追擊,一定要先守好我大宋最後一片土地。」
蔡必搖頭道:「行軍作戰,便要將每一分可能都算到,即便是陛下的同胞弟弟,也虛要防著他,不久前大元帥被大夏埋伏全軍覆沒便是血淋淋的教訓。」
眾人點頭,因為這地圖是大宋繪製,因此大宋的地形倒是很詳細,至於其餘幾國,倒並沒有那麼詳盡了。這卻不是說大宋沒有其他幾國的地圖,要指點地上界雖然之前一直處於相對平穩的時期,但各國之間相互派出探子打探敵國地形,兵力部署等等上不得檯面的事情是絕對不可能斷的。而以當時大宋強大的經濟實力,即便不派出探子,只需要行走各國之間的商人都已經足以畫出其餘各國的地圖了。只是如今大宋被大夏和大容圍攻,戰場就在大宋,這大軍指揮地擺放的地圖自然就是大宋的詳細地圖了。
蔡必苦笑,雖然爺爺對他關照有嘉,甚至不惜求得魯悳允許他出兵之時將自己帶在身邊,但爺爺的眼裡也是容不得沙子的。蔡必呵呵一笑道:「副帥莫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文子符有心讓蔡必顯示一下自己的才能,他自己雖然已經大致猜出了大容的目的,卻是不曾說話。埋頭苦思的蔡攸抬起頭來,見到自己的孫子一臉得色,心中是又氣又喜,喜的自然是自己唯一的孫子如今總算勉強成才,以後他也不至於為孫子的將來憂心了。氣的卻是這孫子竟然敢在自己面前拿腔拿調,難道表以為自己治不服他了?
蔡攸被自己的孫子駁得沒了脾氣,而在場之人又都是慣於領兵打仗的人物,即便是從來不曾領軍打仗的文子符那也算得上是個紙上談兵的高手,見蔡必分析得合情合理,都是點頭贊同。如果沒有銀級符籙師坐鎮,大夏和大容這一次行動倒的確是做得極為正確,但既然有魯仲道鎮守東門關,那麼大夏和大容這一次的行動就只能無功而返了。
眾人聽他說得在理,都是點頭,楊桂英好看的眉毛也舒展了開來,顯然也是想到了其中的重點,點頭道:「很好,繼續說下去。」
蔡必躬身應是,他可半點都不敢小瞧了楊桂英,不說她從十三歲挂帥到如今都罕有敗績,便單單她是文子符妻子的身份,就已經足以讓蔡必保持必要的禮節了。蔡必應答一聲之後,道:「駙馬爺所言極為精闢,與我心中的想法不謀而合,這大容攜優勢兵力攻擊東門關,就是要讓我大哲自己亂了方寸,然後吞噬掉我大哲派出的援軍,如此做得兩次,我大哲五十五萬大軍只怕也剩下不了多少,等那時候,即便大宋依舊守著這三府之地,以大夏和大容如今的軍力,直接從大散關攻進大哲,到時候沒有了守軍的大哲便是那砧板上的魚肉,由得他們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了。等滅了我大哲,大宋這三府之地便陷入了他們兩國的包圍之中,到時候大宋自然不攻自滅。」
蔡攸雖然說的是心裡話,但卻比蔡必拍馬屁的話更像拍馬屁,文子符頓時便有些不好意思了。他自家知道自家的事情,要讓他嘴巴上說說還可以,要真讓他來指揮,只怕會立即便得一塌糊塗。好在文子符也不曾想過要自己帶兵打仗的,因此蔡攸一通話雖然說得他心花怒放,卻不至於讓他失了分寸。
蔡攸點頭,道:「這是肯定的,雖然大元帥殲滅了十幾波兩國的斥候隊伍,但是也絕對會有機靈的斥候遠遠的看見了便回去稟報給他們兩國的統帥。三十五萬大軍想要人不知鬼不覺的進入大宋,這的確是絕不可能的。而且這一路過來,我們三十五萬大軍並沒有受到大夏和大容的攻擊,顯然他們是另有打算的。」
被自己的孫子反駁了,蔡攸也不著惱,畢竟事關大宋和大哲的生死,個人臉面倒是小事了,何況蔡必還是他自己唯一的孫子,只要孫子有出息,就算他自己臉面丟盡那也是無妨的。因此蔡攸便接話問道:「有話就說,不要東拉西扯的,此事事關重大,容不得你賣關子。」
大宋被大夏和大容佔據了絕大部分領土,如今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楊桂英自然無法忍受這種只能被動防守的態勢,唯今之計只有另尋他法,誘使大容和大夏傾巢來攻才行了。
文子符也是點頭,幫腔道:「太師,蔡必如今是我兩國聯軍的參事,可不僅僅是你的孫子,你就不要打斷他,讓他詳詳細細的說個清楚吧。」
楊桂英早就之地文子符紙上談兵厲害,自然是毫不奇怪,楊八姑也曾經跟文子符討論過如何整軍練兵的問題,既然他都會練兵了,想必打仗也還是有點本事的。只有蔡攸一直不知道文子符竟然還精通行軍打仗,頓時吃驚的看著他,喜悅道:「駙馬爺果然是天賦異稟,老臣苦思良久的事情竟被駙馬爺三言兩語點破,讓老臣有一種頓悟的感覺,我大哲有駙馬爺這等人傑,又何愁不興?」
蔡必說的也的確如此,即便是大容這般集結了幾乎所有騎兵一路向北的消息,大宋打探起來也並不輕鬆,其中犧牲了多少將士,在場之人心中都極為清楚的。但是大容如此大張旗鼓,彷彿是故意要讓大宋知道他們的目的,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蔡必還是很怕他爺爺的,否則當年他被文子符教訓了之後,首先想到的就應該是報仇了。但他一聽爺爺說不能找文子符報仇,蔡必還果真將這仇恨放了下來。由此也可以看出以前蔡攸雖然沒把自己的孫子教好,但他的家教還是挺嚴的。蔡必見到爺爺動怒,也不敢再拿喬了,嘩的一聲展開紙扇,伸手指點著大宋地圖最邊緣大哲的地界說道:「這裡是我大哲沒錯吧?」
蔡攸搖頭道:「這一點你卻錯了,自三十多年前東門關守將叛投大容之後,護國王便已經將東門關的鎮守權交給了皇室子弟,如今鎮守在東門關的乃是今上的同胞兄弟,今上登基的時候,這位王爺也是出過大力的,要說他會叛投大容,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這就是典型的圍點打援戰術,要麼就以逸待勞消滅千里迢迢趕來支援的軍隊,要麼就趁著我方防守空虛的空檔將我們最後的地盤給吞噬掉。不過以我看來,他們的策略即便是成功,也多半是埋伏我們派出的援軍,畢竟大宋如今雖然只有三府之地,但加上我大哲的軍隊,要守住三個城池不失應該是不成問題的。」文子符點頭說道。
這圍點打援的戰術古已有之,比如戰國時期的圍魏救趙,孫臏斗龐涓,那都是古時候圍點打援戰術的典範,雖然其中採用的手段有所不同,但卻是大同小異。其實真要仔細推敲起來,這圍點打援的戰術深得兵法進退自如的道理,的確是行軍打仗的上上之選。
蔡必點頭,接著道:「如果是沒有銀級符籙師的支持,而我大哲又抽調了所有兵力進入大宋,那麼大夏和大容這一次行動對大哲的威脅就極大了。如果東門關報急,大哲朝中上下必然不能坐視不理,但是如今大哲的軍隊幾乎全部都調集到了大宋,已經無法再抽調兵力去支援東門關,那麼剩下的唯一選擇就只有將支援大宋的三十五萬軍隊抽調一部分急行軍去援助東門關。到了那時候,大夏和大容便徹底佔據了主動,是要設下埋伏將去援救的軍隊給全殲,亦或者是趁大哲軍隊撤離之後換防的空隙進攻,這主動權就已經完全落在他們的手上了。」
蔡必眼睛一亮,佩服的對文子符躬身行禮道:「蔡必還以為駙馬爺只是實力高深,想不到對這行軍打仗也頗有見地,這圍點打援的戰術說得的確是太貼切了。」蔡必不輕不重的拍了個文子符的馬屁,文子符呵呵一笑,雖然明之地蔡必這話有點拍馬屁的意思,但他說的畢竟是事實,文子符自然面不了心中有些樂呵。
蔡必接著為眾人解惑道:「大容為何要將大軍集結起來?以他們騎兵的行軍速度,即便是五十萬人,只要打散了往東門關調集個十萬二十萬也不是我們輕易能夠察覺的。如今我大宋和大哲聯軍雖然人數眾多,但卻困守在這蘇杭松三府,雖然不停的向外界派出了探子,但畢竟其餘地方已經在大夏和大容的控制之下,要打探他們的消息又談何容易?」
雖然頒布了命令應對大夏和大容接下來的變招,但是楊桂英卻依舊有些頭疼,她原本的布置是要想辦法吸引大夏和大容大軍來攻,憑藉著自己這邊四位銀級符籙師的優勢一舉將大夏和大容八十萬大軍的士氣給打掉,這樣就能迅速收復大宋河山,可是大容這樣分兵攻擊東門關,便讓她的計劃夭折了。
頓了頓之後,蔡必接著道:「既然大夏和大容兩國都不擅長山地野戰,那麼要進攻東門關自然是要選擇行軍速度更快的騎兵了。而且大容雖然騎兵最強,但他們的軍士下了馬來也不是沒有戰鬥的能力,我估計此次大容雖然集結了五十萬大軍北進,但是必然會留下至少二十萬人悄悄掩回來,一來可以支援大夏三十萬大軍,二來如果見到我軍防備鬆懈,也可以趁勢攻下三府之地。」
蔡攸想了想道:「想必大容就是故意要集結起兵力,讓我們知道他們要有大動作,然後好吸引我們的目光,遮掩住他們真正要做的事情。只是他們如此大張旗鼓,甚至不息將兩國聯軍中超過一半的軍隊都往東門關調集,他們要掩蓋的又是什麼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