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風》目錄

第556章 信否

第556章 信否

現在這兩千精騎的吃喝拉撒幾乎都由任柱一個人包下來,一名騎兵的開銷差不多是五名步兵,以任柱的家底,想要應付一萬步隊的支出,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一件事,幸虧他得了騎兵旅長的任命之後,既可以在公家預支一筆錢糧,又可以向皖北的大戶借支錢糧,再請各位捻首先行墊支一部分,這才勉強維持下來。
淮北這個地方,向來是中國出精兵勁騎的地方,歷史上北府軍就是起於兩淮,而到了近代,緊鄰著皖北的漯河等處是全國最大的騾馬集散市場,這裏又有養馬的傳統,因此騾馬易得,捻軍因而組建了一支強大的騎兵,並在很長一段時間用這支騎兵席捲天下。
他已經同負責河南、山東兩省作戰的第一軍軍長瞿傑打過了招呼,平定了皖北的匪患之後,他就要帶兵北上,一舉掃平歸德附近的離卦教,瞿傑也同意第八師進入河南協同作戰。
此時的金樓寨內已經是一片愁雲,雖然教眾仍然在念著「真空家鄉,無生老母」,但是除了最頑固的離卦教眾,所有人都不敢談起自己的前景。
他是有說這句話的底氣,就在四五年之前,他還不過是一介草民罷了,而現在已經是執掌一省軍政大權的督軍。
馮思賢停住了馬,卻是問了一句任柱:「任化邦旅長,你到底帶了多少騎出去?」
兩人正說得痛快的時候,前面的快馬已經傳來了消息:「金樓寨不肯投降,還把我們派去送降書的人殺了一個!」
到了抗戰期間,彭雪楓的新四軍四師也在這一帶組建了著名的四師騎兵團,只是現在任柱手上的這支騎兵可不局限於一個團的規模,甚至連任柱都不清楚手上這支馬隊到底有多少:「我自己都不知道,至少有兩千騎,我哪料想得到,我徵兵的旗一打出來,就來了這麼多自帶軍馬從軍的老捻子。」
這支馬隊甚至不費吹灰之力,就嚇跑了企圖再次殺回雉河集老家的捻軍張樂行、蘇天福余部,而統帥這支馬隊就是身邊的任柱,任柱大聲地說道:「已經發出去了,不管有沒有迴音,我們都要直衝金樓寨!」
郜永清起事的時候,是採用宣揚末日的辦法,當時郜永清以離卦教大教首的自份大事宣揚「大劫將至,唯入寨者得免」,現在入寨者倒是死傷不少,令許多被裹脅進來的教眾都起了心思。
他大聲說道:「給金樓寨的降書發出去沒有?」
郜永清心情也焦燥起來:「說吧?」
虹軍的過去,以及與太平軍的關係,是現在的大夏國十分忌諱的話題,官方都會把這一段黑歷史掩埋起來,但對於郜永清這樣的大教首來說,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典範事例,既然虹軍可以借拜上帝教奪取天下,他們離卦教自然也行,要知道比起歷史,比起理論體系的完整,離卦教這樣的教門勝過後起的拜上帝教不知道多少倍。
這些騎兵都是一些經驗老到的老捻子,他們與清軍、團練經歷過許多場廝殺,因此一拉出來就能用,馮思賢不由嘖嘖嘆道:「不錯,不錯,樹個旗都能拉得起兩千騎,你任化邦了不得,陛下果然沒看錯!」
他原本對於柳暢直接任命任命這個一個前捻首為騎兵旅旅長是有些看法,但是沒想到這任柱任化邦果然是號人物,而任化邦趕緊向他叫苦:「兩千騎,這是一萬步隊,還得馮督軍多多接濟!」
「該死!」任柱率先咆哮起來:「督軍,就讓我們馬隊來吧,任他金樓寨寨牆再高,我也要洗了金樓寨……」
他說的是離卦教中的一樁隱私,郜家之所以在金樓寨執掌一百多年的離卦教權,除了當年率先辦教之外,還有一點就有關於他們請神顯靈的故事與傳說特別多。
現在的金樓寨可以說是黑雲壓城城欲摧,無論是郜永清還是下面的教眾,心情都變得沉悶起來。
這些教門教眾是倉促召集起來的,雖然十分頑固,甚至到了狂熱的程度,但卻不是一群合格的軍人,前幾天圍攻歸德府城的經驗就充分證實了這一點,整個歸德府城明明只有兩個排的步兵和百來名非戰鬥兵,但是離卦教怎麼也攻不開歸德府城,反而死傷了數百人之多。
根本不給任柱反駁的機會,任柱倒是鬆了一口氣:「那是最好不過了,陛下給我的命令之中,只許我自行召集一個騎兵團赴任,我都不知道這兩千人該怎麼遣散,您這是幫了我的大忙啊!」
只是連馮思賢自己都沒想到過,這次北進的聲勢竟然會如此浩大,光是馬隊就有不知道有多少,捻子那支曾經令清軍束手無策的強大馬隊,現在又重新回到了戰場上。
「給我留一半!」馮思賢單刀直入地說道:「我正想組建一個騎兵旅,以應全省機動,軍餉軍需,馬掌馬具都沒問題。」
「大伯,現在虹軍數萬大兵兵壓金樓寨,你又殺了人家的勸降使者,這如何是好?」
「那你準備出首?去吧!」郜永清怒了,他往桌子重重一拍:「還是想改嫁?要走就走吧!」
她沒把自己的心事說出來,可是郜永清卻是明白她心底到底想著什麼,只覺得心中一片悵惘,也不知道如何回應,正在氣氛十分古怪的時候,外面有人嚷道:「紅賊來了,大隊紅賊來了!」
但是郜姚氏不關心這些:「那我也信了,只求無生老母能降下神跡……」
說這話的是郜永清的弟媳婦郜姚氏,在金樓寨她的威望甚高,又有兩個有能耐的兒子,說話很有份量,郜永清也覺得形勢變得相當不利,但是他還是嘴硬說道:「這有什麼可怕,現在金樓寨加上馬牧集總共有兩萬之眾,糧支半年,存鹽一年,火藥鉛子可用三年,紅賊不過萬人,有什麼可怕的!」
對於郜永清這樣離卦教首,答案很自然:「我信!」
而虹軍的反應很快,一平定蒙城之亂以後,就由馮思賢親率第八師一個主力團為基幹的作戰支隊,以及黃淮建設兵團的步兵五六千人,騎兵兩千騎,總兵力不下一萬五千名,以及歸德附近的地方部隊進剿金樓寨。
「您真信無生老母?」
「不用!」馮思賢冷笑一聲:「就讓他們嘗嘗大炮的厲害!」
他不能不信,他們郜家是離卦教教首已經是一百多年了,其中不知道有多少先人被清朝處斬、監禁、流放,他怎麼能不信,他甚至還補充一句:「別的不說,紅賊幾年之前也是一群教匪,那時候他們甚至還不如我們正統,能請得下神來!」
郜姚氏委屈地哭了起來,她好久才平靜下來:「大伯,您別說了,別說了,我是不會走的,我的家在這裏,我的兒子在這裏,還有我想改嫁的人也在這裏,我走不了!我只問一句,大伯……」
比方說郜家祖墳前面的土,自從郜家發跡以後,每年都會自動高上幾寸,而這也成郜家神跡的一部分,引得信徒無數,只是郜姚氏精明得很,這點把戲瞞不過他。
「我是婦道人家!」郜姚氏還是不依不饒:「可是我眼睛雪亮著,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一清二楚,大伯,您說是不是?」
「我是婦道人家。」郜姚氏步步進逼:「不懂什麼大事,但是大伯您偷偷每年給墳頭鏟土的事情,我還是知道的。」
「沒問題,你歸建騎兵軍之前的開支,都由我們負責,不管怎麼說,這都是皖省子弟!」他又嘆道:「你這馬隊真不錯,紀律怎麼樣!」
……
郜永清一聽這話,就急得跳腳:「婦道人家,婦道人家,你說什麼啊!」
他們退回馬牧集之後,也沒有進一步進取的決心,而是按兵不動,大事宣講八卦教義,同時給教首們加官進爵,封了一百四十多個娘娘,七十多個一字並肩王,四十個丞相,七十多個大元帥,以穩定進取歸德府失敗后的軍心。
「我給他們一個機會!」馮思賢提起馬鞭說道:「說不定幾年以後,他們之中會出現你我這樣的人物!」
只是他們任由南方蒙城的苗沛霖、李昭壽所部失敗,甚至連他們的盟軍捻軍都看不下去,幾番談判之後,這支由劉狗統帥的捻軍乾脆離境北上,只留下了金樓寨、馬牧集的這數萬名教眾。
騎術是擺在馮思賢眼前的事實,但是捻軍隊伍的軍紀在老根據地雉河集與雉河集之外,那完全是兩回事,所以任柱才會把整支騎兵的開支都包了下來:「散漫是散漫了,但誰不想一個好出身,能有一匹戰馬的人,在咱們皖北怎麼也得是厚實人家啊,偷雞摸狗的事是少不了,但只要軍餉軍需不斷,就不致於有什麼欺男霸女的問題!」